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城。
一隊打著天命玄鳥的旌旗的宋卒,披堅執銳,氣勢洶洶地闖進了府庫。
“干什么?你們要干什么?!”
看守府庫的周軍官吏和士卒都驚呆了,趕緊沖上去阻擋,但他們哪里是身經百戰,悍不畏死的宋卒的對手?所以三兩下,他們就全被撂倒在地上,繳了械,乖乖的蹲到一邊去了。
一個按著青銅劍的都尉下了馬,隨即打手一揮道:“給我搬!有多少搬多少!”
“啪”的一聲,府庫的門全部被踢開,一隊宋卒蠻橫無理地沖了進去,掀開麻袋上面的遮布一看,頓時愣住了。
“將軍,這沒多少糧食啊!
都尉的眉頭一皺,然后昂首闊步地看著那個被摁住的小吏,問道:“老頭,我問你,你們東周公儲藏的糧食呢?”
“都在這兒了。”小吏顫巍巍地道。
“就這點?”
“是啊。都在這兒了!”
好吧,對此宋軍都尉頗為無奈。想想也對,東周公國不過巴掌大的地方,十幾萬的人口,其兵力不過數萬,去年又剛剛才打了一仗,沒把這些糧秣全部消耗干凈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都尉隨即又“唰”的一聲,拔出了手中的長劍,指著小吏的脖頸,瞇著眼睛道:“快說。還有沒有?”
“真的沒有了!饒命,饒命啊將軍!”
小吏頓時嚇得肝膽俱裂,兩腿戰戰,不過他的腦子一激靈,似乎想起了什么,當即說道:“不過,將軍,小人知道國君平日里都將錢財放到哪個倉庫里!小人可以帶你去的!”
“好!快點!”
這時,一個宋卒低聲道:“將軍,這些糧食怎么辦?”
都尉又看了看地上堆放的幾十袋米粟谷物,頓時一臉的嫌棄,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他隨即打手一揮道:“全部帶走!”
“諾!”
然后,都尉又帶著一隊宋卒,亦步亦趨地跟著那個小吏趕到一間不怎么起眼的倉庫外面,隨之踹開了倉庫的門,打開一看!
“沒想到東周公如此之藏私著實不少!搬!全部搬走!”
東周公姬根與西周公姬朝都先后接到了自己的府庫慘遭劫掠的消息,不由得勃然變色,然后匆匆離去,趕回了自己的宮中。
看著姬根與姬朝匆匆離去的身影,鄒衍不由得訕笑道:“王上,這樣明目張膽地搶劫二周國的錢財與糧食,是不是太霸道了一點?恐遭非議!”
聞言,宋王偃滿不在乎地道:“寡人知道你想表達什么。鄒衍,你是想說這樣做,會敗壞寡人的名聲,還有我們宋國的名聲吧?不不不,寡人從來都不會在乎這些!”
“二周國的藏私著實不少,與其白白便宜了別人,倒不如我們自己據為己有!不過這一回來洛邑,還真是有意外之喜。天子是窮得叮當響,但是兩位周公,平日里卻是沒少搜刮民脂民膏,他們所有的財物,幾代人的積累!那些金銀財寶什么的,變賣之后,足夠寡人再打造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這還是綽綽有余的!”
宋王偃的這一副嘴臉,著實“丑惡”不堪,不過鄒衍表示很喜歡。
以宋國當前的強大,怎么耍流氓都不成問題,別人只會說一下,卻不敢口誅筆伐什么的。
這個時候,即便宋王偃如何欺辱周天子,哪怕是直接縱兵搶劫周天子的王宮,只怕天下列國都沒有誰敢站出來反抗的。
鄒衍隨之看了看所在的中軍大帳,說道:“王上,為何我們不直接進入洛邑,覲見天子呢?”
聞言,宋王偃睥睨了鄒衍一眼,說道:“進入洛邑王城?那不知道你讓天子給寡人住哪兒?天子啊,現在名為天下共主,實則混得不咋地,連一個封君都大大的不如。而且我們宋國雖然已經一家獨大,列國無有爭鋒者,但是不可太過盛氣凌人!”
“周天子還有一個大義的名分。鄒衍,寡人欲為諸侯之長方伯,不知道你認為寡人應該怎么做?”
諸侯之長,即方伯。方是商朝時期的地方諸侯的名稱。例如,人方、鬼方等。
方伯是管理某一個地帶地方諸侯的長官,多為當地較大的諸侯擔任。例如西伯候,是管理西方的方伯。
西周之后,有類似的職位,不是方伯這個名稱了。例如,齊侯,管理山東一代,類似殷商的方伯,所以他也自稱方伯。
秦始皇廢除封建后,沒有諸侯了。但地方較大的官吏還是以方伯自稱。
一般統治一個州漢朝、一個道唐朝、一個路宋朝、一個布政司明朝的人,往往自稱方伯。意思是自己的責任跟殷商的方伯一樣重大。
鄒衍聽到這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王上欲為周公乎?”
“周公”宋王偃愣住了。
“正是。昔日周公旦輔佐周成王,為太師,兼任太宰,三公之位有其二,王上欲窺周室,欲問鼎天下,不妨效仿周公,先取得其太師之位!
鄒衍垂手道:“昔日晉文公、齊桓公、秦穆公皆為方伯,方伯者,諸侯之長也。這些受命稱伯的諸侯,對外以周天子的名義統帥諸侯、對內以伯父、伯舅的名義代天子理政。所以臣以為,大王你只需要取得周天子的任命,成為方伯、太師即可!
“善。”宋王偃微微頷首道。
西周嚴格的施行宗法制度和嫡長子繼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諸侯卿大夫士國人的統治序列。
就官制而言,大體上有卿士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輔佐周天子執政,諸侯世守其國,卿大夫輔佐諸侯治理國家、并且從諸侯手里領受世襲采邑。
西周的最高官職是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其下分設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之類的官職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諸侯的,而諸侯們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時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國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
通常執掌中央權力的是太宰,太宰本來是王室的家庭事務總管,因親近統治者,所以從夏商以來太宰的地位一直處於上升的趨勢中,在西周可以說達到了頂點。
在非常時期,諸侯出任的三公,就因為其本人所掌握的強大武力而發揮著實際的執nn力,周成王初立之時,以“召公為保,周公為師”,周公旦“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直到七年后成王成年,周公才還政于成王。
此間,周公、召公數次以成王的名義征發諸國兵,平定管、蔡、武庚的叛亂,重新征服乘武王去世而叛亂的東方五國,權力實際上超越了當時的周成王。
史記周本紀說:“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由此可見三公的權力。
成王年幼時,周公為了很好的保護和照顧成王,還兼任了太宰,總領王家事務,這也是后來太宰權力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春秋時期,周朝的執政者稱正卿、冢宰,其下間有一二副職,稱介卿。
平王東遷之后,一直以鄭國的國君伯爵為正卿。后來周王奪取nn,并由此和鄭國開戰,之后的中央設兩名卿士,以右卿士為首。
春秋中后期,王室日漸衰落,中央執政者是所謂的伯。
這里的伯不是伯爵的意思,而是受周天子授權管理諸侯的特別職務。
出任伯的,都是諸侯中武力強大、道德高尚而為諸侯所敬畏者。
歷史上總共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五位,稱之為春秋五霸。這些受命稱伯的諸侯對外以周天子的名義統帥諸侯、對內以“伯父”、“伯舅”的名義代天子理政。周朝固有的卿士等已經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動。
戰國時代,王室衰微,已經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地位,成為一個很小的地方nn。
現在鄒衍諫言宋王偃,讓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未嘗不可。畢竟在來洛邑的路上,宋王偃便已經思索了許久。
當然了,光是有了一個周天子的大義的名分,還是沒什么卵用的。
畢竟周王室現在只是一個空殼子,沒看見就連東周公和西周公還屁顛屁顛的跑過來巴結宋王偃,被宋軍搶劫之后,還屁都不敢放一個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