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修魚。
現在的魏國的各個村落可是熱鬧非凡,每每都有幾個人三五成群地在那里七嘴舌地說著,不管是游學的士子,還是耕種土地的黔首,或者是行商,他們都坐到一起高談闊論。
“老袁,你這是要干嘛去?”
一個剛剛耕作回來的中年男子扛著一把鋤頭,就在鄉間的小路上碰到了自己的鄰居,他還一如往常地打招呼,不過鄰居的模樣卻讓他大為驚異。
這鄰居老袁可不僅一人,他的妻子,老爹老娘,還有一對兒女都帶上了,每個人的身上還背著包袱,看上去行色匆匆的,好似要去投奔親戚一樣。
老袁看到這個中年男子,不由得笑瞇瞇地道:“顏大哥,我要去宋國謀生了!”
“你也去宋國謀生?”
顏大哥驚疑不定地道:“這宋國真的那么好?值得你丟下自己的十幾畝地跑去異國他鄉生活?”
聞言,老袁不由得擺了擺手道:“顏大哥,你這就有所不知啦。現在的宋國的惠民政策實在是太好了,過去我連想都不敢想!”
“老袁,不是我說你,你就不怕這是謠傳嗎?”
“何來的謠傳?”老袁瞪著眼睛道,“我的兄長一家老小已經在宋國定居了,前不久他才捎了一封書信回來。在宋國的那些惠民政策都是真的!這不,我現在把一家老小都帶上了,正準備去宋國打拼呢!”
聽到這話,顏大哥不由得笑著道:“老袁,不是我說你,你去宋國能干什么?還是耕地?”
老袁哼了一聲說道:“怎么還是耕地?大謬也!現在我在宋國做什么營生不行?我年紀不小了,不過還有兩把子氣力,據說去宋國做勞役現在很能掙錢,努力的話一天還能掙個一百五十文銅錢呢!”
“老袁,你怕是去晚了吧?現在諸如宋國周邊的齊人、楚人和趙人還有我們魏人都爭先恐后地入宋謀求生路,我也沒個一技之長不敢去。不過我卻聽聞這宋國的勞役早就滿員了!你現在去宋國謀生,想著做勞役可能都沒這個機會咯!”
老袁聞言,昂著頭道:“在宋國謀生,又不只是做勞役這一條路!我還能做鹽工,做造紙工,做礦工,做鐵匠,做農夫,我什么干不了?”
“”
顏大哥沉默了一下,又道:“去宋國真的是干什么都行嗎?”
“那還有假?”老袁說道,“聽我兄長說的,入宋國戶籍,即為宋人。只要通過辛勤的勞動,就能獲得不菲的收入!還沒有各種苛捐雜稅!還不止這樣呢。現在宋國各地遍布私塾,不僅貴族人家和有錢人家能念的起書,能識文斷字,能學習六藝,就連我們這些泥腿子的孩子都能念書了呢!”
“當真?”
“自然是真的!顏大哥,你的兩個兒子歲數都不小了,你總不想讓他們跟你一樣,一輩子腳朝黃土背朝天的吧?”
聞言,顏大哥立馬放下了自己手里的鋤頭,然后飛起一腳往自己的家里跑,還不忘回頭喊道:“老袁你等等我,我這就回去收拾東西,咱們一起入宋!”
齊國,齊宋邊境,山陽。
“放我們過去!”
“快點放我們過去!”
在官道上已經設了關卡,成群結隊的甲士站成了一個方陣,豎起長戈、大戟就這樣指著對面來勢洶洶的黔首。
黔首如浪潮,人頭攢動,一眼望不到邊。他們如怒濤一般沖擊著這個脆弱的關卡,似乎想要將這個堤壩一般的關卡沖擊一個粉碎。雖然齊軍那邊人多勢眾,但是面對著這么多的黔首的沖擊他們還是頭皮發麻,連守衛的關卡都搖搖欲墜!
山陽縣的縣令不由得冒頭出來,看到這一幕不由得臉色慘白,隨之氣急敗壞地沖身邊的縣尉說道:“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還不趕緊把這些刁民抓起來?!”
縣尉苦笑著道:“大人,能抓的都已經抓了,現在整個牢房都住滿了人,人滿為患。不說有沒有人手控制場面了,我們連邊軍的人都請來了,但還是遠遠不夠啊!”
“這些刁民還有數萬吧?”
縣尉說道:“遠遠不止!半個月前已經有許多黔首偷渡睢水,跑到宋國那邊去了!他們都拖兒帶女的,人數可能不下十幾萬!這可真的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偷渡事件吶!”
“你還感慨?感慨個屁!”縣令大人瞪著眼睛道,“還是想想怎么應對這些越來越多的刁民吧!”
“無計可施,壓根兒就無計可施!”縣尉嘆了口氣道,“現在到處都是偷渡的黔首!不只是我們山陽這邊,我聽說附近的平陸、山城還有郯城一帶都出現不少的黔首拖家帶口地潛入宋國!攔都攔不住!”
“有那么多?”
“是呀!這些黔首就跟發瘋了一樣!我們齊國的臨淄、無鹽、即墨、安平和杞縣等地都出現了大規模黔首遷徙的現象!成百上千的黔首往南面的宋國跑!”
“都是該死的宋人!”縣令大人咬牙切齒地道,“可惱也!”
“唉,都是宋國的惠民政策實在是太誘人了。再加上宋國現在大興工程,缺少勞役、鹽工、造紙工等各種工匠和勞動力,還有宋國開出的工錢實在是太誘人的緣故,這才引來宋國附近的齊楚魏趙等國的黔首爭先恐后地奔入宋國謀生的!”
宋國朝歌,沙丘宮。
“哈哈哈哈!好!好!”宋王偃拿著關于邊關核對偷渡的人口數量,還有已經登入宋國戶籍的人口數量的奏章,不由得眉開眼笑地道。
看著宋王偃這么興高采烈的模樣,陛臺之下,諸如黃庸、蘇賀、鄒衍、子干等大臣都面色發苦,心里是一個勁兒地埋怨宋王偃。
你當大王的只需要把好方向,發號施令即可,但是我們這些做臣子可都是親力親為,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的!
宋國一下子多出這么多的人口,每家每戶每個人都需要妥善的安排,還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耕地什么的。至于那些商賈就不必多說了,千里迢迢地從各國趕來,趨之若鶩地進入宋國,都好似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了!
宋王偃似乎已經想到齊王、趙王還有楚王、魏王他們那氣急敗壞的模樣,不由得笑吟吟地道:“諸卿,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獲啊!短短不過半年的時間,我們宋國便增添了整整六十萬的人口!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上升!哈哈哈哈,真是大快人心也!”
鄒衍站出來說道:“大王,可是我宋國驟然增添這么多的人口,也有不少的負擔啊。現在各地已經人滿為患了,等待安排的黔首不可計數,將他們遷移到南方去都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多少金錢啊!”
聞言,宋王偃頷首道:“這就是代價嘛!不過我們宋國僅僅付出這樣的代價,就能獲得如此之大的收獲,著實可嘉!鄒衍,這件事情就全權委托于你負責了!”
“大王!”鄒衍哭喪著臉道,“臣已經是諸事煩擾,實在抽不開身安排這些外來人口的安排工作了!請你還是另擇賢能吧!”
宋王偃皺了皺眉頭,說道:“蘇賀,你來負責。”
蘇賀眼皮子一跳,隨即垂手道:“大王,臣現在負責鹽業和南方的鐵礦這一塊,實在分身乏術!”
宋王偃聽到這話,不滿地道:“難道就沒有能替寡人排憂解難的人了嗎?朝堂諸公,你們誰愿意站出來為寡人排憂解難?”
站著說話不腰疼!
群臣在心里腹誹著,不過大家都是一副耳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的模樣,顯然是不想搭理宋王偃了。
“相國?”
原本老神自在的黃庸愣了一下,隨即說道:“大王,臣亦是諸事煩憂也。國家現在百業俱興,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臣打理,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老狐貍!
宋王偃哼了一聲道:“那你推薦一位賢能出來負責此事。”
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呀。
黃庸瞅了瞅附近的大臣,每一個被他的眼光掃過的大臣都是提心吊膽的,忙不迭地把頭低下去。不要看我,不要看我!
“大王,臣以為諫議大夫公儀休可以委以重任也!”
聞言,公儀休幾乎要跳著腳,破口大罵黃庸!老東西真是害人不淺啊!
宋王偃含笑道:“不錯。公儀休乃是能干之人,此事就由公儀休你全權負責吧。”
“不可啊大王!”
公儀休推辭地道:“臣才能淺薄,并不善于安排人事。臣看劇辛大人乃是法家出身,又是內史,熟悉律法,這種人事他應該是最為擅長不過的了!”
宋王偃聽到這話,臉色一僵,又向著在下面瑟瑟發抖的劇辛問道:“劇辛,你可堪大任否?”
“敢不從王命!”最終劇辛還是屈服了!
好嘛,各個大佬推來推去的,最后這份苦差事還是落到他這個三品的內史頭上了!
不過也罷,這安排外來人口的事情雖然很棘手,不過未必沒有機遇。只要能把此事辦的漂漂亮亮的,宋王偃還不能青睞于他?1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