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將意欲廢后的心思在朝堂上對朝臣說了,朝臣自是一片嘩然。旁人尚可,只是太傅上官明,從人群中走出來,只是懇切道:“皇上,老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啊,皇后乃是國母豈可隨意廢黜,且如今的皇后宋氏冊立尚且不滿一年,若是貿然被廢,天下人定會覺得皇上草率。”
而一旁的光祿大夫張炯卻是出來辯駁道:“皇上,老臣私下以為廢后乃是皇上的家事,咱們做臣子原是無權干涉,且老臣聽聞,古人有云:妻不賢家不和,后不惠國不平的道理,若是皇后失德,理應廢黜。”
詢坐在龍椅上,倒是靜靜觀看著朝臣的言語爭辯,戶部侍郎張太安出來言語道:“皇上明鑒,皇后失德,引得朝綱震動,若是廢棄皇后,微臣只恐辱沒了皇上的圣明啊。”
黃門侍郎閔普只是指責張太安道:“張大人此言太過了,皇后乃是國母,大人身為臣子豈可隨意言語國母失德,豈非大不敬之罪。”
張太安只是冷冷道:“本官言之確鑿,皇后引得今日朝綱動蕩,且太子身故多有皇后皆有照拂有失之過,此等的罪過焉能不廢。”
這時,張炯出來上奏道:“皇上明察,廢后卻說是皇上的家事,乃皇上的家事便是國事,若是皇后不賢,恐生大禍,還望皇上早日決斷啊。”
詢只是言語道:“朕的心思倒是想著早日廢后,只是昭惠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張太安出來言語道:“廢后乃是大事,皇上豈可順從昭惠太后之意,昭惠太后雖說是母后皇太后,但這天下乃是皇上的,若是皇上事事都以昭惠太后之命是從,那這治理天下之人豈非成了昭惠太后了。”
上官安聞言大怒,喝道:“張太安當真是無禮,昭惠太后乃是先帝明宗正妻,又是皇上的嫡母,如今你公然教唆皇上拂逆昭惠太后是有何居心?且大夏自古便是秉承忠孝立國,若是皇上拂了昭惠太后之意,便算是不孝的罪過,還望皇上三思啊。”
眾人又是爭辯了起來,詢只是覺得煩了,便退朝了。回到了乾元宮,只是將對著身邊的高柱道:“朕如今當真是為難,廢了宋氏只恐拂逆了太后之意,若是不廢這宋氏,又怎能對得起身故的潤兒。他到底是朕的嫡長子啊,宋氏這個毒婦當真是心毒。”
高柱只是道:“皇上明鑒,肅憫太子之死雖說那柳淑媛招供乃是皇后指使,但那終究是她之人之言,奴才只恐她是受了旁人的指使,誣陷了皇后。”
詢只是白了他一眼,只是冷冷道:“事到如今,你還幫著那個罪婦說話。”
高柱聞言大驚,只是連忙跪下,為自己辯解道:“皇上恕罪,皇后入宮已有多年,且皇后平時帶人和藹寬厚,便是做貴妃時協理六宮也是惠及六宮。奴才只恐皇上受了奸人的挑唆,冤枉了皇后。皇后到底是國母啊。”
詢的神情有些惘然的蕭索,只是靜靜道:“朕的心里有數,且朕原先便不欲立她為后,早知有今日之事,朕便不該聽母后的。如今當真是懊悔啊。”
永安宮內,玉璃只是細細聞著雁兒今日朝堂的事情,雁兒只是如實說了,玉璃大怒,只是拍了怕桌子,沉吟道:“如此說來,皇上一時半會兒還未能下決心廢黜宋氏。若是再拖下去,只怕夜長夢多啊。”
如兒在一旁勸解道:“皇貴妃也不必過于憂慮,左不過便是上官安及他的同黨維護那宋氏,但娘娘的伯父張炯大人,以及那位與娘娘家連了宗的張太安大人都上奏希望皇上早日決斷此事。”
玉璃神色瞬間冷了,道:“但那宋氏一日在這宮中,本宮便一日不能心安。且如今太子之位空了出來,本宮要把溶兒推到太子的位子上,就一定要先讓本宮的兒子成為嫡出。這樣一來他做太子才能名正言順啊。”
雁兒只是笑道:“皇貴妃多慮了,如今皇貴妃統攝六宮,便是那宋氏的鳳印也在娘娘的手上,在旁人的眼里三皇子與嫡出又有何分別。”
玉璃唇齒間的冷笑幾乎要橫逸而出,道:“皇貴妃的位分又算得什么,那臨海王的生母也是皇貴妃的身份。且他又娶了上官氏的女兒。若是將來到了冊立太子之時,上官安一黨定會大力保舉臨海王為太子,且說后宮還有昭惠太后,更是難對付啊。”
如兒勸慰道:“皇貴妃好歹放寬心,如今宋氏的立后冊文,鳳印,鳳冠被悉數收去,什么時候娘娘給皇上說說,只讓內務府斷了她的供應用度,只活活餓死那宋氏也罷。”
玉璃漠然片刻,只是道:“此計不可,后宮還有昭惠太后,若是斷了那宋氏的供應,長樂宮的人定會相助。昭惠太后乃是母后皇太后,她宮里的用度可比鳳儀宮多出兩倍有余。此計不可。”
雁兒,如兒都只是默默了,不知如何是好。
玉璃思索片刻,只是輕聲道:“且讓光祿大夫與張太安大人再多給皇上上奏幾次。其余的事只由本宮來應付便是了。”
雁兒如兒聞聲,便下去做事了。
乾元宮的寢殿中靜寂得過分,偶有寒鴉凄涼叫聲,宿在殘枝上,風掃過枯葉沙沙作響。月光傾瀉在透過窗欞落在地上,皆是淡淡昏黃的影子。
詢只是神情肅然,看著玉璃來了,只是靜靜道:“愛妃來了。端懿和溶兒可好。”
玉璃和緩一笑,道:“勞皇上掛心,他們二人一切都是安好。皇上如此深夜為何仍未歇息。”
詢的目光有些柔和有些森冷,似不定的流光,只是靜靜道:“左不過便是為了宋氏的事情。如今朝臣各執一詞。更是叫朕廢了她不是,不廢也不是。”
玉璃走進詢的身旁,只是靜默笑道:“依臣妾看,皇上且寬恕了皇后娘娘吧。”
詢聞了此言,只是覺得有些奇怪,便看著玉璃疑惑道:“愛妃怎的會為宋氏求情,那謀害了你未出世的胎兒,你應該是恨毒了她才是。”
玉璃輕聲道:“臣妾乃是為了皇上的江山才請求皇上寬恕皇后的。”
詢疑惑不解:“為何?”
玉璃只是溫和道:“如今臣妾膝下兒女雙全,但皇后娘娘的養子臨海王卻算的是皇上的長子了,且又是皇后一手養大,可算的是嫡出了,若是將來立儲,臨海王自然便是毫無爭議的太子,若是皇上今日廢棄了皇后,臨海王的皇位來日登基,為顧全孝道,自然是要為皇后復位的。如此一來,只恐更是讓臨海王忠孝不能兩全了。倒不如皇上如今寬恕了皇后,也以免臨海王往后難做。”
詢只是溫和笑道:“難為玉璃倒是想的長遠,只是朕的心里以為,臨海王未必便是朕最最中意的兒子,這太子之位歷來便是立嫡立長。朕冊立潤兒的時候,便是尊了立嫡立長之故,如今想著,倒不如立愛。”
玉璃聞言又驚又喜,只是輕聲道:“皇上只要立溶兒為太子。”
詢溫和道:“這個自然,溶兒乃是咱們二人的兒子,朕的皇位自然是要傳給自己最中意的兒子的。至于旁的,愛妃切不要再擔心了。”
玉璃只是低低道:“那么皇后又當如何?臣妾只恐皇后不喜歡溶兒。”
詢聞得此言,便冷了臉色,只是靜靜道:“這點愛妃倒是不必擔憂,朕已有了主意,便是不廢棄宋氏,她也斷斷不能再留在這宮里了。”
玉璃還欲再問,詢只是一笑置之,二人只坐在寢殿內品茶下棋,再無他話。
三日后,詢正式下旨:“皇后宋氏失德,不可敬承宗廟,特念其乃仁惠皇太后之親,特念舊恩,保留皇后名位,貶至西京行宮幽居。”
仁貴妃帶著仁元公主來鳳儀宮為茯若送行的時候,只是執著茯若的手道:“皇后娘娘放心,臣妾一定將帝姬視為己出。”
茯若輕聲而誠懇:“有勞了,若是來日指婚,不論仁元被許嫁何等人家,都還望貴妃好生打點打點。不要讓她受了怠慢。”
仁貴妃點頭,:“皇后娘娘且寬心,臣妾斷斷不會讓公主吃苦頭的。”
只見敏貴嬪也是跑來了,只是拉著茯若的手大哭道:“皇后娘娘,在西宮一定保重自己的身體。”
待得接茯若出宮的馬車到了鳳儀宮,茯若只是低手看一看含淚的仁元公主,只是蹲下抱了抱她,只是落淚道:“仁元,母后如今被貶出宮去了,你一定聽仁貴妃的話。更要聽你父皇的話,明白了么?”
仁元公主只是抱著茯若大哭,道:“不不不,母后去哪兒,仁元也要跟著去,仁元不要跟母后分開。”
茯若只是寬慰她道:“聽話,不然母后要生氣的。一定要聽仁貴妃的話。”
隨后,茯若只帶了寶帶上了馬車,只與仁貴妃與敏貴嬪及仁元公主揮手作別,仁元公主大哭,只是跟著馬車跑,只是哭泣道:“母后,不要丟下仁元一個人,母后。。。”
茯若見了心如刀絞,只是放下了簾子,只是馬車里頭靜靜垂淚,鳳儀宮離宮城大門甚遠,經過了長樂宮時,只見宮門外的洪尚儀和一個小宮女在說話,茯若不經意間瞧了那小宮女一眼,容顏與玉璃甚為相似,依稀還聽見那小宮女的笑聲。茯若細細掀開簾子,瞧了那小宮女一眼,只見那小宮女宛如一只輕盈的蝴蝶撲扇著長樂宮前狹長而冷清的石板,雖然只是穿著宮女最尋常不過的青色衣裝,她玉蕊瓊英一般的嬌美面容,依然如一抹最亮的艷色,無可阻擋地撞入了茯若的眼簾。
洪尚儀見了茯若在馬車上,只是行了禮,連同那小宮女也給茯若福了福。
茯若緩緩垂下馬車上的簾子,只是悲哀的笑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