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武揮鞭 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修)

作者/漢武揮鞭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羽林營的大帳中,劉啟眼冒精光的撫摸著一整套嶄新的騎兵裝備,就像在撫摸著絕世美人,口中喃喃道:“適才羽林騎兵訓練時,便是裝備著這等兵械?”

    復合弓,馬戟,馬刀,魚鱗甲,高橋馬鞍,馬鐙,馬掌。

    經過劉徹制作或改良的七種騎兵器具,深深震撼了他的皇帝老爹。

    史書上的漢景帝劉啟,被評價為對匈奴不夠強硬,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每次與匈奴和親,都在大漢皇帝的心頭狠狠劃上一道難以愈合的傷口。無奈大漢軍隊屢屢在匈奴鐵騎面前大敗虧輸,只能屈辱的用女人和財物對其進行安撫。

    匈奴之所以在秦漢時期能對中原王朝構成巨大的軍事威脅,一時間橫行邊地、展戰屢勝,就是它擁有一支機動性強的騎兵部隊。中原王朝的步兵、車兵在飄忽無定的匈奴精騎而前常常處于下風。

    特別是數十年前,高祖劉邦,被冒頓單于縱精兵四十萬騎圍困于白登整整七日,讓漢軍上下都見識到了匈奴騎兵的真正實力。這種實力上的懸殊對比,深深的刺激了漢朝統治階級,使其一方面行和親以爭得休養生息的同時,另一方卻大力發展騎兵部隊,以圖能與胡騎一爭高低。

    發展騎兵,首先要有數量足夠的上乘戰馬。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的封建王朝,歷來是重視牛甚于馬匹的,而且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中原地區所產的馬匹其數量、質量均難及北方游牧地區。

    解決之道,就是建立可以動用國家資源力量,具備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夠采取較為先進的養馬技術的國家養馬場。國家養馬場有專職機構負責管理,管理者通常是國家直接任命的高級官員。

    劉啟剛即位便下旨“始造苑馬以廣用”,傾力打造上林苑為首的多個國家養馬場,由國家劃出指定的區域,投入專門經費,培育馬種,飼養、訓練馬匹,最后將馬調配給軍隊使用。經過將近六年的投入,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有了良馬,還要有訓練有素的騎士。

    各大邊郡因迫近戎狄,郡內男子平日多會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自是選拔精銳騎兵的上上之選。

    即使是通過精挑細選得來的兵員,仍然要接受嚴格的訓練。

    晃錯曾上書言:“士不選練,卒不服習,起居不精,動靜不集,趨利弗及,避難不畢,前擊后解,與金鼓之指相失,此不習勒卒之過也,百不當十”。

    故而漢初的應征兵員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具有很強的戰斗力。

    然而,夢想很美好,理想很骨感。

    雖然有了規模龐大的良馬和訓練有素的騎兵,但畢竟大漢是農耕民族,跟匈奴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有天然的差距。要知道匈奴騎兵幾乎從小就與戰馬同吃同睡,急行軍時在馬上睡覺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劉啟登基的七年來,雖是勵精圖治,整頓軍務,但經過無數處的邊境摩擦得出的結論竟仍是“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

    簡而言之,不管是騎術還是箭術,大漢騎兵都遠遜與匈奴騎兵。

    用劉徹的話來說,不是硬件不行,是軟件不行!

    當然,如果硬件上的優勢足夠明顯,未必不能填補軟件上帶來的差距。

    展示在劉啟面前的七種新型騎兵用具,就是足以填補兩者差距的,足夠強悍的超級硬件。

    由于北方一直面臨的匈奴的威脅,馬上得天下的漢朝統治者,從來不會忘記培養后代的尚武精神。因此即使是整天顯得病懨懨的劉啟,其實也有一番武力在身,騎馬彎弓,不在話下。對各種騎兵裝備的優劣好壞,自然能輕易分辨。

    適才劉徹帶他檢閱了羽林衛的騎兵訓練,雖皆是不足十五歲的小少年,但表現卻讓劉啟震撼。

    只見他們馬上彎弓,輕易的射中了近百丈外的箭靶。這是兩石以上的強弓才能達到的效果,這些娃娃都能拉開兩石的弓?

    打死他都不信!

    果然,羽林所用的弓箭和大漢騎兵制式的弓箭確實有很大不同。

    “復合弓身的細長,在上下弓片末端安裝了偏心輪,利用動滑輪的杠桿原理,使開弓力量達到最大值后,隨著拉距增加反而變得越來越‘省勁’,滿弓時用力可減輕七成。這不僅使騎兵能在更輕松舒適的狀態下持弓瞄準,也可以使羽林騎跨越體力的鴻溝,和成年男子一樣使用‘硬弓’,甚至猶有過之。”

    經過一旁劉徹的詳細介紹,劉啟不由為這種被稱為復合弓的精巧設計驚嘆不已。雖然他聽不懂什么叫“偏心輪”“動滑輪”“杠桿原理”和“拉距”,但并不妨礙他了解劉徹的主要意思,能省七成力!

    我勒個去!能省七成力啊!劉啟仿佛看到了匈奴大單于被萬箭穿心的景象。

    要知道,箭術一直是大漢騎兵的軟肋,農耕民族的騎兵的騎射本領比得上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草原民族嗎?大軍團相互遠距離騎射,結果必定是大漢騎兵傷亡慘重,而匈奴騎兵的損失則很少。

    羽林的少年們適才用這種弓將箭矢射出了近百丈,而一般的匈奴騎兵,能精確命中五十丈外的目標已經是少數了。哪怕是最精銳的射雕手,也不過接近**十丈。

    一旦大漢騎兵都裝備了這種弓箭,便可完全扭轉大漢騎兵的劣勢。且不說準頭如何,單憑射程上那著無可逾越的優勢,就完全能夠壓制住匈奴人,逼其近戰。

    “皇兒,有此等神器為何不早點獻上?!還要把守得如此嚴密!差點誤了大事!”

    一時熱血沸騰的劉啟皺著眉頭,滿臉怒容的斥罵道。

    “誒,兒臣自有道理,待會再細細說與父皇知曉,父皇再瞧瞧余下幾件。”

    劉徹搖頭苦笑,開疆拓土果然是每個帝皇的夢想,連劉啟這種“斯文”皇帝都不能免俗。

    他也不急著解釋,而是把剩下的幾樣新型裝備都一一介紹給劉啟。

    馬戟:

    戟是矛和戈的合體,兼具鉤殺和刺殺的功能,在戰國時期即開始逐漸取代了長矛,成為車戰和步戰的主要武器之一。

    劉徹將戟的樣式進行了修改,原來戈的部分縮小,胡上出現了刺距。這種“卜“字形戟除了有啄刺功能外,還有正面鎖架和反手鉤帶的功能,側面伸出的距刺由原來的垂直橫著伸出,有變成垂直橫著伸出之后,又向上彎曲,以增大叉刺時的割、殺面積,更符合騎戰的要求。材料上,由以前銅制改成鐵制,典型的騎兵長鐵戟。

    馬刀:

    大漢騎兵制式的馬刀為環首刀。刀體是細長型,多為直脊直刃,刀柄和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也無護格。刀柄多用木片相夾,外面纏以粗繩.便于持握。同劍相比。環首刀一面有刃,另一面為厚實的刀脊,因而比兩面刃的劍更適于騎兵沖擊時斬劈。

    財大氣粗的劉徹,用最好的鑄鐵,打造出了后世橫掃歐亞的蒙古彎刀,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線條流暢,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彎曲,這樣帶弧度的刀柄更利于騎手掌控,不易脫手。彎刀質心遠離刀柄,極大地增加了刀的殺傷力量。

    魚鱗甲:

    由于騎兵的特點,只有甲身,沒有甲裙和甲袖。甲身由胸甲、背甲、脅片組成。劉徹摒棄了大漢騎兵那種笨重的大片鐵質片甲,采用后世甲片更小的鐵質魚鱗甲。

    如此一來,騎兵不但負重大為減輕,動作也更為靈活。即使被從馬上擊落,配合著手上的蒙古彎刀,仍具有相當的戰斗力,避免了下馬即死亡的重騎兵夢魘。

    高橋馬鞍:

    早在秦代,騎兵就裝備了齊全的馬鞍,勒馬之具也已經完備。但大漢騎兵還是使用的早期的軟鞍,在奔馬上射箭極為困難,因為騎手一邊要雙腿使勁夾住馬腹并保持平衡,一邊還要雙臂用力拉開弓并盡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標,即便是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騎兵,這一作戰方式也是非常低效且難于實行的,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停住馬射箭或干脆下馬發射。

    劉徹果斷采用了后世硬質的高橋馬鞍,馬鞍兩端從平坦轉為高翹,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后滑動趨勢。它給予騎手一個縱向的穩定作用,使其可以在飛馳時向前方射箭。

    馬鐙:

    它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漢朝此時并沒有馬鐙。馬鐙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同時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和馬結為一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沖擊成為可能。

    使用馬鐙后,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接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沒有馬鐙,騎兵騎在馬背上飛馳射箭時,必須減速或者下馬拉弓射箭;交戰雙方在馬背上的格斗中,也不能竭盡全力大幅度擺動,否則會失去平衡而落馬。

    馬掌:

    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一層是一層大約2-3厘米厚的堅硬的角質,上面一層是**角質。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馬掌就是在馬蹄上釘上一層“C”形鑄鐵。這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在這個沒有馬掌的時代,無論是匈奴還是大漢,戰馬的最大損失不是來自于戰場,而是來自于行軍過程。許多正值壯年的優良戰馬,往往因為馬蹄的脫落,無法繼續使用。如此巨大的浪費,是非常讓人心痛的。

    對劉徹而言,馬掌的設計和制作并不困難,但馬蹄的裝訂卻需要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

    馬蹄鐵的裝訂是使用釘子將馬蹄鐵固定在馬蹄的角質皮上,也就是將“馬蹄鐵”燒鑄成形,然后墊在馬腳下,然后用錘子,釘子,把這塊厚鐵釘進馬的腳底,并利用鐵釘的倒鉤使其固定在馬的踝骨上,避免脫落。

    劉徹根據資料,指導著工匠們不斷的實驗,不斷的總結失敗經驗。在訂爛了數十匹戰馬的馬蹄后,這才總結出一整套完整的經驗。而這些來自太子詹事府的工匠,都被劉徹當成寶貝一樣,給了大量的賞賜后,留在羽林營中,準備將來做師傅用。

    劉啟默默的聽著劉徹的介紹,每一件器具都帶給他強烈的震撼。他完全可以想象,這樣一套裝備,會帶給大漢騎兵什么樣的改變。

    也許匈奴騎兵再也不會成為大漢的威脅了!

    也許自己可以完成高祖皇帝都沒完成的偉業!

    劉啟的血液不斷的沸騰了起來,打斷了劉徹的介紹,大喝一聲:“來人!給朕備馬!”

    劉啟身后的貼身侍衛聞言,用詢問的目光看了看劉徹,顯然有些不放心。

    自去年大病一場,劉啟的身體愈發衰弱。若是換做他身邊的內侍,定會拼死阻攔他的這個舉動。但是對于情商很低的死士,能想到向劉徹求救,已經很難得了。

    劉徹無奈的點點頭,走出帳篷,示意一直守在大帳外的李當戶和公孫賀去牽兩匹比較溫馴的戰馬來。

    作為男人,劉徹很理解皇帝老爹現在的心情。

    老爹沒有即刻召集人手去砍匈奴大單于,只是想親自試驗下新型裝備的威力,已算是很冷靜了。

    于情于理,劉徹這個做兒子的都沒辦法拒絕他的這個要求。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十堰市| 平邑县| 海盐县| 嘉定区| 北海市| 乐亭县| 宁德市| 西丰县| 余干县| 秦安县| 太仆寺旗| 宿迁市| 公安县| 大埔县| 赫章县| 康乐县| 澎湖县| 和硕县| 霍林郭勒市| 临邑县| 梅河口市| 北宁市| 聂拉木县| 金堂县| 罗江县| 博罗县| 武汉市| 广宗县| 贵定县| 铁力市| 盐山县| 迭部县| 古浪县| 农安县| 壤塘县| 辽阳县| 镇雄县| 兰考县| 黔东|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