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麻煩你通融一下,某是有急事要求見君上的啊。”沙丘宮的宮門口,熊子丹一身常服地在那里跟一個衣甲鮮亮的郎將說道。
郎將很無奈,拄著腰間的青銅劍搖了搖頭道:“子丹將軍,不是末將不肯放你進去,而是君上的確是出宮了。許是微服私訪去了吧,這都兩三天都沒回宮了。”
“這”
熊子丹嘆了口氣,這個時候,一隊巡邏的宿衛從宮門口經過,帶隊的正是一個相貌英武,劍眉星目的男子,蒙摯。
“蒙將軍。”
“子丹將軍。”
二人叉手一禮,彼此都是認識的。蒙摯已經升任宿衛大統領的職務,位高權重,是宋君偃跟前的大紅人。
眾所周知,現在宋國的名將當中,好幾個都是曾經在宿衛當中擔任要職的。
子烈、熊子丹、韓騰、蒙摯這四人都先后擔任過宋國的宿衛大統領或者是副統領,倍受宋君偃的器重和信賴,所以蒙摯一旦被外放出去,統兵作戰的話,飛黃騰達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畢竟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將軍。
“子丹將軍是想求見君上嗎?”蒙摯問道。
“是啊。某有一件事情,君上說三日之內給某答復,可是現在三日都過去了,宮中了無音訊,所以某才親自來沙丘宮想求見君上,當面問個明白。”
蒙摯說道:“君上的確是出去了。有什么事情還請等君上回來在說吧。”
“唉,也只能如此了。”熊子丹嘆了口氣,隨后上了馬車離開了沙丘宮。
此時此刻,宋君偃已經在前往新野的路上,此番出行,他沒有身穿華衣,也沒有帶著子恒和侯研,而是只身一人微服私訪。
過了幾日,宋君偃經過苦縣、新野等地,私訪了一下,終于抵達災情最嚴重的地方,鐘離。
子偃為了掩蓋自己身上不怒自威的氣勢,故意換了一身葛布衣裳的平民裝束,再往臉上抹了一層灰,看上去衣衫襤褸的,與一般的災民沒什么兩樣。
子偃故意混到災民的中間,端著一只破碗,在鐘離城外的草棚里坐下。
這個草棚是臨時搭建的,十分的簡陋,刮風下雨的話能經得住大風,但是一旦下了暴雨,草棚便是搖搖欲墜,淅淅瀝瀝的綿綿細雨,都會讓草棚漏雨。
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子偃還在草棚里跟那些災民談話,正說得起勁兒,草棚的空地上就來了一班衙役打扮的人。
“開飯了!開飯了!”衙役在外邊高聲喊著。
聽到開飯了,災民們都還是無精打采的樣子,紛紛走到粥棚那邊的空地上,開始排隊打粥。
宋君偃此時是災民打扮,端著個破碗自然也能混在人群里排隊。
忽然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在他前邊擠開了一個花甲之年的老人,就這樣旁若無人地n了隊伍里,而老人摔倒在了地上,無人攙扶,四周的災民對此亦是低著頭,想管又不敢管。
至于那一些負責維持秩序的衙役,對此一樣沒想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討沒趣?
宋君偃看不過眼,上去將老人攙扶了起來,同時拍了一下那個漢子的肩膀說道:“哎,你這人怎么能插隊呢?”
漢子瞪眼道:“你管我?老子就是插隊了,你想怎么著?!”
嚯,遇上刁民了。子偃臉色一沉,不過他沒有馬上爆發出來,他攙扶著的老人連忙拉著他的手臂說道:“后生,別沖動。這人咱們惹不起,俺還是自己到后面排隊吧。”
子偃嘆了口氣,將老人拉到自己的位置上,說道:“老人家,你在我這里排隊吧。”
“這如何使得?后生”
老人還想說什么,宋君偃便大踏步地走到那些個還在一旁三五成群,談笑風生的衙役身邊,皺著眉頭道:“幾位大人,你們就不管管?”
“嘿,我說你個莽漢,多管什么閑事?在我們這里,插隊的算什么,只要這些災民沒有鬧事,沒餓死人就算他們到不到粥,甚至連一口稀粥的湯水都沒喝上,這都與我們無關!”
看著衙役趾高氣昂的樣子,宋君偃的心里有些憤憤不平,沉聲道:“你們就是這么辦差的?這么敷衍了事?”
衙役昂著頭道:“咋地?現在上頭都不管這些事情了。我們這些底層的小人物干嘛要多管閑事?”
多說無益,子偃知道了這一點情況,便自行離去,到后邊的隊伍去排隊,等到他打粥的時候,那個負責打粥的衙役拿著一個不干凈的瓢子,舀了一瓢稀粥在他的破碗里。
宋君偃傻眼了,他看著那熱氣騰騰的一口大鍋,鍋里面白花花的一片,米粒兒不多,粥的湯水卻足足占了半個鍋。還有一些谷殼、菜葉子、米糠什么的在鍋的粥水面上漂浮。
而衙役手上也是有分寸的,先是一瓢水,然后是一點粥,而份量宋君偃看著自己的破碗,心里的那一把無名業火是蹭蹭地直往上冒,怎么都按耐不住!
子偃端著破碗,說道:“就這些?”
“就這些。”打粥的衙役點了點頭,有些不耐煩地道,“小子,你是別處來的吧?這些日子就只能給你們吃這些了!愛要不要,不要拉倒。”
“快下去,后邊的人還要等著打粥呢。”
宋君偃被后面排隊的人擠了下去,他看著自己破碗里面的粥水,有些n。大爺的,就這點粥水,還摻雜著谷殼、米糠,打牙祭都不行吧?
這時,之前被宋君偃攙扶的那個老人倒霉了,那個插隊的漢子吃不飽,便跑過去一把搶過老人放在嘴邊喝下去的稀粥,把老人摔到了地上,自顧自地喝著搶過來的一碗稀粥。
“你干什么?!”宋君偃跑過去暴喝道。
漢子一下子把那碗稀粥喝了一個干凈,打了個飽嗝,神情倨傲地看著宋君偃說道:“干什么?小子,把你手上的稀粥給老子拿過來,不要讓老子動手,不然我保證你連破碗都沒有一只!”
“我倒想試試看。”宋君偃冷笑著道。
漢子見狀大怒,二話不說,便如惡狼一般揮出了沙包一般大的拳頭,直往宋君偃的面門那邊砸了過去。
嘿,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班門弄斧嗎?
子偃臉色一凜,腦袋一偏,直接踢出一腳,徑直掃在漢子的膝蓋上面,那漢子吃痛之下,不由得慘叫了一聲,單膝跪在了地上。
“好!好!”附近的人都不由得拍手叫好。
子偃沒有再出手,而那個漢子有感于失了臉面,也沒敢在這里多待,連滾帶爬地離開了粥棚這邊的空地。
宋君偃將手里的那碗稀粥遞給了老人,然后找了一個地方坐下。
“老人家,我是曲陽那邊的災民。曲陽那邊不好過,原本想著鐘離是重災區,可能好過一點,沒想到還是一樣。”
子偃嘆了口氣道:“不是說朝廷派了好多的大臣下來賑災了嗎?怎么災情還是沒能得到改善啊。我聽說賑災糧都是從陶倉出來的,陶倉的糧秣據說是堆積如山,可是怎么連賑濟十幾萬的災民都做不到呢?難不成是貪官污吏從中克扣了賑災糧,導致賑災的糧食沒有下發到位嗎?”
“后生,這你就有所不知了。”老人顯然是餓急了,把稀粥一口氣,喝掉了。然后聽到子偃的話,不由得唉聲嘆氣道,“之前的幾日,咱們鐘離的災民過的還算不錯。貞姬娘娘本是楚王王妹,我們楚國的王姬,憐我楚人,聽到穎水河道決口,下游的老百姓無家可歸,餓死之人不計其數,而那些官員又對于賑災不力的消息,貞姬娘娘憤憤不平,所以請命到了災區來巡視。”
“那幾天,我們是能夠吃飽的,每天還能吃上一碗飯。但是現在,唉,許是貞姬娘娘回宮了,或者是去別的地方巡查了吧,這苦日子又來了。若不是老漢我的這腿腳不方便,老漢還真想跑到跑到南面的楚國去。同樣是楚人,楚國的城池還會接納我們的。”
聞言,宋君偃的眉頭皺了起來,他說道:“老人家,我不明白。以前我們是楚人,可是現在整個南方的九江郡和淮南郡都已經是宋國的疆域,所以現在我們是宋人,為什么遭災了,宋人的官吏不出來賑災,還要逼著我們跑到楚國去呢?”
老人擺了擺手道:“你還是太年輕了啊。后生,能餓不死已經是我們這些災民最大的福氣了!不管是宋國還是楚國,只要能活得下去,我們就待在哪個地方。似你這樣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還是不要待在這里了,趁早到楚國去吧,我聽說楚國的垂沙一帶的城邑正在開設粥棚,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碗粥,每天兩次,這還能保證餓不死人。”
“但是在鐘離在宋國這里,已經餓死了好多人了。”老人睜著眼皮,有氣無力地道,“每天都有衙役過來收拾,就扔在亂葬崗那里。每天都有人死掉,聽說還有殺了人偷偷生rn肉,易子而食的,老漢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看到第二天的太陽了。”
聞言,宋君偃的身心格外地嚴峻。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