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武揮鞭 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

作者/漢武揮鞭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這章寫得還行,雖不喜倭國,但倭漫尚可,感謝腐爛臭臭,聽著特攻隊長的歌寫的,吹爆,吹爆!

    漢六十七年,十月初九。

    大漢天子劉徹親率大軍馳援廣寧塞,抵近塞北百余里,匈奴大單于欒提軍臣命族眾繼續與守軍在塞城巷戰,自身則親臨三十萬匈奴鐵騎迎戰大漢天子。

    大規模騎兵作戰,戰線蔓延數里,雙方主帥不可能親自指揮所有將士。

    劉徹命各營諸曹輔兵殿后,備騎換成的戰馬也置于后軍,親自統率十三萬騎正面迎敵。

    傾力一戰,以決漢匈國運!

    戰前,劉徹特意敕封敦煌三大軍鎮的羌騎首領為軍鎮都尉,言明此戰若勝,三大都尉可冊入漢籍,得封關內候。

    三名都尉自是心下大喜,他們皆是卑禾候瓦素各的族弟,早從族兄處聽聞長安繁華,心中頗是向往,然卻難覓良機得加官進爵。

    若有可能常住長安城,誰特么愿意囤駐在敦煌軍鎮那鬼地方?

    劉徹懶得揣摩他們的心思,也沒打算真讓他們與匈奴大軍剛正面,羌騎和胡騎皆為歸附大漢的游牧民族子弟,其習慣的騎射戰術與匈奴騎兵極為類似,與漢騎則有著較大區別。

    若將漢騎與羌騎胡騎混編,必會影響協作性,降低戰斗力。

    因而劉徹不顧麾下諸將的反對,將七萬余萬羌騎和胡騎皆放在左右兩軍,分由安夷將軍公孫賀和三大都尉率領,護衛中軍側翼。

    劉徹則領兩萬中壘居中軍,公孫昆邪領身經百戰的三萬細柳為前軍,比兩翼凸前,正面迎戰匈奴大軍。

    殿內中郎將倉素領三千郎衛亦居前軍,輔助公孫昆邪。

    劉徹身邊僅剩兩百親衛,皆是郎中令吳成秘密培養的死士,便是對中壘諸將皆是慎重戒備。

    尤是中壘校尉秦立身側時刻跟隨十名死士,若顯出半分欲對陛下不利的苗頭,必遭斬殺。

    防人之心不可無,劉徹向來不愿用身家性命來賭臣民的忠心。

    秦立亦也沒甚么怨忿,懂規矩,守分際,正是為人臣者的本分。

    翌日清晨,兩軍列陣,相距已不足十里。

    列陣畢,匈奴大軍巍然不動,漢軍則緩緩推進。

    匈奴中軍處,軍臣單于從斥候游騎的回報中,已盡數知悉漢軍布陣,不禁鄙夷失笑。

    “劉徹小兒果真只會陰私算計,卻不通派兵布陣,兵力未不足我匈奴半數,竟還敢布下雁陣,且兩翼松散,遠離中軍,顯是防備我匈奴鐵騎攻其側翼。”

    軍臣單于冷笑連連,陰惻惻道:“既是如此,我不妨反其道行之,全力擊其前軍,進而直搗其中軍,國師以為如何?”

    “大單于此計甚妙,擒賊先擒王,劉徹那廝居于中軍,若是我匈奴大軍以迅雷之勢擊之,則漢軍兩翼必拼死來援,陣勢必亂。”

    中行説沉吟片刻,躬身道:“我軍足有三十萬騎,在我匈奴鐵騎進襲漢國前軍和中軍時,不妨命烏孫昆莫分麾下五萬烏孫騎護衛我軍側翼,并拼死阻絕漢軍兩翼回援中軍。”

    軍臣單于眼神微亮:“你是想讓獵驕奢的烏孫騎與漢軍兩翼死戰?”

    中行説絲毫不加掩飾道:“烏孫國本受我匈奴大恩,然在先前我匈奴受挫時,獵驕奢反倒謀圖自立,非但不再進貢,更想與漢國媾和,此等忘恩負義之徒,不可使其再做大。”

    軍臣單于頜首道:“國師言之有理,確要借機削弱烏孫部眾。”

    “傳吾軍令,烏孫騎則分做兩部,即刻進襲漢軍兩翼,需死戰不退,違令避戰者殺無赦!”

    “我匈奴二十五鐵騎盡數歸攏,待漢軍前軍抵近至三里處,再盡提馬速沖擊漢軍中路,擒殺劉徹小兒者,賞萬金,得封王!”

    大單于軍令頒下,匈奴諸將自是奉令而行。

    烏孫昆莫獵驕奢雖是心有不甘,卻也不敢違抗,只能將五萬烏孫騎分作兩部,即刻進襲漢軍兩翼的近八萬騎軍。

    此戰無論匈奴是勝是敗,烏孫部族僅存的五萬子弟怕都得傷亡大半,獵驕奢不禁悔恨交加,一步錯步步錯,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時近正午,漢匈兩軍抵近至三里。

    半晌未動的匈奴鐵騎突提馬速,全力前沖,匈奴人騎射之術甚是了得,馬速盡提后便是彎弓搭箭,等待著漢軍進入射程的那一刻。

    大漢前軍的細柳營見此情形,雖依舊維持原本的馬速,拿起馬背上早已絞好弓弦的勁弩,他們全副金盔鎖甲,便連戰馬的頭頸皆以鱗甲覆之,可不打算真與匈奴人拼騎射。

    兩軍抵近,匈奴鐵騎率先將箭矢齊齊拋射,遮天蔽日的箭雨如烏云籠頂,帶著尖嘯從天而降。

    細柳將士紛紛伏低身子,幾乎是趴在馬背上,作為最精銳的大漢騎營,又與游牧民族對陣多年,他們身著全身鎖甲便連后甲都掛滿細密鱗片。

    箭矢及身,金鐵交擊聲不斷響起,匈奴的拋射出的箭矢是從天而降的,帶著極大的動能,漢軍甲胄的薄弱處仍是被貫入,濺出蓬蓬血紅。

    難以計數的悶哼身響起,混著戰馬的慘烈長嘶,不少漢騎被胯下戰馬掀翻在地,被后方疾馳而來的袍澤踏成肉醬。

    細柳將士身經百戰,深知即便前方的袍澤落馬,也不能停駐避讓,只能狠下心腸繼續往前沖,否則傷亡會更大!

    咚咚咚!

    后方軍鼓擂響,細柳將士微是起身,揚鞭打馬,驟然盡提馬速。

    兩軍皆是馬速提盡,距離瞬間急速拉近,兩百步外,細柳將士迎著匈奴人的第二波箭雨悍然前沖,扣動勁弩扳機,以弩矢回敬。

    精銳漢騎的弩矢皆采用三菱形鐵制箭頭,穿透力和殺傷力遠非匈奴箭矢可比,再加上匈奴騎兵多身著皮甲,弩矢及身便即輕易貫入身體,撕裂出大面積的創口,不管弩矢是否貫穿身體,創口都不斷濺射出大量血液,壓根不可能止住。

    后世軍刀的多帶血槽和鋸齒也如同此理,難以止血的持續性創口即便在醫學發達的后世都不易處理,何況是這個缺醫少藥的年月。

    即便中箭的匈奴鐵騎沒傷著要害處,也會因持續性失血迅速喪失戰斗力,甚至最終導致死亡。

    前排的細柳將士卻沒顧得上看弩箭齊射的戰果,抵住匈奴的第二波箭雨后,便即直起上身,甩下強弩,執起懸掛在馬背上的戰戟。

    后頭的袍澤則是抽刀出鞘,揮舞在手,高喝呼喊著軍威號。

    “大漢威武,殺!殺!殺!”

    細柳將士齊聲高喝,聲震云霄!

    匈奴騎兵再無暇彎弓搭箭,蓋因兩軍前排將士已是猛烈對撞。

    依照后世的算法,精良戰馬最高時速可達五十余公里,沖鋒時爆發出的速度更遠遠超出這個數據。

    漢匈兩軍皆是馬速盡提,以近愈一百二十公里的相對時速對撞,如驚濤拍岸,場面自然慘烈異常。

    三萬細柳宛若黑色鋒矢,生生插入數倍與己的匈奴軍陣中,前排漢軍的戰戟狠狠貫入匈奴騎兵的身體,憑借強大的沖力將之貫穿,甚至有不少被貫飛落馬。

    細柳將士經驗豐富,在戰戟觸及敵身之際松手,否則自身的胳膊怕也會因反震而徹底廢掉。

    放棄戰戟后,他們紛紛抽刀出鞘,繼續斬殺前方的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無處躲避,也只能拼死迎戰,即便他們的兵刃不及漢軍精良,但人多勢眾,三萬漢騎孤軍深入,待得馬速漸緩,必然會被圍殲。

    匈奴騎兵是這般想,匈奴諸將亦是這般想。

    軍臣單于更是仰天長笑:“劉徹小兒只會紙上談兵,果是愚不可及!”

    然而便在此時,三萬細柳漢騎的所到之處突是炸響陣陣驚雷,便連萬馬揚蹄的聲響都被完全蓋過。

    轟隆隆的雷聲直沖云霄,腳下的廣袤草原震顫不已。

    “大漢天子,代天罰罪,殺!殺!殺!”

    細柳將士瘋狂高喝,揮舞著馬刀斬殺著四散奔逃的匈奴騎兵。

    他們瞧得真切,戰前郎衛所說的甚么掌心雷真的發威了,本是陷入苦戰之處因著隨行郎衛扔出一柄柄小木槌,便會炸響驚雷,轟得泥土飛濺,匈奴騎兵更是人仰馬翻。

    地面那些焦黑的坑洞,匈奴騎兵和戰馬被神雷轟得碎裂飛濺的血肉,非但沒讓細柳將士感到恐懼,反是激起了他們嗜殺的欲念。

    轟轟轟

    神雷不斷炸響,身經百戰的細柳將士們知曉,他們能勝,且是大勝!

    “殺!”

    “殺蠻子,殺單于!”

    將士們殺性大起,邊是斬殺著驚恐逃竄的匈奴騎兵,邊是紛紛高喝道。

    處在后排的細柳校尉公孫昆邪亦是面色潮紅,望向身側隨行的殿內中郎將倉素,眼神中帶著詢問和堅定。

    倉素不加思索,便是重重頜首。

    公孫昆邪驟是大喜,沉聲傳令道:“擂鼓鳴金,直搗匈奴中軍!”

    金鼓手得令,擂戰鼓,擊金鉦。

    漢軍作戰皆以金鼓傳令全軍,細柳將士更是對金鼓號令尤為熟悉,聽得鼓點鉦聲,不待上官傳達,便已知悉軍令。

    “殺入匈奴中軍,誅殺匈奴單于!”

    細柳將士們徹底陷入狂暴,齊齊調轉馬頭,不再理會逃散的匈奴潰兵,而是迅速重新集結成陣,向前方里許外的匈奴中軍疾馳而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土默特左旗| 惠东县| 自治县| 焉耆| 濮阳县| 桂平市| 昌乐县| 修武县| 承德市| 尤溪县| 疏勒县| 英德市| 广灵县| 延庆县| 金堂县| 富锦市| 和顺县| SHOW| 武宣县| 彭山县| 沙雅县| 石棉县| 尼木县| 武清区| 聂荣县| 墨江| 大埔区| 武宣县| 林芝县| 沙坪坝区| 四会市| 根河市| 轮台县| 道孚县| 大名县| 白银市| 犍为县| 吉木萨尔县| 修水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