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崇禎十五年 第973章 野戰(zhàn)又何妨(求月票~~)

作者/韭菜東南生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渤海所山下。

    黃塵滾滾,大軍云集。

    什克騰旗的蒙古騎兵一分為二,呼哬著,向前奔馳。

    雖然是一分為二,人馬比明軍少,但蒙古人并不畏懼,在他們的內(nèi)心認(rèn)知里,不要說明人,就是東邊的滿洲八旗,論騎射之術(shù),也比不過他們。

    “噠噠噠噠”

    馬蹄急促,雙方變陣。

    蒙古人使用騎兵沖擊,最擅長的就是一個字形的包抄隊列,尤其是遇上步兵。只要這么讓他們包住了,先弓箭再騷擾,不停的逼近,待步兵反擊,他們卻又策馬遠離,這么反復(fù)的放鴿子,最終,被包圍的步兵會精疲力盡,精神崩潰,然后他們一個沖擊,就可以將步兵全殲。

    即便不是步兵,遇上明軍騎兵,這個戰(zhàn)術(shù)依然有效。

    后來,明軍騎兵也學(xué)到此戰(zhàn)術(shù),但實際應(yīng)用起來,卻遠沒有蒙古人那么嫻熟。

    “噠噠噠噠”

    明軍也是陣。

    而此時,本塔爾已經(jīng)辨認(rèn)出,兩股明騎兵,戰(zhàn)馬精良,訓(xùn)練有素,分別是明國的三千營和周遇吉率領(lǐng)的宣府騎兵。

    而兩股明軍的字沖鋒陣,都有點不尋常,感覺他們挨的極密,一個接一個,相鄰的兩個騎兵只差一兩步,隨時都可能會撞在一起。

    這是什么戰(zhàn)術(shù)?

    明人瘋了嗎?就不怕撞在一起嗎?

    即便不撞,如果要轉(zhuǎn)向怎么辦?

    但此時此刻,本塔爾也顧不上多想,只能呼喊:“呼哬殺”

    雙方以對,急速相撞,最先交鋒的不是中間的主力,而是兩翼的邊鋒。

    眼見快要臨近一百步,蒙古騎兵紛紛摘下短弓,搭上弓箭蒙古短弓最大的優(yōu)點不是射程,而是射速。從七十步兩軍相遇,進入弓箭射程,到雙方戰(zhàn)馬馳近,這短短地七十步,優(yōu)秀的蒙古騎兵可以連射出三支箭,繼而放下弓箭,用彎刀迎戰(zhàn),同樣距離,同樣戰(zhàn)馬奔馳的速度下,明軍騎兵卻不能做到,而一個人多射出一到兩支箭,那么,同樣的人數(shù)之下,他們揮灑出去的火力,就會超過對方一成,這也是蒙古騎兵馳騁天下的一個絕招。

    今日同樣,蒙古騎兵在一百步抽箭張弓,準(zhǔn)備對明軍連續(xù)傾射箭雨。

    但九十步,八十步

    蒙古人還沒有來得及放箭,就看見對面奔馳撞來的明軍騎兵,手里都舉起了一個短短地什么東西。

    隨即,“砰砰砰砰”白煙冒起,一枚枚肉眼難見的鉛彈呼嘯而出,向他們急射而來。

    原來,遂發(fā)短銃經(jīng)過兩年的研究和嘗試,已經(jīng)定型并且開始大批量的生產(chǎn),最先裝備短銃的就是三千營的騎兵,上馬之前,先裝好了火藥和鉛彈,然后等到敵人臨近,進入八十步之后,立刻搶先開槍射敵,比之弓箭的七十步,遂發(fā)短銃八十步的射程,不止是多了十步,更是占了開火的先機。

    蒙古人猝不及防,兩邊邊鋒瞬間就倒下了很多,不是本人中彈,就是戰(zhàn)馬中彈。

    蒙古騎兵全部都是輕甲,有的甚至沒有甲,遂發(fā)短銃的威力和射程雖然弱于遂發(fā)槍,但對付他們,卻是綽綽有余。

    戰(zhàn)馬嘶律律的悲鳴中,蒙古人原本嚴(yán)整的字形,一下就散亂了不少。

    而后,三千營騎兵將短銃塞回腰中,取出掛在馬鞍上的短弓,戰(zhàn)馬奔馳之中,又向蒙古人傾射了一輪箭雨,最后掛了短弓,摘了長刀,向沖撞而來、但臉上已經(jīng)露出驚慌的蒙古騎兵砍去!

    砰砰砰。

    雙方撞在一起。

    刀劍相交,戰(zhàn)馬悲鳴,痛苦落馬之聲,響成一片。

    因為有遂發(fā)短銃的相助,原本在第一輪的弓箭急射中,一直都于下風(fēng)的明軍騎兵扳回了一城,不但沒有吃虧,反而是占了大便宜。

    “撤”

    當(dāng)見到明軍騎兵陣中白煙冒起,己方騎兵紛紛落之時,本塔爾就知道自己失策了。

    可惡的明人,居然將火器用到了騎兵身上,也不知道他們的短銃是如何造出來的?

    怪不得他們會密集的擠在一起,原來是為了最大發(fā)揮短銃齊射的威力。

    但此時此刻,也顧不上多想了,本塔爾撥轉(zhuǎn)馬頭就跑。

    其他蒙古騎兵也迅速的掉頭而走。

    騎射之術(shù),蒙古人天下第一,逃跑之術(shù),蒙古人亦是第一,不論當(dāng)年朱元璋朱棣,還是后來的黃太吉,在和蒙古人的交手中,都很難全殲對方,茫茫大草原,好像總是眷顧蒙古人,令他們即便大敗,而可以逃回很多年,這也是藍玉跋涉數(shù)千里,殺到貝加爾湖,直搗北元老巢的原因,因為只有在老巢里,為了衛(wèi)護家眷,蒙古人才不會輕易逃脫,也只有如此,才能徹底的殲滅他們。

    本塔爾的什克騰旗急急逃走,但明軍騎兵卻沒有追趕,他們打掃戰(zhàn)場,原地警戒,飛龍旗之下,三千營主將虎大威,一臉喜色,笑開了懷。

    “哈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短銃之術(shù),三千營已經(jīng)操練好一段時間了,今日是第一次使用,雖然殺敵不多,只令什克騰旗扔下幾百具尸體,但卻已經(jīng)顯出了運用的效能和實際的威力。以后但有遂發(fā)短銃,明軍和蒙古騎兵面對面的沖鋒,就不會再吃蒙古弓箭的虧了。

    “援兵來了,援兵來了”

    山腳之下,正在死守的楊軒部,見到遠處原野中的滾滾黃塵和蒙古韃靼忽然往西南調(diào)兵,立刻明白,大明援兵來了。袁樞帶人大聲呼喊,明軍士氣登時就是大振。

    而圍攻他們的林格爾旗,卻顯得戰(zhàn)力不足。

    寶利德事情敗露,被阿濟格索拿,送往沈陽,扎布被任命為臨時旗主,但他血脈不夠尊貴,對部眾的號召力不夠,因此,看起來很是熱鬧,林格爾旗圍住了楊軒的殘兵,四面猛攻,但實際上卻并沒有什么太激烈的戰(zhàn)斗,雙方只是用弓箭和鳥銃對射。

    扎布十分著急,連砍了兩個怠惰的部下,不過卻依然不能激發(fā)部下的奮戰(zhàn)之心,面對陣型嚴(yán)整,戰(zhàn)意堅強的明軍方陣,他干著急沒辦法。

    明軍興奮。

    與之相反,什克騰旗的快速敗回,令各個蒙古親貴吃驚不已。

    阿濟格更是憤怒。

    “本塔爾,廢物!”

    不過最終阿濟格還是強自壓住了火氣,等本塔爾到了面前,下跪請罪之時,他冷冷詢問戰(zhàn)事的經(jīng)過。

    當(dāng)聽到來的乃是三千營和宣府騎兵之時,阿濟格眼中的怒氣,登時就不見,帶之的是一種驚訝和不安雖然不情愿,但他卻不得不接受一個現(xiàn)實,那就是,隆武小皇帝識破了他的聲東擊西之策,派出了三千營和宣府騎兵的主力,救援渤海所了,照常理推斷,跟在三千營和宣府騎兵之后的,必然也是明軍的步兵主力。

    也就是說,阿濟格想要突襲明國京畿的策略,已經(jīng)是失敗了。

    當(dāng)聽到明軍騎兵使用短把鳥銃,在馬上齊射,瞬間就打斷什克騰旗的隊列之后,阿濟格的臉色已經(jīng)變成了凝重,明人又出新戰(zhàn)術(shù)和新武器了,也怪不得本塔爾會敗。

    但這并不表示他會輕放本塔爾。

    “區(qū)區(qū)兩千明軍就讓你敗回,本塔爾,你實在是丟蒙古勇士的臉!”

    “前鋒敗逃,乃是重罪,念在你是我大清忠臣的份上,本王給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阿濟格面色冷冷,馬鞭向前一指:“聚攏人馬,再次出擊,這一次,本王率領(lǐng)大軍,親自為你壓陣助威。若是再敢擅自逃回,墜我蒙古勇士的聲威,就休怪本王無情了!!”

    本塔爾爬起來,

    正要咬牙切齒的領(lǐng)命,就在這時,“噠噠噠噠”一個蒙古探騎忽然疾馳而來,到了阿濟格面前翻身下馬,跪報道:“王爺,西面,南面,東面,皆由明軍出現(xiàn),從軍旗看,有明國京營三營,保定兵,通州兵,昌平兵,玉田兵,他們行軍極快,人數(shù)極多,其中南面旗幟最多,兵馬最盛,順著官道而來,將整兒原野都塞滿了”

    聽到此,蒙古親貴都是色變。

    阿濟格急忙登上高處,向南面望去。

    黃塵漸漸從地平線滾起,先是一點一線,繼而蔓延開來,變成了滾滾土流,同時的,由遠及近,隆隆隆隆,一種沉悶的腳踏大地的聲音,也漸漸傳來,雖然沒有數(shù)萬戰(zhàn)馬一起奔馳那么震撼,但卻也同樣震動人心。

    只聽聲音看黃塵就可以知道,明軍最少怕是有數(shù)萬,甚至是十萬人。而從距離推斷,明軍距離他們,已經(jīng)只有三四里了。

    站在阿濟格身邊的蒙古親貴都驚,有人小聲嘀咕:“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明軍?”

    顯然,面對大明重兵,他們的信心已經(jīng)有所動搖了。更有人想,如果數(shù)萬明軍都如山道口的明軍那么難纏,今日無論如何,他們也不可能是勝了,甚至有可能會大敗,不如撤退吧

    但這句話,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敢和阿濟格說。

    在阿濟格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沒有不戰(zhàn)而退四個字,誰敢讓他退兵,他一定會撕了誰。

    阿濟格臉色發(fā)青,他知道,他必須做一個選擇了,如果是過去,他一定會毫不不猶豫的命令蒙古騎兵突擊,趁三路明軍剛到,立足未穩(wěn),沖殺來去,就在這渤海所山下,和明軍來一次大決戰(zhàn),在野戰(zhàn)中,一舉解決明國的全部主力!

    但今日,他卻是猶豫了一下。

    一來,蒙古騎兵尚沒有完全下山。

    第二,事情很明顯,隆武小皇帝已經(jīng)識破了他聲東擊西的策略,對渤海所早有準(zhǔn)備,原本應(yīng)該在宣府的宣府騎兵,以及京師的三千營都出現(xiàn)在了渤海所,現(xiàn)在大軍浩浩蕩蕩而來,兵馬數(shù)萬,儼然是決戰(zhàn)的姿態(tài),難道隆武小皇帝有十足的勝算?又或者是布置了什么陰謀詭計?

    第三,經(jīng)過去年前年的兩次入塞之戰(zhàn),阿濟格對明軍的實力,已經(jīng)有了重新的認(rèn)識,他知道,不能再用過去的眼光看明軍了,如果明軍真有數(shù)萬人,兵力超過蒙古,能不能戰(zhàn)勝,還真是一個疑問。

    第四,今日除了一千正白旗的白甲精銳,其他都是蒙古兵,而蒙古兵的戰(zhàn)意并不堅定,是否能遵照他的命令,猛沖猛打,他心里是有疑問的

    不過危急關(guān)頭,阿濟格也不顧不上么多了,一旦明軍大兵趕到,三面合圍,他這三萬蒙古騎兵就危險了。于是他轉(zhuǎn)身回頭,環(huán)視站在身邊的蒙古親貴,不驚反笑,信心十足的笑道:“哈哈哈哈,明軍傾巢出動,看來是要和我大清決戰(zhàn)了,只可惜,其統(tǒng)帥無能,不會用兵,面對我大軍,居然還急速行軍,一點都不知道珍惜體力,此正是薩滿天神賜給我們的好時機啊。”

    說著臉色一沉:“羅額爾德尼,巴札木蘇,傳本王的命令,不必等全軍下山了,各部游騎立刻對明軍展開攻擊,用我蒙古勇士的弓箭和彎刀,殺明人一個片甲不留”

    巴札木蘇,是哈刺慎喀喇沁左旗旗主,這一次,因為入襲的渤海所長城距離哈刺慎左旗只有兩百余里,因此,阿濟格也調(diào)動了哈刺慎左旗,作為旗主,巴札木蘇郡王,親率五千哈刺慎騎兵以為相助,但不同于張家口塞外四旗,他哈刺慎左旗主要任務(wù)是輔助,因此,在這之前,阿濟格并沒有調(diào)動他,但現(xiàn)在明軍大兵趕到,事危急,阿濟格不能不用他了。

    “嗻!”

    各個蒙古親貴和大小將領(lǐng)都是答應(yīng),下了高處,各領(lǐng)兵馬,準(zhǔn)備出擊。而剛才逃回的什克騰旗重整兵馬,再為先鋒。

    此時此時,大約八成蒙古騎兵都已經(jīng)連人帶馬下山,但仍有兩成在下山的道路中,而京營楊軒和密云兵的頑強固守,也依然還在進行中,所以蒙古兵一次又一次的發(fā)動攻擊,但沒有大炮相助,在明軍嚴(yán)密的陣型和犀利的鳥銃面前,他們每一次的沖鋒所換來的,不過是一具又一具的尸體。

    “嗚嗚”

    蒙古號角在原野里鼓蕩,蒙古人排列馬隊,大聲鼓噪,鼓舞士氣,準(zhǔn)備出擊。

    而這時。

    那從地平線上卷起的滾滾黃塵,越來越近,在冬日那并不溫暖的陽光照耀之下,清楚看到,明軍旗幟遮天蔽日,兵馬浩浩蕩蕩,車輪轔轔之中,隱隱還能聽到“咚咚咚咚”的行軍小鼓之聲。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元谋县| 平武县| 资源县| 积石山| 慈溪市| 金溪县| 普定县| 宁南县| 红原县| 千阳县| 西宁市| 平塘县| 从化市| 桂东县| 邳州市| 桐城市| 日喀则市| 洱源县| 辉县市| 日土县| 齐河县| 辽源市| 民丰县| 曲阜市| 平乐县| 安泽县| 鄂托克前旗| 淮北市| 大厂| 莆田市| 威信县| 澄江县| 出国| 德州市| 竹溪县| 全州县| 南木林县| 买车| 包头市|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