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唱完了一首之后,就退下去休息,換了一個樂師演奏曲子,又來了幾個跳舞的妹子。
這一次演奏的曲子略歡快了一些,跳舞的妹子節奏也跟著歡快了一些,這才讓方浩感覺到一些趣味。
然后,素心又重新登臺,這一次她要唱的是一個名為賀霞客的人的作品,良夜行。
韓世堅對旁邊的方浩說道:“老賀從外地來咱們國子監也有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情是很有一些的,不過參加了幾次科考,都不是很理想,他準備要是下一次還不能通過的話,就放棄科考,回到老家縣里做一個縣學的教諭算了。”
他指了指離這個圈子比較遠的一個中年人,說道:“就是這一位。”
音樂聲中,素心緩緩的吟唱起來:
“皎皎明光,粼粼清波。涼風輕揚,月桂婆娑。
煢煢孤影,悠悠星河。如此良夜,如此良夜何。
縹緲白霧,殘敗枯荷。迢迢彼岸,隱約歡歌。
他人得意,我獨蹉跎。如此良夜,如此良夜何。
斗轉星移,流光易過。忽忽一生,感慨實多。
我有佳曲,無人唱和。如此良夜,如此良夜何。”
這一曲唱完,稀稀拉拉的響起了幾聲禮貌性的叫好聲。
“這個人一定在這個圈子里面沒有什么地位”方浩這樣想著。
唱的是什么內容他也沒有聽清楚,寫得好不好他也無從辨別,但是從臺下的反應中可以看出一個人在這個圈子里面的地位。
這一首之后,又是一個外地過來國子監的太學生填的鷓鴣天,同樣也是羈旅之情:
“年少不堪困窘憂,孤身長作異鄉游。
夢中遍飲千江水,客里曾逢幾度秋。
歌入耳,酒傾喉,相思盞盞意難酬。
半生只是逐虛影,一醉焉能散苦愁。”
和上一首一樣,叫好聲寥寥,看起來又是一個沒有什么地位的人。
等到素心唱到梅瑜填的雙調憶江南時,叫好聲又熱烈了起來。
“江南月,渺渺遠人間。如鏡如弓如翠眉,照山照水照窗前,長伴佳人眠。
佳人眠,寶帳染輕煙。醒后雖多惆悵事,夢中應是艷陽天,挽手續前緣。”
素心的歌聲還沒有落音,叫好聲就熱烈了起來。
真不是多好的詞,可是,因為是梅翰林家的公子寫的,那就必須要大聲的叫好:
“這詞寫的太好了!”
又是那種都不知道唱的什么,就趕著來拍馬屁的人。
“此詞由江南月,渺渺遠人間起”
又是一個聽了前面兩句就開始搜索枯腸,長篇大論的家伙。
“啊!啊!!素心,你唱得太好了,我愛你!”
這是不知道怎么混進來的奇怪的生物。
在方浩看來,前面的一些作品雖然透著一股窮酸,畢竟也是人類的情感,好不好另說,多多少少也能夠引發一點共鳴,可是到梅瑜這一首,實在找不到什么可以引發共鳴的地方,只能說是練習詩詞的產物,并不比那種數著字數填空的文字游戲高明多少。
但是,因為填詞的人是梅翰林的兒子,它就必然成為了一首大家交口稱贊的好作品。
他想著:“這樣的人,以后就是這個國家的治理者,想起來真有一些可怕。”
不過,他也還是狠狠的夸贊了一番梅瑜的作品。
他自己都感覺到虛偽透頂。
“以后還是別參加這樣的聚會了。”
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宴會持續的時間很長,一邊聽著歌舞,一邊吃吃喝喝,互相吹捧著,倒是讓很多人感覺不錯。
但是方浩越來越覺得乏味。
月亮升了起來,慢慢的升到了中天。
這一場宴會已經到了尾聲。
終于,方浩的參賽作品作為壓軸表演開始了。
素心報出方浩之名時,很多人都認真起來。
他們雖然在小圈子里面互相吹捧的風氣很盛,但是他們也知道,叫他們這些料,也就是一個業余玩家的水平,在由那些當官的組成的京城文人圈,是沒有他們地位的。
可是方浩不一樣。
方浩的詩詞作品,那是公認的好,甚至被秘書監少監司徒南看好,要收錄進盛世風華錄,這可是專業中的專業選手。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都安靜了下來,靜靜地聽著素心唱出那一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曲歌罷,過了一會兒,才爆出一片叫好聲:
“好!這詞填得太好了!”
“此詞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全篇皆是佳句,清雄曠達,當世少見,此闋詞出,所有中秋之詞黯然無色矣!”
“此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而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
“此詞上闋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闋因月而感人間之事實。揮灑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蕩之氣,超絕塵凡。”
不只是詞寫的確實很好,方浩的身份地位也讓他們沒有辦法不吹捧。
這一次的吹捧,確實是真心實意的。
因為寫的實在是太好了。
在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在方浩以前的那個世界,同樣也是這樣。
說到中秋的詩詞,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一首。
坐在方浩身邊的那幾個人,此時看方浩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就像看著天上人一樣。
世界上真的有天才這種生物。
韓世堅突然嘆息了一聲,問方浩:“方將軍,你這詞里面高處不勝寒一句,是不是因為前幾天遇刺之事而發?”
“額”
方浩心忖:“我就是抄了一首詞,哪里有什么有感而發?你這解讀得也太過了一點吧?”
不知道該怎么解釋,只是笑了一笑。
在大家眼里,這就是默認了。
梅瑜笑道:“聽說圣上已經準了方將軍攜帶家眷去邊關,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愿望卻是實現了。”
方浩又笑了一聲,心里想著:“這樣解讀下來,以后還讓不讓人抄詩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