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愛、阮有僚率六萬鄭軍大舉圍攻高平城,高平城中莫朝軍民只有兩萬余人,根本難以抵擋來勢洶洶的鄭軍,黃庭愛率鄭軍一舉攻入高平城中,莫敬寬拼死抵抗不敵戰死。
就在鄭軍與莫軍在高平城激戰之時,陳阿靖統率六萬漢軍及土司兵從太平府、歸順州、鎮安府迅速出兵趕來,三路漢軍大舉進攻高平城,令鄭軍猝不及防,駐守城外的阮有僚兩萬鄭軍遭到漢軍迅速擊破。
阮有僚慌忙率數千殘兵敗將退守高平城中與黃庭愛據城堅守,陳阿靖指揮六萬漢軍對高平城展開圍三闕一攻勢,漢軍炮兵一百余門艦炮、大將軍炮對高平城三面發炮猛轟,飛營分隊也參與大軍攻城作戰,空投炮彈、炸藥包轟炸,高平城中鄭軍死傷慘重,黃庭愛、阮有僚慌忙率鄭軍從城南開城突圍南逃。
三萬余鄭軍將士紛紛倉皇南逃,隨即遭到埋伏在城南山林中的田長政、莫敬恭和莫玉輦率領的三萬余漢軍莫軍圍攻。莫敬恭和莫玉輦率數千莫軍發起突襲進攻,射殺阮有僚,黃庭愛率鄭軍拼死突圍,斬殺莫敬恭,率萬余殘兵突圍南逃。
田長政統率兩萬余漢軍及土司兵、莫軍前鋒一路追殺下去,殺得黃庭愛一萬余殘兵敗將所剩不到五千,黃庭愛倉皇南逃到太原城鄭
陳阿靖隨后率五萬漢軍迅速南下接連攻破諒山、諒江等地,田長政、莫玉輦率兩萬余漢軍、莫軍攻入安南國莫朝故地,莫朝舊臣紛紛趕來投靠,兵力迅速增加到三萬余人,田長政、莫玉輦率三萬聯軍大舉進攻太原城。
莫敬恭戰死后,莫玉輦被部將擁立為莫王,莫玉輦自是不敢貿然稱帝,擔心失去漢軍支持。莫玉輦率一萬余莫軍率先攻打太原城,田長政在后率一萬余漢軍發炮猛轟太原城東、北三面城墻、城門。
莫軍在漢軍猛烈炮火掩護下率先攻上太原城城墻,一舉殺入城中,殺得鄭軍死傷慘重,莫玉輦率莫軍圍攻黃庭愛數千殘兵敗將,反遭黃庭愛斬殺,黃庭愛也遭到隨后攻入城中的田長政斬殺馬下。
陳阿靖得知莫玉輦戰死,莫朝舊臣失去主心骨,開始大勢拉攏莫朝舊臣,承若攻下升龍城后會在北方依舊設置安南都統使司,由參戰莫朝舊臣參與管理,還會封賞莫朝舊臣領地,獲得莫朝舊臣支持,陳阿靖率八萬大軍橫掃安南國京北、海陽沿海地區。
王忠、劉忠信率六萬余大軍在清化城外與南下殺來的鄭杜六萬大軍背城一戰,王忠、指揮交趾陳軍憑借著百余門各類火炮發炮猛轟六萬鄭軍,一舉摧毀鄭軍火炮陣地,劉忠信率三萬大軍趁勢掩殺,大破鄭軍,俘獲不下三萬鄭軍將士,收編兩萬余鄭軍,鄭杜率一萬余殘兵敗將倉皇北逃回升龍城。
王忠、劉忠信留下一萬大軍駐守清化城,率八萬大軍及收編的降兵兵分水陸兩路大舉北上進攻升龍城,王忠率四萬大軍橫掃洮江紅河三角洲一帶,劉忠信率四萬大軍迅速出兵北上升龍城。
陳阿靖、田長政率八萬大軍對洮江南岸的升龍城發起進攻,漢軍迅速渡過洮江,與王忠、劉忠信兩路大軍匯合,兵力達到十五萬。
南北兩路鄭軍接連戰敗覆沒,只剩下鄭杜率一萬余殘兵敗將逃回升龍城,鄭松忙下令收攏升龍城一帶的兵馬進城堅守,同時傳令各地鄭軍將領率軍趕來升龍城勤王,升龍城內只有不到五萬守軍。
陳阿靖指揮十二萬聯軍對升龍城展開圍三闕一攻勢,派出三萬大軍在城西北外圍戒備,防止北方鄭軍將領率兵趕來救援襲擊。
升龍城東門外一身魚鱗明光板甲頭戴紅纓鋼盔的陳阿靖在戰馬上指揮炮軍高呼下令道:“發炮進攻”
“放……”炮軍將領忙高呼下令
轟轟……漢軍近百門火炮紛紛發炮進攻,呼嘯拋射的炮彈直奔向升龍城襲來。
升龍城城東城樓上,四十來歲,身形不高略微發福的后黎朝權臣鄭松一身魚鱗甲,見城外漢軍發炮攻城,忙朝著鄭軍將士疾呼下令道:“快開炮進攻”
鄭軍將領忙下令道:“開炮”
轟轟……隨著城墻上鄭軍火炮發炮進攻,漢軍炮彈隨即呼嘯襲來,在城墻上、城中炸響,守城鄭軍將士被炸得傷亡慘重,鬼哭狼嚎慘呼聲不斷:“啊啊……”
陳阿靖揮手下令道:“進攻”
“沖啊……”漢軍前鋒土司、莫朝舊臣紛紛率兵扛著攻城梯發起沖鋒進攻,漢軍工兵營將士帶著土司兵、莫朝殘兵率先在炮火掩護下在城外護城河上架起浮橋,各路大軍將士迅速沖過浮橋沖殺到城下,架起攻城梯攀爬攻城作戰。
城南、城西漢軍、交趾陳軍、莫軍紛紛發炮轟炸城墻,各路大軍在炮火掩護下迅速發起攻城作戰,殺得傷亡慘重的鄭軍將士顧此失彼,漢軍迫擊炮營在城外不斷發炮掩護攻城大軍進攻,炸得鄭軍死傷慘重。
兵力捉襟見肘的鄭軍接連丟失不少城墻,漢軍、交趾陳軍、莫軍紛紛攻上城墻來,殺得鄭軍兵敗潰逃下城去,田長政、王忠、劉忠信率各路大軍迅速攻占城墻,沖殺下城去,打開城門,城外各路大軍蜂擁沖殺進城,城中頓時大亂。
鄭松、鄭杜及鄭氏家族文武紛紛率兵拼死抵抗,不斷遭到漢軍、交趾陳軍、莫軍攻殺,鄭松被其弟鄭杜所殺,鄭杜向漢軍投降,同時還將鄭松三子抓獲來獻。
王忠下令將鄭杜與鄭松三子一并處死,連同鄭氏家族成員及臣僚盡數斬草除根,徹底清洗后黎朝勢力,后黎朝土皇帝黎維潭及其宗室也被安南國王陳豐下令盡數誅殺,后黎朝徹底滅亡。
陳阿靖、王忠、劉忠信按照陳瀚旨意,將安南國故地分而治之,廣西經略陳阿靖兼任安南都統使,統管紅河以東地區,交趾督軍兼安南國大將軍劉忠信統管橫山以南地區,交趾布政使兼安南國丞相王忠統管橫山以北,紅河以西地區,安南國遷都清化,加封安南國王陳豐交趾大都督,賞賜土地兩萬石。
劉忠信率五萬大軍南下順化府、西貢府駐守,陳阿靖、王忠隨即出兵征討割據安南都統使司、安南國北部一帶的鄭氏殘余勢力,將其盡數殲滅,所剩不多的莫朝舊臣也得到陳阿靖重用,管理一方政務,但軍權卻掌握在漢軍駐軍將領手中,王忠也在中部安南國境內提拔安南人做官,管理地方政務,但軍權由漢人將領掌握。
明軍撤退出交趾,明朝在紅河三角洲安置的三十萬漢人移民大多遭到后黎朝屠殺,只有少部分被融合進安南人中,明朝漢化安南的企圖隨著明軍撤退徹底失敗,陳瀚因此下令對后黎朝君臣趕盡殺絕,已報此仇。
安南國看似表面上一統,實則被分為南、癥北三部分分而治之,安南國已是名存實亡,漢朝廷需要用時間來鞏固對安南國交趾省的統治,拉攏融合地方勢力為我所用,嚴厲鎮壓反叛勢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