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永世帝唐 第兩百零一章:瓷器計劃

作者/清風逸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仙飾坊,是鄭好那家店鋪的新名字。

    在無法保證忠誠度的情況下,殷清風收下鄭氏父子為奴。

    因為這事兒,殷清風自己都嘲笑自己。

    他一面向李世民勸諫解除關于奴婢制度的法律,一邊自己又大肆蓄奴。在外人看來,這是典型的說一套做一套。

    不管外人怎么看,殷清風知道自己終究有一天會把這些契約解除的。在此之前,他要利用這種關系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在外人看來,又是一種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表現。

    他也無奈,他屬實對這個時代的人沒多少信任感。

    送走鄭氏父子第三天,殷清風又迎來了一對父子。

    “老漢韓起,叩見縣男!薄靶∪隧n瀟叩見縣男!

    這爺倆是武士彟派人送來的,他們的身份是耀州窯的老板。

    古人愛玉、尚玉!而瓷器某種程度上能體現出玉的那種中庸道德、成熟內斂、禮義廉恥的神韻和內涵。現在天下安定,有些人就要開始享樂了,而瓷器必將是他們的選擇之一。

    之前瓷器一直是實用器為主,還沒有達到被文人階層認可的程度。所以殷清風要讓瓷器逐漸成為那些達官顯貴、文人墨客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且,他終極目標是讓世上從此流傳一句話:“家無瓷不貴,室無瓷不雅!

    為此,他將耀州窯、鞏縣窯、均窯、定窯、越窯、壽州窯、渾源窯等等歷史上有名的窯口都寫給武士彟,并讓他去購買下來。

    由于經?慈A豫之門和北京馬大爺的節目,殷清風對瓷器產生興趣后,也查看過不少的關于瓷器的資料。

    就他所知,有些窯口在南北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生產了,比如龍泉窯。越窯的歷史,更可以追溯到商代末期。但更多的窯口形成于隋唐時代,并且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系。

    別說瓷器最高境界的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還沒有達到,就連模下印花、釉下彩也還沒出現。這兩樣技術是湖南長沙窯首創的。只是不知道長沙窯現在建立起來沒有。

    想到長沙窯,殷清風又想到了一句纏綿的詩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長沙窯初期的銷量并不好,原因就是它們的原料等級不夠高。也就是說,用來生產瓷器的黏土不夠細致。為了維持生計,長沙窯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在瓷器上題寫詩詞。

    “君生我未生”那句詩,便出自長沙窯的一個酒壺上,而這首詩的作者卻未見于史書。

    原料的瑕疵,并不代表長沙窯的成就不高。

    長沙窯是器型最多的窯口,也是最早使用釉下彩繪、最早開創模下印花、最早在瓷器上體現外國文化的窯口。

    長沙窯因為是最早發明銅紅釉的釉下彩的窯口,成為了人類瓷器史上彩瓷的鼻祖。宋代鈞窯、釉里紅、祭紅、郎窯紅都是從此衍生出來的。

    因為瓷器的檔次不高,長沙窯的經營者又將目光瞄準海外市場,引進了阿拉伯文化。如:外國女郎、異國情侶人物圖案、棕櫚樹、葡萄紋、椰棗等植物圖案,以及獅子等動物圖案。

    于是,它又成了專門為海外客戶定制的外銷瓷的鼻祖。

    由瓷器,殷清風又聯想到了景泰藍。但是一想到景泰藍主要是由紅銅制作,對于缺少銅礦的大唐來說,玩兒景泰藍實在是太奢侈了,他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后來聞名于世的瓷器,現在不過才出現在家有巨資的家庭里。它的黃金時代還遠未到來。機會,就掌握在他的手里!

    瓷器從藝術價值來評估的主要依據是造型、裝飾和圖案三個方面。

    在造型上,以陳設器價值最高,價值由高到低的順序為:陳設器、文房用具、冥器、日用器。

    裝飾上以彩裝飾價值最高,如雍正時期琺瑯彩,價值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彩裝飾、釉裝飾、胎裝飾。

    圖案上以人物圖案價值最高,如鬼谷子下山圖。價值的排列順序為:人物圖案、動物圖案、植物圖案、山水圖案、吉祥圖案等。

    唐初的瓷器過于單一,不但只有青、白兩色,就是器型也很少。

    中國人對“紅”尤為偏愛。它喜慶、大氣、熱鬧,太陽升起來都紅透了半邊天。但古人也同樣知道,在太陽升起之前天地最初的顏色是從青色開始,然后由冷到暖,由清微淡遠到光芒萬丈。

    古人尤愛青色,并將很多美好的寓意,都注入“青”來表達。

    若一個人得到喜愛,便稱之為“青睞”、“青眼”若仕途順利則稱之為“平步青云”、“青云直上”古人把正氣凜然、公明廉潔的官員稱為“青天”在佛教中,僧人們常用“青蓮”來形容佛的眼睛在古老的風水學中,“祖墳冒青煙”是指祖上有人得道成仙,將保佑子孫有好運

    古人對青瓷有著分外的喜愛之情,而對白色瓷在最初只是無奈的接受。

    在其他釉色的瓷器出現之前,瓷器只以青白兩色為主,但白色又是喪葬的顏色。所以,早在西漢時期就出現的白瓷更多是用來陪葬的。

    隨著人們審美的變化,白瓷的素雅和高貴的美,才漸漸的被世人接受,并從隋朝開始成為主要的瓷器顏色。

    除了顏色單一外,種類和器型也很少。

    瓷器以器型來分大致可分為:碗、杯、盤、壺、罐、盆、瓶、爐、盒、匝、枕、洗、尊等。而每種器型又有若干個分類。

    以瓷瓶為例,玉壺春瓶、梅瓶、筋瓶、凈瓶、卷口瓶、盤口瓶、直徑瓶、穿帶瓶、弦紋瓶、瓜棱瓶、橄欖瓶、膽式瓶、葫蘆瓶、雙魚瓶、多管瓶等等,超過四十種。

    除了這些,工藝也非常簡單。

    對瓷器的生產工藝殷清風真的不敢說他懂,因為他真的啥也不懂。但咱們老祖宗創造的漢字實在偉大: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花、透雕鏤孔這些工藝他不懂不要緊,但是他可以望文生義啊,每一個名詞他都大致的解釋一下都可以了。

    至于工匠們能不能明白,嘿嘿,這是殷小爺的秘訣秘方,能告訴他們只言片語就不錯了。

    除了這些秘訣秘方,他還是有優勢的:彩瓷。

    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后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后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殷清風本來不想提出彩瓷的概念,畢竟這不符合資格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可是當他想到唐三彩的時候,他才發現他還是小瞧了古人。

    不過,唐三彩不是瓷器,是一種釉上彩的低溫鉛陶。它的釉水里含有助溶劑鉛,所以只能作為冥器使用。

    那能不能采用唐三彩的藝術特點,再改變一下制作工藝,將它們變成瓷器呢?

    唐三彩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只要在原料上變換一下,其余的再按照彩瓷的工藝制作就可以了。

    正是看到了瓷器的偉大錢景和理清了瓷器未來的發展方向,殷清風才決定著手布置一個瓷器壟斷計劃。

    磁州窯的韓氏父子正是第一批參與進來的實施者。

    殷清風客氣的說道:“韓老先生和韓郎君客氣了,請坐!

    韓起恭敬的說道:“小老兒可當不得老先生的稱呼,縣男稱小的韓老兒就好。在縣男面前,小老兒站著就好!

    殷清風在社會地位越低的人面前態度越平和,“那就叫韓掌柜吧。韓掌柜還是和令郎坐下吧,你們畢竟是長者!

    韓起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帶著他兒子拘謹的坐下了。

    殷清風問道:“不知韓掌柜可識字?”

    韓起回道:“粗讀過幾卷書。”

    “不知韓掌柜的祖籍是這里還是遷徙過來的?”

    韓起回道:“小老兒的祖上據說是淮陰侯,只是年代久遠,家譜早已遺失。小老兒是在十年前從邢州逃難至宜州的!

    殷清風知道他說的宜州就是后來的銅川,也就是后來的耀州。

    他問道:“不知韓掌柜燒制瓷器有多久了?”

    韓起道:“小老兒從少年時就拜師學藝,至今已有三十二載!

    殷清風問道:“可是在磁州窯學藝?”

    韓起楞了一下,小心的說道:“小老兒學藝的地方是彭城!

    殷清風暗罵了自己一句。磁州是宋代的稱呼。

    磁州一帶,從七千多年前便開始燒制陶器。漢代時主要的產出是繩紋磚和瓦、筒瓦和瓦當,直到北齊。從北齊開始,人們終于意識到,他們腳下的黏土還可以用來燒瓷。

    北齊到隋朝期間,磁州窯已能燒制胎質細膩,并施以透明青綠色釉的碗、缽、壺、罐、硯、高足盤等瓷器。

    他接著問道:“不知韓掌柜的瓷窯現在出產什么瓷器?”

    韓起回道:“以青瓷辟雍硯和箕形硯為主。”

    辟雍硯的造型是:中間的硯堂平坦凸起,周邊是一圈的貯水凹槽。槽外一側或兩側附有兩個或四個筆插,下面四周是獸蹄狀的圈足。

    相傳“黃帝得玉一鈕,制為墨海“,是制硯的開始。

    原始的硯被稱為研磨器。硯的形制只是一個經過簡單加工的厚厚石餅,由不規則的鵝卵石簡單加工而成。

    漢硯質地以石為主,尚未出現專用硯材,惟堅硬耐磨即可造型上已初步顯示了美化的趨勢,紋飾、造型多受同期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硯體多分為硯身和硯蓋兩部分,硯蓋與硯身相吻合,將硯面保護起來。硯的蓋頂和足部多以鳥獸圓雕作裝飾,厚樸古拙而不失主動。

    中國的文具歷經戰國、秦、漢幾代,已逐漸配套形成,硯也由多種研磨功能逐漸變成專為書寫所用,完成了它由研磨器到書寫用硯的過渡。

    魏晉南北朝,瓷業漸興發展,出現了瓷硯,多為青瓷硯。以瓷土為胎,施青釉,硯堂無釉,造型仍多為圓形帶足。這一時期的瓷硯的硯面四周出現了高起的“護堤“,即子母口。硯心也從平坦向中心慢坡隆起發展。這也是后來辟雍硯的形式。

    瓷硯在出現辟雍硯之后,發展出了箕形硯。其外觀像簸箕一樣。硯堂也由凸起變成了內凹。再之后,到了晚唐和五代時,完全內凹的圓形硯堂才慢慢出現。

    瓷制的硯臺以澄泥硯最為出名。

    除了陶與瓷燒制的硯臺之外,石質的硯臺在唐朝時期也有了突出的發展。如:山東青州的紅絲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州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硯等。

    殷清風說道:“我這里有些資料,你先拿去看一下。”

    韓起起身恭敬的接了過去。

    他手里的資料是一份關于瓷磚的內容。

    現代的瓷磚生產需要三百多個工序:選料、均化、球磨、除鐵過篩、干燥、配料、壓制、施釉等等其合格標準是有吸水率、長寬誤差、耐磨性,等等。

    但是殷清風不需要這么高要求的瓷磚,他需要一個方形的瓷器,或者是是瓷片。

    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朱元璋和馬皇后,在南京建了一座大報恩寺,當時就使用了瓷磚。華豫之門有一期節目,展示了一塊約為十二乘十二乘二點二厘米的瓷磚。

    殷清風不奢求二點二的厚度,哪怕是三公分也沒問題,只要是瓷磚就好。

    他決定了:只要這韓起能燒出瓷磚,下一步,他就打算把他所知道的有關瓷器的工藝都交給韓起去研究,然后竭力把他培養成瓷器的工藝大師。

    其實,無論是刻花、劃花還是印花,只要點破了,也就沒什么神秘感了,殷清風最想做的是搞出絞胎瓷器和秘色瓷。

    絞胎瓷器出現在唐代,以前沒有出現。

    絞胎的制作非常復雜,首先用白色、褐色兩種瓷土相間揉合到一起,然和拉坯成型,這樣胎體出現白褐相間的如木紋狀的變化多端的紋理。施釉后入窯燒制即成絞胎瓷。

    由于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亦無窮。能絞出木紋、鳥羽紋、云紋、流水紋,有的如老樹纏繞盤根錯節,有的如層山疊嶂起伏不定,構思奇巧,變化萬千。

    目前考古發掘的器物,除了李治及女帝的孫子李重潤的墓出土了唯一一件絞胎瓷騎馬俑外,世上再無第二個絞胎瓷塑了。

    殷清風有幸親眼見過那尊絞胎瓷騎馬俑,當時他就被迷住了。現在他“進軍”瓷器行業,一定不能讓這個榮譽被別人搶走!

    至于秘色瓷?只是有名兒而已,他不稀罕。但,只要別人稀罕就行。

    除了這些工藝外,殷清風也會在生產方式上給韓起以“指點”。

    所謂的生產方式,就是對瓷窯進行改進。

    北方傳統的瓷窯叫饅頭窯,南方的瓷窯叫龍窯。

    窯墻圍繞著略呈橢園形的窯室、封閉的窯頂、內置的火膛、固定的窯門。特別是在后窯墻有一個煙囪,在窯墻底部有一個進煙口。這就使火焰的流動方式,從原來簡單直焰上升式改進為半倒焰半平焰的混合式。

    因為它外形像一個饅頭,后世人稱之為饅頭窯。

    從東周以至建國前后,兩千多年間,北方陶瓷產區一直沿用此種窯形的窯爐,雖稍有改變,然而只不過在窯體的大小、煙囪的高低上略有變化而已。

    龍窯:多建筑在江南地區坡地上。窯長條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龍似蛇。亦稱蛇窯、蜈蚣窯。

    不管是饅頭窯還是龍窯,生產效率都不如后來景德鎮改進的景德鎮窯,也就是他應用在好疇縣那座水泥窯的樣式。

    景德鎮窯是中國傳統制瓷窯爐營造技藝最高水平的體現,再對其進行改造就只能往里添加現代的設備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昌县| 汉源县| 阿坝县| 高尔夫| 乐平市| 新邵县| 抚顺县| 察雅县| 武邑县| 惠东县| 九龙城区| 宁海县| 图们市| 尖扎县| 遂川县| 兴文县| 库尔勒市| 嘉荫县| 渝北区| 稻城县| 米林县| 山西省| 盘锦市| 无棣县| 大理市| 工布江达县| 涿鹿县| 镇江市| 长葛市| 海伦市| 屯留县| 贡嘎县| 沙坪坝区| 鹤山市| 兰坪| 温泉县| 昌吉市| 从江县| 郯城县| 铁力市| 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