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偃暗自思襯了一下,旋即道:“子衿于趙王,于太子地都實屬良配。寡人一時之間亦難以取舍矣。”
聽到這話,一向是巧言令色的王亥馬上跳出來說道:“宋王,外臣認為太子地較之趙王更適合做子衿的夫婿!趙王已立王后,妃嬪無數,而且趙王寵愛自己的王后,子衿嫁過去恐怕會倍受冷落!”
“而太子地則不通。太子地還沒加冠,尚未立良娣!子衿一旦嫁到我們齊國,就是齊國的良娣,未來的齊國王后!一王后還一妃子孰優孰劣大王豈能不知乎?”
宋王偃微微頷首,不過李兌那邊可是老大的不樂意,他跳起來喝道:“王亥大人,你說這種話恕我不敢茍同!”
“我王雖然寵愛王后,但豈有一世之寵愛乎?你們齊國的太子地,雖然他還沒有良娣,但是其人喜怒無常,現在子衿嫁過去可能是良娣,但是將來子衿能不能成為齊國的王后還猶未可知吧?”
聞言,王亥反駁道:“我們齊國焉能如此反復無常?子衿為宋王之女,太子地愛之,為齊王后有何不可?何以罷黜?”
說著,李兌和王亥二人又在朝堂上,當著宋國的群臣的面開始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吵架都吵得不亦樂乎!
最后還是宋王偃揮了揮手道:“好了好了!兌子,亥子,寡人倒是有一個主意。”
“請大王示下!”李兌和王亥垂手道。
“你二人負王命而來,都為了迎娶子衿,那么寡人便設下三關,你們誰若能闖過三關,便能將子衿迎娶回去,如何?”
聞言,李兌和王亥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道:“請大王明言!”
“我宋國善射,這第一關便是比試二位的箭術。不知道你們意下如何呢?”
聽見宋王偃的話,李兌與王亥都徑直垂手稱好。
這箭術嘛,誰的箭術不好?
作為一個貴族,禮、樂、射、御、書、數這個六藝他們都很熟悉。秦漢以前,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沒有一個是不會君子六藝,弓馬嫻熟的!
很快,宋王偃便帶著群臣移駕到沙丘宮的校場上,在那里陳列著許多標靶,取其中兩個靶子作為對象,讓李兌和王亥各射三箭,靶數多者為勝。
王后干婉亦聽說了此事,故而帶著子衿過來觀看。
子衿是宋王偃的長女,干婉所出的嫡長女,身份尊貴。今年的子衿已經十六歲,二年華,似她這般年紀的,在尋常百姓家早就嫁人了,不過宋王偃和干婉都比較愛護子衿,所以沒有讓她早早嫁人。
作為一個姬女,婚姻大事都是不能自己做主的。
當然了,宋王偃的靈魂來自于后世,思想比較開放,若是子衿有什么心上人的話,即便對方是一個庶民都未嘗不可。
不過古代的女子一般都不能自己做主婚姻大事,無論身份的高低貴賤。在這個古代,女子想要找一個如意郎君可真不容易。
雖然說先秦時代的民風較為開放,但是一般來說的話,女子是不能隨便拋頭露面的。
雖然各為其主,現在又是對手,不過李兌和王亥還是能保持住自己的貴族風范。在比試射箭還沒開始之前,他們便長身而立,然后彬彬有禮地給對方作了一揖。
“比射開始!”
李兌和王亥同時站到指定的位置上,隔著一根欄桿那里站好,距離他們一百步之外的地方,則杵著兩個標靶。
取出弓箭,他們同時拉動了手里的鐵胎硬弓的弓弦,張弓搭箭,瞄準了對面的標靶放出了一箭!
“奪奪!”
幾乎同時,兩支羽翎箭命中靶心!
“趙國李兌大人五環!”
“齊國王亥大人五環!”
靶心是五環,其外還有四個圓圈,每一個圓圈就是一環,由內而外的環數。
話說李兌和王亥的箭術都是不差的。
先說李兌,趙國本就有尚武之風,又與匈奴、婁煩等異族相鄰,華胡雜居,是故趙國民風剽悍,善射者甚多。
而齊國呢,齊人亦善射。
齊國的土地曾經是東夷族繁衍生息的地方,那里好多人都是東夷人,可以說齊國就是東夷族的前身都不為過。雖然說現在東夷族已經銷聲匿跡了,但是其人還在,其習俗還保留了下來。
齊國與宋國一樣,都有著善射的傳統。
二人又射了一箭。
“趙國李兌大人四環!”
“齊國王亥大人五環!”
看來還是王亥略勝一籌啊。
最后一箭,二人都卯足了勁兒放了出去。
“奪奪!”
“趙國李兌大人五環!”
“齊國王亥大人四環!”
王后干婉見到這最后的成績,不由得驚疑不定地道:“大王,這李兌和王亥的環數都是十四環,如何判定?”
“便是平局吧。”宋王偃笑吟吟地道。
看著李兌和王亥二人,宋王偃說道:“比試箭術這一項是平局。第二關,寡人便讓你們指認百只雛雞與百只母雞的母子關系,此為斗智,也是在考驗你們二位隨機應變的能力。”
“寡人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之后,若你們還是沒能指認出這兩百只雞的母子關系,那么即是平局!”
“”
第一次聽見這么稀奇古怪的比賽,不僅李兌和王亥愣住了,就連在場的宋國大臣們都一臉懵逼,不知所以。
繞是如此,在宋王偃的安排下,一百只母雞和一百只雛雞很快就被趕到校場上。一隊宿衛則將校場上的一塊區域拿著竹篾圍了起來。
李兌和王亥二人看著雞圈里的兩百只雞開始陷入了沉思。
干婉不由得詢問道:“大王,你這出的是什么題目啊?這整整兩百只雞,一百對有母子關系的雞呢,如何辨認?”
聞言,宋王偃含笑道:“未必辨認不出來。婉兒,你且看著,現在是考驗李兌和王亥二人的智慧的時候了。”
在李兌身邊的門客亦是七嘴舌,議論紛紛。
“大人,依我看可以按照毛s分。”
“嗤,這兩百只雞里毛色相同的可不少,如何區分?大人,照我說,應該按照老幼搭配!”
“這老幼搭配也不行啊!凡是生物都有遺傳基因,我看應該以高矮相比才對!”
李兌聽著門客們都各執一詞,沒有拿出一個像話的主意,心煩意亂的,一時之間也束手無策了。
但愿對面的王亥跟自己一樣,也拿不出一個辦法來辨認這兩百只雞的母子關系。李兌心里這樣想著,卻忽而看見了王亥似乎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悟的模樣。
王亥上前一步,向著在陛階上的宋王偃垂手道:“大王,能給外臣一些雞的食料嗎?”
“善。”這個不成問題,宋王偃隨即吩咐別人去拿來一袋雞的食料,遞給了王亥。
王亥拿著食料開始往偌大的雞圈里撒開,撒了很多食料。母雞一見吃食,就“咯、咯、咯”地呼喚小雞來吃,只見大多數小雞跑到自己媽媽的頸下啄食去了。
但是仍有一些頑皮的小雞不聽呼喚,各自東奔西跑地去搶食。
見狀,王亥的腦子又是靈光一閃,學起鷂鷹“瞿就兒瞿就兒”的叫聲,雞娃聽見,信以為真,急忙鉆到了各自母親的翅膀下藏起來,母雞與雛雞的關系再被確認開來。
宋王偃看見這一幕,喜形于色地笑道:“哈哈哈哈!亥子大才矣!這一關,趙國王亥勝!”
王亥心里松了口氣,向著對面一臉郁悶的李兌作揖道:“李兌大人,承讓了!”1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