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重生狂野年代 第137章 目光轉向RB

作者/錢西峰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1月20日。

    地道投資辦公室中,一大堆資料案牘堆在桌上,陳篤正在埋首苦讀。

    這些資料都是林濤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而來,有正規的出版物,包括圖書、雜志及報紙,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透過商業咨詢公司收集來的付費資料。

    所有資料指向的對象都是日本。

    這也是陳篤下一個目標所在地。

    “小篤,喝杯咖啡,你一連悶在這里看了三天了,別太累著。”靠墻的角落里,王國華按下錄像機的暫停鍵,起身泡了一杯咖啡給陳篤端來,神情有些不解和不忍。

    在他看來,短短十天時間就賺了大錢,已經擁有了千萬資產,陳篤和家人們應該幾輩子都花不完了,何必還要在這里苦熬。

    王國華這階段也不是不了解香港的行情,即使陳篤想要留在這里,這筆錢也足夠買豪宅過上一輩子好日子了,似乎沒必要再那么拼命了啊。

    “國華叔,我沒事的。”陳篤笑著接過咖啡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目光再次回到資料上。

    王國華搖搖頭,回到角落,把音量調低了些,坐下來繼續看起錄像帶來。

    “日本......”過了很久,陳篤抬起頭,神情復雜地看向窗外的尖沙咀景色。

    要想戰勝對手,必須了解對手,而不是故意貶低乃至漠視對手,那只會襯托出自己更愚蠢無能!

    為了更好的進行下一步投機,這三天內,他通讀了至少有上百萬字的資料,對日本戰后的發展可謂了解極深。

    首先得肯定一個事實,不談兩國歷史上的恩怨,日本絕對是一個值得研究學習的國家,了解和學習他們的發展之路,對中國來說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因為,他們走過的路我們正在走,而且說實話,我們走得還沒有他們穩當,我們面對的挑戰也比他們要大得多。

    二戰后,由于麥克阿瑟強制推行的財閥解體和土地私有政策,日本國民普遍擁有了私有財產,從而釋放出強大的生產力和消費力,國民經濟自戰后的廢墟上飛速復蘇。

    我們總是攻擊日本人是美國人的忠實走狗,但很多人不了解或者不愿了解其中原因,上面這條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因。

    就像中國人民熱愛擁護打倒官僚地主、進行土地革命的黨一樣,廣大日本平民從此對美國充滿了感激和好感,要知道在美占前,他們不過是財閥和大地主的佃農而已,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和財產。

    60年代,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一波上升浪,日本靠著美國主動提供的國內市場,輕工業得到了迅猛發展。

    這時候他們的主要出口產品是紡織品和玩具,還有一部分服裝,當時美國國內幾乎一半的輕工業商品是日本制造。

    是不是很熟悉,這正是香港70年代、中國90年代的主要出口商品。

    進入70年代,隨著技術和資本的積累,日本進行了產業升級,不再拘泥于輕工業,而是開始煉鋼鐵、造汽車、搞機床、賣家電。

    原來的輕工業產品很快轉移到了亞洲其他地區生產,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香港等地區。

    但是日本人遇到了一個嚴峻的問題,由于日本民族特性的緣故,他們制造的產品有個普遍特點,那就是精巧實用但是小氣,并不能迎合大大咧咧的美國人喜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汽車產業。

    一直到70年代末期,日本的汽車等重工業產品,一直沒有占據美國市場太大份額。

    不過他們的運氣不錯,78年,伊朗爆發所謂的宗教革命,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交惡,80年,兩伊戰爭爆發,第二次石油危機到來。

    第二次石油危機是大危機,對很多人和國家來說卻也是轉機。

    香港的包船王借此上岸,成功奪取英資九龍倉。

    而日本則借此良機,成功地讓更為輕巧省油便宜的日產汽車打入了西方世界,一度占據其一半以上市場。

    日本汽車在美國等西方市場上的勝利仿佛是發令槍,緊隨而來的是一系列勝利:

    機床、重型卡車和工程機械、家電、內存、電子游戲機,摩托車,液晶顯示屏,等等,統統都取得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勝利。

    美國國內工業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80年代初期,美國東北部大量汽車鋼鐵企業倒閉,工人大規模失業,該地區因此被稱為“鐵銹帶”。

    未來的2016年,將川普推上總統寶座的選民,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這條“鐵銹帶”,他們受夠了美國本土工業被廉價的第三國產品摧毀的切身痛苦。

    80年代這些工人以及背后的工會組織,同樣發起了強大的斗爭,并成功地將浪潮席卷全美。

    美國政府也發現不對頭,扶持日本是為了增加一個廉價商品供應商和高價商品傾銷市場,現在卻反過來了,日本已變成了攀附在自己身上的吸血鬼。

    用一條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1985年,美國和日本的貿易逆差高達500億美金,而這500億占美國一年貿易總逆差的40。

    也就是說,美國在世界上花100塊買東西,其中40塊是向日本買的。

    別以為500億美金不算多,當年中國的外匯儲備僅有26.44億美金,而且這只是逆差額,不是總金額。

    叔可忍嬸不可忍!

    尤其對于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的里根總統來說,為了確保美國的經濟利益,向日本以及其他發達國家動刀就是必要而且緊急的頭等大事。

    接下來就是廣為人知的“廣場協議”了。

    很多人認為,日本是被迫簽署廣場協議的,這其實是個錯誤或者說不全面的理解。

    先看廣場協議的簽約方,美國,日本,法國,英國,聯邦德國。

    美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強逼著其他四個國家同時答應調整匯率。

    明顯虧本的事情,其他四個國家也不會答應啊。

    原因就在于這四個國家,也想升值本國貨幣,至少覺得這么做總體不會虧。

    當時日本的決策基于三點原因:1、如果不升值,美國肯定會采取貿易制裁措施,與其到時候扯破臉打官司,還不如主動退讓2、日元升值,可以解決國內錢荒問題,增加日元流動性,這可以促進國內生產發展3、日元升值可以增加日元購買力,擴大日本內需市場和對外資本輸出。

    當然,針對日元升值帶來的出口受挫,日本同樣有應對方案:

    首先日本企業的利潤還是很高的,小幅度的升值影響不會太大其次日本企業還有極大地提升生產率的可能,同樣可以降低成本最后,日本已經找到了一個龐大的價格更為低廉的生產代工地,那就是剛剛開放不久的中國。

    有了這些底氣,日本稍作討價還價,便大大方方地答應了救世主美國的要求,簽下了廣場協議。

    隨后的事情全世界人都知道了。

    自80年代中期起,全世界到處都是揮舞著價值堅挺的日元鈔票大肆購買商品的日本人,而中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也承接到了日本轉移過來的大量中低端制造業產業,四小龍的崛起正是這個原因。

    但是,哪怕有轉移產業和提升生產率作為應對,日元升值的危害性仍然不可避免地顯露出來,那就是日本本土制造業的衰退。

    日本政府也是負責任的啊,當然要采取對策,他們選擇了降息。

    降息主要作用有兩點:1、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可以擴大投資再生產2、貨幣吸引力下降,市場會拋售本幣,從而使得匯率停止攀升甚至下跌。

    86年起的一年時間里,日本政府連續五次下調銀行基準利率,從5降到2.5,幅度不可謂不大。

    然并卵。

    此時已經晚了。

    由于日元的升值,可以用日元購買的資產自然也一起飆升,主要有三種:外匯、股票和房地產。

    資產市場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從眾心理形成大趨勢隨后不可阻擋。

    此時日本國內的外匯、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已經進入了飛速飆升的大浪潮。

    即使政府降息,也完全沒辦法阻擋這種已經形成大趨勢的浪潮。

    相反,因為銀行利率降低了,這部分政府準備讓企業使用的資金,反而被挪用到了資本市場上,房地產和外匯股票漲得更厲害了。

    好吧,在這個時候,日本政府還是有相應對策的,那就是主動投資擴大內需。

    為此,87年初,日本政府拿出了半年的稅收收入,又出售了近兩百萬股日本電信股票,以及一部分日航公司股票,共籌集了六萬億日元資金,用于投資基建和擴大內需。

    這被稱為“放水”。

    可惜,又晚了。

    這一筆龐大的資金支付給國內相應行業的生產和施工企業后,這些企業并沒有投入再生產,反而投入了資本市場中去。

    沒辦法,資本家都是追求利潤的,無論再怎么費心費力生產經營,獲取的利潤也沒有炒股票外匯和投資房地產賺錢啊。

    當時東京有一家名為阪和的從事煉鋼的株式會社,原來一年利潤不到二十億日元,86年初社長親自帶領高管們進行炒匯,結果當年凈利潤高達200多億日元,幾乎每個交易日賺取一億,媒體報道后轟動一時,更加推波助瀾了人們的投機行動。

    這6萬億資金再次從社會生產通路中消失,反而推動了資本市場的更大漲幅,日本政府“飲鴆止渴”般的計劃宣告失敗。

    從87年起,日本國內陷入了全民狂熱狀態,但是危機的苗頭已經初露端倪。

    當時,日本國民的購買力隨著日元和資產升值而日漸堅挺,而很多產業轉移到中國等成本低廉的地區后,商品價格反而降低,這使得日本國民可以購買到更多的物美價廉的商品。

    于是,短期內出現了“三贏”的局面:日本國民贏了,代工國家工人贏了,去外國投資的日本工廠老板贏了。

    但是,這帶來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本土沒有轉移產業的廠家,完全不是外來商品的對手,短短兩三年內,倒閉了無數廠家,這被稱為“產業空心化”。

    這些破產廠家的工人們收入同樣隨著下降,收入下降后,這些人只得轉而購買更多的進口廉價商品,由此就形成了雪崩效應。

    而且,低端廉價商品的市場越來越火爆,漸漸也影響了中高級市場。

    原本有錢購買中高級商品的國民,因為失業、降薪以及價格對比,漸漸地也開始選擇進口的廉價商品,這再次打擊了本土原來的優勢產業。

    這就是所謂“通貨緊縮螺旋”現象,這種現象發展到極致,必然伴隨著百業凋敝,消費銳減,從而反過來影響到房地產、股票、匯市等看似火爆的資本市場,如果再加上人口老齡化這個魔咒,到那時就是無可阻擋的大崩潰。

    作為來自21世紀的中國人,陳篤對這種現象很熟悉,房地產價格三五年翻番,“p多多”和“某寶”大行其是,不就是這種現象的典型表征嘛。

    “難怪當時有少部分有識之士,無數次大聲疾呼要控制甚至嚴厲打壓房地產和金融市場,要把資本擠出來以投入到真正的實業中去,要提升結婚率和出生率,要減稅,要發展中小企業,看來形勢不妙啊......”

    不過那暫時已經和他沒有關系了,他現在要考慮得是如何在日本這具龐大的身體上咬下來一小塊肥肉。

    “可惜日本資本市場的第一波主浪下跌已經結束了,我只能在第二波中爭搶一些殘羹冷炙。”陳篤遺憾地搖搖頭。

    1989年12月,日本資本市場價格達到歷史性巔峰。

    當時,所謂天皇居住的皇居地塊市場價幾乎等同于美國全加州地價,而整個東京等同于美國全境,日經指數站上3.89萬點的高點。

    但是,起源于87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風潮終究還是影響到了日本。

    從90年第一個交易日起,日經指數就開始漸漸滑落,隨后帶來了“從眾擠出”效應,使得這種趨勢越來越激烈,最終形成了不可遏制的大勢。

    日本政府也沒有遏制,他們已經認識到經濟中存在的重大致命問題,不僅坐視不管,甚至還通過強行調整匯率和銀行利率,主動加重了這次下挫。

    到91年這個時候為止,日經指數已經跌去了40,目前點位維持在2.25萬點附近。

    而房地產市場更是災難性下跌,東京平均地價跌去了六成,而且陳篤知道,未來的一年多時間內,這個價格還將下跌一半,也就是說,到92年初,東京地價將一共下跌八成,原先賣100的房子,到時候最多賣20。

    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已經展開。

    “老板,你要的資料搞到了,花了一萬多。”林濤推門進來,把一個厚厚的文件袋放到陳篤面前桌上,隨后還是沒有忍住,問了句:“老板,我們會選擇這個目標嗎?”

    “之前看到有份資料上提到了,我很感興趣,先研究一下,到時候再做決定。”陳篤并沒有說出實情,這份資料中的對象,其實是他選擇的第三個重要目標。

    林濤點點頭,轉向旁邊一個坐在電腦前的年輕人,問道:“安森,今天日經指數情況如何?”

    這是地道投資招聘過來的新人,今年畢業于香港大學金融系的俞安華,英文名anson,大家都叫他安森。

    安森把臉從屏幕上挪開,厚厚眼鏡片后的目光有些興奮:“今天跌了八十個點,現在點位是22482.3點。”

    “不錯。”林濤和陳篤點點頭。

    由于上次石油期貨投機的成功,匯豐這次給了地道投資二十倍杠桿,昨天地道投資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對日經225股指期貨進行了賣空操作。

    賣空單總計150手,一手對應10個點,1萬日元。

    也就是說,日經指數每浮動一個點,這筆單子就會產生將近9500港幣的浮動盈虧。

    所以地道投資放在匯豐的那筆保證金,也只能承受不超過買入價位1000點的漲幅,對于總數超過兩萬的日經指數來說,這個漲幅還不到5,就相當于杠桿率。

    今天跌了80點的話,地道投資這筆投機爆倉的風險相對來說又稍微小了些,同時也意味著,今天一天賺了75萬港幣。

    80點僅僅相當于0.35的幅度,假如今天股指暴跌了10,那一天的盈利可以高達2000多萬。

    這就是股指期貨的魅力所在,幾秒鐘內暴富或者爆窮都很正常!

    想到即將展開的第二輪下跌,陳篤暗自滿意,打開信封,研究起這份自己指定的資料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长泰县| 莫力| 永善县| 兰考县| 抚远县| 新竹县| 仁怀市| 通江县| 南城县| 馆陶县| 千阳县| 栾川县| 平泉县| 枝江市| 龙门县| 东城区| 康平县| 当涂县| 乌拉特中旗| 陈巴尔虎旗| 常宁市| 璧山县| 灵川县| 徐汇区| 邓州市| 营口市| 肇东市| 西乌珠穆沁旗| 庆云县| 临朐县| 上犹县| 金山区| 辛集市| 洛隆县| 永福县| 丹阳市| 黔西| 衡山县| 赤城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