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永世帝唐 第二百六十三章:太子允婚

作者/清風逸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普通人家孩子的談婚論嫁,都是正妻來負責的,但皇室就不同了。出于政治目的,每個皇子皇女的婚嫁,都要得到皇帝的認可。

    所以,這事兒先問問李世民啥態度。如果可以,接下來才是長孫氏出馬完成接下來的程序。

    李世民嘴角咧了一下,打量著殷清風,“怎么?又看中我家哪個小娘子?”

    他也聽說了后宮里惋惜襄城不是嫡女的議論。雖然兩個公主同時嫁給一個駙馬沒有先例,但他是誰,殷清風又是誰?只要他愿意,他就能做到!只是,他沒想到殷清風竟然也有這想法。

    殷清風見李世民的表情有些怪異,也沒多想。他將裴寂的打算說了一遍,“或許魏國公想通過這個方式保住性命,但鄖國公府真不需要一個裴氏女。所以,小侄想,是不是求叔叔將韋嬸嬸的長女賜婚給小侄的兄長。”

    殷清風說的韋嬸嬸的長女,是韋妃與隋朝大將軍、戶部尚書李子雄之子李珉和韋妃所生的女兒,今年大約十二三歲。

    他之前在帶孩子玩兒的時候,靈機一動就想到了這個人選。

    韋妃的這個女兒,在出嫁時才被封為定襄縣主的。縣主是親王女的封號。這小丫頭過得好不好,從封號和駙馬就知道了。

    貞觀四年,阿史那忠生擒了逃亡的頡利并押到長安來。李世民一高興,就把早就遺忘的韋妃女給拎出來,嫁給這個草原蠻子,然后又把他們夫妻倆打發回草原去戊邊。

    阿史那忠見識過長安的繁華,當然不想再回到草原上去,但那又如何?只好乖乖的回去了。而韋妃女呢?或許不舍得,但也比呆在冰冷的后宮里強。

    阿史那忠雖然后來有被允許回到長安,也立了不少戰功,但以他呢粗魯的性子,能好好對待定襄?他那幫野蠻的女人和子女會尊敬柔弱的定襄?

    與其這丫頭嫁給草原蠻子,不如便宜殷清栿。殷清栿或許情商不高,但韋妃女也不會是一個驕橫的角色。他倆湊一起,應該會琴瑟和鳴的。

    殷清栿若是娶了韋妃女,好處是不用受裴氏和李珉兩族的牽扯,壞處是京兆韋氏是否會借機找上門來。

    縱觀唐朝歷史,從唐初到唐末,韋氏人物層出不窮。想要捋順他們的關系很麻煩。

    韋氏族姓源于黃帝姬姓后裔大彭氏,于商代末期形成雛形,定型于戰國末期。

    京兆韋氏的始祖是西漢時期的韋玄成。

    韋玄成是漢元帝時期的少傅、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封侯。韋玄成做官后,舉家從山東鄒縣遷居至京兆杜陵。

    世人口中的京兆韋氏只是一個統稱。他們內部有著各自的傳承。

    韋氏定著九房:一曰西眷,二曰東眷,三曰逍遙公房,四曰鄖公房,五曰南皮公房,六曰駙馬房,七曰龍門公房,八曰小逍遙公房,九曰京兆韋氏。

    一、西眷又稱平齊公房,出自曹魏安城侯韋胄長子韋潛,所謂“西眷”,即與其弟韋穆的“東眷”相別。

    韋潛七代孫韋瑱仕周有大功,遂晉封平齊公,故又稱平齊公房。

    西眷在唐代有兩位宰輔,即相武后的韋弘敏與相懿宗的韋保衡。其次有官居州刺史與郡太守者十一人人。

    二、韋穆的六代孫韋閬,是北魏明帝頗賞識的干臣之一,故其時又有“閬公房”之名。

    閬公房在唐代出一位宰相韋方質,以及韋銑、韋友信等二十三位州刺史,還另有官至益州行臺兵部尚書的韋云起、嶺南節度使韋利見、河北采訪使韋銑、湖南觀察使韋之晉及太府少卿韋德敏、太子少詹事韋師實等品秩頗高的官吏。

    三、逍遙公房出自北周名士韋夐。他前后十次拒絕朝廷征辟,周明帝憐之,乃賜號“逍遙公”,其子孫在唐因號“逍遙公房”。

    此房實屬“東眷”的一個分支。

    在唐代有三人先后拜登相位,即武后垂拱間任相的韋待價,憲宗元和間任相的韋貫之及太和間相文宗的韋處厚。有十九人官至州刺史,如衡州刺史韋班、象州刺史韋挺、升州刺史韋黃裳等。還有十余人官晉四品以上,如尚書左丞的韋憬吏部侍郎韋肇、太府卿韋少華、太常卿韋希仲、禮部尚書韋弘景、戶部侍郎韋澳、京兆尹韋武,韋博、嶺南節度使韋荷等。

    這一房在唐朝初期的代表人物是韋挺和韋待價父子。

    韋挺在李世民時期,歷任尚書左丞,歷任吏部侍郎、黃門侍郎,拜御史大夫,封扶陽縣男。他女兒嫁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祐。

    韋待價是李道宗的女婿,歷任左千牛備身、盧龍府果毅都尉、蘭州刺史、涼州司馬、蕭州刺史、右武衛將軍、涼州都督,封扶陽侯。武后攝政時拜相,授天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后升任文昌右相,期間曾出任燕然道行軍大總管,率軍抵御突厥。

    四、鄖公房出自北周大司空,上柱國,鄖襄公韋孝寬,因號鄖公房。

    韋孝寬乃逍遙公韋夐的胞弟,亦可知“鄖公房”與“東眷”的關系。

    鄖公房在唐代有韋巨源、韋安石先后拜相。另有名臣韋宙,在唐懿宗朝以嶺南節度使加同平章事。官至刺史亦十九人。有如華州刺史韋明敭,齊州刺史韋湜,彭州刺史韋慎名等。在中央官署居四品以上者十余人,如光祿卿韋逞、司稼正卿韋思齊、太常少卿韋光胄、太子少師韋滔、禮部侍郎韋叔夏等。

    五、南皮公房出自隋司農卿,南皮縣伯韋瓚,因號南皮公房。其遠祖乃曹魏安城侯韋胄三子韋愔,亦即是“西眷”、“東眷”縱列的又一支安城侯裔孫。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韋見素入相,是此房惟一登上宰相位者。州刺史有韋福、韋虛受、韋昭理、韋幼章、韋玄素、韋光、韋佶、韋復等八人。

    其他高品秩的朝官有右衛大將軍韋湊、衛尉卿韋光乘、太子少保韋倫、光祿少卿韋晳、工部尚書韋虛心、右庶子韋維和、刑部侍郎韋虛舟。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此房子孫在仕途上多有春風得意之人。在唐太宗貞觀朝,韋季武、韋叔諧、韋叔謙兄弟三人皆供職臺省,季武任主爵郎中,叔諧任庫部郎中,叔謙任吏部郎中,時號“三列宿”,深為士林慕羨。其后,房中又有多人任官郎中者,因而又獲“郎官家”之稱。

    六、駙馬公房亦出自“東眷”。

    唐中宗時,韋皇后專權,后父一門驟顯,諸子弟多人得尚公主,因號“駙馬房”。

    此房特點是朝官多而外任少。外任僅出兩刺史,即韋后的父親韋玄貞與伯父韋玄儼,分別官至豫州刺史和許州刺史。

    除韋后從兄韋溫入相中宗外,在朝官居四品以上者十二人,如韋昌為左驍衛大將軍、韋湑為左羽林大將軍。韋嬰為左金吾大將軍,韋濯為太仆卿。余有太子仆韋顗,宗正少卿韋瑅,太仆少卿韋涉、韋構,衛尉少卿韋淑、韋濬,光祿少卿韋淮,秘書少監韋捷等。此為駙馬房韋氏顯榮之一斑。

    因韋后被誅,此房多受牽連甚至慘遭滅門,以至在唐一代的政治舞臺上銷聲匿跡了。

    七、龍門公房出自驃騎大將軍,龍門縣公韋遵,因號“龍門公房”。

    此房在唐出宰相一人,即韋執誼,為相順宗、憲宗兩朝。官居刺史者有韋執中、韋浼、韋曈、韋弼、韋季莊、韋叔將等六人。朝官中居四品以上者亦一人,即韋夏卿在唐德宗貞元間歷任吏部侍郎、京兆尹,檢校工部尚書、太子少保等職。

    八、小逍遙公房,亦是東眷的一個分支,其祖乃東眷韋穆的曾孫韋鐘。南北朝時,韋鐘的曾孫韋歸南遷襄陽,故其子孫皆仕齊、梁,因稱襄陽韋氏。至唐代韋祖歸八代孫韋嗣立為中宗朝宰相,受封逍遙公。但為與韋夐逍遙公房相區別,故號“小逍遙公房”。

    此房在唐代出宰相三人,即韋思謙與韋承慶、韋嗣立父子。官至州刺史或郡太守者有韋晉、韋恒、韋懿、韋濟、韋士模、韋涵、韋濬七人。其他官居四品以上者有安州都督韋淑、河南少尹韋士勛二人。

    九、京兆韋氏,據元和姓纂記載,顯宦者甚少,惟韋昭度與韋貽范在僖宗、昭宗朝先后入相。京兆韋氏以韋宗立為始祖,也有以韋綬為始祖的。

    根據元和姓纂記載,還有比較重要的二支。

    一、隋郿城公韋元禮支。韋范字元禮,隋沂州刺史、司農少卿。為郿城公房之祖。

    終唐一代,出任刺史的有韋弘楷、韋岳子、韋恒、韋景駿、韋覃等五人。秩立四品以上京官外任,又有司農卿韋弘機,劍南西川節度使、加宰相銜晉封南康王的韋皋,太常卿韋渠牟,衛尉卿韋嬰齊、御史大夫韋肇等。此外,著名史學家韋述也出自此支。

    唐初的代表人物是韋孝恪,歷任侍御史、洛州別駕,襲爵郿城郡公。

    二、北周雍州刺史韋義遠支。韋義遠是北周逍遙公韋夐的從兄弟,因與其弟韋暉業相繼任雍州刺史,故有“雍州房”之稱。此支在唐代子孫眾多,其中官至州刺史者有韋彭壽、韋璉、韋思安、韋騰等人。韋利賓、韋向、韋彭壽祖孫還享有“三代入省”之譽。

    除了這一十支之外,東眷還有一個彭城公房。

    彭城公房始于韋澄,韋澄是隋朝的綿州刺史、唐朝的國子祭酒、彭城郡開國公。

    韋澄的長子韋慶嗣,再隋朝曾為齊王府典簽,于楊暕手下掌機要。唐朝建立后曾為東宮宮門大夫,是東宮左春坊宮門局的長官,掌東宮諸門管鑰,從六品下,很快又升為李建成的太子家令。

    家令是東宮家令寺的長官,從四品上,掌東宮飲膳、倉儲,總管食官、典倉、司藏三署。“皇太子出入,則乘軺車為導祭祀、賓客,則供酒食賜予,則奉金玉、貨幣。凡床幾、茵席、器物,非取于將作、少府者,皆供焉。”也就是總管東宮錢財物品飲食的供應出納,可比擬皇宮的光祿卿和太府卿。

    韋慶嗣的一個兒子韋正矩,是李世民嫡女新城公主第二任丈夫。

    韋澄的一個侄子是隋朝著名將領韋云起。韋云起最大的功績是,孤身一人從突厥借兵兩萬打服了契丹。韋云起現在是麟州刺史。

    韋珪和其堂妹韋尼子出身的鄖公房這一脈現在還不成氣候,入唐后更無英杰。如果殷清栿娶韋妃女,最少韋氏的鄖公房不會給他太多的麻煩。

    李世民當初將李珉和王玄應的孀妻一同納入后宮,只是出于穩定洛陽局勢的考慮。對她倆既不會有感情,更不會善待她們的子女。所以,李世民應該不會拒絕他這個要求的。

    李世民或許還沒聽到裴寂搞小動作的消息,但殷清風這么一說他就反應過來了。對于殷清風的坦呈,他分外的滿意。

    按照他原先的設想,即使裴寂已經在他面前表示過效忠,但他也不會輕易的就放過裴寂。劉文靜的死,給他帶來痛苦他可沒忘掉。即使有了殷清風的諫言,他也打算好好折騰一下裴寂的。

    至于將韋妃的長女嫁給殷清栿,無非就是到宗人府那里加一個郡主的名號嘛,一點問題也沒有。打擊了裴寂的妄想,拉攏了殷清風,同時也給韋妃或韋氏族人一個交代,怎么看都是好事。

    “怎么?你還真舍得不要幾個如花美眷?”

    李世民一邊說著,一邊向旁邊的宮女招手。

    等宮女走近了,他說道:“把太子妃和韋良娣請過來。”

    李世民的眼睛跟著宮女移向遠處,嘴里說道:“裴寂倒是好算計。就是不知道一旦他知道你阻撓了聯姻,他還有沒有膽量將族人遷徙至長安來。”

    殷清風也不搭言。怎么處理裴寂,估計李世民早就有想法了,他多說無益。

    等長孫氏和韋妃走近,李世民在殷清風行禮后笑呵呵的向韋妃說道:“蕓兒已過金釵之年了吧?”

    韋妃雖然驚訝李世民怎么想起關心她的女兒了,但她還是恭敬的說道:“蕓兒今年恰好是金釵之年。”

    長孫氏看著殷清風似乎有所領悟。

    李世民指著殷清風對韋妃說道:“清風想替他兄長向你求親,你可愿意?”

    長孫氏笑了,果然和她想的一樣。

    韋妃則在短暫的愣神之后,強壓著激動說道:“妾身愿意。”然后感激的看著殷清風。

    她太想自己的女兒能早日脫離苦海。

    當初聽說李淵要攻打大興城,她知道她逃離掖庭宮的機會到了。后來,事情果然和她預想的一樣。于是,在族人的幫助下先是逃出宮城,然后輾轉投奔遠在洛陽,身為鄭國太子妃的堂妹。

    那料得,李唐的兵馬很快就攻破了洛陽城。

    她和堂妹能成為秦王的內室,在當時看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誰曾想,秦王的心思都在他的發妻身上,即使她和妹妹都儀態萬方、德容俱佳,卻始終得不到他更多的眷顧,更別說她的蕓兒了。

    妹妹在年前,已經和其他無出的女子一同放出宮外。現在宮內無出的只有燕良媛一人。當時她多想將蕓兒交由妹妹帶出宮外啊。無奈,太子是蕓兒的繼父,她又在宮中,沒道理讓蕓兒外出。

    沒想到,這么快她的心愿就達成了!現在好了,蕓兒總算是有了一個不錯的歸宿!

    “若是蕓兒像月麗郡主那樣”

    長孫氏作為后宮之主,她說道:“若是鄖國公夫人和郡夫人明日閑暇,本宮向邀請她們到宮里來做客。”

    她自稱本宮又稱呼裴氏和聞氏的誥命封號,那就算是正式府邀請了。

    韋妃也聽出長孫氏這句話的含義了,她側身半步向長孫氏行禮,“妾身恩謝太子妃殿下。”

    長孫氏伸手扶起她,對李世民說道:“妾身告退。”

    等她倆走后,李世民說道:“你真不怕那老貨找你的麻煩?”

    河東裴氏在世人眼里可是龐然大物。誰會相信他們主動伸出橄欖枝既然被拒絕了?裴氏的臉都快被抽腫了吧?可殷清風真不想與裴氏再有什么瓜葛了,他家里有一個嫡母就夠鬧心的了,再來一個,他得花多少心思去管殷清栿那些破事兒啊。

    現在有李世民和長孫氏出面,就算裴寂以及裴氏族人暗地里恨得牙根癢癢又如何?沒當面拒絕已經很給面子了好吧。

    至于裴氏想要給殷清栿塞幾個妾室,那就塞好了。就算塞進去,也只會是引起裴氏和韋氏去爭斗。而且,他也不怕裴氏和韋氏聯合起來。

    殷清栿說到底只是他的長兄,鄖國公府的核心利益在他身上而不在殷清栿的身上。他們再合作也影響不到他的身上,最多只會給他增加麻煩罷了。

    如果河東裴氏不是太麻煩的話,他也不會把韋氏拉進來進行對抗。不過,韋妃女只是韋氏的外女,韋氏又分為十幾房,愿不愿意去和裴氏斗,又能不能斗得過集聚精華子弟的裴氏呢?

    回去得好好琢磨琢磨!

    7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沂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湄潭县| 沽源县| 宜宾市| 武川县| 茶陵县| 秀山| 云霄县| 措美县| 铁岭县| 清流县| 呈贡县| 内丘县| 香格里拉县| 衢州市| 开封市| 襄樊市| 安龙县| 台中市| 屏边| 宣化县| 沙湾县| 玛曲县| 连城县| 盐城市| 吴江市| 额尔古纳市| 阿拉善盟| 中阳县| 前郭尔| 张北县| 五华县| 长海县| 湾仔区| 黄梅县| 大埔区| 肇州县| 庄浪县|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