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到這個密謀,董宣武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條計策,夠狠毒!
那個范遠斗身后,究竟代表的是什么勢力,遼東的女真人,漠北的某蒙古部族,還是另有其人?董宣武一時不得而知,也不敢胡亂判斷。但是很顯然,這一勢力,對大nn中并不存有什么善意。
而且,這一勢力對泰西的強大有深刻的認識。不然,絕不會想到與向來不受中原重視的泰西人聯手。
而范遠斗光買走了上萬條火槍,兩百多門火炮,就足以裝備一支能與留在北京城外五行衛相匹敵的現代軍隊。
董宣武越想越心驚,此時他不敢耽擱,立刻起草奏折,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百里加急送往京師。
但是即使是這半個五行衛和新建黔軍,要對付泰西諸國兵馬,也是極為困難的。因為泰西諸國的戰艦遠比大明水師的船只要先進的得多。無論是船速和堅固性,平穩、平衡性,以及火器的運用,大明水師的戰艦都沒有辦法與泰西的戰艦相比。
同時,在奏章中,董宣武也建議朝廷仿五行營例,大力訓練新軍,做為大明穩固的根本。
說不好原本歷史上明末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的局面也會重現于董宣武所在的這個時空。如果是那樣,局勢就更加不可收拾。
大明不是養不起一支兩支這樣的部隊,而是因為大明名義上有數十萬軍隊,如果由大明來出錢養著這么一支部隊,其他的兵馬只怕早就眼紅不已鬧翻天了。
這意味著范遠斗身后的那個勢力已經建立極為強大的火器部隊。要知道,大明最為強大的五行衛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十個營的兵力,總共才近一萬五千人的兵力。
如果只是長城以被生亂,那還好一點,畢竟憑借長城天險,大明還能抵擋一段時間。一旦肘腋生變,大明真可謂是防不勝防,大明北方的局勢真的要變得糜爛不堪了。
那時,大明在長江以南唯一能與泰西諸國兵馬相抗衡的,恐怕只有位于西南的董宣所部五行衛的五個營和新建的貴州黔軍。
北方生亂,遼東的女真族人肯定會趁機而起,關寧軍和廣寧軍為了防備女真人,肯定是無法調動的。而長城沿線的邊軍同樣也要防止北方的蒙古人會偷襲入關,不能輕易調動。
這支兵馬現在在哪里,處于什么狀態,朝廷卻一無所知。敵暗我明,如果這支兵馬突然發難,朝廷兵馬甚至留在北京城的五行衛勢必會吃大虧。
為今之計,只能寄希望于朝廷迅速破獲范遠斗案,抓捕范遠斗,弄清楚范遠斗背后意圖作亂的那股勢力究竟是何許人。然后先發制人,在那股勢力還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勢前,鏟除那股勢力,將禍患消弭于無形。
相比起重兵匯集北方,大明的南方簡直可以說是不設防的。
不過董宣武也知道,他這條建議注定是難以被接受的。
經此一亂,就算大明最終平息了戰亂,那北方的經濟也一定會受到極大的破壞。大明要恢復元氣,又不知要等多少年。
如果泰西諸國一旦聯手,趁著大明北方大亂,攻打大明長江以南的東南沿海地區,以大明現在在長江以南地區的武備,泰西諸國想要占據內陸雖然很難,但占據沿海,并沿著長江依靠其先進的戰艦,截斷南方地區對北方的支持,還是極有可能的。
根據史密斯交代的情報,范遠斗前前后后已經從史密斯手中買走了上萬條火槍,兩百多門火炮,和相當數量的幾批。
否則,當年就不會出現幾百個倭寇,就沿著長江殺到金陵城下而無可戰之兵的千古奇事。東南沿海也不會深受倭寇的滋擾而一籌莫展。
豎起指頭數一數大明長江以北的可戰之兵,除了駐守在京偹的五行衛一部,就只有十多萬關寧軍、廣寧軍以及長城沿邊所駐邊軍略有戰斗力。其他衛所兵馬,已經很多年沒有打過仗了,兵制早已經腐朽不堪,兵不滿員,吃空餉的比比皆是。十成里吃兩三成空餉已經算是不錯了,有的衛所早已經只剩下一個名頭了,比京城三大營還不如。
更重要的是,北方一旦生變大亂,南方如果真的被泰西人趁機攪亂,那大明的江山,真的是危險了。
而如果由董宣武在京偹新建一支新的五行衛,也是不可能的。無論是皇帝,魏黨還是東林黨,都不會容忍董宣武在京偹擁有太強的,不可抵擋的武力。這也是為何當初朝廷一定要拆散五行衛,派五行衛去川黔平叛的原因所在。
五行衛與其說是大明的兵馬,還不如說是董宣武的私兵。因為五行衛雖然開始是靠皇帝的內庫建立起來的,但后來完全靠董宣武建立的新式產業養著。
那么可以調動的,只能是京偹的那半個五行衛了。而且,為了保證京師的安全,即使這半個五行衛,也不能完全動用,能調出三個營三四千人前去平亂,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華夏數千年來以海為壑的思想,決定了大明對海洋方面的來襲幾乎不設防。那些所謂的衛所早在兩百多年的歌舞升平中腐朽不堪、不堪大用。
更為重要的是,董宣武所率的半個五行衛和新建黔軍如果被拖在南方戰場,那么平息北方叛亂就只能靠京偹的那半個五行衛了。
正因為如此,它才避免了被大明各方勢力群起而攻之,落得與戚家軍同樣解散的下場。
到了那個時候,泰西諸國一旦看到了大明的弱點所在,齊心協力,派出真正的泰西聯軍入侵華夏,那么,華夏百姓的苦難日子將有可能提前兩百多年到來。
大明之所以能出現五行營這樣完全不同于傳統武裝而又戰斗力強大的怪胚,是因為它是用錢堆出來的。它的建立和維持費用極其昂貴。
失去了大明水師的支援,董宣武想要率領一只純粹的陸軍跟泰西海軍相抗衡,無異于癡人說夢,就算進攻大明的并非泰西真正的艦隊,結果也是如此。五行衛和新建黔軍就算跑斷腿,也不可能追得上泰西的戰艦。結果只能是被泰西人拖疲,拖垮。
三四千五行衛對上數萬同樣裝備有先進火器的叛軍,誰勝誰負,董宣武心中真沒有把握。
所以,大明是不會輕易出錢來建立這么一支兵馬的。
現在的情況更不同于數十前的倭寇,那時倭寇的航海技術和武器,無論如何都無法與新近崛起的泰西諸國相提并論。尤其是在荷蘭已經占據大琉球島n島后,隨時隨地可以對東南沿海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