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是不想打攪你工作!”米嘉父親說。
騙鬼去吧,米嘉沒工作的時候也不見他打電話來。一般一個星期才聯絡那么一兩次。連微信都不怎么發,發十條回一條就不錯了。
“說正事!”米嘉母親不耐煩了。
“哎,我看到新聞了,你那個公司被市長視察了是不是?”米嘉父親說。
“對啊。”米嘉說,“拿了一個項目。”
“這下好了,光宗耀祖啊,我們米家也算是出了一個名人。”米嘉父親很是高興。
米嘉倒是很不以為然,這名人的標準未免也太低了吧。才是市長來視察,能算什么啊。上回市長還視察了旋轉餐廳的水果店呢。
“這兩天你有空嗎?”米嘉父親問。
“有吧,什么事?”米嘉問。
“回來祭祖啊。”米嘉父親說,“好容易建功立業了,當然要告訴祖宗。”
“這個……”米嘉事情很多。
“一天就行了,不會耽誤很久。”米嘉父親說,“你早上來,中午拜祭,晚上就可以走。”
“好吧。”米嘉說,反正現在米嘉也沒什么可以做的,“我明天回去。”
“好,我在家里等你。”米嘉父親說。
家?米嘉從來沒覺得鄉下那個地方是家,從小到大他都很少回去。以前的家是毛巾廠宿舍四樓,現在的家是花園島第三期四樓。
關了電話,米嘉又一口氣喝了一瓶水。
“是你父親嗎?有什么事?”戰蘭問。
“明天我回鄉下老家一趟,我爸說要祭祖,真是太夸張了。”米嘉說。
“應該的。”戰蘭說,“這可是上百億的項目。”
“是啊,整個龍津有幾個人能做這么大項目。”孟若婷說。
“全國都不多。”張之說。
“全國的話就很多了。”米嘉說,人家隨便一個大項目就幾百上千億的,米嘉這個能算什么。
“那都是國家投資,私人資本這么大投資的單一項目很少。”張之說。
“明天我陪你一起去吧。”戰蘭說,“正好我要去那邊考察適不適合建養豬場。”
“我也一起去。”張之說,“舊城重建項目千頭萬緒,不能浪費時間,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
“我明天還要上班。”孟若婷說。
“那你就去上班啊。”米嘉說,“還有你們也不用來,我一個人去就行了。”
“干什么?”戰蘭問。
“路不好,開著很顛簸。”米嘉說。
“你家那個大橋村不是在國道旁邊嗎?國道能差到哪里去。”戰蘭說。
“下了國道還要走好一陣子。”米嘉說。
“這是suv啊,怕什么。”戰蘭說。
“對啊,這么大的車,肯定沒問題。”張之說。
這是suv,又不是越野車。這兩是完全不一樣的。suv只是多功能車,看上去好像能越野一樣,其實只是比轎車強一點。
當然走國道是沒問題的,走泥路一般也不會有什么問題,畢竟鄉下的路還是要走車子的,不論摩托車還是三輪車,它們能過suv自然也能過。
“張總你還是留下來吧,公司沒個說話管事的不行。”戰蘭說。
“我留下來沒用的,那些老板全都要直接找老板。”張之說。
“至少也要留個人看門。”戰蘭說。
“有的,其他人都正常上班。”張之說。
“好了好了。”米嘉說,“都一起去吧。”
“那好,我去請假。”孟若婷說。
米嘉根本沒說孟若婷,她湊什么熱鬧。算了,反正都這樣了,一起去就一起去吧。人多還熱鬧。
第二天一大早,米嘉還沒起床就被門鈴吵醒了。三個女人不約而同的來了,一起站在門外。
現在才六點鐘啊,這么早想干什么呢!一個個穿的好像花一樣,這是下鄉,又不是去參加頒獎典禮,穿這么漂亮干什么。
米嘉開了門讓她們進來,三個人往哪里一站,又不像頒獎典禮了,比較像模特走秀。
“你們怎么這么早?”米嘉問。
“早點來早點到啊,不然誤了時辰怎么辦。”戰蘭說。
“我帶了早餐給你吃。”孟若婷說。
“我也帶了。”張之說。
孟若婷帶的是湯粉,張之拿的是白粥,都是清湯寡水的樣子,看著就沒胃口。現在米嘉只想狠狠地吃油膩的東西。
“你昨天喝了這么多酒,還是吃點清淡的。”張之說。
“今天已經恢復過來了。”米嘉說。
“我也帶了東西給你吃。”戰蘭說。
戰蘭帶了糯米豬肉丸子,老大一個,外面沾滿了糯米,里面是柔軟的碎肉,一咬一大口肉汁。
米嘉把整整一盒豬肉丸子都吃光,胃口就打開了,順便把米粉和白粥也都吃掉了。
吃完天已經完全亮了,米嘉趕緊收拾好東西,上了車就走。這時候路還不算堵,再晚可就要上班堵了。
開了半個小時上了國道,然后一直往前開就行。國道前兩年才重修過,做得很漂亮。然而和高速還是有不少差距。
高速上只有車,國道上除了車,還有摩托車,電單車,助力車,自行車,還有人。
離開城區,進入鄉村,連牛都走上來了。現在村里很少用牛耕田,不過養牛的人還是很多,畢竟牛全身都是寶。
皮可以用來制革,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牛角還能用來做梳子。
開了兩個小時,米嘉有些困了,換戰蘭來開。又開了一個小時,米嘉換下了戰蘭繼續開,開了半個小時,終于看到了大橋。
這條大橋叫做龍津渡大橋,當年是龍津地區建起來的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的橋梁,全市上下都非常珍惜。
有些人專門搭一天的車從市區來看橋,當作旅游景點。到了現在,大橋當然早就落后了,也不會有人專門來看。
但是大橋這兒還是有個集市,每逢圩日四面八方的村民沿著國道來大橋趁圩。
所以大橋村得經濟其實是比周圍地區發達的,要是按照之前的經驗,再過幾十年,大橋村就會發展成為鎮子。
可現在交通太方便了,有能力的人都跑大城市打工去了。大橋村也是如此。被城市抽走了青年,大橋村也只能和其他村子一樣慢慢萎縮。
現在大橋村有一千多人口,可常駐的只有三四百,全是老人小孩,青壯年都在外頭打工。
“前面就是。”米嘉說。
“終于到了。”孟若婷早就坐車坐煩了,“開了好久呢。”
“三個半小時。”米嘉說。
“比去省城還遠。”戰蘭說。
從龍津城區到省城才兩個小時,回鄉下倒是要三個多小時。其實直線距離還是大橋村比較近,只是國道開不快,繞路比較遠,所以需要的時間多。
快要到大橋的時候,有一條很小的岔路,從岔路開過去,馬上就看到大橋村得招牌。
米嘉的父親在村口等著,看到米嘉的車子,興奮得直擺手。
米嘉停下車,剛想過去說話,就看到幾個村民扛著大紅鞭炮跑過來,在村口饒了一圈,點著炮仗,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
“這是干什么?”米嘉一臉懵逼。
“光宗耀祖啊!”米嘉父親說著不小心吸了一口炮仗炸出來的煙火氣,咳嗽不停。
“爸你小心點啊,身體不好就不要搞這些。”米嘉說。
“不是我要搞,全村人要搞的。”米嘉父親說。
“全村人?”米嘉問。
“我們米家好容易出了個人物,當然要隆重其事。”米嘉父親說。
這時候村里冒出上百村民,一起圍過來,“米嘉長這么高了?”
“這就是米嘉啊?”
“車子好大!還是奔馳呢!”
“這車子得好幾十萬吧?”
“起碼上百萬。”
“要是我有上百萬就好了。”
“米嘉,米嘉,你還認識我嗎?我是你侄子啊!”
“米嘉我是你孫子。”
“米嘉,我是你三叔!”
“認不認得我了?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
米嘉基本不認識,因為很少回來,只好咧開嘴傻乎乎的打招呼。那些人和米嘉打了招呼,都眼巴巴的看著他,好像在盼望什么。
米嘉一頭霧水,這是要做什么?
米嘉父親一捅米嘉,小聲提醒他:“派紅包啊!”
“紅包?”米嘉還真沒想過。
“小嘉你的紅包在這里。”戰蘭走下車,從包里拿出一個塑料袋給米嘉,里面全是紅包。
幸好還有戰蘭在。
“謝謝,還是你想的周到。”米嘉接過紅包,要不然都不知道該怎么收場。
給那些叔伯侄孫發了紅包,他們立即喜笑顏開,紛紛說:“果然不愧是我們米家最有出息的人。”
“難怪能做大生意呢。”
“我們村子就米嘉最大方。”
米嘉父親看到戰蘭,眼睛一亮,拉著米嘉問:“這位是?”
“這是我做生意的合伙人戰蘭戰小姐。”米嘉說。
“戰小姐好。”米嘉父親想握手,又不敢,伸出手縮回來。
“米伯伯好。”戰蘭主動和他握手。
“好,好,太好了。”米嘉父親笑得嘴都要裂到耳朵根。
這時候孟若婷和張之一起走下來,感嘆:“哇,這么熱鬧的?”
米嘉父親愣住了,拉著米嘉問:“這兩位又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