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偃一連五日都留在白家村,他在干嘛呢?
原來是將兵書傳授給白起和白羽,讓這兩兄弟熟讀,同時盡心盡力地在身邊給他們講解,增進一下大家的感情。
別說宋王偃沒什么文化,是一個莽夫之類的。宋王偃其實什么都會,跟子干都差不多,是一個萬金油的存在!
統兵作戰,他會。處理政務,他會。舌辯群雄,他會。君子六藝,他會。嘖,似乎沒有什么宋王偃是不會的,但是偏偏他什么都不精通!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宋王偃放下了手中的竹簡,問道:“白起,我問你,孫子說的這無事是哪五事?”
白起叉手道:“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天、地、將、法這五事有何講究?”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宋王偃頷首道:“不錯。戰爭,要通過對敵我五個方面的分析,通過對雙方七種情況的比較,來探求戰爭勝負的情勢。一是政治,二是天時,三是地勢,四是將才,五是制度。”
“以上五個方面,身為將帥者不能不了解。充分了解這些情況就能打勝仗。不了解這些情況,就不能打勝仗。所以必須通過對雙方七種情況的比較,來求得對戰爭情勢的認識:
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將帥更有才能?哪一方擁有天時地利?哪一方能夠貫徹法令?哪一方武器裝備精良?哪一方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賞罰公正嚴明?我們根據這一切,就可以判斷誰負誰勝。”
宋王偃又問道:“現在溫習的兵法已經完了。這幾日,你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孫子兵法的大概了吧?”
“只是略懂。”白起搖搖頭道。
“略懂就足夠了,以后有機會你們會通過實戰去了解兵法之精髓。”宋王偃微笑著道,“白起、白羽,你們要知道,兵法上學到的只是一種知識,并不是你們自己的東西,學到的知識若不能學以致用,你們終究會感到淺薄、懵懂。”
“這天底下熟讀兵法的人很多,精通兵法的人也不少,但是能真正學以致用的現在都是一方名將了!”
“義父,孩兒記住了。”白起和白羽不約而同地起身向著宋王偃行禮道。
宋王偃點了點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歷史上,白起會碰到一生當中頗為棘手的對手,趙括。后世人都說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沒什么真本事,其實不然!
是,趙括熟讀兵法,但他并不是一個書呆子。他的辯才很厲害,能說服自己的父親馬服君趙奢,能說服趙孝成王讓他去前線統率四五十萬的趙軍。
而且趙括也并非是沒打過仗的人,至少他曾經作為副將,隨同趙奢出戰齊國,當時還給趙奢出了一個計謀拿下了一座齊地的堅城。
不然趙括憑什么能被趙孝成王委以重任?
宋王偃認為,趙括在軍事上的才能并不比白起遜色多少,只不過趙括的運氣比較差,他第一次統兵作戰,還是國戰,關乎國家生死存亡,關乎秦趙兩軍超過百萬的將士的性命的大戰!
這種級別的大戰還是前所未有的,趙括能統率四十多萬趙軍,與白起這一方的六十五萬秦軍激戰四十六天已經很不容易了!
趙括太倒霉了,一出場就碰上了白起這種神一般的對手!
不過他能帶著數十萬的趙軍經過四十六天的突圍,最后還殺傷了差不多一半的秦軍,這已經能說明趙括的能力了。
若不是趙括最后被亂箭殺死了,說不定還能成為一個天下名將,把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某一位給擠下去呢!
已經傳授了白起和白羽的兵法,又收了他們做義子,那么宋王偃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現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故而不便久留于白家村,所以就向白起父子三人告辭了。
“大王,去義渠那里挑選良馬的事情不是已經交給蘇秦大人了嗎?大王難道還不放心嗎?”子昂隨同宋王偃一路西行,心里感到很困惑,故而發問了。
宋王偃笑道:“若只是挑選戰馬的話,交給蘇秦固然沒問題,不過寡人還有別的目的。義渠是一塊好地方啊,地處西陲,又與秦國接壤,將來列國伐秦的話寡人相信義渠能成為很好的盟友。”
子昂不明白宋王偃是什么意思。宋秦兩國并不接壤,沒什么直接的利益沖突。他不知道宋王偃為什么一直想要弱秦
見到子昂還是不解的樣子,宋王偃說道:“子昂,此番寡人命蘇秦去義渠挑選戰馬,除了這個目的之外,暗中盟好義渠是必須的,寡人也相信以蘇秦的辯才肯定能說服義渠人。不過,難道你就不想去義渠看看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呃,這才是你的目的吧!
子昂真是萬萬沒想到,宋王偃的玩心還挺大的。
入夜。
義渠王城,煦衍。
在偌大的草地上,身穿各式各樣的服飾的人們在那里圍著篝火載歌載舞,有的人在旁邊吹奏著樂器,好不歡快。
此時宋王偃和子昂已經來到了這里,不過宋王偃并沒有透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作為蘇秦的隨從在一邊坐著。
現在的義渠王是一個半大的老頭子,須發皆白,不過身材粗壯,鼻子粗大,那個精神頭還算可以。
義渠王叫做義渠渾,義渠駭的父親,現在的他正大張著嘴巴,將馬奶酒一口又一口地送到肚子里。
蘇秦有些沉不住氣地道:“義渠王,我身負王命,要為我宋國挑選兩萬匹戰馬。可是現在可以一用的戰馬不過一萬之數,這還遠遠不夠啊!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交代!”
蘇秦這是在用質問的口吻在跟義渠王說話,不過他也的確有那個底氣!
畢竟蘇秦的背后站著的是宋國和秦國,一個小小的義渠,西戎之國,自己能站在這里跟他們討價還價已經很不錯了!
義渠王聞言,將馬奶酒放下,瞇著眼睛說道:“蘇大人切勿急躁,我這不是每天都派人出去敦促牧民上交戰馬了嗎?你再等等。”
“義渠王。”蘇秦黑著臉道,“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現在你們義渠的形勢你們又不是不知道,秦國正在變著法地找理由征伐你們義渠呢,這可是一個很好的借口,難道你們義渠就不怕被秦人攻打嗎?”
“”
“蘇秦,你這是在威脅我,威脅我們義渠嗎?”義渠王冷著臉喝道。
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蘇秦雖然有所仰仗,但是也頗為忌憚。
“義渠王,我們明人不說暗話。此番我身負王命,是帶著我們宋國和吾王的友誼來的,事情我已經跟你說過了。宋與義渠,合則兩利,我們宋國與秦國沒什么直接的利害關系,但是你們義渠呢?以義渠現在的實力,能擋得住秦國的強大的兵鋒嗎?”
義渠王黑著臉,沒有作聲。
太子義渠駭為人比較圓滑,見到氣氛不對,趕緊出來道:“蘇秦大人,來,我敬你一碗。”
蘇秦垂手道:“我來義渠這里已經有差不多半個月了。我沒有看到你們義渠人的誠意!義渠王,我敬你是一條漢子,也敬你們義渠人都是豪爽之人,但是你為什么在這種事情上這么磨嘰呢?”
“你將兩萬匹良馬交與我,我們宋國與義渠即為盟友。隨后還可以互惠互利,我們宋國可以用鹽、兵器、鎧甲、布匹等東西來交換我們所需的戰馬,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義渠王,請你好好的想一想。為什么這么多年來,你們義渠在與秦人的征戰中屢屢失利?不是你們義渠的勇士不夠勇武,而是你們武器裝備太差了,跟秦人的武器裝備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蘇秦的這話倒是不假。
義渠民族剛強勇猛,他們“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所以作戰十分英勇,寧死不屈,這也是義渠國能延續數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義渠國實行全民皆兵,遇到戰爭,青壯男子都要上戰場,造成女多男少。義渠規定,同族十二世之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長死后,弟弟可以娶嫂為妻。
義渠定居隴東高原后,開始從事農耕,逐漸發展成半農半牧民族。
宋國之所以打算向義渠人出售鹽、兵器、鎧甲等東西其實是有所考慮的,加強兩國的聯系是一方面,幫助義渠人對抗秦國是主要的。
當然了,如果義渠是匈奴、東胡這樣無惡不作的異族,宋王偃是不會允許讓他們來危害自己的同胞的。
只不過現在義渠已經接受了部分中原文化的洗禮,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區別于其他的西戎之國了!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