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宋君偃帶著軍隊得勝還朝的時候,在商丘的城門口,干婉和黃庸等人早就領(lǐng)著一班文武大臣在那里等候已久。
已經(jīng)是開春,天氣還沒有那么寒冷,地上的積雪也在漸漸地消散,露出了頑強的草根和石頭。
宋軍百戰(zhàn)百勝,不敗的神話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
即便對手是強大的楚國,宋國的臣民們在擔憂的同時,也沒有失去對于勝利的渴望!所以在群臣出到城門口迎接大軍凱旋歸來的時候,商丘城里的老百姓也自發(fā)地跑到那里,還有街道上去迎接他們的君主,他們宋國的好兒郎們!
宋君偃站在戰(zhàn)車,還是穿著戰(zhàn)衣戰(zhàn)甲,將群臣虛扶了起來,他高高在上地看著熱切地望著自己的臣民們,嘴角微微勾起了一個驕傲的弧度,舉起了攥著的拳頭,大聲道:“我們大宋!勝了!”
“萬勝!萬勝!萬勝!”
“君上萬勝!大宋國萬勝!君上萬勝!大宋國萬勝!”
“君上萬年!大宋國萬年!君上萬年!大宋國萬年!”
商丘城內(nèi)外,頓時響起了一大片鋪天蓋地的叫好喝彩之聲。
宋人尚武,崇拜強者,此時此刻在宋國的萬千臣民當中,宋君偃就是強者,就是他們宋國至高無上的最強者!
隨著宋君偃的這一聲吶喊,頓時打破了一直在商丘城里流傳的謠言。依靠宋國這一國之力想要打敗強大的楚國,似乎是癡人說夢的事情,但是宋君偃做到了,宋國做到了!
激動的宋國黔首們爭相奔走,酒肆當中,掌柜的大出血,所有濁酒一律半價!于是整個商丘城都陷入了一片狂歡當中,大家載歌載舞,歡慶著宋國的這又一次來之不易的勝利。
當然,這是后話了。
宋君偃剛剛想帶著大軍進入商丘城的,可是相國黃庸找他有事,于是便讓孫烈、戴烈等人各自帶著軍隊依次進入城中,耀武揚威,讓所有的宋人都感受到他們的強大的武力。
“相國啊,你是有什么事情嗎?”宋君偃在戰(zhàn)車上接受臣民的擁戴,不時地揮了揮手,他又往旁邊跟著上了戰(zhàn)車的黃庸問道。
這個時候沒什么大事,黃庸這個做相國的,肯定是不會找他奏報的。不過能有什么大事?難道是齊人大舉進攻的事情?
齊軍攻入?yún)螄③皣坪跻呀?jīng)有一個多月了,嗯,這個時候依靠這兩個小國的微薄之力應該是扛不住的。
黃庸將手中的竹簡遞到宋君偃的手中,讓他仔細地看了一遍。
“齊軍已經(jīng)攻破博陽了。君上,這個時候你帶著大軍還朝,正逢其時!軍需糧秣臣已經(jīng)準備妥當了,就等著君上你一聲令下,出兵抗齊了!”
聽到這話,宋君偃詫異地看了黃庸一眼,說道:“這么快?十萬兵馬的糧秣,以及一干的軍需物資,你不過一個月就準備妥當了?相國啊,你是怎么做到的?”
宋君偃真是贊嘆不已,這個黃庸真是有蕭何之才呀!
過去,在宋君偃上位的那幾年,宋國屢屢征戰(zhàn),窮兵黷武,就連有著經(jīng)天緯地之才的相國大人都無法弄出什么糧草軍需供給大軍。每每一到打仗的時候,糧草總是捉襟見肘!
要不然當年宋國也不至于被迫坑殺那四萬齊軍降卒,跟齊國結(jié)下了不共戴天的世仇了。
而經(jīng)過相國黃庸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重視民生,無為而治,宋國又修建了可以灌溉大量的田地的通濟渠,又有著通濟倉、彭邑倉和陶倉,早在戰(zhàn)前的時候便是糧草米粟、谷物等堆積如山,沒想到這么能經(jīng)得起消耗,這倒是出乎宋君偃的意料啦。
“呵呵,其中緣由太多了,一時之間臣也無從說起,反正臣準備的糧草軍需,是足以供給十萬大軍半年消耗的了!”
嚯,這么猛!宋君偃瞪大眼睛,又問道:“那個,相國,你不會將楚軍降卒的口糧給克扣了吧?”
楚軍降卒整整二十幾萬,不是什么國家都能養(yǎng)的起的,即便富強如齊國,在還要供給大軍出征的前提下,還要養(yǎng)著這么多的降卒,只怕倉稟里的米粟都吃不消啊!
黃庸搖搖頭道:“臣還不至于那么缺德。”
“那你是從哪里搜刮的這么多的糧秣?”
“君上卻是不知。通濟渠幾經(jīng)開發(fā),睢水下游和商丘附近的大片良田都得到灌溉,我們宋國已經(jīng)是連續(xù)三年五谷豐登啦,所以國家能得到的米粟很多。”
“通濟倉、陶倉和彭邑倉三大倉稟里的糧食早就堆積如山了!”黃庸微笑道,“君上平日里不怎么關(guān)心民生方面的政事,自然無從得知了。而且,在吳郡、東郡和河內(nèi)郡,一些減免賦稅的政策已經(jīng)過期了,國庫充盈,所以我們宋國現(xiàn)在也算是財大氣粗了。大軍作戰(zhàn),糧秣足夠,還請君上不要有什么后顧之憂了!”
“善!”宋君偃不由得拍手叫好。
“對了君上,還有一件事。郯君已經(jīng)逃到商丘來了,不過我們宋國立的那一位呂君,似乎有異心,在博陽城破之后,便帶著自己的殘部逃亡魯國,現(xiàn)在得到了魯公的庇護,入住曲阜。”
聞言,宋君偃擺了擺手道:“姜陽就是一根攪屎棍!跳梁小丑而已,不必理會太多。他這樣寡人正好剝奪他的諸侯地位,名正言順,別人也不好有什么非議。”
“諾。”
呂國、郯國、衛(wèi)國這些小國宋君偃根本不放在心上,過去宋國還不算很強大,需要得到這些小國的支持,聯(lián)合泗上諸侯國,便可以在疆域、經(jīng)濟、軍力、人口等方面跟秦齊楚等國相提并論。
所以宋君偃在之前是非常仰仗各小國的支持的。但是現(xiàn)在,大可不必!
宋國已經(jīng)取得楚國的淮南郡和九江郡,實力大增,在軍事、經(jīng)濟、疆域等各個領(lǐng)域已經(jīng)趕超韓魏等國,成為了僅次于秦齊楚之下的大國,霸主國之下,現(xiàn)在也只有趙國的疆域面積能跟宋國相媲美的了。
宋君偃想干嘛?
哼,當然了想方設(shè)法地將泗上諸侯國一一分化、吞并!
原本這些年宋國就一直在泗上諸侯國里散發(fā)著自己的影響力,各小國朝野上下,擁戴宋國的臣子、貴族、將軍什么的不計其數(shù),就連軍中的一些重要將領(lǐng),還有一部分基層軍官都是宋人!
那些士兵就更不要說了,絕大多數(shù)都是宋人操練的,一旦改旗易幟,心里都不會有什么抵觸!
當然了,在此之前,宋君偃要先解決掉齊國這個麻煩的對手。
齊國不是好惹的,不過這一回是齊國招惹宋國在先。宋君偃也不客氣,早在楚軍全面歸降的時候,他便開始往東郡調(diào)集重兵,齊軍不伐宋還好,一旦伐宋,必將遭受宋國大軍的猛烈的反擊!
不過,宋君偃還是不舍得付出慘重的代價去換取勝利的。
譬如上一次招降楚軍的時候,他子偃都愿意以身犯險,就是不肯揮師猛攻睢陽城。因為他知道,這樣子即便拿下睢陽城,宋軍的死傷也會十分慘重,到時候有沒有足夠的兵力保衛(wèi)東郡,抗擊齊人的入侵還很難說呢!
所以這一戰(zhàn),宋君偃打算跟齊國低頭,威逼即可,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黃庸又忽而道:“還有一件事。君上,衛(wèi)君姬勁昨日也逃到商丘來了,衛(wèi)國發(fā)生了叛亂!作亂之人正是衛(wèi)國的相邦,姬勁的胞弟公子玄。姬玄打的旗號是姬勁無道,助宋為虐,不顧國力,不恤臣民一意孤行地跟著我們宋國四處打仗,窮兵黷武。”
“這連檄文都已經(jīng)頒發(fā)出來了。不過我們很懷疑姬玄的背后是魏人,魏人圖謀衛(wèi)國久矣,而姬玄一向是魏國當中的鐵桿的親魏派,所以濮陽之亂,應該是魏人在背后指使的!”
聞言,宋君偃冷笑著道:“不管姬玄的背后是不是魏人,我們宋國都不能坐視不理。”
對于衛(wèi)國,宋君偃還是挺有好感的,畢竟衛(wèi)國一向是宋國的鐵桿小弟。
自從衛(wèi)君姬勁改弦更張,棄了魏國奉宋國為宗主國之后,便一直不遺余力地幫助宋國南征北戰(zhàn),衛(wèi)人士卒,也在多次戰(zhàn)爭當中給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姬勁是真夠意思,很有做狗腿子的前途!
這不,此番合圍楚軍,以衛(wèi)國這一國之力,便出動了整整一萬的兵馬!
要知道在上一次的伐楚之戰(zhàn)當中,衛(wèi)國也是出兵一萬,以衛(wèi)國的這個小國寡民的國力,能出動這么多的軍隊協(xié)助宋國出兵作戰(zhàn),真是難能可貴,也不怪衛(wèi)國的卿大夫們怨聲載道了!
有時候宋君偃就在想,若是有朝一日,宋國真的一統(tǒng)天下,使四海歸一。要不要效仿秦始皇,將衛(wèi)君封在濮陽,與自己的宋國榮辱與共呢?
不管怎么說,衛(wèi)國發(fā)生叛亂的事情宋國都不能坐視不理。
衛(wèi)國畢竟是跟著宋國混的,又那么擁戴宋君偃,這么給力的小弟你不庇護他,以后誰還敢跟你混?
不管姬玄的背后站著的是不是魏人,沒得說,捶死他!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