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曹軍的每一步都在關羽的計算之中。
曹操敗了。
脆敗!
劉軍的騎兵緊追著虎豹騎的屁股打。虎豹騎別說組織反沖鋒,陣形都無法重新集結。
反而退回去沖亂了自家步兵的陣形。
由于雙方的騎兵咬得太近,曹操的步兵又不敢放箭。
就這樣被張遼和徐晃一直追著屁股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直到退回營寨
“叮叮叮”
關羽也沒想把曹操怎么樣,畢竟兩方勢力沒有正式對立。一些小摩擦肯定是能夠通過外交解決的。他只知道劉琦在打益州,并不知益州已定。如果與曹操卯上了,劉琦將面對多線作戰的困境。上次回長安大家一致通過了發展民生的決議。
曹操卻被這一仗震住了,一直引以為豪的虎豹騎在關羽大軍面前不堪一擊。
不是將士們不拼命,實力差距太明顯啊!
痛定思痛!
才發現荀攸提議他盡快結束征戰,努力發展民生是多么的正確。
發展才是硬道理啊!
兵沒人家強,馬沒人家壯,甲沒人家堅,刃沒人家利
只一戰,虎豹騎折損近半,可連人家大陣都沒接觸到。若不是關羽大軍出陣驅趕可能連劉軍的一具尸體都留不下。
就算如此,那他也只是敗了一陣而已,人數上依然有著絕對的優勢呢。
打,還是怕打不過。
退,很沒面子!
右北平和遼西現在看來是想都不用想了。
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體面的離開。
曹操不退,關羽也不進。
兩軍就這樣相峙了七八天。
關羽是不會退的,曹操退不退他管不著。消耗從來都是相互的,那就看誰耗得起。中間曹操也不斷的派使者前來協商,要么關羽退出右北平,要么交出袁譚。
要袁譚其實就是個幌子,想要關羽退出右北平才是曹操的真正目的。
可惜關羽根本不買他的帳,打輸了的人還好意思來提條件?
關羽就一句話,曹操愛在哪兒呆著在哪兒呆著,劉琦一天不撤回收復幽州的命令,他就會準備進攻被曹操占據的漁陽、燕國、范陽三郡。他才不管現在這些地盤在袁家手中還是曹家手中。
使者的回話讓曹操氣得頭疼!
看來這個結只能由劉琦來解了。可從徐無山到長安這也相距太遠了吧?來回談個判再耽誤個個把月,都到來年春天了。
打又打不過,談又沒得談,退又不甘心。此時的曹操真是騎虎難下!
劉琦怎么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徐無山呢?
劉琦不能!
但是信使可以。
關羽在接受袁譚的求救后,就向長安派去了信使匯報情況。雖然他不知道劉琦已經回到長安,但荀彧會安排好一切。
跟荀彧在一起,劉琦當然能猜到北方事態的各種發展趨勢。
曹操如果不知難而退,便一定會找關羽的麻煩。
而關羽剛烈的性格一定會迎難而上。
那么摩擦在所難免。
所以,信使穿過草原到了柳城再轉到右北平前線,雖然耽誤了不少時間,但還是在最緊張的時刻趕到了。
兩封信到達關羽手中,一封是給曹操的。
關羽這邊無非是夸夸他干的好,鼓勵鼓勵罷了。
曹操看到劉琦的信有些驚訝,根據路程來看,這封信最少是一個月以前,甚至是自己剛剛進攻幽州之時。
難道劉琦真有料事于先之能?
其實,只是劉琦傳信的方式比較先進一些罷了。
飛鴿?
當然不是,還沒練出來呢!
就算練出來了,這么冷的天氣往北方飛也是不現實的。
打了那么多異族,滅了那么多草原民族,肯定是能撈到不少好處的。
成群的牛羊馬匹只是其中之一。
鷹也是其中之一。
這信件便是由鷹傳遞的。
當然,這個方法并非來自北方的草原。而是來自西部大漠。
趙云在收服西涼各羌的戰斗中發現了一個特殊的人群熬鷹人。
由于西部土地貧脊,除了牛羊之外,糧食疏菜是遠遠不夠人們食用的。
百姓們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有其它的生活技能。捕獵便是最原始的生存手段之一。
人類在進步,捕獵的工具和器械也都在發展。
就象其他地方的民族會訓練獵狗一樣。大漠中的人早早的發現了鷹也是可以被馴服的。
古代獵人沒有槍械等現代的狩獵工具,所以經常用獵狗或馴化的獵鷹捕獲獵物。
鷹獵的關鍵,是獵鷹的調養、馴化。獵手們捕獲野鷹后,便注入全部心血,精心喂養、細心關照,為鷹做皮絆、制眼罩,每天放飛、進行調馴。
在馴化之前,要給鷹喂好吃的,使它盡快長得膘肥體壯。但這時的鷹膘是一種虛膘,要使它變成肌肉才有力量。馴鷹開始,首先要給鷹拉膘,不但不給進食,還要給它洗胃。洗完胃再用熱水給鷹洗澡,讓它出汗。晚上再把鷹放在專門馴鷹的粗繩子上,鷹站不穩,而且還有人在下面不斷地用棍子敲打繩子,繩子不斷晃動,這樣鷹就無法睡覺了,這叫“熬鷹”。
鷹疲乏到極點,就會掉在地上,此時用清水沖洗鷹頭,然后讓鷹飲茶或鹽水。這樣沒幾天鷹就瘦下來了,有的鷹會餓得只剩皮包骨頭,一點精神都沒有。
這時就開始馴化,用特制的眼罩戴在鷹頭上,不讓它看見任何東西,專門喂它一些兔子、鴿子、小鳥等動物肉,使它消除對人的恐懼和敵意感。接著就是讓它進行捕獵訓練。
鷹的尾毛有十六根。鷹就憑這十六根尾毛調節起飛、制動、滑翔、下墜和捕捉獵物。訓練時用線把這十六根尾毛一根一根地纏起來。羽毛之間的線不能太緊或太松,過緊了不能起飛,過松了它就會飛跑。在訓練的場地上把兔子、鴿子用繩子拴住。一切準備好后,就把鷹的眼罩摘掉,這時獵鷹便去抓捕獵物,直到吃飽。
接下來的訓練就是當它捕捉到獵物后不讓它吃,如此反復多次,到最后才讓它吃。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把羽毛松開幾根,乃至以后全部松開。半個月后,鷹就完全被馴化了。檢驗馴化的結果時,在房內放置些肉,招鷹來吃,如鷹能來吃,就算成功了,就可以到外邊放鷹捕獵了。
喂鷹時,只喂瘦肉,而且不能飽食,這是因為“鷹飽不捕獵”。還有不見獵物,不揭眼罩,更不能解開腳絆,這就叫“不見獵物不放鷹”獵鷹用它的利爪能捕捉狼、黃羊、狐貍、兔子和其它飛禽類動物。
這是一個殘忍的過程。
但是,這也是大漠之中的人類為了生存而想出來的辦法。
強者生存!是自然法則。
對于獵鷹來說,人類是兇殘的強者。
對于被它捕捉的獵物來說呢?鷹也是兇殘的強者。
能用來捕獵,當然可以用來傳遞消息。
不過,一只被馴化的鷹是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遠的飛行距離的。
它們已經從精神和身體上被人類完全控制。它們不能離開熬鷹人太遠。當然熬鷹人也不會讓獵鷹離自己太遠,馴養一只鷹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誰也舍不得讓它一去不返。
最遠距離不過方圓二百里。
不過,劉琦接受了這個職業后,便以長安為中心,組建了一個靠獵鷹和熬鷹人組成的信息傳遞組織。百里為點,據城轉發。
所以,這兩封信傳到關羽手中其實不過十余日罷了。
這個是曹操所不知道的。也還好他不知道,不然劉琦給他的一波接一波的打擊還不讓他失去爭霸的雄心?
7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