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是日本人對阿依努人的蔑稱,因其毛發長如蝦須,中原歷代王朝稱阿依努人為毛人。
殖民蝦夷地的蠣崎氏自從蠣崎季廣父親蠣崎義廣開始,蠣崎氏與阿伊努人相互對抗。蠣崎季廣繼任家督后轉變了策略,蠣崎氏與阿伊努人達成和睦,確立了蝦夷半島南部統治權。
蠣崎季廣開始組建家臣團,力圖壟斷與阿伊努人的商業貿易權,從而使蠣崎家強大起來。蠣崎慶廣于天正十一年1583年在其父蠣崎季廣隠居后,接任蠣崎氏家督之職,成為蝦夷蠣崎氏的第五代當主。
蠣崎氏本是安東氏家臣,安東氏接連內亂反叛不斷,使安東氏實力受損。蠣崎氏實際上也脫離安東氏成為蝦夷地獨立大名。豐臣秀吉出兵關東攻打小田原北條氏,蠣崎慶廣循海路獨自上洛拜揭秀吉,獲得認可。
隔年1591年南部氏家臣九戶政實的反亂中,蠣崎慶廣以附子矢大為活躍,在陣中地位與秋田實季平列,足見慶廣也擠身大名之列,不再被認為是安東氏家臣。
豐臣秀吉出兵朝鮮,蠣崎慶廣由蝦夷遠至肥前名護屋城參陣,秀吉當場確認蠣崎氏對蝦夷支配,同時上奏天皇封慶廣從五位下志摩守的官位,并賜下“蝦夷島主”的朱印狀和桐章。
曾大牛、陳申、毛文龍三人統率東洋商行武裝船隊經伊豆群島北上前往蝦夷地,一路上不斷攬陸奧國沿海眾多兵敗亡國失去主公的浪人加入,兵力增加到五千余人。
津輕海峽東面出現一支龐大船隊正朝著津輕海峽駛來,船隊桅桿上懸掛著東洋商行旗號以及領隊管事旗號,船隊沿著蝦夷地南部沿海向西航行,進入蝦夷地箱館函館灣中。
公元1454年,津輕豪族河野政通在當時被稱為烏斯克斯阿伊努語意為灣岸之盡頭的漁村興建宅邸,因建筑外形似箱子,故以箱館音同函館作為地名。
蠣崎氏殖民蝦夷地后,開始在箱館灣沿海平原大量移民開墾田地,經過數代積蓄實力,最終成為獨據蝦夷地南部的一方大名。
東洋商行武裝船隊到來,引起駐守在箱館的蠣崎氏家臣高度戒備,蠣崎氏家臣迅速糾集起五六百武士迎戰正向箱館碼頭駛來的東洋商行武裝船隊。
先鋒武裝船隊一艘高大的飛月船上,毛文龍看著箱館碼頭上的數百倭人武士嘰里呱啦一通亂叫,甚是不悅下令道:“佛朗機炮準備,發炮進攻,給我狠狠炸死這幫倭寇。”
“是”傳令員忙打出炮擊旗語
前鋒六艘武裝船隊上的炮窗紛紛打開,炮手忙將佛朗機炮推出炮窗調整角度,又忙著將子銃放進佛朗機炮母銃中,負責測距的炮手正用跳眼法目測距離。
毛文龍親自目測距離,見箱館碼頭已在佛朗機炮射程之內,揮手下令道:“放”
轟轟……一陣炮聲隆隆響起,呼嘯而至的炮彈直奔向箱館碼頭襲來。
“國崩,是國崩。”碼頭上的蠣崎氏家臣武士紛紛望著呼嘯襲來的炮彈驚呼道:“忒帶……”
“忒帶……”一片驚呼鳥叫聲伴隨著炮彈爆炸聲響起,鬼哭狼嚎般的慘呼聲不絕于耳:“啊啊……”
毛文龍看著蠣崎氏家臣武士在一通炮擊下死傷慘重,拔劍高呼下令道:“拿下碼頭”
“是”傳令員忙領命傳達沖鋒進攻命令
六艘武裝船隊朝著箱館深水碼頭沖殺靠過去,船上武裝人員在槍林箭雨掩護下紛紛沖殺下來,朝著落荒而逃的蠣崎氏家臣武士追殺上去:“殺光倭寇,沖啊。”
“殺”東洋商行武裝人員喊殺聲震天,不斷朝著狼狽不堪逃跑在前蠣崎氏家臣武士開槍放箭射殺,不少蠣崎氏武士見逃不掉,紛紛跪地請降。
毛文龍在后打馬沖下船來,帶著數十騎追殺著落荒而逃的蠣崎氏殘兵敗將,迅速控制箱館廣大沿海平原地區,宣布箱館地區成為臺海游擊將軍府東洋商行領地。
箱館當地人對外來的武裝人員并不擔心,日本大名之間打得死去活來,貧苦百姓照樣繼續過日子。很快當地人就發現這批外來的軍隊與眾不同,他們不光占領了箱館地區,隨后還有大批移民前來,箱館的土地被他們據為己有。
陳申、曾大牛在后帶著搭載兩千余軍民的武裝船隊趕來,陳申負責接管箱館地區,安置好兩千軍民,整個箱館沿海平原的田地大多分給隨行軍民,當地人成了佃戶,漢人移民成為東洋商行堅實的統治力量。
陳申負責留守箱館地區,開始在靠近箱館碼頭北側沿海平原修建新城。陳申下令征集千余當地人參與修建新城,引河流為護城河,伐木建造木柵欄城墻,陳申以毛文龍率先攻下箱館為新城命名為毛城。
毛文龍率東洋商行武裝兩千人直撲向西南的蠣崎氏居館德山館殺來,曾大牛率三千東洋商行武裝人員直奔向津輕為信的領地陸奧灣一帶殺去。
德山館位于蝦夷地西南端,修建在德山山嶺之上,易守難攻。
東洋商行武裝船隊剛出現在蠣崎氏居館德山館東南津輕海峽上,德山館南面碼頭上駛出十幾艘大大小小的蠣崎氏水軍戰船,戰船上的蠣崎氏水軍將士紛紛張弓搭箭,或端著鐵炮準備靠近開槍放箭。
“螳臂當車”毛文龍看著不自量力殺來的蠣崎氏水軍,揮手下令道:“發炮進攻”
“是”傳令員忙揮動著發炮進攻旗語
“放”沖鋒在前的武裝船隊上的船長紛紛高呼下令
轟轟……一陣炮聲過后,沖殺上來的蠣崎氏水軍戰船紛紛被炮轟得支離破碎,船上的蠣崎氏水軍將士頓時死傷慘重,僥幸活下來的將士紛紛掙扎著抓住漂浮在海面上的破碎船板求生。
東洋商行武裝船隊紛紛沖殺上去,不斷朝著海中掙扎求生的水鬼靶子開槍射殺砰砰……接連不斷的槍聲響起,伴隨著撕心裂肺的慘呼聲在海面上響起,蠣崎氏水軍被盡數殲滅。
德山山嶺上林木茂盛,德山館小城堡掩映在密林之中,德山館臨崖櫓上,一襲大黑和服須發花白的蠣崎季廣在侍女攙扶著居高臨下望著南面海面上正發生的海戰,蠣崎水軍遭到對方船隊進攻,完全不堪一擊。
蠣崎季廣見水軍覆沒,驚得全身顫抖,看著正朝海邊碼頭沖殺而來的高大如城船隊桅桿上懸掛著東洋商行旗號,忙朝著身邊的幾名家老問道:“東洋商行是何來頭?”
一名須發花白的家老回道:“臣從未聽聞”
一名家臣深感擔憂道:“軍隊大半都被主公帶到名護屋城參陣,居館一帶只有六百武士,怕是不能抵擋住東洋商行進攻啊。”
蠣崎季廣慌忙下令道:“快去請津輕氏出兵救援”
“嗨”一名家老忙領命下去派使者趕赴清津氏居城大浦城
蠣崎季廣隨即下令道:“集結所有武士堅守居館”
“嗨”幾名家老領命前去調集武士堅守居館
毛文龍指揮東洋商行武裝船隊對碼頭一帶一通炮擊,十六艘武裝船隊紛紛靠近碼頭,德山館一帶山峰高聳,懸崖峭壁林立,碼頭修建臨海深淵之上,附近峽灣多是優良碼頭。
船隊剛一靠岸放下跳板,近兩千東洋商行武裝人員紛紛沖殺下船來,迅速攻占碼頭附近沿海一帶,朝著德山館山谷中沖殺而去,毛文龍下令卸下十六門佛朗機炮攻打德山館城。
蠣崎季廣選擇籠城作戰,蠣崎氏近千家臣武士紛紛撤退進德山館中,依靠著居高臨下的居館山城作戰。蠣崎氏常與阿依努人作戰,因此德山館地勢險要,山路上都堆放有滾木礌石,德山館上更是堆放有大量滾木礌石。
剛沖鋒殺向德山館山下的東洋商行武裝人員立即遭到依山據守的蠣崎氏守軍放滾木礌石砸來,紛紛退出山口來。毛文龍見德山館所在德山突兀而起,地形險要,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毛文龍當即下令道:“留下八百人駐守山口,防止倭寇突襲進攻,其余人隨我帶上八門佛朗機炮從西邊沖殺上山崖去,架炮炮轟倭寇城堡。”
“是”六百武裝人員忙搬運著八門佛朗機炮跟著毛文龍后撤繞道經西邊地勢平緩的山坡沖殺上德山館西邊不足兩百米遠的山崖上去。
毛文龍指揮著炮手在山崖上架炮準備,隨即高呼下令道:“放”
轟轟……一陣炮聲響起,八枚炮彈越過一兩百米寬的山溝,直奔向德山館襲來,德山館頓時一片飛沙走石,城墻上、山道上的滾木礌石紛紛滾落下來,反倒將山道上據險防守的蠣崎氏家臣武士砸死砸傷不少。
整個德山館城一片飛沙走石,塵土飛揚,慘呼聲不絕于耳,頓時混亂不堪,臨崖櫓更是被重點炮擊坍塌下來。塵埃散去后,山口中的八百東洋商行武裝人員紛紛朝著山上發起進攻,蠣崎氏家臣武士遭到炮擊后大部分喪失戰斗力。
東洋商行武裝人員在被毀的山道上迅速沖殺上去,殺得還未來得及組織起防御的蠣崎氏家臣武士尸橫遍野,蠣崎季廣帶著一眾家臣武士拼死抵抗,被東洋商行武裝人員團團圍困在居館中央不斷開槍放箭射殺。
蠣崎季廣同一眾家臣武士紛紛倒在尸山血海中,殖民蝦夷地的蠣崎氏結束了對蝦夷地的統治,蝦夷地成為東洋商行領地。
曾大牛率三千東洋商行武裝人員十六艘武裝船隊殺進陸奧灣津輕為信領地,津輕為信征服津輕一帶不過數年,統治尚未穩定。津輕為信遵從豐臣秀吉陸軍動員令,帶兵前往名護屋城參陣,本人并未前往朝鮮,而是在肥前國待命。
油川城外出現十六艘船隊,駐守油川城的津輕為信家臣福士彌三郎得報后立即趕來城墻上,一身鬼頭獅面具足的福士彌三郎看著懸掛東洋商行旗號的船隊深感震驚不已:“東洋商行,他們是來做生意的嗎?”
東洋商行武裝船隊陣中飛月船上,曾大牛見油川城上出現大批津輕武士,一臉得意下令道:“佛朗機炮準備”
傳令員忙接連不斷高呼傳達軍令下去:“佛朗機炮準備……”
八艘武裝船隊朝著油川城一字打橫,靠油川城右側的炮窗紛紛打開,佛朗機炮迅速推出炮窗,炮手忙著裝填子銃進佛朗機炮母銃中準備。
曾大牛揮手下令道:“放”
八艘戰船上的船長紛紛高呼下令道:“放”
轟轟……佛朗機炮炮口冒著黑煙,海面上一片硝煙彌漫,呼嘯而至的炮彈直奔向油川城襲來。
“國崩……石火矢”驚恐萬分的福士彌三郎狂呼鳥叫下令道:“忒帶……”
轟轟……一陣驚雷巨響聲在油川城墻城門走廊上城中響起,一片飛沙走石,塵土飛揚,鬼哭狼嚎般的慘呼聲不斷響起:“啊啊……”
曾大牛高呼下令道:“進攻,拿下油川城。”
“沖啊”兩千余東洋商行武裝人員紛紛沖殺下船去,攜帶著八門佛迫擊炮對油川城發起炮轟,悍不畏死的武裝人員架起攻城梯沖殺上油川城,油川城在炮聲中落城。
曾大牛開始對整個陸奧灣展開進攻,橫內城也相繼被攻下。戰敗失去主公的浪人紛紛聞風趕來投靠東洋商行武裝,以期在新主公手下建功立業,獲得封地俸祿。
曾幫助津輕為信平定津輕的千德氏不滿于津輕為信沒有遵守當初的約定,平定津輕后平分而治,反而將千德氏視為家臣。千德氏家督千德政康兵在淺瀨石城集結了二千多人,響應東洋商行武裝攻略津輕地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