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箭!”
早在宋王偃率兵展開反擊之時,干驁便在后面組織弓箭手排列有序地半跪著,張弓搭箭,向著對面的越軍的方陣那邊進行了一輪又一輪整齊劃一的拋射!
宋人善射,不管是準頭還是力道都不是一般國家的弓箭手所能比擬的。
宋軍當中,不說各個弓箭手都能百步穿楊,但是在各國的軍隊里,宋軍的弓箭手絕對是佼佼者。兩百步之內的有效射程,他們可以對敵軍進行強大的殺傷!
而對比越軍的弓箭手則不然,他們好多都是靠著一身蠻力放箭的,即便是有常年在山中打獵的人,也是良莠不齊,連放箭的時候都不能整齊劃一的張弓搭箭。
在宋軍那密集的箭雨之下,宋王偃帶著精悍的兵士飛奔過去,直插越軍的方陣。
密集的箭雨覆蓋著越軍方陣的前沿,很快就有許多連皮甲都沒有的越兵慘嚎著,倒在了血泊里,哀鴻遍野。
“殺啊!”宋王偃手里攥著丈蛇矛,飛快地穿梭在人堆里,見到服飾不是宋軍的,直接一個橫掃或者突刺,殺死了對方,手下無一合之敵!
主將的勇武是能感染到全軍的兵士的,更何況是他們的君王都如此驍勇善戰,悍不畏死呢?
“嗷!”宋軍的將士們如狼似虎,嚎叫著沖擊敵軍的方陣,很快就從中撕開了一個口子。
“鬼面軍”越王無疆正打算全軍出擊,召集自己麾下最精銳的鬼面軍,但是旁邊的孫臏忽而道:“事不可為!越王,撤軍吧。”
“這”無疆一臉心有不甘的樣子。
韓憑也說道:“大王,現在宋軍展開了反擊,我們的前軍的陣勢已經崩潰了。這個時候對方又有宋王偃這樣的無可匹敵的勇士,即便大王你有斬將奪旗的能力,也無法扭轉敗局了!撤吧!”
聽到兩個智者都這么說,越王無疆沉吟了一下,終于咬著牙,憤憤不平地道:“鳴金收兵!撤!”
鐺鐺鐺!
急促的戰鼓聲響起,在越軍方陣前沿的越兵聽到這一戰鼓聲,頓時如蒙大赦,拔開腿就往背后跑路。
“給寡人殺!”宋王偃殺的那叫一個酣暢淋漓,見到敵軍傾頹,敵人都開始落荒而逃了。
“殺啊!”
正是“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最佳時機,宋王偃自然不愿意放過這個有利的戰機,下來全軍追擊,有多少人頭就搶多少人頭!
越王無疆吃了敗仗,灰頭土臉地跑回了臨川城。點一點戰損,無疆也是氣得吐血,真是殺敵一千,自損百啊!
先前占上風的時候,他們越軍半渡而擊之,差點擊潰了宋軍的主力,殺傷了不少宋軍將士,可是沒成想宋王偃還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最終反敗為勝,大破了越軍!
阻擋井口山方向的宋軍的越軍,傷亡亦是慘重,這一戰下來,越軍至少死傷了一萬三千的將士啊!
無疆沒奈何,只能依靠僅剩的這還有一戰之力的三萬多的兵馬守住臨川城,還好,宋國的大軍只是團團圍住了臨川城,卻沒有馬上發動強大的攻勢。
無疆問策,孫臏與韓憑都沒什么好的對策,只能勸越王無疆固守臨川城,靜觀其變。等到越人部族的兵力趕來增援了,方有一戰之力!
過了兩日,宋軍遲遲沒有發動攻城戰,但是從外面卻來了一股不速之客!
這股不速之客人數大約有兩萬,身穿蠻皮,豺狼虎豹的皮毛被制作成了衣物穿在身上,他們個子不高,但是長得極為健碩、精悍,一身腱子肉在外面,一鼓一鼓的,看上去如虎狼一般。
呃,這些人的確是蠻夷沒錯。
不過他們的族人似乎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身穿藤甲。
這股來自南方百越部族的兵馬迅速突破圍困,殺入了臨川城里。
越王無疆自恃有了這個底牌,有恃無恐,于是在宋軍沒有主動采取攻城戰的時候,他便在城下擺開陣勢,在那里叫陣。
“宋狗們!你們聽著,某是你家爺爺突兀骨!有種的就出來與某一戰!縮手縮腳的還是不是男人?!”有一個體格剽悍的大漢自越軍的方陣而出,揮著一根骷髏棒,騎著一頭食鐵獸熊貓在那里罵陣。
宋軍那邊,諸將皆憤憤不平,紛紛向宋王偃請戰。
宋王偃固然勇武,但是絕不好在這個時候逞能,誰不知道他“天下第一勇士”的威名啊?他一出戰固然能戰而勝之,但是贏了也算勝之不武,而且搶了手底下的將領們建功立業的機會,這個不好。
宋王偃環視了一周,看著諸將都一臉熱切地看著自己,最終他將目光定格在自己頗為賞識,而又武力最強的子昂的身上。
“子昂!你去!”
“諾!”在諸將又是羨慕又是忌妒的眼光當中,子昂昂著頭,如斗勝的公雞一般騎著高頭大馬飛奔而出。
“呔!匹那賊將,休得猖狂!你家小爺子昂來也!”子昂也不甘示弱地罵了一陣。
“黃口小兒,不知所謂!識相的快點下馬授降,某可以饒你一命!”突兀骨又懟了一句。
子昂呸了一聲,啐道:“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二人都是能征慣戰之輩,性子又比較暴躁,這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突兀骨揮著自己的骷髏棒,催動胯下的食鐵獸猛撲了過去。
子昂渾然不懼,不過他胯下的戰馬第一次見到食鐵獸這么下人的動物就有些慫了,若不是子昂及時勒住了韁繩,可能這個時候都要墜馬下去了!
突兀骨見到子昂沒有墜馬,便橫著手中的骷髏棒,大張大闔得沖著子昂發動了猛烈地攻擊。子昂的力氣足夠大,勉強招架住了,二人你來我往地斗了二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
宋王偃看著突兀骨胯下的坐騎,眉角一陣聳動,挑眉道:“這不是大熊貓嗎?”
干驁一臉古怪地看著宋王偃,說道:“大王,這是食鐵獸。根據古籍上的記載說:南方有獸焉,角足大小形狀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鐵飲水,其糞可為兵器,其利如鋼,名曰“嚙鐵”。有人把上述語言簡化為:南方嚙鐵,糞利如鋼,食鐵飲水,腹中不傷。”
食鐵獸?可不就是大熊貓原本的稱呼嗎?!
宋王偃真是嚇得肝膽俱裂,什么時候大熊貓也能拉到戰場上作為坐騎了?
吃鐵排泄鐵糞,可用鐵糞做兵器的野獸,在爾雅中被稱為“貘”。
郭璞對“貘”的注解是: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強直,中實少髓,皮辟濕。通過古人對史料的注解,后人猜測這種食鐵獸似熊、黑白花的模樣無疑是大熊貓。
上古時期蚩尤大戰黃帝,坐騎居然是可愛的“滾滾”大熊貓。
只不過那時候的“滾滾”有個霸氣十足的名字叫“食鐵獸”。
對于史書的這段記載,近年來一直被人們質疑:中國冶鐵歷史最早起源于商朝,上古時期怎么會有鐵?
古籍中對于蚩尤的記載有很多,但常常前后矛盾。僅與黃帝大戰的過程就有多個版本,涉及到的動物有熊、羆、貔、貅、貙、虎等。
而對于蚩尤的形象,多認為其有足、三首、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
蚩尤坐騎是食鐵獸的說法更多流行于絡,并沒有史料文字所依托。那么,絡說法的依據又是什么?
據猜測,可能源自五花門的絡游戲。
另外,關于蚩尤坐騎是食鐵獸說法飽受質疑的原因,還在于人們認為上古時代中國還沒有煉出鐵來。
鐵,在上古時期存在嗎?
對于冶鐵技術何時出現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爭議。
通常認為起源于商期,而蚩尤大戰黃帝時,根本就沒有鐵這個概念,何來食鐵獸這種動物?但對于這個說法司馬遷就不認同。他在史記中提到,夏朝時中國已有鐵的概念。
是說大禹治水后,蔡山、蒙山路已修好,夷地治水取得成效。這里的土質青黑色,田地屬下上,即第七等,賦稅居下中,即第等,有時居第七等或第九等。貢品有美玉、鐵、銀、可刻鏤的硬鐵、可做箭頭的砮石、可制磬的磬石和熊、羆、狐貍
也就是說,夏朝建立前就有了鐵的概念。當然,后世認為司馬遷寫史記時多依據傳說和民間野史,關于上古時期已有了鐵尚不能定論。
宋王偃真是萬萬沒想到啊,后世只在動物園里賣萌的“國寶”大熊貓,現在卻在這里成了別人的坐騎,看上去還如此兇悍?!
“看招!”子昂抓住了突兀骨的一個破綻,長戟橫掃過去,突兀骨勃然變色,嚇得忙不迭地拿手里的骷髏棒招架,可是招架不住,眼看著就要被挑飛起來了。
這個時候突兀骨忽而吹了一聲口哨,好似什么號令一般,他胯下的食鐵獸忽而大吼了一聲,聲震四方,就連子昂胯下的戰馬都受驚了。
“吁”子昂趕緊拉住了韁繩,想要穩住受驚的戰馬,可是那個食鐵獸狂躁不已,瞪著兇狠的眼神,一把撲了過去!
子昂被震飛了出去,而他胯下的戰馬就慘了,暴躁的食鐵獸怒吼了一聲,張開陰森森的白牙,張著血盆大口就咬斷了戰馬的咽喉!
恐怖如斯!
本章完5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