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圣人問責叔叔教導一事,侄兒若是一日也沒教總是不好的。所以,侄兒準備入秋后動身!
李世民很滿意殷清風的慮事周全。
“侄兒倡議阿弟們躬耕隴畝,總得見到成效才能安心遠行!
殷清風面不改色的說著瞎話。
歷史已經證明,能彎得下腰的人,道德底線和個人修養(yǎng)總會比別人高一些能彎得下腰的人,不會問出“何不食肉糜”那樣的話能彎得下腰的人,更懂得珍惜二字能彎得下腰的人,當他們抬起頭時目光會將看得更遠
古代文人以為擺弄些琴棋書畫就能培養(yǎng)出個人修養(yǎng),但那只是藝術修養(yǎng)而非品性素養(yǎng)他們以為熟讀孝經、周易便是一個有德之人,但他們永遠不知道,只要親自種地一年養(yǎng)豬一年,什么“德”都能修得到。
李承乾他們通過種地能得到什么,他根本不用去擔心。他要多停留半年,是想實現對妮子和魚娘的諾言。這不但是他許下的承諾,也是他身體的荷爾蒙需要發(fā)泄。
若不是他重生一回,他這幾年一定會偷偷的擼管,或者是撲倒一個小妞兒。他這幾年拼命的積攢陽氣,便是想多活幾年,親眼看看他創(chuàng)造的大唐將是什么樣的。但是,他覺得他積攢的那些陽氣再不釋放的,他會被燒死的。
“不錯!”李世民贊許道:“做事就要善始善終。你愈是重視農耕,我越是感興趣,到時記得來通知我,我?guī)е銒饗饌兒颓瑑阂黄鸸!?br />
殷清風心說,這李世民還是少啊。他躬身說道:“不是侄兒重視農耕,只是遵守古代圣賢的教誨而已!
李世民只是順著殷清風的話去說,沒想到被殷清風駁了一句!笆悄奈皇ベt的什么教誨?”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治五氣,蓺五種
黃帝親自播種百谷、發(fā)明杵臼、開辟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yǎng)蠶、飼養(yǎng)獸禽以及進行放牧等還發(fā)明機杼并親自紡織制作衣裳、教人制造碗、碟、釜、甑、盤、盂、灶、銅鼎、刀、錢幣等等炎帝嘗百草、制耒耜、立市廛、治麻為布、作五弦琴、削木為弓
先賢之能非后人可比,但先賢也明示后人:只有親自勞作,才能成為圣賢!
“成為圣賢?”李世民一震。
“這自古來的史書是誰來寫的?是那些人!人一邊鄙視勞作者,一邊又想成為圣賢,此,葉公好龍也。
當然,先賢需要親自勞作,是因為那時的圣賢統(tǒng)治的是真正的“萬民”。而今,大唐治下有三千個“萬民”,帝王若是事事躬親,最多也只能做一個兩個的“萬民”的圣賢,而非三千萬、六千萬子民的圣賢。
所以,退而求其次之下,大唐的皇帝最少要懂得農耕和商賈之事,才能治理好這天下!”
李世民坐在那里沉思。
以前,做皇帝是他的夢想,現今,他追求的是如何治理好天下做一個千古留名的皇帝。這些年來,身邊的人說,賢明的帝王應該以孝治國、以仁愛民、應該輕稅賦、寬訟獄、多納諫、任賢臣
但殷清風從來不說這些,對乾兒的教導也不是這些。到底誰對誰錯?到底聽誰的信誰的?這治國之路到底該怎么走?
殷清風枯等了好久,李世民說道:“你先回去吧。”
等殷清風走后,李世民呆坐在那里,腦海里反復想著剛才那些問題,直到黃內侍進來問他是否需要進膳。
李世民有些惱怒。換做是李晉安,他絕不會進來驚擾他的。
“年歲幾何、入宮幾年?”
黃內侍不知這兩問是福是禍,他鎮(zhèn)定的回道:“奴婢二十有五,于武德二年冬入秦王府,至今已六年!
“二十有五年輕了些”李世民說道:“明日你去頂替李總管!
李世民本來算好了日子,今天要和他心愛的女人親熱一番的,被殷清風那些話一攪和,他只想一個人安靜安靜。后來想了想,他還是決定去一趟她那里。
到了她的寢宮,被告知她在沐浴,李世民聽了禁不住又心猿意了。他吩咐給他備膳后,轉身直奔她的所在。
自從修了這浴室后,他和她沒少在那里做些愛做的事。尤其是她的嬌聲在貼滿瓷磚的室內回響的時候,他的腰身擺動得更加有力更加歡快。那時,他覺得他征服了全天下!
李世民摟著依然慵懶的長孫氏,“那小子說要去游學!
“游學?”長孫氏一驚,從李世民的懷里坐了起來,“他是怎么和二郎說的?”
李世民一字不漏的將殷清風話重復了一遍!坝^音婢怎么看?”
“圣賢之道在農耕在商賈?”長孫氏沉吟了一會兒,“以他目前的作為,也不是沒道理的”
李世民悵然道:“是啊這一兩年我也在想,詩句歌賦既不能遮寒也不能果腹,圣賢典籍滿是仁義道德又卻不能增加一粒粟米,更不能讓國庫充盈這明君到底該如何做呢”
長孫氏也有些迷茫。
殷清風沒出現以前,明君之道就在典籍里,按照那些賢者的話去做就是了?纱筇片F在的變化,與圣賢的典籍根本沒有任何關聯(lián)。到底該信誰的呢?
她安慰道:“乾兒還年幼,他說的到底對不對暫時還不得知不管先賢們是對的,還是他是對的,最少眼下他已經提了很多良策,姑且按照他的策言去做吧”
李世民失神的說道:“也只好如此了”
長孫氏想了想,“城北的宮殿何時能完工?”
李世民振作起來,伸手將她摟住,“那小子的畫稿你也見了。閻立德說,只要有足夠的工匠,一年內就能完成前殿的建造,再用兩年,后面的宮殿和各處景致也能造好!
“也就是說,他三年內是不打算回來了?”
李世民撫摸著她的后背,“我當時也是這么想的!
長孫氏像是飽食的小貓一般伏在李世民的懷里,“他這般用心,二郎不再疑心他了吧”
李世民有些羞惱的拍了一下她的,“我何時疑心他了?”
長孫氏癡癡的笑著,也不回嘴。
李世民無奈的說道:“好了,好了,我承認,但那不是以前嘛。上次聽了你說了之后,我便沒再對他又疑心了!
長孫氏的手指頭在他身上畫圈圈,“三年或四年的時間,足夠二郎安撫住那些臣子,尤其是那些武勛了,省得他回來之后他們再誤判形勢。到那時,就不是你們君臣之間傷情義那么簡單了。”
李世民胸有成竹的說道:“后來我我細品了一下那小子的行為,的確沒什么可挑剔的。至于那幫軍漢,就算跟了那小子又能得到什么?還不是國公的爵位和上柱國的勛號?還能指望那小子封他們?yōu)橥醪怀桑?br />
所以,關鍵不是他是否有圖謀,而是這三年或四年內,能不能把按照他說的那樣把兵權控制在手中。”
“嘁”長孫氏鄙視了一聲,“現在知道他無私心了吧”
被揭短的李世民又想去拍,但長孫氏仿佛未卜先知一樣,捻起兩根玉指在李世民的腰間狠狠的擰了兩圈。
李世民登時沒脾氣了,討好的說道:“愛妻英明、愛妻睿智、愛妻洞察天下萬事!
長孫氏得意的輕笑了兩聲,嚴肅的說道:“你想如何安撫他們?以前還能蔭封些他們的子嗣,軍事學院建成后,恐怕蔭封這一條也用不上了!
李世民道:“是啊那也只好高爵厚祿了”
長孫氏道:“高爵可以,但世襲不可輕易封賞!
“這我曉得。換做兩年前,想厚祿也厚不成!崩钍烂耦D了頓,“我本就想從正月開始將各級官員的俸祿增加一倍,現在看來,那些武勛邊軍的可再加三成至于拱衛(wèi)京畿的也加三成,各地都督府的多加兩成吧!
長孫氏問道:“學院那里呢?”
“學院學院加五成如何?”李世民有些不確定。
長孫氏想了想,“是否不妥?學院建立后,地位本就高其他將領一等,若俸祿也高兩成京畿各衛(wèi)、府的還好說,那些邊軍恐怕”
“那就也是五成!那小子說了,以后大唐將用兵不斷,若是不拿出讓他們心動的俸祿來,他們又如何肯效命!”
長孫氏又問道:“若是按照他說的,成立十個軍區(qū),那之前的都督府需不需要裁撤又如何安置,二郎可是想好了?”
李淵稱帝后,沿用隋朝一整套的制度。這就是后世形容的“唐承隋制”。
軍事方面,李淵在關中地區(qū)十二道設置軍府,三個兒子也各開府領兵。中央以尚書省的兵部處理軍務。軍隊領導權由李淵親掌,但征戰(zhàn)事宜則多交給三個兒子。
武德七年,李淵認為全國基本統(tǒng)一,為結束軍事統(tǒng)治,他廢除總管制,改行都督制。統(tǒng)十州以上的設大都督府,其次分設中都督府、下都督府。其時設大都督府的有洛、荊、并、幽、交五個州。
到貞觀十三年,都督府增至四十一個。全國三百五十八個州,除京畿九個州外,全部分屬這四十一個都督府。都督府設都督一人,長史一人及錄事、參軍等員屬。都督主要負責地方軍的統(tǒng)御,但與當地軍府沒有隸屬關系。
等李世民即位后,他進一步整頓和充實府兵制度,使之更加完備。
貞觀元年,李世民將全國劃為十個道,置軍府六百三十四個,其中關中地區(qū)占二百六十一個,占全部軍府的百分之四十一,形成“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的格局。
除此以外,還將驃騎府、車騎府改稱折沖府,以折沖都尉、果毅都尉分任正、副統(tǒng)將。所有軍府均隸屬于十二衛(wèi)府及東宮六率。
折沖府分為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府兵的編制是十人為火,火設火長五十人為隊,隊設隊正一百人為旅,旅設旅帥兩百人為團,團設校尉。
至此,府兵制趨于定型和成熟。
現在還是武德八年,大唐的軍改只完成了都督制。
若是按照殷清風的軍分區(qū)制實行,將會在各級都督府上面增加一個軍區(qū)總都督府,或者直接取消那些都督府。
前者不會引起那些都督的不滿,并且還給了他們增加了一個加官進爵的途徑。至于后者誰甘心丟掉從二品的大都督、正三品的中都督和從三品的下都督?更何況,那些都督府內的長史也將丟掉官職。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從那小子提出軍分區(qū)制后,我就在痛疼這事兒!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觀音婢你說,會不會是因為那個軍分區(qū)制得罪了那些武勛,他們才沒表現出與他結交之意?”
長孫氏道:“不好說。一邊是巨量的錢財,一邊是官職。換做妾身來選,妾身也不好選擇。”
李世民道:“怎么不好選?換做是我,我就選官職!
長孫氏仰過身來,“可別忘了還有軍事學院。
出外征戰(zhàn)辛苦不說,一旦吃了敗仗,再高的官職又如何?但有了軍事學院又不同。只要進了學院,天下各統(tǒng)軍要看那些博士的眼色不說,沒有出外征戰(zhàn)的辛苦,更不虞丟官的風險。”
李世民回道:“可學院才能安置多少人?”
“各地的都督和長史也不過六十余人嘛。不說全部安置在學院里,那新成立的軍區(qū)不需要各級屬官嗎?”
李世民想了一下,“原先是三十三個都督府,現在變成十個軍區(qū),哪個更不用擔心那些將領作亂?”
長孫氏像是看白癡一樣白了李世民一眼,“那你告訴妾身,參謀部、裝備部、輜重部和作戰(zhàn)部是做什么用的?”
“是”
李世民剛說出口,長孫氏搶先道:“以水泥路連接天下四方,不管是十個軍區(qū)還是三十三個都督府,有什么區(qū)別?四個官署一旦確立,一個軍區(qū)官長就算轄兵百萬,他還真有可能作亂不成?
當然,除非子孫后代不孝,自作孽丟了皇室威嚴。否則,皇室威嚴日盛一日,那些武勛就得效忠一日!”
李世民的眉頭這才舒展開,有些得意的說道:“某有賢妻,萬事可定!”
長孫氏又白了李世民一眼,重新仰在李世民的懷里。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伸出祿山之爪探近長孫氏的胸衣里。為了分散長孫氏的注意力,他問道:“你說,那小子若是真心結交那些武勛,為何加盟到酒水里還有一些我并不重用之人?”
長孫氏沒好氣的說道:“那是你現在不重用了,之前呢?在他們投靠你之前,你手下才有幾個可用之人?”
李世民嘿嘿一笑,“這么說,他在替我收買人心不成?”
見長孫氏一副懶得理他的表情,他接著說道:“那你說,這幾個人我是否繼續(xù)重用呢?”
聽李世民問出這么白癡的話,長孫氏一把把李世民的手拽了出來,“熄燭、安寢!”
李世民頓時眉飛色舞,“正合吾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