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今日怎飲了這般多的酒,秦酒甚烈,多飲傷身!
昭德宮內(nèi),秦王政渾身上下散發(fā)著酒意,靜站在里間,雙臂伸展,任由公孫麗服侍著自己,將袍服落下。
“哈哈,今日武真侯從南郡歸來,寡人甚喜,故而,多飲了兩盞。”
聞麗兒言語中的關(guān)切,秦王政更是受用,緩緩一笑,擺手一言,看著侍女近前端來的醒酒湯,端來一盞,抿了幾口。
“武真侯”
“大王每一次相見武真侯,總是擺宴暢飲,說來,大王待武真侯還真是寬厚!
“果然如此,以武真侯之軍伍謀略,大王怎舍得讓其安穩(wěn)在四郡之地,不讓其領(lǐng)兵出山東,妾身記得不錯,武真侯身上還兼有上將軍之職的!
淺紅色的裙衫著身,淡妝而顯,深居咸陽宮,渾身上下越發(fā)顯得雍容華貴,舉手投足間,早已不顯少女之時的江湖俠義之氣。
將大王身上褪下的衣袍落在屏風(fēng)之上,攙扶著大王行進不遠處的軟榻落座,武真侯今日入咸陽宮的消息,公孫麗自然清楚。
雖不覺得詫異,然……大王待之實在是榮寵。
以不到二十之歲,得封關(guān)內(nèi)侯,秦國百余年來,唯其一人。
按理說,將來應(yīng)發(fā)揮更大作用,偏偏這個時候,大王將其調(diào)遣至南郡等四郡,堪為一方小諸侯一般整治四郡。
盡管也是不差,但秦國之內(nèi),若要論功勞之輕重、大小,軍功至上。
“以后有的是機會,何況武真侯已經(jīng)爵封關(guān)內(nèi)侯,果然再滅一國,如何封賞,大秦百余年來,雖有功勞蔭及子孫者,可武真侯目下并未有子嗣落下!
秦王政搖搖頭,個中之事,王弟已經(jīng)提過,而且,藍田大營乃是上將軍王翦一手錘煉而出,蒙氏一族又得重用,軍伍之內(nèi),也得有別樣的二柄把持。
舒適的躺靠在軟榻上,東出順利,治下諸多郡縣也無大事,秦王政覺得這個情況還是不錯的,今夜偷個小懶,安穩(wěn)睡一宿也是不錯的。
“武真侯出身道家天宗,超凡脫俗,妾身雖鮮少關(guān)心朝政,也知曉武真侯行事快哉,似是不若昌平君、李斯、王綰等日夜操勞不斷。”
“大王既這般盛寵武真侯,何以不予武真侯配以良緣,恩澤綿延”
公孫麗從旁側(cè)侍女手中濕潤的綢巾,持之,為秦王政擦拭面容,言語間,隨意而落。
“哦,哈哈,麗兒今日怎對于武真侯的事情這般關(guān)心”
“武真侯行事雖不若昌平君等日夜辛勞,治理諸般大小之事,可僅僅武真侯所出奇策、良策,都足以令大秦受益良多。”
“至于武真侯所配良緣之事,略有不妥,武真侯身邊并不缺少絕色,且以武真侯如今的地位,欲尋良緣,也是極難的!
“莫不麗兒有高見”
于公而言,自己為大秦之主,武真侯為大秦之臣。
于私而言,自己是先王之子,武真侯也是先王之子,盡管母祚不同,卻均為先王血脈,聽得麗兒此言,秦王政倒也來了一絲興趣。
倒是今日的麗兒有些奇怪,根據(jù)往事,麗兒應(yīng)該極為厭惡武真侯才是,今日倒是反轉(zhuǎn)過來了一般。
“妾身不過俗人,哪有什么高見!
“不過是昨日有贏秦宗族之人拜見,一時有感罷了!
“大王為贏秦族長,宗族支脈不少,昨日覲見之事,倒是有不少姿容秀麗的適齡之人,她們身為贏秦族人,若然能夠獻上一份力,也是應(yīng)該的!
“果然許配武真侯,則更顯殊榮!
公孫麗搖頭輕笑,對于武真侯玄清子,己身自然是不喜的,自然是厭惡的,可……如今的秦宮之內(nèi),大王對其明顯是有別于旁人的。
這就說明武真侯定有別樣的不俗之處,據(jù)傳,大王在數(shù)年前立下王儲和王后的事情上,也曾咨詢過武真侯。
秦廷上下,有此待遇的,唯有武真侯。
果然……如此,那么,以大王對于武真侯的盛寵,只要武真侯不出現(xiàn)什么根本性的錯誤,一生絕對榮寵不衰。
那么,再加上武真侯一直以來的超然地位,那就注定武真侯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對于大秦的國事、大王的私事有一定發(fā)言權(quán)。
念及此,公孫麗心中嘆息不已,自己本也不想要如此的,奈何膝下已經(jīng)有了陽滋,已經(jīng)有了高兒。
將來或許還會誕下子嗣,自己的恩怨若然落在他們身上就不妙了。
秦廷的許多公主,大都許配重臣以姻親,或者許配其余邦國之人以姻親,若然生死愛戀之良緣,鮮矣。
依照大王的性情,將來或許會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不會對陽滋如此,可將來一切說不準,若然得了武真侯些許言語。
那么……一切或有不同。
還有高兒,自己雖不愿將來高兒卷入什么王儲之爭,然遍觀秦國孝公以來的百余年之事,從未有過例外。
高兒若是相爭,自己當(dāng)如何
先前韓申師兄唯有謀秦的時候,對于韓申,公孫麗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希望師兄留在咸陽,以為上卿。
將來還能夠成為高兒的臂膀。
現(xiàn)在……,一切成空。
也許是自己想多了,也許是自己真的想多了,然……萬一一語成讖呢
自己能做的并不多,現(xiàn)在自己容貌未有大改,大王對于自己還算寵愛,若然十年之后,年老色馳,恩寵不復(fù)。
又當(dāng)如何
相較之自己同武真侯之間的恩怨,一切種種……也不算什么了。
“贏秦宗族之人”
“這個……,待寡人問詢過武真侯再論。!
秦王政先是有些詫異,而后啞然一笑,三代以來,多有滕妾之姻親,多有蒸報之姻親,宗族之內(nèi)姻親倒也沒有什么,反而更為親近。
按理說,先王已逝,自己身為王兄,再加上贏秦宗族族長,應(yīng)該對王弟的姻親之事有所上心的,不過……王弟是向來有主意的。
這等事情,自己還真不好做主。
但……麗兒這個主意還是相當(dāng)不錯的。
“自然!
公孫麗秀首輕點,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言。
多說反而無益。
“近來后宮之內(nèi)可有什么要事”
連日來,軍國大小之事甚多,秦王政都有些理會不過來,再加上后宮之事早就交給麗兒,倒也不曾多做理會。
如今歇息,隨意閑談。
“后宮之內(nèi),并無大事。”
“倒是前兩天胡亥公子受了一點風(fēng)寒,在院醫(yī)的湯藥下,也逐步康復(fù),明日就應(yīng)該恢復(fù)的差不多了!
后宮之內(nèi),自從夏太后、華陽祖太后、楚夫人、敏夫人、凝香等人先后不存,雖無王后,可一切諸般之事盡在自己手中。
公孫麗并不強求太多,一切按照后宮的秩序就行了,有錯就罰,有功便賞,沒有什么太大的難度。
將綢巾落在青銅盆內(nèi),盥洗了一下手掌,想了想,并無什么真正大事。
“胡亥”
“嗯,他母親雖犯了錯誤,但胡亥并無錯,好生照看,待其成年,便入兩大學(xué)宮歷練!
胡亥
對于這個名字,秦王政已經(jīng)許久沒有聽到了,這個名字還是武真侯在隴西驅(qū)逐北胡的時候,自己欣喜之下,為其所取。
奈何其母不為良人,處心不.良,乃有那般的下場。
至于孩子,還是贏秦一脈的子嗣。
“是,大王。”
公孫麗也是一直這般做的,規(guī)制之下,對于秦廷諸公子的待遇,沒有半點克扣,一視同仁。
“大王,伏念先生已經(jīng)離開秦國,咸陽宮內(nèi)無大才,接下來諸公子、公主教導(dǎo)如何”
隨即,公孫麗又想起一件事,不是什么大事。
“這個……,接下來寡人會下令從中央學(xué)宮召來院堂博士,以為教導(dǎo)!
的確是一個問題,以往二三年,都是伏念在咸陽宮,無論是文武,都可以教導(dǎo),且都教導(dǎo)的很好。
其人離開秦國,一時間,自己也忘了這般事。
但……也容易處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