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見分曉?
不,用不著十年。
反物質的大規模生產技術已經被他實現,而超級對撞機的建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劉峰預期在1年內就能初步完成各項設備的生產以及安裝工作然后最多再有1年時間,就會完成這些設備的調試和試驗屆時,2年內,整項生產工程就能實現投產。
至于反物質發電項目,那就更簡單了。
若非劉峰非要借鑒磁流體發電的模式,而是直接采用燒開水模式的話,可以直接照搬核電站的那套發電模式就行,根本沒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攻關研究。
三大應用項目當中,唯一的難度,也只有反物質發動機的研發,畢竟這個項目同飛機發動機一樣,需要極其嚴苛的生產材料和加工工藝,但在兩年內,想必完成技術驗證機的設計生產,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再加上一個早已經研究成功的反物質炸彈,從大的方向來說,反物質工程的三大項目,基本上就能交上一個完美答卷了。
而且,從另一種程度上來說,整個反物質工程能夠進行大規模商業化的,只有反物質發電,而這項技術反而相對簡單……
到時候,可以將發電項目當成可控核聚變技術公布出來,只要不公布具體的技術細節,華國說這東西是可控核聚變發電,就沒有任何人可以質疑正如同華國別具一格的氫彈構型一般,其他國家也只會懷疑華國采取了獨有的技術,轉身對本國的可控核聚變事業追加更多的投資!
采訪皆大歡喜。
到了下午1點50分左右,劉峰便在工作人員的接待下來到了芳菲苑,這里是釣魚臺國賓館的17號樓,專門舉辦大型會議、新聞發布會的地方。
然而,這一場會議卻沒有任何新聞記者出席。
因為這場會議,關系到了未來數十年華國武器裝備事業的發展,而能夠參加這場會議的人都經過了極其嚴格的政治審查,會議的內容也嚴格保密,更不會對外公布。
當然,與其說是華國武器裝備事業的討論會議,倒不如說是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國家高官以及軍隊高層人物,近200人聯合起來的對劉峰提出的各項意見的嚴格審查。
“荒唐!航母的發展計劃早已經形成了共識,怎么能夠因為小兒之言就要推翻,重新論證!”
一位劍眉英朗,頭上卻禿頂的航母專家就忍不住和身邊的朋友發泄著自己的不滿。
自從月前接到通知的時候,王秉堅就已經不止一次在朱英富總師面前抱怨了,然而每一次都無疾而終,這一次看到了劉峰這位正主,他能有好脾氣才怪。
“不僅只是你們的航母計劃,就連我們的5代戰機以及6代戰機,都被重新推翻了計劃!”
某位戰斗機設計師也忍不住抱怨道。
“什么,老黃,你們的戰斗機計劃也被推翻了?”
王秉堅劍眉一豎,越發驚訝。
“沒錯,除了航母和戰斗機以外,我聽說還有華國航天、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其他部門的計劃也因為這家伙的建議被推翻,重新進行論證!”
黃景輝搖了搖頭,繼續爆料著。
“荒唐!姓劉的這家伙,到底想要干什么!”
王秉堅挑了挑眉,視線轉向了主席臺上的那個正襟危坐的身影,嫉惡如仇,
“耽誤了國家的軍備發展,他吃罪得起嗎?”
吃罪不起吃罪不起他們不知道,反正和王秉堅一樣鬧情緒的設計師還真不少。
早在旬月之前,這些人就接到了會議通知。
然而,當他們意識到這項會議真的只是劉峰一個人的舞臺的時候,內心的情緒就仿佛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在會議還未開始之前,三五成群,議論紛紛著。
這可是大國工程的決策,然而真的太荒謬了,簡直就跟兒戲一樣!
只因為劉峰一個人的提議,都已經基本完成了決策制定的上層,竟然又重新將計劃推翻拿出來詳細討論!
這位劉峰劉教授,不是與國有功的大英雄,就是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
慎之慎之!
會場內,紛紛擾擾。
“咳咳,”
墻上的時鐘指向了下午兩點,于是劉峰清了清嗓子,和坐在第一排的大長老以及刁同志等人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道,“大家請靜一靜,會議正式開始!”
會場瞬間安靜下來。
滿意的點了點頭,劉峰進入了正題:
“相信大家已經提前對今天的會議主題有了認識,這里我就不再多做闡述,咱們直接進入正題。”
“首先,對于未來20年內,華國對高端武器裝備如航空母艦、五代戰機、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急需,想必在場的各位都沒有異議。”
“我和大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了這些裝備是否能夠支持20年后國情的需要,是否能夠跟得上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及這20年內,是否需要大規模發展的問題。”
“針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論是在信息時代還是在星際時代,這種東西都不會過時,這一點,我和大家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暫且不用討論。”
“而對于航母來說,我和大家的分歧在于:未來20年之后,我們到底需不需要航母!我的回答是:不需要!但考慮到現階段國家經濟的發展形勢,20年內,我國的海外利益需要一只遠揚艦隊進行威懾,因此,在這段過度時期,我認為需要而且最多只需2艘航母。”
“至于5代戰機,我的觀點和航母一樣,都是為了應對現階段的形式才開發出來的,同屬于過度時期的需要,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發展!”
諾大的會場,除了翻看資料的聲音以外,就只有劉峰一個人做報告的聲音。
一邊聽著劉峰的報告,一邊認真地翻看著手中的文件資料,有的人露出了震驚的表情,也有的人疑惑不解,但更多的人確是發自內心的抵制和不認同。
尤其是以航母設計團隊和戰機設計團隊的人員來說,一個個都皺著眉頭,心里老大不爽。
他們也承認,劉峰確實是非常優秀的科學家,甚至擔得起數十年來最優秀的科學家之稱。
但你只是一個搞材料和物理理論研究的人,既不是他們的同行,也沒有參與過這些方面的研究,哪兒來的資格對他們的研究進行置喙,又憑什么大言不慚地在這些方面影響到上面的決策?
難道就憑這幾頁簡單的技術資料不成!
然而,在場卻沒有人站出來質疑劉峰,因為他們都想知道,這位華國科學界的愛因斯坦到底會有怎樣的高論來維護他的觀點。
深吸了一口氣,在彌漫全場的不解、質疑和猜測的氛圍當中,劉峰堅定了信心,繼續闡述自己的理由。
“因為我們的未來即將邁進星際時代!”
“我敢確定,510年內,我們的第一艘反物質動力宇宙飛船就可以升向太空!”
“最多20年內,我們的飛船就能登上月球,順道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面向宇宙的前進基地,對月球的資源進行開采!”
“最多不超過30年,我們就能登上火星,建立火星基地,改造火星的生態系統,將火星改成人類的第二地球!”
“而最多不超過40年,我們就能真正走出太陽系,向廣闊的宇宙進軍!”
“屆時,只能在地球稱霸的航空母艦、五代機或者是正在預研的未來六代機,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未來的數十年,我們應該也只應發展、以空天母艦、太空戰機為平臺的星際武器,然后進行星際殖民!而區區一個地球,已經不能滿足華夏民族偉大復興的需求了,我們的目標,在星辰大海!”
“而這,也是我號召大家對航母、戰機以及生物、信息、航空航天等工程進行重新系統規劃的原因!”
大會場內,再一次出現了短暫的靜謐。
如果他們不是身處在釣魚臺國賓館,
如果周圍的人也不是他們熟悉的科學界大佬、軍方高層以及政府領袖,
如果站在主席臺上高談闊論的更不是炸藥獎和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在場的人幾乎都要懷疑自己是否身處某個邪教組織了。
這是在洗腦還是在講述科幻小說?
星際時代?
反物質飛船?
改造火星?
殖民太陽系走向宇宙星空?
簡直比小說中的靈氣復蘇還要不可能!
瘋了,這家伙真的瘋了。
還沒等劉峰進一步闡釋,脾氣火爆的王正秉教授就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站起身來大聲反駁道:
“劉教授,您是在開玩笑嗎,還星際時代?”
“據我所知,太空技術發展已經有50年了,然而以目前人類太空技術的發展趨勢,我們根本就沒有看到在100年內有任何一絲能夠進入星際時代的可能!”
“人類的太空生物圈計劃完全失敗了!”
“可供宇宙飛船航行的可靠能源一直都是化學燃料!”
“而我們的火箭即便登錄一個火星,也要幾個月到數年之久!”
“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談何能夠進入星際時代?”
有了王正秉教授的挺身而出,更多的人也站了出來講述自己的疑惑。
“王教授的疑問也是我們的疑問。總結出來,大體可以歸結于能源和動力的問題!劉教授,剛才您提到了反物質飛船,您真的認為反物質技術在未來510年內能夠取得突破?可據我所知,m國已經投入了8000億美金,花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但在反物質技術上至今沒有任何突破性的進展……”
還好這些人都一個說完另一個再站起來繼續說,不然整個會場非得成菜市場不可。
面對著這些好奇的、懷疑的、反對的人,面對著這些帶有嚴重審視的視線,劉峰雙手往下壓了壓,自信的視線掃視全場。
此時此刻,他一個人的氣勢似乎將全場所有人的氣勢都壓制下來了一般,淡淡一笑:
“我相信在場至少有大半的人都和王教授這般有著相同的疑惑,因此,在甄得了長老會的同意后,我謹代表反物質工程的全體人員,對此做一個詳細的解答。”
“沒錯,有人已經說到了事情的關鍵點這一切都取決于能源和動力的問題。”
“傳統的化學能源和火箭發動機我就不多說了,這里有人比我更加懂這方面的知識。我要說的是反物質以及以反物質能源為動力的反物質發動機!”
“沒錯,或許有的人還不明白你們手上現在拿到的資料到底是什么,但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這就是反物質發動機的設計參數!”
“再給大家透露一個好消息,我們反物質工程項目組,已經取得了反物質大規模生產技術的全面突破,預計在5年內,全世界都將看到我們華國的第一座反物質發電站落成!也就是說,我們已經發起了一項新的能源技術革命!”
“而能源問題既然被我們解決,你們手中的反物質發動機,解決的就是動力問題!它的單臺設計參數,針對的是至少可以達到1000噸級別有效載荷的宇宙戰機,進一步發展后,還能達到萬噸級別甚至是10萬噸級別,這意味著什么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
“當然,為了保密性要求,我們一直宣布我們在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而且將來的反物質發電站也會成為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因此,大家之前的疑惑、不解和懷疑,我個人完全可以理解。”
他研究出了反物質?
他竟然搞出了反物質!
這一刻,除了早就知道內情的人以外,在場全體科研大佬、軍方高層以及政府高官都陷入了驚駭當中。
王正秉教授瞪大了雙眼,
黃景輝教授嘴巴張成了o型!
尤其是航空航天的那一撥專家,特別是前來參會的六大航空總師,十大航天總師,彼此之間都能夠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甚至驚駭!
如果這個人說的是真的,整個華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天都要變了!
而且還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會場內,訝異聲、驚叫聲、討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再一次拿起手中的資料詳細端詳,李東院士這才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怪不得他覺得資料上的參數有些眼熟,原來這是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參數啊!
只不過,這種火箭的推力以及有效載荷,基本上是當下華國最先進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參數的20100倍!
單臺發動機有效載荷最少1000噸即便是他正在設計當中的長征9號運載火箭,號稱研制成功后將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火箭,最大有效載荷也不會超過100噸……
身為華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的他,這一刻,除了驚駭以外,也只能剩下駭然了。
“李院士,你覺得這些設計參數,靠,靠譜嗎?”
一旁的周建平院士更是止不住渾身顫抖,用手戳了戳李院士的衣袖,詢問道。
作為華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這里沒人任何人比周院士更加明白1000噸有效載荷的意義。
華國預計將在2019年建成事實上唯一的國際空間站,設計總重量也才只有90多噸,就這還要分為3次發射
而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國際空間站,總重量也不過450噸而已
也就是說,一臺最低規格的反物質發動機,理論上就能將一座耗費了數十年時間,前后投入了數千億美金的國際空間站一次性送上太空!
這也太牛了吧!
周建平完全不敢想象,如果劉峰說的都是真的,到時候整個華國的航天局勢,將會呈現出一種怎么驚天動地的發展趨勢,反正,他覺得自己完全落伍了,腦袋還有點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