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熊啟一言出,整個章臺宮殿內(nèi),更是為之一靜。
一道道目光落在熊啟身上,絲毫不掩飾那般的意外和啞然,相邦身為國府領(lǐng)政之臣,官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更別說……昌平君還是楚國先王的子嗣,自幼生長在華陽太后膝下,雖未踏足楚國,卻是楚國外戚的柱石。
而今,有著這般身份,竟然直接提出那般論斷。
先行攻楚。
的確,相邦之言楚國治情獨特,可……于群臣而言,還是覺得詫異萬分。
一時間,群臣沉思。
上首而立的秦王政聞此,微微頷首。
“大王!”
“李信以為,相邦之言雖大略謀國,可楚國固然廣袤,然其繁華富饒之地,盡皆在淮水兩岸、江水以北!
“數(shù)十年前,楚國都城數(shù)次遷移,無論如何遷移,都是在淮水兩側(cè),楚國泰半民力、兵力也都在淮水兩側(cè)。”
“江水、嶺南、南海雖廣袤,可盡皆蠻荒叢林密布之所,且百越族群甚多,匯聚一處,不堪一擊!
“果然大軍南下攻楚,則只消下淮水與江北,則楚國可定!”
殿中一片默然,李信再次一語。
“臣以為,相邦之言,國尉之論,齊楚先后之爭,都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
“具體諸般,自當下楚之后,再行計較。”
“此事多言無用!
李斯起身,拱手一禮。
“齊楚先后,諸位不比再論。”
“寡人已有決斷,先行攻齊,雖有容易,然先楚更有大局!
“寡人之言,先行攻楚,明日朝會,議政決斷具體攻楚方略!
秦王政歸位王座之上,明眸巡視整個章臺宮正殿。
落下最后一語。
……
……
一個時辰之后!
興樂宮內(nèi),鴻臺之側(cè)。
“數(shù)月前,聞武真侯之意,寡人細細思忖良久,便也是有覺率先攻楚為上,齊國……抬手可定!
“楚國,堪為大戰(zhàn)。”
“武真侯,你覺……諸將之中,誰可堪滅楚主將?”
冬節(jié)時日,那個數(shù)月前還有些繁華的花園內(nèi),已然凋敝甚多,更別說,不遠處,還有大片沒有清理的積雪,秦王政同周清行走其內(nèi),旁側(cè)鬼谷蓋聶、郎中令蒙毅隨伺。
雖剛才沒有與會大朝會,但蓋聶可參知政事。
率先滅楚!
是自己數(shù)月前就已經(jīng)思襯好的,今日大朝會,觀李信、辛勝、王賁等人論戰(zhàn),很是欣賞,那也是戰(zhàn)機。
不過于己身不同罷了。
并無過錯。
反而,能夠看到一位位軍中少壯之人的身上,彌散出的那股勇武強戰(zhàn)之意。
“哈哈哈。”
“大王于玄清此問,卻是令玄清有些為難。”
“論兵戈強戰(zhàn),目下軍中,無論是九原蒙恬,還是李信、辛勝、王賁、楊端和等,都可承擔此位。”
“所不同者,便是觀誰之方略最佳,如此,方可從其中挑選出良將。”
迎著王兄看過來的目光,周清為之輕笑。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軍中諸人,合適的不少,但要說是誰,還是要看他們誰更準備的充分,明日才是兵略。
“哈哈,果然武真侯領(lǐng)兵滅楚,可有方略?”
秦王政亦是大笑。
而后話鋒一轉(zhuǎn),隨意一言。
“齊楚之線,先行滅楚,則齊國頗有可能不戰(zhàn)自潰!
“若是玄清領(lǐng)兵滅楚,則率大軍,橫推南楚,不求奇兵奇謀,徐徐將楚國之力壓下去。”
于這個話題,周清倒是沒有避諱什么。
此戰(zhàn)滅楚,主將人員會在李信、蒙恬、辛勝等人選擇而出,王翦與王賁父子二人希望不算很大,當然并非沒有希望。
“哈哈,倒是如王翦之兵略!
“惜哉,王翦目下老矣。”
秦王政頷首一笑,沒有多言。
穩(wěn)打穩(wěn)扎,算得上王翦東出滅國的大略,鮮少有奇謀,直接大軍推過去,輔以諸般,方有如今兵略。
王弟如此之言,看來同王翦用兵有相仿之處。
“蓋聶先生,明歲攻楚,怕是先生又要前往齊國了。”
話鋒一轉(zhuǎn),秦王政視線落在旁側(cè)的蓋聶身上。
齊楚兩國,無論如何,不能夠有相互支援的跡象。
齊國那里已經(jīng)有頓弱和姚賈了,再有蓋聶前往,自己更為放心。
“當不負大王所望。”
蓋聶持劍拱手一禮。
“大人,滅楚之后,諸夏當一統(tǒng)了!
同弄玉兩個人,將大人身上的朝服一一解下之后,話語之家,聽聞如此,亦是有些感慨。
遙想當年跟隨在大人身邊,山東諸國仍存,而今,眨眼間,山東六國只剩下齊楚兩國,明歲更是要攻楚。
楚國而滅。
齊國不堪一擊的。
諸夏自然一統(tǒng)。
“三代以來,諸侯并起,大周亦是諸侯分治,大秦郡縣一體大半,一統(tǒng)諸夏,堪為古之未有,公子,這樣的國度,算得上千秋唯一了!
聞雪兒妹妹之言,弄玉不由微微一笑。
一匡諸夏自是極好的,否則,諸侯分治,彼此之間紛爭不斷,受傷的還是那些兵卒民眾,果然一統(tǒng),則好上太多。
“千秋唯一!”
“差不多。”
“消息此刻應(yīng)該從咸陽傳出去了!
“明歲楚國那邊,應(yīng)該也是準備好了。”
周清很是贊賞的看向弄玉。
這個詞不錯。
繁瑣的朝服落下,換上一襲輕快的長衫,隨意在偏廳內(nèi)行走,距離朝會結(jié)束也有數(shù)個時辰了,明歲秦國攻楚的消息,應(yīng)該在奔向各處的路上了。
與此同時。
另外一側(cè),咸陽宮內(nèi),申時之后,秦王政吩咐郎中令蒙毅相召李信入宮。
“追擊殘趙之力,進軍遼西,燕丹之隕,茲爾大功!
“然此刻寡人相召于你,卻是想要一聞你對于攻楚如何方略?”
數(shù)人隨意行進在興樂宮前的場地上,冬節(jié)時日,夜晚的涼風還真是不若,不過,有著四周高墻,倒是好了不少。
秦王政看著身側(cè)那身披重甲的李信,笑語而出。
“嗯?”
旁側(cè),蒙毅狐疑,隨伺的鬼谷蓋聶也是看了李信一眼。
攻滅楚國方略,大王怎么不相召父親蒙武與上將軍王翦,甚至于國尉也可,卻先行相召李信?
縱然大王一直以來非常欣賞李信,此舉……蒙毅覺得有些不妥,本以為是其它事,不曾想?yún)s是這般。
微微疑惑,沒有多言。
“這……,回大王!”
“滅楚方略,李信所決唯有十六字!”
“主力深入,隔絕江淮,攻略淮水,江北可滅!”
聞此。
剎那間,李信神容大喜,如何不明白大王之意。
旋即,略有思忖,便是將一個大致的方略說道而出,雖不算完整,可接下來還有數(shù)月,足堪將此方略完美呈現(xiàn)。
期時,定當可以領(lǐng)軍滅楚。
攻戰(zhàn)滅國。
“主力深入,隔絕江淮,攻略淮水,江北可滅!”
“哦,如此方略,兵力幾何?”
秦王政聞此,亦是歡悅。
“二十萬!”
李信悠然一語。
“如何進軍?”
秦王政略有好奇。
此處雖沒有輿圖,但相信在李信的腦海中,楚國的輿圖無比清晰。
“李信所言方略,除卻需要一支主力大軍外,還需要兩支偏師,一者從碭郡南下,直入淮南地,隔絕楚國王室重臣前往江東,沿著吳越舊地南下嶺南!
“二者,便是從巴蜀調(diào)來水軍,隔絕楚國王室前往洞庭故地,從那里歷經(jīng)沅水深入嶺南,只消占據(jù)彜陵之地,便可功成!
“三面而動,合我大軍主力,直入淮水壽春,攻滅楚國,如此……二十萬兵如此,加上偏師,二十余萬!”
李信單手在身前虛空劃動。
右側(cè)一點,向下一劃。
左側(cè)一點,畫了一個圈。
而后大手一揮,便是聚合一處。
“哈哈哈,李信勇武也!
秦王政贊譽。
“蒙毅,你覺如何?”
有覺從開始到現(xiàn)在都是自己和李信再說,旁側(cè)的蓋聶與蒙毅沒有言語,旋即,看向二人。
“大王!
“臣以為李信將軍此策上佳。”
聽李信將軍分析局勢,配合自己所記下的楚國輿圖,蒙毅為之一笑,亦是贊嘆。
“蓋聶先生呢?”
秦王政頷首,視線落在蓋聶身上。
“這……,蓋聶不擅軍事,李信將軍此策方略上佳,然……滅楚之要似是落在淮水與江北,于江南、嶺南、南海之地,未做圖謀!
蓋聶略有遲疑,拱手一禮,對著李信看了一眼,隨之而應(yīng)。
李信之策同武真侯、國尉之言相差不少,但那個策略還是不錯的。
一戰(zhàn)而落,就算不能夠?qū)⒊䥽鴱氐诇绲簦敲矗䥽膊粫刑珡姷牡挚怪Α?br />
“大王!”
“楚國之力,泰半在淮水,部分在江水,將兩地楚國之力攻滅,楚國已然而滅。”
“或許江南、嶺南、南海也有楚人逃竄,然……期時只需要派遣山地精兵,前往追捕緝拿便可,若然耗費太多的兵力,倒是不妥了。”
李信聞此,微微一笑,再次一語。
“將軍此言亦是道理,蓋聶終不擅軍事,大王見諒!
蓋聶持劍一禮,淡淡而應(yīng)。
秦王政聞聲,觀蓋聶先生,心中略有思忖,若言蓋聶先生不通軍事,是不可能的,或許非兵家大才,但鬼谷擅長的就是決斷。
蓋聶先生如此,莫不是覺得李信此策殘缺甚多?
或許,李信之策,需要明日議政之時,在給予群臣商討,可……李信之策,自己很欣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