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虎賁,果真是名不虛傳呀!”
熊橫還是在身旁一個勁兒地恭維宋王偃。
不過宋王偃這一回卻并沒有喜形于色,可能是早已免疫了公子橫的拍馬屁的行為,不過為了表示自己的禮貌,宋王偃還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看來楚王派熊橫過來,是專門給宋王偃拍馬屁的,只不過熊橫到底是年輕,還摸不清拍馬屁的門道。
不過宋王偃并沒有因此而對公子橫過于小覷。
據宋王偃所知,若是歷史沒有發生什么偏差的話,熊橫將會成為下一任的楚王,即楚頃襄王。
歷史上的熊橫繼位以后,楚國便已經處于衰落狀態。
話說楚國自從在公元前312年丹陽、藍田之役被秦國打敗以后,便一直受秦國欺壓。
楚懷王便想重新和齊國聯合,而秦昭襄王則給楚懷王寫信請他到武關在陜西丹鳳縣東南相會,當面訂立盟約。盡管大夫屈原力阻,但楚懷王還是聽信公子子蘭的話去了秦國。
但一到秦國后,秦昭襄王就將楚懷王押到咸陽軟禁起來,一年多后病死在秦國。
楚頃襄王在位期間沒什么建樹,不是明君,不算昏君,在他在位的時候楚國幾次受迫于秦國,最后還被迫將都城從郢都遷到壽春。
熊橫又道:“宋王,我聽聞宋國有整整三萬虎賁,不知道每個虎賁的戰斗力都有這般強大,這般威風嗎?”
宋王偃笑著道:“公子,三萬虎賁很多嗎?寡人已經是嚴格要求的!敢問當年之魏國有多少人口?不足三百萬,卻能有不止五萬的魏武卒,我們宋國的虎賁軍的選拔和訓練方法都是仿照魏武卒的那一套的。實不相瞞,若是寡人想的話,我宋國至少能擁有萬,乃至于十萬虎賁軍矣!”
聽到這個細思極恐的數據,熊橫的臉色一僵,暗道:傳聞宋國富庶于天下,齊莫能比之,現在看來果真不假!
接下來宋王偃又檢閱了陷陣營、騎卒、nn兵、盾牌手等一等兵種,這一回沒有水師參與軍事演習,故而戰船開不進來,前來參與檢閱的只有少部分的水師營的將士。
宋國還有一張重要的底牌,即重甲騎兵還沒有顯露出來。重甲騎兵的威力極大,可謂是宋國的殺手锏,在不到萬不得已,不在重要的國戰的時候,宋王偃是不愿意出動這支強大的勁旅的!
沒辦法,太燒錢了!
“殺啊!”
戰斗一打響,宋楚兩軍的兵馬便擊鼓進軍。
這一回兩軍比試的是野戰,勝了則追擊,敗了則潰逃。當然了,兵者,詭道也!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排兵布陣的時候,他們也都不知道對方的兵力是多少。
為了避免將士們的死傷,雙方的將士的兵器全都沒有刃,無論是青銅劍還是戈、矛、戟,還有羽箭都套上了一層黑炭,被抹了一道黑炭的即為死亡。
宋王偃好久沒見過這種千軍萬馬的陣仗,這一見到,頓時心潮澎湃起來。
“素聞宋人善射,今日一見果真是名不虛傳。”公子橫嘆了口氣,說道,“這幾輪箭雨就射倒了不下數千的楚兵。宋王,看來無論是野戰還是攻防戰,你們宋軍都極為犀利啊!”
“公子謬贊了。”宋王偃笑吟吟地道,“你們楚國將士的精神氣也很好!沖鋒陷陣,毫無畏懼,寡人之所見的,除了秦人,便是你們楚國的兵卒了!”
宋楚兩國之間的軍事演習長達半個月,宋王偃自然不可能在新野逗留太久的,故而在待了三日之后,他便帶著東巡的隊伍離去。
如今宋國的書院與私塾早已遍及各地,一些偏遠的小城和村莊都紛紛建立了私塾。
私塾,顧名思義,就是私人開辦的書塾。但是在宋國的私塾也是有國家的一部分補貼和贊助的,國家也鼓勵個人開辦私塾,傳道授業。
而書院呢,書院都是國立的。
這一日宋王偃巡視到諸暨的一個村莊,便起了興趣,要去私塾瞧一瞧。
剛剛走進私塾的籬笆墻的門口,便聽見了一陣朗朗的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聽到私塾里面的聲,宋王偃點了點頭,隨即搖了搖頭,搞得隨同的鄒衍是一頭霧水的。
“大王,何以搖頭?”
宋王偃說道:“鄒衍,你不覺得讓這些孩子,這么幼小的孩子這么早就閱讀儒家經典,乃至于百家之經典,實在是為時過早了嗎?”
聞言,鄒衍愣了一下,旋即道:“大王,這有何不可?莫說是這些尋常人家的孩子,就是出身官宦之家的貴族子弟,他們也一樣是從小熟讀百家之經典,學習六藝的。”
“這不一樣!”宋王偃搖搖頭道,“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早慧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常人,你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是神童!”
“現在就讓這些不過十歲的孩子學習儒家之經典實在是為時過早,太過勉強了!”
宋王偃說道:“儒家的這些經典、古籍,還有其他諸子百家的一些名言警句什么的,實在是有些晦澀難懂。似我們這種成年人學習起來都有些力有不逮,更何況是這些孩子呢?這樣的讀物,寡人認為不能作為孩子啟蒙的樣板。”
“”
鄒衍一臉無語地道:“莫不是大王你想要對教育這一塊也做出一些改革措施?”
“然也。”宋王偃頷首道,“這書籍縱使閱讀千百遍,不懂其意又有什么意思呢?死記硬背是無用的,現在讓這些小孩子跟大人一些學習這些晦澀難懂的事物難道不是太勉強了嗎?”
“故而,寡人想要設立小學、中學和大學三個學級。然后國家統一發放考卷,只有通過考試的,才能進入下一個學級。”
鄒衍啞然失笑道:“大王,不知道這學級是什么?”
“學級,即為等級。小學五年,中學三年,大學三年,共計為十一年!孩子們可以在五歲到十歲的時候入讀小學,然后通過考試的,才能進入下一學級,而沒有通過考試的,則是留級。若是有出類拔萃者,不論年齡,只要是通過了考試的都能進入下一學級!”
“這是考試制度?”
“可以這么說吧。”宋王偃點了點頭道。
這是為了規范宋國當前的教育模式。
現有的教育模式實在是太古板了。不僅是宋國,天下各國的教育模式都是如此!
想想看,一群七歲還懵懂無知的孩子,跟一群十七歲的少年郎一起,怎么看都不像話!這就好比后世的小學生和高中生在一起一般,文化程度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的!
這樣一來,不僅那些較小的學生搞不懂先生們講的是什么意思,只會熟讀,而不解其意,而那些年紀較大一點的學生呢?
他們就更倒霉,有的老師為了帶動那些較小的學生都將他們以前學過的功課再講一遍,如此一來,豈不是要浪費他們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私塾里白白度日?
可是鄒衍聽到宋王偃的這個主意,卻不是很贊成。
“大王,臣以為不應該頒布這個考試制度。”
“何以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