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其原材料很容易獲取,從海水中提取氚等氫的同位素,儲量巨大,而月球上也還有大量he3儲藏而且,其反應放能效率也極高,產物無污染、且不具放射性這兩個優點是核裂變遠遠不能相比的。”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可控核聚變的反應要求極高,需要達到上億k級的高溫!因此,對其他方面,尤其是材料的要求也特別的高,這就導致了,在目前來說,世界上還沒有成熟的聚變反應堆,更別談大規模商業化了。這一點,我相信李元武老先生最有體會,在座的各位多多少少也是清楚的……”
什么叫李元武老先生最有體會!
主席臺下,李元武院士鼻子都快氣炸了,
這小子,真是越看越可惡,越看越令人生厭!
只不過,稍微冷靜下來后,他也清楚,劉峰說得是事實。
和可控核裂變比起來,可控核聚變那真就是復雜得多了!
先說說歷史上可控核聚變碰到的難題:
首先是溫度這道難關,一直都沒有解決。
因為氘核是帶電的,由于庫侖力的存在,很難把它們湊一塊兒,而核聚變主要是靠強核力,但核子之間的距離必須小于10fm時才會有核力的作用。
可是要將核子湊那么近,必須要極高的溫度來克服庫侖力所需溫度的理論值是5億6千萬k,后來修正為了1億k左右,然而,即便是1億k,那也不是那么好玩的!
第一,有什么材質的容器能頂得住1億k?
第二,還不能使聚變材料降溫,降溫了就不能繼續反應。
因此,從上世紀50年代,m國佬和歐洲佬那邊便開始嘗試和總結,到目前為止,總結出了幾種可控核聚變方式:超聲波核聚變、激光約束核聚變、磁約束核聚變。
而當前世界上最常用的裝置,是托卡馬克磁約束裝置。
tokamak來源于拉丁文的環形、真空室、磁、線圈,也就是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環性容器。
而托卡馬克磁約束裝置目前的難題是:q值,也就是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的提高。
因為q值小于1的話,其實就是虧了,這種聚變將沒有任何的經濟效益,而如果想要q值大,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單次核聚變的材料,可這樣的話,對能量吸收和控制裝置的要求就高了。
目前來說,雖然他們已經把q值做到了1.5左右,但還有兩個難題一直都沒有解決。
首先是持續不間斷地提供高溫所需的能量。
q值1.5意味著:產出15000噸tnt當量的能量,就要投入10000噸tnt當量的能量,而且還是持續的,就像科幻大片里的那樣:一臺科幻設備一開動,整個城市的燈都滅了!
這當然是萬萬不可行的。
其次,即使能夠持續供電,但你投入的是100度電,而它產生的卻是150度電的放能反應,而如果要把它轉化成電的話,如果轉化率小于66,那還是虧了!
而轉化率高達66的發電機技術,恐怕不比可控核聚變技術來得簡單!
因此,目前全球所有大國,在這一技術上都還沒有取得突破。
想到這些問題,老先生便黑著一張臉。
看到老李的反應,一旁的王老先生也是哭笑不得,這小子,干嘛非要撩撥人家老李嘛……
真金不怕火煉,真理也能在辯駁當中越辯越明朗。
因此,劉峰可不管臺下的人怎么想,繼續講道:
“和可控核聚變正好相反。可控核聚變的反應需要有極高的要求,但反物質卻幾乎不需要任何要求。正反物質相互碰撞,湮滅自然而然的發生,無需我們進行任何的控制我們只需要控制正反物質相遇的流量,就能實現能量的產生。”
“同樣,其反應放能效率也極高,幾乎達到了100,而產物就是能量,完全沒有任何污染、且不具有放射性唯一的缺點就是反物質原材料的難以獲取,這方面來說,比起可控核聚變確實有很大的劣勢。”
“然而,到底是核聚變的可控難度大,還是反物質的大規模獲取難度更大,這就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對此,在座的諸位有異議嗎?”
“我有異議!”
李正武老先生已經憋了很久了,劉峰的提問剛剛提出,老先生就迫不及待地舉手提問。
“劉教授,先不說反物質的大規模獲取與核聚變的可控到底誰的難度更大,單單只是反物質的存儲就是一個大問題吧。恰巧因為正物質和反物質發生反應的容易性,一旦我們生產出來了大量的反物質,我們用什么東西來存貯?據我所知,目前來說,科學界并沒有一套能夠大量、長時間存儲反物質的技術。”
來了!
劉峰心下一嘆。
反物質和可控核聚變的競爭性,注定了會有人以此來否定反物質工程上馬的必要,因此,早在一開始規劃的時候,他就對從事核聚變研究事業的專家有過系統的分析,無論是脾氣秉性還是技術水平,他的心里早有評估。
這位李正武老先生的學術水平自然是沒得說的,國內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領頭羊,如果將全世界科學家的學術水平分級的話,至少也是ss級別的大佬,滿級sss級至于脾氣嘛,一切盡在掌握!
兩軍交戰,一方知己知彼嚴陣以待,另一方卻對對手毫無所知,看到所謂的破綻就只管悶頭往前沖,到底誰能獲勝,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在華國,想要干大事,除了必須要掌握足夠的資源以外,還要把握人心,任其為我所用而劉峰干嘛要攛掇張b長召開這次會議,還不是因為他的資歷淺薄,無法駕馭人心的緣故。
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卑鄙也好,無奈也罷,反正李老先生注定將會淪為他的踏腳石。
望著氣勢洶洶的李老先生,劉峰笑了,活像一只小狐貍:
“李院士說得對。反物質的存儲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難題。”
“就在去年,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利用反氫激光物理儀器捕獲到了數量可觀的飛行狀態下的反氫原子,然而,他們的保存時間卻只有0.172秒m國費米國家實驗室在這方面的技術更為優秀,去年他們已經能夠將反物質原子保存時間延長至17分鐘甚至于m國空軍基地自吹自擂能夠將反物質保存時間延長至3個月,至于是真還是假,我們也難以驗證。”
“索性我們就當它是假的!”
“然而,無論如何,從最開始的毫秒級別,到后來的17分鐘,反物質存儲時間的延長,是完全能夠看得見的!而可控核聚變的反應時間,至今仍然還在以秒來計算,并沒有實現數量級的提升這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反物質存儲技術的提升并不困難!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事實上,每年我們提取到的反物質,其保存時間都是在以指數級的形式增長……”
“然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盡管你說的都對,但這并不能說明反物質的存儲技術就容易解決。”
李正武老先生依然不服氣,甚至對于這套說辭還有點鄙夷。
搞科研就如同龜兔賽跑,盡管看起來你的研究結果進步比別人大,但誰知道后面會不會遇見什么瓶頸、打個盹兒之類的?
一日沒有跑到終點,那么就不能說你的方法更容易。
劉峰的這一套忽悠小學生也就罷了,還想放在這里來忽悠他們這些院士,難道是黔驢技窮了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