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永世帝唐 第三百九十六章:不聞世家

作者/清風逸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望著殷清風清澈的目光,王度漸漸冷靜下來。

    在他為找到了家族再次崛起的契機而興奮不已的時候,他忘記了,這個契機來自于眼前這個少年。

    他感到羞愧,更感到惶恐。

    以往,他以家族千年的傳承而自傲、以往,他以家族治學治經(jīng)為傲、以往,他以父祖兄弟的才學為傲,但,無論是他的祖輩還是他引以為傲的幾兄弟,都說不出剛才那番話的。

    剛才,他因這少年的話而恍惚,沒有仔細辯查對與錯,但讓他心底生寒的是,這少年的心機。

    這少年先以冷淡相對,然后步步擊打他的心神,最后再說出如此驚人言論,徹底讓他的心神失守。

    這人確定還是一個少年嗎?

    尚幸,要不是他見其他世家不可為,要不是他想單獨與皇室茍合,他今日也不會聽到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

    他現(xiàn)在慶幸他找到了這少年。

    他打探過:其他家族在加盟會后,歡天喜地的離開了,歡天喜地的以為從李氏手里攫取了無數(shù)的錢財。他們根本不知道,在未來有著可以讓他們家族覆滅的對,叫做新秩序,在等著他們。

    而制定新秩序的人,一定包括這個少年人!

    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他立刻醒悟了,為何這少年一直對他冷淡、為何言語那么狠毒、為何敢說出讓王氏成為他的附庸原來,被普通庶民敬畏的世家,在他眼里只不要是一塊小小的絆腳石,而已!

    就在他為自己的推測而感到惶惶不安的時候,王度又想到了一件事。

    世家以及他們占有人口和土地,是從前漢后期以來,困擾歷代皇室最大的困擾。王莽改制,十年而亡。劉秀度田,不了了之。后漢皇室的羸弱和魏晉之后的紛亂,莫不與此有關。

    現(xiàn)在科舉出現(xiàn)了,從根本上打斷了世家對人的掌控。哪怕沒有殷清風說的官學,科舉也必然要超過蔭封制度成為選官主要的手段。

    只從這一點來看,王氏就要積極參與進去。更何況,這人說的這些絕不會是全部,李氏還有更多的手段在等著那些世家。

    想到這里,他肅然起身,恭敬的行禮道:“殷侯之才,老朽萬分敬仰。”

    他現(xiàn)在心里對殷清風沒有半點抗拒心里,甚至,他希望殷清風能再次開口,要王氏成為其附庸。

    這個念頭不荒誕!

    他是皇孫的夫子!

    雖然他理不清殷清風和李世民之間的關系,但殷清風能左右李承乾卻是無疑的!

    他之前和其他家族的家主都忽略了一點:殷清風不是傀儡!他若沒有真才實學,李綱和陸德明等人不會不反對李世民這個任命的!

    再加上剛才他對儒學的一番驚人見解,哪怕他以后只有一個駙馬都尉的外戚頭銜,都足夠讓他以儒學大名士的名頭震動天下。

    再加上他的財力

    王氏在他面前沒有任何自傲的根本

    殷清風道:“老先生想明白了嗎?”

    王度更恭敬了,“老朽回去將家族藏書列出詳細,若有殷侯所需,老朽定然奉上。除此之外,王氏只選派少許子弟入仕,其余人等皆專心治經(jīng)。”

    “能想到這一點已經(jīng)很不錯了,”殷清風道:“秦漢之前的儒學是在與其他學說爭斗中脫穎而出的。同理,現(xiàn)今的儒學想要不再度衰落就要集眾家之長。

    若想增補儒學,就不要在乎是法家的還是墨家還是黃老之術的等等,只要對治國有益的都加進去。

    而且,不要再分什么論語、孟子了,完全把以前的典籍和新增補的學說都糅合在一起。

    比如說仁政。孟子大學中庸里有沒有?如果有,都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單獨的篇章。

    關于農(nóng)耕的放在一篇里講述、關于律法的放在一篇里、關于營造的、關于武略的、關于水利的等等,都在這一部大的典籍里作為單獨的篇章而存在。

    老先生設想一下:以后皇室的儲君想要學習如何治國,只要領悟這一部典籍,該是如何的便利?而且,老先生等人也可以將這部典籍刪減一些內(nèi)容,貢天下人學習。”

    王度渾身戰(zhàn)栗不已。

    這是要逆天啊這個想法逆天、這部典籍逆天、編撰這部典籍的人,也要逆天啊

    天興王氏啊不!是他,是他興旺我王氏啊!

    他兩膝一軟,仰望著殷清風,“殷侯老朽老朽懇請族人參與此事”

    雖然殷清風已經(jīng)含蓄的點出他王氏可以參與,但他必須要殷清風把話說明。只有這樣,王氏才可以名正言順。

    這樣一部逆天的典籍,不是他王氏一族能完成的。但只要能參與進去,有唐一代的皇室就要善待王氏族人的!

    這,比什么都重要!

    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走在了別的世家的前面。

    可他同樣也清楚,殷清風有能力將王氏排除在外。

    他張了幾次口,很想求殷清風收下王氏。但多年的自傲,讓他真的難以啟齒。

    “既然老先生有此誠心為皇室效力、為炎黃苗裔盡心,清風豈敢阻攔。”

    王度心中甚是歡喜,“老朽一路進來,見殷侯身邊沒有人伺奉。老朽欲將族女遣至殷侯身邊,懇請殷侯收留。”

    殷清風笑了笑,“這樣以來,你我之間就不再是非親非故了?”

    王度臉上一紅,“能攀附上殷侯,是王氏之榮耀。能伺奉殷侯,是王氏族女的榮耀。”

    他終于把“攀附”二字含蓄的說了出口。

    殷清風指了指椅子,“老先生還是坐下說話吧。”

    王度訕訕的站起來,“老朽雖然年長,但才學可不及殷侯萬一,當不起“先生”一詞。老朽表字寄寓,殷侯”

    殷清風伸手制止,“不管老先生有顧慮什么,清風終究是晚輩。清風為皇室效力,老先生亦如此。所以,在稱呼上就不要計較了。”

    王度在心里對殷清風又高看幾分。

    他見多了一朝得志之輩。

    “老朽,愧受了。”

    “既然老先生有意舉族進京,清風有幾句不當講的話。

    其一,皇室歷來重視館藏。”

    王度立刻應承道:“王氏會將藏書謄寫一遍,獻于圣人。”

    殷清風向王度笑了笑,繼續(xù)說道:“其二,皇室廢除奴婢制勢在必得。老先生若有意,可去韋曲找一下韋綱和韋文宗,他們會告訴老先生他們是怎么做的。”

    王度心驚的同時,連忙應下。

    韋氏竟然已經(jīng)投效了李氏?而且,連廢除奴婢制這樣的大事都敢答應?究竟李氏給了他們什么樣的承諾,才讓韋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

    普通家族倒也罷了,失去了對奴婢對莊戶的控制,世家還是世家嗎?世人還敬畏他們嗎?不被敬畏的家族還是世家嗎?

    對那些家族本身來說,那些田誰來種?總不可能讓那些家族的子弟親身躬耕吧?就算他們肯,每個人要種多少畝地?五百還是一千?

    李氏這招兒也太狠了!一點兒余地都不給他們留。還好,某先行一步

    現(xiàn)在看來,關中的弘農(nóng)楊氏是李氏的姻親,應該已經(jīng)和韋氏一樣已經(jīng)投效了河東最大的兩個家族裴氏和王氏已經(jīng)倒戈了,像宇文氏和柳氏這樣的家族注定不足為慮。

    接下來,就是河南:竇氏和長孫家族與楊氏一樣,是李氏的姻親元氏可忽略不計、滎陽鄭氏獨木難支

    河北的李氏、兩門崔氏、盧氏、張氏范陽的盧氏已經(jīng)式微、趙郡的李氏與隴西的是一家人,那么,只要李氏擊倒兩門崔氏中的一支,天下定矣。

    韋氏祖地本就在京畿、李淵讓裴氏和王氏都搬遷至長安難道,要效仿秦嬴政聚六國君臣而咸陽?

    六國君臣之于咸陽,亂了大秦的根本。李淵這么做就不怕對,他不怕!世家再勢大,也大不過諸侯國。

    若世家皆遷徙至京畿蒼天!不出百年,人間不聞世家名!

    王度又是一身冷汗。

    不低頭片刻死,低頭慢慢死。李氏真是太狠毒了,詭計一手連一手,根本不給世家任何反撲的機會!

    不過嘛,現(xiàn)在這一切都與王氏無關了。人活著,誰還不是為了利益呢?參與編撰一部儒學大典,能給王氏帶來的,遠超王氏過往所得。從今日這一個刻起,王氏已經(jīng)與他們不同了!

    嗯某明日就回龍門,爭取三個,不,兩個月之內(nèi)就帶人來長安!半年太久了,一旦有什么變故,現(xiàn)在的卑躬屈膝全無意義不說,家族的未來更是堪憂。

    雖然他恨不得立刻回去安排,但王度還是恭敬的說道:“王氏與韋氏數(shù)代聯(lián)姻,現(xiàn)又時近元日,老朽正好要去拜訪一番。”

    “韋氏獻上土地、廢除奴婢,皇室自然要報之以李。老先生此去韋曲,可以找韋津談一談,”殷清風指著茶杯道:“其三:老先生若首肯,新式茶飲配上如此精美的瓷具,倒也相得益彰。”

    有韋氏幫殷聞禮賣茶葉,這瓷器也要找一個家族出面做吉祥物。就殷氏那點兒族人,能把一兩個州鋪開就不錯了,王氏正好人多勢眾,分散到幾十個州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果然!”王度心中吶喊,“裴玄真帶族人投效,得火爐和煤炭,看來那韋氏得到的是什么新式茶飲”

    他低頭看向茶杯。

    之前他為了在殷清風面前擺出長者尊嚴,雖然對這茶葉和茶杯興趣濃郁卻忍住沒有發(fā)問。經(jīng)他這么一說,看來這茶葉和茶杯的收益絕不在火爐和煤炭之下。

    如此,說服族人獻出土地就順理成章如此,販賣瓷具的錢財足夠族人安心編撰典籍。

    等到典籍完成,就是王氏再現(xiàn)輝煌之日!

    王度愈發(fā)恭敬,“老朽代族人恩謝殷侯。”

    “若謝老先生也應該感謝太子,沒有太子的應允,老先生此行不但顆粒無收,一個不好”

    王度低下頭,“老朽明日就進宮求拜太子殿下。”

    他之前最關注的就是李淵父子。

    多番打探后,他得出一個吃驚的判斷:自武德七年夏,也就是李淵從離宮歸來后,朝堂上實際已經(jīng)由李世n導,而李淵這個開國之君竟然有隱退的心意。

    若不是有此結(jié)論,他也不會找上殷清風。若不是找上殷清風,王氏或許就如其他世家一樣被李氏視為眼中釘、視為欲將鏟除的目標一啄一飲,天命之啊

    這老王頭看樣子被敲打得差不多了,小爺就不和你墨跡了。

    “清風還要把老先生來訪的經(jīng)過向太子稟報,就不留老先生了。”殷清風向外虛引,“清風預祝老先生明日與太子相談甚歡、賓主盡歡。”

    王度心中一凜,“老朽就不再叨擾殷侯了。”

    殷清風一邊走一邊說道:“自秦漢以后,由于中央集權官僚制的完善,影響家族盛衰的關鍵已不再是血緣。個人的品性、才能和優(yōu)良的家風,逐漸成為維持門第不衰的主要因素。

    鑒史可知,無數(shù)的高官因缺乏良好的家風和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而折戟沉沙,家族也因此灰飛煙滅。

    秦統(tǒng)一后的第一任丞相李斯才學通達,但在私欲的驅(qū)使下與內(nèi)臣趙高勾結(jié),篡改秦始皇遺詔,最后落得“夷三族”的下場。臨死前他對同刑的兒子感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警示后人:要想維持家族長盛不衰、爵祿蟬聯(lián),就必須懂得“盛極自損”“止足為貴”“持盈畏滿”的道理。

    老先生帶著誠意拜訪清風,送別老先生之前清風就妄言幾句:編撰新的儒學圣典功勞巨大,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若是由王氏一族獨自完成,皇室必然要猜忌,其他家族也會嫉恨王氏。

    所以”

    王度誠惶誠恐的躬身道:“老朽代王氏先祖與族人恩謝殷侯警世之言、愛護之心。王氏但有所成,皆殷侯之功殷侯但有所令,王氏竭力完成。

    老朽另請殷侯向太子回稟時,代王氏美言幾句:就說老朽與族人唯太子是瞻,不敢有任何妄念老朽與族人有自知之明,豈敢獨占潑天大功。”

    殷清風對于“殷侯但有所令”什么的,不以為意。他警告王度要止足為貴、要持盈畏滿,自己就不能犯這樣的錯誤。他巴不得讓李世民以為他沒有與任何人結(jié)黨聚勢。

    “清風身為臣子,一切以皇室為重。而且,清風年少,一心求學。若老先生以后如無要事,以后這國公府老先生還是少來為好。

    而且,剛才老先生說的族女,清風就敬謝不敏了。”

    王度先是詫異,然后恍然領悟:這人有今日的成就,非僥幸得來、非李世民抬舉,而是他真的看透世間艱險、人心險惡

    “請殷侯代老朽向鄖國公請罪,老朽這就告辭了。”11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固安县| 巩义市| 廊坊市| 织金县| 福州市| 和平县| 泰州市| 武穴市| 阿克陶县| 五大连池市| 遵义县| 舒兰市| 无棣县| 垫江县| 华亭县| 沧州市| 海林市| 平湖市| 宁波市| 全椒县| 六安市| 岳西县| 柏乡县| 徐州市| 红原县| 西昌市| 醴陵市| 商河县| 三门峡市| 美姑县| 邵武市| 阳城县| 耿马| 瑞丽市| 开江县| 龙海市| 赤峰市| 自治县| 黑河市|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