徐光啟的到來算是給董宣武擋了一災。
本來聽說董宣武跟張寶出去喝酒去了,老爺子是非常不高興的,文官與武官交從過密,這是犯忌諱的事,雖然張寶此人只是個小小的千總。而且,老爺子也知道張寶此人,剿滅紅纓會之事,老爺了有所耳聞,聽說都察院已經有人上表彈劾此事,說殺戮太重,有傷皇上的仁和,只是被皇上留中不。
董宣武竟然跟這種人混在一起,怎么叫老爺子不生氣?
還有,董宣武勒索熊廷弼之子熊兆璉不成,把他打得臥床不起,也讓董老爺子余恨未消。
以前董宣武混賬是混賬,不過也只是在街頭巷尾爭風吃醋、打架鬧事,現在倒好,竟然攪到朝局中來了。朝局是他可以隨便亂摻和的么?一個不慎,不但董宣武的腦袋要搬家,就連董家也會被連累。
自古以來,多少大家旺族都是栽倒在這上面,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種事,就連老爺子都得戰戰兢兢,思前度后,這沒腦子的逆子竟然沒頭沒腦的闖了進去,不管教不行呀!
不過聽說董宣武竟然把徐光啟請到家里來了,老爺子頓時變了臉,喜笑顏開。
徐光啟雖然現在賦閑在家,不過他的名望還在,遲早總有被皇上重新啟用的那一天。而且此人既不是東林黨人,也不是閹黨,向來以不摻和兩黨的黨爭而著稱,與董老爺子政見相似,只是兩人很少打過交道。
董宣武也不知踩上哪坨狗屎,能結交上此人,把他請到家里來,這對董家無疑是件好事。
“如果不是孫閣老搶先一步,提前收了宣武做門生,老夫現在就想收他做弟子!”徐光啟對董宣武贊譽有嘉,聽得老爺子臉上的肌肉直抖。
“子先兄謬贊了,我這逆子怎么當得起?”在徐光啟面前,董舒昌可不敢再自稱是老夫,相差十多歲呢!
至于董宣武,那臭小子有什么能耐,董舒昌能不知道么?也不知道這小子用了什么方法,灌了徐光啟多少迷湯,才讓他這般看中這小子。
“數學初步呢?董小公子,還不去拿來給老夫,老夫已經等不及了!”跟老爺子沒說幾句話,徐光啟就把話扯入正題。
“這就給老大人拿去!”董宣武答應了一聲,屁顛屁顛的跑下堂去。
數學初步?什么東西,哦,明白了,徐光啟向來喜歡這些旁門左道的東西,想必是董宣武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本奇書,吹得天花亂墜,這才能把這位老先生拐騙到董府來。
老爺子正在胡亂琢磨工夫,董宣武已經捧著一大疊手稿走了進來。
看到那手稿上的筆跡,老爺子臉色變了,那種細細的筆跡,也只有董宣武一人會寫,別無分號,這小子竟然將自己胡亂寫出來的東西拿來糊弄徐光啟,難道他不知徐光啟是這方面的大家?傳揚出去,從此董家在儒林中恐怕再也抬不起頭來做人了!
老爺子正要開口訓斥董宣武,誰知徐光啟看到那書稿,居然起身迎了過去,接過那書稿,兩眼放光,大聲說道:“好字!小公子可是用鵝毛筆所書寫?有些不像呀!”
徐光啟也知道鵝毛筆?幸虧當初沒說鵝毛筆是自己明的,不然丟人丟大了。
董宣武心中暗自僥幸,解釋說:“不是鵝毛筆,鵝毛筆雖然不錯,可是小子覺得還是有太多缺陷,所以擅自改動了一下,小子叫它蘸水筆,用起還算順手。老大人若是有興趣,小子立刻去書房拿來給您瞧瞧!
“快去不必了,還是老夫跟你一齊去吧!能推陳出新,不錯,不錯,有出息!你書房中的古怪玩意一定不少,老夫跟你一起去,免得你跑來跑去麻煩!”徐光啟倒是挺會心疼人。
轉過身來,徐光啟又對老爺子抱拳說道:“文墨董舒昌的字,失禮了!老夫就這么一個癖好,實在是心癢難止!”
“子先兄說的哪里話?你能看上犬子的小玩意,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我陪你去,子先兄,請!”老爺子哈哈大笑。
犬子?那不就是狗的兒子么?我是犬子,那老爺子您又算什么?
董宣武心中暗暗腹誹。
書房里董宣武弄出來的小玩意還真不少,就連老爺子也看著新鮮。一路介紹下來,董宣武足足花了一個小時。
別看徐光啟快六十的人了,卻是一副小兒心性,什么都要擺弄兩下,就連架子鼓也試著錘了幾下,更別說那部原始的油印機。
“好東西啊!”徐光啟手中拿著他親手一步一步油印下來的一詩,對油印機贊不絕口,愛不釋手,原來這老頭的硬筆書法也很不錯,“少量印刷,要比活版印刷術方便得多!”
“老大人若是喜歡,明天小子就吩咐人做出一套來,送到老大人府上去!边@種馬屁此時不拍何時拍?董宣武笑著說道,“其實這油印機,小子本是做出兩套,不過今日剛剛將其中的一套已經送給了小太樂安公主,作為樂安公主與小子合伙將要開張文坊的樣品。而這部油印機太過原始,所以還要請老大人再多等幾天!”
“不妨事,不妨事!小公子要與樂安公主一起開文坊么?到時候老夫倒要湊個趣!”徐光啟哈哈大笑。
“小子求之不得呢!”董宣武大喜,“公主殿下和小子正為文坊的店名愁,不知老大人能否為新文坊起個店名,留下墨寶?”
“有何不可?”徐光啟興致正濃,二話沒說,摟起袖子,題下三個大大的字:“新寶齋”。徐光啟解釋說:“古時儒者,以筆墨紙硯為寶,因其能承載傳承,教化萬民也!
然歷經近兩千年,到吾輩所用,依然是舊時之文房四寶,不由教人感嘆諸代孺子不知與時共進的道理。
老夫觀泰西諸國,原本是粗鄙無文之蠻夷,這些年來卻已經迎頭趕上,其勢甚猛,隱隱有越我華夏之勢。
而我大明仕子,仍舊沉迷于昔日之輝煌,因循守舊,不知寸進,鼠目寸光,只知內斗不休,可悲、可嘆啊!
長此以往,未必不會有一天,中華化為蠻夷,為世人所恥笑!
小公子如許多的創新,前所未有也,老夫希望此舉能開一代之先河,警醒仕儒,所以謂之曰新寶齋!”
董宣武心中一動,又求徐光啟留下墨寶,寫下他剛才所說的那段話,以作為日后新寶齋的企業文化不,應該叫訓條。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