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各個國君將自己的兵權都交給了子偃,心里老大的不痛快,既惶恐又心塞,故而喝得不是很盡興。不過宋君偃就坐在上面給他們敬酒,他們自然沒那個膽子中途離開了。
衛君姬勁的眼珠子滴溜滴溜地轉悠著,不知道在想什么,在宋君偃又一次給他們敬酒的時候,姬勁忽而站了起來,捧著酒爵向宋君偃俯首道:“君上,臣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現在姬勁為了討好宋君偃,已經第一時間表示服從,俯首稱臣了。
子偃很滿意姬勁的表現,故而壓了壓手,說道:“哈哈哈,衛君有話,但講無妨。”
宋君偃今日的確是挺高興的,將這些國家的兵權全部拿到手了,到時候揉圓搓扁,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真正地做到了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權力了。
姬勁道:“如今,天下皆王,何以君上不王?臣聽聞自古以來,得民心者而王,君上現在合霸主之威勢,宋國富強,方圓一千多里的疆域,帶甲數十萬,其疆域東至渤遼大海,南臨汝水、垂沙,北到太行、陘山,西過大河黃河銅陵,幅員遼闊!而土地肥沃,人口三百余萬,臣民歸心,天下拜服,以君上之雄才偉略,以大宋之鼎盛國力,足以稱王于天下!”
“是故,臣不才,跪請君上正宋國之威勢,登極為王”
無恥之尤!在場的各國君主都一臉痛恨地看著姬勁,又被這家伙搶先一步向宋君偃賣好了,可惡啊,自己都吃肉了,現在卻連一口湯水都舍不得分給他們喝。
姬勁的這席話是抑揚頓挫的,很是鼓舞人心。
當然了,姬勁的話說出了在場的所有宋國文武大臣的心里話。他們都很服氣宋君偃,也認為宋國完全有能力稱王于天下,如秦、齊、楚這等霸主大國一決高下了!
只不過宋君偃一直都沒有流露出稱王的意思,所以大臣們都投鼠忌器,不敢將這個主張說出來。如今由姬勁這個他國的君主在大庭廣眾之下,在宋君偃的面前說出來更好!
他們都想看看宋君偃是什么反應,若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些宋國的公卿大夫們便閉口不談,三緘其口。但是宋君偃若是很遲疑的話,嗯,這就耐人尋味了,他們非要接連不斷地請宋君偃稱王不可!
從龍之功啊,這個功勞可比一場大勝要振奮人心,要獲得的利益更多!
果然,宋君偃聽到姬勁請他稱王的一席話,不由得動搖起來了,皺著眉頭,沒有第一時間去拒絕。
“這”
宋君偃剛剛想開口說話,在席間的相國黃庸頓時站了出來,向著宋君偃垂手道:“君上,姬勁所言極是!而今天下皆王,諸如中山國、越國這等非萬乘之國的國家都已經稱王了,何以我宋國不王乎?王者,萬乘之國也!昔日齊國伐中山,便以中山國不過千乘之國,不足以為王為借口,故而中山國已經為王的國格,聲名顯赫,何以我宋國泱泱大國,戰車萬乘之國不王?”
“君上之稱王,乃是得民心,順天意!君上繼位不過七年,治政有方,富國強兵,使我宋國開拓疆土,革新吏治,國力為之蒸蒸日上,此明君之所為也!而今臣民歸心,列國尊崇,尊號以王為何不可呢?”
“請君上切勿推辭!”
“請君上切勿推辭!”
看著群臣“氣勢洶洶”的樣子,宋君偃的心里是又驚又喜,說他不想稱王那是扯淡,更上一層樓沒有人不想,雖然他現在已經是一國之君,稱王的話,除了一個名分,別的什么都沒有。
但是架不住宋君偃對于權勢的渴望,對于王權的渴望啊!
自古以來,能稱王者莫不是天子,天下之主,不過,隨著老魏王僭越稱王之后,齊、秦、韓等國相繼稱王,這王的尊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
但宋君偃對此還是十分熱衷的!
現在別人稱呼他是“宋君”、“君上”,等到他稱王之后,那便是“宋王”、“大王”!宋國的國格也將從一個公爵,成為一個王爵呃,這個似乎是沒什么王爵的,王,就是王,是九州之王,是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大王!
不想稱王稱帝的領袖都不是一個好的領袖。
現在給宋君偃冠上一個“王”的尊號是沒什么毛病的,宋國早已有了屬于王國的國勢,只不過國格還是公爵,還是周天子封的公爵。
他們宋國承襲的可是前朝殷商,因為末代君王商紂王失德,這才被周人站起來推翻的。周人吃相不好太難看,所以便保留了殷商的宗廟祭祀,讓商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宋國。
現在宋國能將周天子封的公爵的爵位丟掉,僭越稱王,其實也很能提升國家的自豪感的!
沒看見后來的齊閔王聽信了秦人的話,已經是大王了,卻愣是與秦昭襄王號稱什么“東帝”、“西帝”嗎?
這就是尊號所帶來的榮耀!
對于稱王,宋君偃現在是頗為心動的,現在宋國的大勢已成,已經接連與魏、楚、齊三國修好,不再是不死不休的敵對關系了,帶甲數十萬,疆域整整方圓一千多里,一旦兼并所有的淮泗國家,開疆拓土,那么宋國的疆域將超過霸主齊國,與秦國持平,僅次于強大的楚國。
子偃稱王,已經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條件都已經具備了,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
不過嘛,做人還是要矜持一點比較好,這樣直接答應下來,吃相太難看了。而且中原國家稱王的話,一般都不是如越國、楚國那樣自稱的,而是要得到周天子賜文武胙肉,然后邀請同等級的國家的王來相王的。
彭城相王、龍門相王還有五國相王莫不如是,各國的君王都是互相尊王的,自稱為王的話太不合禮法了,不說會被天下人恥笑,至少也太掉價了!
宋君偃沉吟了半晌,最終說道:“寡人何德何能,自加于王之尊號?卿等莫要再說了,寡人不許!”
這是推諉,但不是拒絕,從那“自加于王”四字當中就能看得出來了。宋君偃不是不想稱王,而是要“矜持”,咳咳,這就是典型地又想當b又要立牌坊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