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齊瑤進來,鄧氏連忙叫人給她先取了籠手的爐子,必得要她歇會,散了寒氣才許吃飯。
看著鄧氏枯瘦,見了自己高興的不知該怎么疼,卻又依舊加倍的陪著小心,小心翼翼不敢惹她不快。
齊瑤心里有些酸。
跟母親才漸漸親近起來,要讓母親不再跟以前那樣怯她,只怕還需要時日。
不過就是這樣陪著母親也是好的。
鄧氏素來講究,吃飯不許多話,齊瑤只好默默陪母親吃了早飯。心里想著不知一會怎么勸解。
等早飯撤下,鄧氏拉著齊瑤的手坐下,半會兒,自己先提起了梅姨娘。
鄧氏這回病,好像從來沒像現在明白。
她的聲音平淡,像是說著家常閑話。
“你二哥昨晚來也狠勸了我,只是有些話跟他不好多講,這閨閣后院的婦人心思,他哪里知道。得容他日后娶了媳婦,知道當正妻不易,別學你老子寵妾滅妻。
你如今也要學著管家理事,再者,這姑爺到時要有心收幾個放屋里,咱們女人也是攔不住的!
齊瑤嘴角緊了緊。
上一世寧王后面的那些姬妾,跟流水一般沒斷過。她只跟那些子女人斗心計,就累死累活了。也是這樣,她對這輩子的婚事就斷了心思。
鄧氏繼續回想著,“梅姨娘嫁到伯府時,總是嬌弱清麗,會說體面話,倒比我這個木訥正房招府里人喜歡,也更得老太太意兒。
她入府時正趕上大老爺風光無限,管著外面生意,又是嫡子,襲爵是遲早的事。
我那時可成日愁著銀錢用度,生了你后更是操心,月子沒坐好,染了寒氣,落下病根兒!
齊瑤忍不住上去抱著母親的腰,輕輕揉著。只要下雪,娘的腰就要酸痛。
想想就知道,一個病懨懨整日愁容不展,一個嬌媚可人,又會畫能寫,大老爺自然對梅姨娘十分不同。因此那時梅姨娘跟齊大老爺出入成雙,形影不離,恩愛的讓二房三房都看不過去。
只是不知娘跟她說這些舊事,是想說什么?
鄧氏接著說,只是后來因為生絲生意差點拖累了伯府,齊老太爺本來就喜歡二老爺,對大老爺更加不喜,慢慢就流露出要把爵位傳給老二的意思。
襲爵的希望突然被奪走,大老爺這才寄情醫藥,忽然悟了似的,竟與山參黃芪做伴去了。
“你二哥總以為,這回我這病,還是因為梅姨娘才氣得,也是也不是。
自打上回族里議著要把梅姨娘送走,誰知她忽然就有了身子,老太太為了子嗣不得不放過。我確實氣惱,但這次,心里卻冷的緊。我惱的是自己。
我惱自己,到現在才明白,其實這一身三災難的,雖是氣惱梅姨娘掐尖斗氣,到底還是老爺對我太涼薄!
鄧氏生氣的是,這一輩子為了大老爺孝敬老太太,維持家里生計,還生下一子二女,家里的事靠不上他,自己被老太太三番五次挑毛病,他也不肯為自己多說一句話。
“將來你的親事,就得比照你大姐姐。要尋個知冷知熱的,若是性子涼薄,家世再好,府里再有金山銀海,我都不肯嫁你去!
鄧氏第一次跟齊瑤講這些,雖然講的上句接不了下句,但還是把心底話全抖落出來了。
這才是為兒女謀。
上一世,梅姨娘鼓動自己爭強好勝,要揀高門,要高嫁,說那才是給她母親掙體面。等她嫁了寧王,又常去教她如何調教妾侍,自己雖然也收拾了幾個不像樣的,但她寡恩無婦德的名聲也在京城圈子里傳開了。
現在母親的一番肺腑之言,齊瑤聽著卻眼中升起了水氣,泫然欲滴。
只有慈母才盼著自己女兒平平安安,夫妻和諧,最好是夫君不納妾,那內宅女人的陰柔功夫,也能把人磨的失了心性。
梅姨娘有孕后,大老爺一直也未來對鄧氏說道一二,好似梅姨娘的事并不與她這個正妻相干。
二房跟三房都袖手旁觀,老太太則裝聾作啞,鄧氏一下子把先前要強的心沒了。
若是老爺心里有自己這個結發妻子,怎么會如此行事?
她才明白,根源其實都在老爺這。
自己這輩子沒想開,白白給齊家笑話。所以,她才挑今日給齊瑤講了這許多。
齊瑤打定主意要去找她爹,不過這之前,也要把梅姨娘奇怪的有孕搞清楚。
聽母親又叮囑了一會,她只說自己將來不嫁人。就算是寧王也不嫁。
“母親,你的話我都聽進去了,那個寧王,我從來沒想要嫁給他。那些鶯鶯燕燕,我也不耐煩處置。再說,二哥還沒定下人家呢,你也該給他打算相看了。”
鄧氏今日說透了心思,直覺得心里一塊大石放下了。
大姐兒出嫁后,這些話她只能跟羅媽媽說上幾句,但到底還是跟女兒說更舒坦,娘跟女兒,連心肉。
仿佛知道娘的心思,齊瑤立即道,“大姐姐出嫁也不能;貋,以后母親心煩了,就叫瑤兒來,雖不懂事,聽聽娘嘮叨也是好的,巸褐划斒菍W學日后治家的本事。”
鄧氏本是要問她寧王為何總是送她禮物,見她先堵了自己嘴,便不多問了。
這個小六行事果決,比自己強。
齊瑤心里很驚訝。母親原來并不糊涂。
上一世總覺得母親太柔弱怯懦,沒想到她今天一番話,可是真有見地。
梅姨娘能做祟,根子還是大老爺立身不正的原因。
。。。。。
什么變了呢?自己重生以來,確實有很多東西不一樣了。
母親想明白了,大姐嫁給孫家了。這都是自己改變的結果。
又比如,遇到小公爺。比如,那場馬上就要來臨的瘟疫。
想到這兒,她不由得發怔了,鄧氏說了什么打趣的話也都沒聽進去。
那場傷了大周元氣的瘟疫,還會不會發生呢?
上一世瘟疫是發生在今年冬春之交。
瘟疫過后,不僅是村莊里人都死光了,那年春天因為沒有人播種耕耘,到了夏季,便開始青黃不接。
而寧王暗中指使戶部先行從江浙囤積居奇,將京城的米價炒的貴似黃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