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漢武揮鞭 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

作者/漢武揮鞭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漢六十七年,十月十二。

    子夜時分,廣寧塞內(nèi)的大漢守軍撤出塞城,結(jié)束了長達(dá)六日,傷亡近七萬漢軍步卒的慘烈巷戰(zhàn)。

    南城樓揚起匈奴大旄旗,兩軍苦戰(zhàn)半月,廣寧塞終是徹底易主,為匈奴所占據(jù)。

    李廣矗立于延水北畔,望著城頭的匈奴旗幟,面色分外凝重。

    他不必破釜沉舟,麾下將士也知此番必將誓死決戰(zhàn),不可再退半步。

    好在塞城門道狹窄,城外又布滿壕溝陷坑和拒馬,甚至撒了不少堪稱騎兵克星的鐵蒺藜,漢軍只需靠強弓勁弩射殺出城的戰(zhàn)奴,使其無法清整出足供騎軍通行的道路,匈奴鐵騎就壓根無法出城。

    李廣是莽夫,更是個狠辣的莽夫。

    之前的兩日間,漢軍硬是將城頭的十余座城弩盡數(shù)卸下,吊出城外,壘高臺置之,角度盡皆調(diào)整好,全沖著塞城的南門。大腿粗的弩箭更是準(zhǔn)備充裕,且還在不斷制造,箭頭也不需包銅覆鐵,將圓木削尖即可。

    總之見得匈奴人出城便輪番射出弩箭,尤是方位處于城門正前方的數(shù)座城弩,若是運氣好,射出的弩箭能直接射入門道里去。

    天色尚未破曉,匈奴人仍沉浸在攻陷廣寧塞的興奮中,便是遭遇塞北漢軍諸多騎隊的奇襲。

    遇襲的不是軍臣單于所在的騎軍大營,而是山谷北口附近的各部族駐地。

    因著各部族的戰(zhàn)馬和勇士大多都已被征調(diào)去與漢軍對戰(zhàn),蔓延數(shù)里的營帳幾乎毫不設(shè)防,任憑漢騎橫沖直撞,用火把點燃一頂頂氈帳,一堆堆草垛。

    牲畜欄更被盡數(shù)打開,不計其數(shù)的牲畜被漢軍澆上火油,引火點燃,瘋狂的奔突沖撞,使得營內(nèi)大火更為迅速的蔓延開來。

    漠南的秋冬兩季本就天干物燥,各部族的營帳又扎得頗為密集,加之附近沒甚么河川,匈奴族眾平日尚需到山腳的溪流取水,現(xiàn)下壓根無水撲滅火勢。

    破曉之前,月已垂,日未升,正是天色最暗沉之時。

    匈奴諸部駐地騰起的熊熊烈焰蔓延數(shù)里,火光映紅大半天際,便連二十余里外的大漢皇帝劉徹皆看得清楚,為這等火燒連營引發(fā)的人造景觀贊嘆不已。

    參與夜襲的漢騎嚴(yán)守軍令,見得戰(zhàn)果遠(yuǎn)比預(yù)先料想的大得多,也沒再貪功戀戰(zhàn),收刀入鞘便是全力策馬疾馳,遠(yuǎn)遠(yuǎn)繞道而行,免得教前來救援各部的匈奴騎兵纏上。

    直到清晨時分,匈奴各部駐地的火勢才盡數(shù)撲滅,匈奴族眾望著焚成廢墟的營地和遍地倒斃的牲畜,端是欲哭無淚。

    族人雖沒甚么傷亡,但財貨存糧皆付之一炬,牲畜也減損大半,今歲寒冬該如何熬過去?

    事實證明,想太遠(yuǎn)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們今夜怕都難以熬過去。

    十月中旬的漠南草原分外寒涼,部分地域甚至已迎來初雪,廣寧塞附近雖不至那般酷寒,然而冬日草原最熬人的不是冰冷的雪,而是凜冽的風(fēng)。

    入夜之后,大草原上刮起的寒風(fēng)真是會要人命的。

    帳篷燒了,牲畜死了,難道要族人們相互抱團取暖?

    篝火么?

    足足百余萬人,徹夜燒篝火取暖,便是將方圓十里的林木砍光也未必夠,畢竟附近山體多是礫石而非泥土,植被不甚茂密。

    想要避風(fēng),唯有進入廣寧塞,哪怕到山谷內(nèi)尋個背風(fēng)處也好。

    在平坦開闊的谷外呆著,那真是要活活凍死的。

    各部首領(lǐng)急忙前往單于大帳,請軍臣單于準(zhǔn)允他們的部族今日便進入廣寧塞。

    軍臣單于明知塞城內(nèi)容不下這么些族人,卻也不敢輕易拒絕他們。

    若非他兵權(quán)在握,且各部首領(lǐng)為保部族周全,暫時有求于他,早特么反了!

    軍臣單于若敢出言拒絕,他們可真會聯(lián)合起來跟他玩命的,現(xiàn)下大營內(nèi)的十五萬鐵騎除卻出身欒提部族的會支持他,余者見得自身部族將要活活凍死,就算不敢造反,也絕對會炸營,不再替他賣命了。

    沉思良久,他終是點頭應(yīng)允。

    塞城確是“住”不下百余萬人,卻是能“擠”下百余萬人,反正大多營帳都燒毀了,既然要入塞城避風(fēng),就都擠擠吧。

    他還不忘提醒這些部族首領(lǐng),兩側(cè)山梁皆為漢軍占據(jù),時不時會往城里射箭,拋擲擂石,近日雖不似過往般頻繁,但還是要多加提防的。

    中行説見得大單于倉促應(yīng)下此事,不由臉色微變。

    他總覺著不宜這般處置,卻又尚未想透個中關(guān)節(jié),本以為大單于也會略作拖延,三思而后行,豈料大單于竟未與他商議便即應(yīng)下。

    中心説也曉得現(xiàn)下大單于的處境不妙,應(yīng)下此事確是出于無奈,何況他這漢人閹宦向來不受匈奴貴族們待見,此時若是出言反對,怕是會被群起攻之,大單于都未必保得住他的老命。

    他心念急轉(zhuǎn),突是福由心至,趕忙道:“大單于,依臣之見,塞城著實過小,應(yīng)讓各部族眾先入城避寒避風(fēng),至于奴隸則可讓其在山谷中避風(fēng),以免塞城內(nèi)太過擁塞。”

    軍臣單于微是愣怔,見得中行説連連向他使眼色,便是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故作為難的看著各部首領(lǐng):“國師的法子倒是合宜,你等以為如何?”

    各部首領(lǐng)雖不舍得將奴隸盡數(shù)交出,但也知廣寧塞確實不大,近百萬族人入內(nèi)已是勉強,何況城南還要留給兵卒和部分戰(zhàn)奴駐守,甚至要攻出城去,不宜讓族眾駐扎。

    他們只得肉痛不已的應(yīng)下此事,承諾盡量少帶奴隸入城。

    近年來,隨著大片駐牧地不斷淪陷,匈奴徹底失去了對烏桓,月氏和諸羌等游牧民族和西域諸國的控制,擄掠到的外族奴隸愈來愈少,早已減至不足六十萬口。

    此番征討漢國,大單于又從各部族征調(diào)了三十余萬精壯奴隸充作戰(zhàn)奴,瞧著現(xiàn)下這情形,只怕非但是精壯奴隸,便是女奴和不足車輪高的小奴隸都要暫且舍棄了。

    至于年老體衰的奴隸……在匈奴部族內(nèi),是不存在的。

    作者之所以要加這句話,是有用意的,大漢的奴隸政策日后會涉及。

    軍臣單于見各部族首領(lǐng)如此識相,便是吩咐親衛(wèi)將領(lǐng)協(xié)從他們?nèi)グ才抛灞娙氤堑闹T般事宜。

    眾人皆出帳離去,唯有中行説留下。

    軍臣單于問道:“國師讓各部族將奴隸盡皆留在谷外,可是另有盤算?”

    中行説重重頜首,坦言道:“不錯,臣憂心若無百萬族眾倚為臂助,左右賢王麾下的二十萬騎又久久未見前來馳援,光憑現(xiàn)下大營內(nèi)的十五萬鐵騎對上漢騎未免有些勢單力薄。”

    軍臣單于眉宇緊鎖,雖頗是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rèn)中行説所言乃是實情。

    先前兩軍對戰(zhàn),他所率領(lǐng)的三十萬鐵騎硬是被十余萬漢騎擊潰,若非漢軍忌憚后方的百萬匈奴族眾,怕是早就趁勢追擊,直搗匈奴大營了。

    他搖頭苦笑道:“然現(xiàn)下族眾確需入塞城避風(fēng),國師以為該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

    “將我匈奴騎軍后撤至山谷北口外扎營,背倚廣寧塞和山麓,至少能避免被漢騎繞到后方突襲。”

    中心説曉得如今情勢危急,不宜再委婉虛應(yīng),坦言道:“恕臣直言,若拂曉前漢騎偷襲的不是各部族駐地,而是騎軍大營,只怕我軍亦不免傷亡慘重,畢竟……漢軍握有那等兇險利器。”

    軍臣單于聞言,眼角微是抽搐,沉聲問道:“那利器是何等事物,可曾查清了?”

    中心説頜首道:“臣已尋不少親眼得見的將士細(xì)細(xì)盤問,應(yīng)是漢騎扔出的某種物件,或許類似暗器,非是甚么天降神雷,倒是讓臣想起了先前匈奴右部飲恨漢國西北關(guān)墻時,漢軍用城弩射出的轟雷。”

    軍臣單于皺眉道:“可有應(yīng)對之法?”

    “依照將士們的說法,那漢騎擲出的轟雷威力應(yīng)是遠(yuǎn)不如之前匈奴右部遇著的城弩轟雷,頂多殺傷十步方圓內(nèi)的兵馬,且因是用手投擲,擲出的距離遠(yuǎn)不及硬弓強弩。”

    中心説頓了頓,稍稍理順?biāo)季w,復(fù)又道:“臣以為,只要我軍避免漢騎過于抵近,便無需太過畏懼那轟雷。”

    “若真如此,豈非我匈奴鐵騎又要似過往般且退且射,憑借騎射之術(shù)拖垮漢騎?”

    軍臣單于面色不虞,覺得中行説著實是紙上談兵,數(shù)以十萬計的騎軍對決是不可能依賴游弋騎射解決的,那頂多能在側(cè)翼占些便宜,關(guān)鍵還是在主力騎營的對撞,實實在在的白刃戰(zhàn)。

    中路主力若是潰敗,側(cè)翼也難以力挽狂瀾,先前的大潰敗便是教訓(xùn)。

    “臣并非此意,我匈奴騎軍現(xiàn)下還要護衛(wèi)百萬族眾,自然不能行游擊之術(shù),將族眾棄而不顧。”

    中心説忙是矢口否認(rèn),出言解釋道:“臣先前讓大單于借機將各部族的奴隸留在谷中,正是為了用以應(yīng)對漢軍。”

    軍臣單于面色稍霽,問道:“除卻先前征調(diào)的精壯戰(zhàn)奴,余下的奴隸多為女奴和孩童,有何大用”

    “臣聽聞漢軍征討烏孫時,曾逼迫烏孫人攻城,無論男女老幼。”

    中心説眼瞼微瞇,陰惻惻道:“我軍不妨仿效之,將那些奴隸驅(qū)趕至陣前,不求能傷殺漢騎,只需絆住他們的馬腿,甚或只讓他們減緩些馬速,則我匈奴鐵騎在對戰(zhàn)時必能大占上風(fēng)。”

    “國師此計大善!”

    軍臣單于撫掌大笑道。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斗六市| 永登县| 北安市| 绥滨县| 额尔古纳市| 泗洪县| 奉贤区| 中山市| 宜君县| 罗田县| 尚志市| 定州市| 镇宁| 长乐市| 崇州市| 佛冈县| 县级市| 花莲市| 增城市| 鹤峰县| 永吉县| 广灵县| 古丈县| 运城市| 大方县| 芮城县| 姜堰市| 中宁县| 鄢陵县| 泰来县| 湄潭县| 弋阳县| 册亨县| 两当县| 永吉县| 六枝特区| 井陉县| 高阳县| 阳城县|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