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番伐楚,張烈向宋君偃推薦用貞姬為大將,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方面,是因為貞姬是楚國的姬女,楚王熊槐的親妹妹,從根本上來說是楚人,可以得到楚軍將士的更多的認同感。即便是昭陽、屈丐、景翠這些名將戰敗了,向貞姬投降也不算什么恥辱,沒有那么難以接受。
如此一來,將大大地減少攻伐楚地的阻力,避免了更多無謂的傷亡。
另一方面,便是貞姬原來是楚人,比宋國其余的將領們更為了解楚地的地理和氣候變化。而貞姬久經戰陣,也已經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統帥,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貞姬都比匡章、熊子丹、干驁這些人更適合成為伐楚大軍的主將!
當然了,當時還有一點張烈沒有跟宋君偃說明白,不過他相信宋君偃是心知肚明的。
那就是伐楚的大軍多達二十萬,幾乎是宋國的全部家底了。這么多的軍隊,你讓宋君偃交到一個外人的手里,你覺得他能放心嗎?能睡一個安心的覺嗎?
到時候把派幾個監軍,或者是往軍中安插探子才奇了怪了。
就好比屈丐,就是因為被誹謗、彈劾才被剝奪了主將的身份,被押回郢都問罪的。說到底,前線打仗的時候,領兵在外的將領被君主猜忌才是最為可怕的!
楚軍將士們得到了貞姬的保證,又幾經思慮,最終還是放下武器,向宋軍投降了。
就在楚軍兵敗于新野平原的時候,景翠的七萬人的軍隊正在上蔡跟宋軍對峙,對于上蔡城,卻是圍而不攻。而宋將干驁此次的任務是阻擊這股楚軍,所以也沒有輕舉妄動。
但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楚軍的大營竟然距離上蔡的城墻不過三千步,騎卒幾個沖鋒就能抵達的地方。干驁雖然心生狐疑,卻沒有派兵出去攻擊。
在一處碩大而隱蔽的帳篷里,十幾個強壯的士卒正挑著一擔泥土往外面走,將這一擔泥土都倒到小推車上。陰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煙霧繚繞,哪怕是隔著高大的城樓往下面看,都看不到這些楚兵在干什么。
“將軍,你挖掘地道是要干什么呢?難道是要用來儲備糧秣嗎?”在帳篷里,昭儀很不解地向著景翠問道。
這個時候可沒有什么地道戰的戰法,大家攻城的話,還是依靠人力和強大的攻城器械,去撼動高大而堅固的城池。
所以昭儀感到很疑惑,挖掘地道來儲備糧秣?呃,這也說不過去呀。畢竟現在天氣這么潮濕,放在地道里,米粟谷物之類的口糧更容易發霉啊。
聞言,景翠笑著搖頭道:“非也。這地道可是妙用無窮的!昨日,我觀連日降雨,而土壤濕潤,易挖掘。那螻蟻把地洞挖的四通八達的,可以行走各處,我楚軍將士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想通過挖掘地道的方式,直通上蔡城地下,屆時只需要遣一隊精兵,出其不意地奪取城門,我軍當可一戰而下上蔡城!”
昭儀聽到這話,眼中異彩連連地感嘆道:“將軍果真乃神人也!竟然連這種辦法都能想到,末將不如也。”
景翠微微頷首,沒有說什么。
上古先秦時代,長達數百年的戰亂,隨著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戰事愈演愈烈,人們從最開始的排兵布陣,光明正大地依靠陣仗一決高下,到后來的伏擊、突襲、離間各種各樣的戰法,陰謀詭計層出不窮。
這就是戰法,兵家作戰的辦法。常言道兵不厭詐,只要能取得戰爭的勝利,不管你用什么戰法,不擇手段,都能贏得無數的榮譽,得到后來人的稱贊。
新野之戰的消息傳到了岸門。此時十萬楚軍正在緊鑼密鼓地圍攻岸門城,楚令尹昭陽聽聞楚軍慘敗,被斬首三萬,多達六萬人向宋人歸降的戰報,不由得一時心亂如麻,讓人鳴金收兵了,隨后擊鼓聚集眾將議事。
牙帳里,昭陽坐在主位上,面沉入水地道:“根據巨陽方向,唐昧傳來的戰報。他在大概半個月前率領十萬軍隊進攻宋軍的穎水大營,敗于新野平原,被斬首三萬,俘虜六萬余人,全軍覆沒!現在唐昧已經退守新野、巨陽一線,兵力不足五萬,淮南、九江兩郡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了。”
聞言,帳中眾將不由得一臉驚色,面面相覷起來了。
后將軍羋衡不由得站起來說道:“將軍,這形勢怎么會惡化到這種地步呢?新野和巨陽一線的主將不是屈丐嗎?屈丐呢?他怎么會放棄固守的穩妥戰術,去貿然進攻宋軍的穎水大營呢?屈丐可是老將了,他應該清楚以江淮之地的軍隊進攻宋軍的虎狼之師,是沒什么勝算的才對啊。”
昭陽沉聲道:“江淮之地的主將已經不是屈丐了。若是老夫所料不差的話,卑鄙的宋人已經用了離間計,在郢都散播謠言,又收買了朝中的讒臣,誹謗屈丐作戰不力,怯戰。大王被蠱惑了,起了猜忌之心,所以撤下了屈丐,換上唐昧,并敦促唐昧盡快出兵攻擊穎水一線的宋軍!”
“唐昧以弱旅而擊宋國之強軍,戰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出半個月,不,距離新野之敗已經過去一個月了,可能現在新野和巨陽已經失守了!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攻下了岸門城也于事無補了,因為大軍南下的話,將面對更多的敵軍的圍追堵截!”
這是昭陽最擔心的事情,本來以屈丐為將,憑借十五萬的雄厚兵力駐守新野和巨陽一線的話,是沒什么問題的。宋軍想要撼動這兩座城池,至少需要二三十萬的軍隊,但是現在隨著新野之戰的落敗,形勢已經急轉直下了!
昭陽不敢想象,若是新野、巨陽都被宋軍攻克了的話,宋國的大軍將全部占據淮南郡和九江郡,到時候襄陵、岸門等地不過是楚國的一塊飛地,楚軍想要全身而退,撤回楚國去,不知道要面對多少的圍追堵截,實在是困難重重!
羋衡叉手道:“令尹大人,末將以為,我軍應當立即攻下岸門城,跟還在上蔡與宋人對峙的景翠部的軍隊會合!形勢已經刻不容緩了,兩軍會師的話,那么我們楚軍至少有十六萬的軍隊,而且都是精兵,何懼宋軍乎?”
昭陽聞言,皺著眉頭思襯了一下,沒有說話。
在羋衡下首的左史鄧化起身道:“令尹大人,末將以為不妥。且不說能不能會師景翠的數萬軍隊,擊敗敵軍。單單一個岸門城就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
“我們大軍現在面對的是名將匡章,還有岸門城里的至少五萬以上的敵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攻克這么一座兵多將廣,城高池深的堅城談何容易?除非城中缺糧,不然岸門城沒辦法攻克的!當此時,末將認為,應該棄岸門城而不攻,轉攻華陽,或者是直撲宋國的靈丘、睢陽等地,兵鋒直指宋都商丘!”
鄧化的這個建議一說出來,頓時引起了滿座嘩然。
羋衡瞪著眼睛道:“鄧化,你這是兵行險招啊!現在我們楚軍又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何以如此犯險,劍走偏鋒?華陽城乃是重鎮,也有三四萬的宋軍在那里駐守著。想要攻克華陽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你想要放棄華陽城,直撲宋國腹地的戰法太過兇險了!現在我們已經深陷魏宋兩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了,本來就很兇險了,現在還要向著宋國的腹地進軍,這不是往火坑里跳嗎?”
鄧化聽見了羋衡的質疑,還是很冷靜地道:“兵者,當以出奇制勝!我們面對的本就是匡章這樣出色的敵將,在沒有絕對的優勢之下,穩扎穩打的話根本沒有多少勝算,反而有可能被宋軍反敗為勝。”
“現在宋國傾國之兵援魏、伐楚,國內空虛,已經沒有多少可戰之兵了!令尹大人、諸位,你們試想一下,若是我們攻克了華陽,亦或是直撲宋國,占領了宋國的睢陽、靈丘,據而守之,然后派出主力大軍直接進攻宋國的都城商丘,這能不能扭轉敗局呢?”
聽到這話,眾將都議論紛紛。
羋衡疑惑地道:“世人皆知,宋君偃是一個不肯服輸的人,若是他死守商丘城,如之奈何?”
“這可由不得他了!”鄧化胸有成竹地道,“商丘城已經沒有多少可戰之兵。此時宋國的勤王之師想要趕到商丘已經來不及了,只要三五萬的兵馬,我楚軍就可迅速攻克商丘!到時候宋君偃不是死路一條,就只能狼狽出逃了!而從宋地南下,我楚軍已然扭轉了頹勢,可以從南北夾擊淮南、九江兩地的宋軍,戰而勝之!”
“大善!”眾將連同剛剛還在質疑的羋衡在內,聽到這個計謀,都不由得拍手叫好。
這的確是一個妙計,雖然很兇險,但是一旦成功的話,那么不但能擊敗宋軍,收復失地,還能趁機攻略一大片的宋國的疆土。
昭陽思慮了半晌,終于在眾將的目光當中微微頷首,肅容道:“傳我軍令,全軍即刻開拔!直撲宋國靈丘!羋衡!”
“末將在!”
“命你擇兩萬兵馬佯攻華陽,做出數萬大軍的聲勢,吸引敵軍的援救,稍后會合靈丘的軍隊,死守靈丘,不得有誤!”
“諾!”
“于勁!”
“末將在!”
“命你率兵兩萬,先一步攻克靈丘、睢陽,務必兵貴神速,七日之內攻克兩城!不得有誤!”
“諾!”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