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離見公孫衍看著自己,擺了擺手,道:“大良造您放心,我當然不會去跟秦公講,說你是老虎的!我怎么能如此不講義氣呢?”
公孫衍狐疑的看著鐘離,鐘離笑道:“我會去告訴秦公,您千萬別信你兩個弟弟的花言巧語,其實大良造忠心耿耿,忠心天地可鑒,就算接了我們齊王的玉佩,那也沒有一點兒的反心!”
鐘離這么一說,公孫衍腿肚子都要轉筋了。
如果鐘離去秦公面前,嚷嚷公孫衍就是那只老虎,還有一線希望。鐘離當真去秦公面前,給公孫衍洗白的話,公孫衍才像跳進了黃河,怎么也洗不白了!
畢竟國君是多疑的,何況是趙駟這樣,年輕有為,手腕又狠的國君?
鐘離一個齊國人,使勁狠命的給公孫衍洗白,像話么?
當然不像話!
而且特別的不像話!
公孫衍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干笑道:“齊國使者,貴齊國人才濟濟,何必在乎我這個小民呢?”
鐘離一笑,道:“你可能沒聽說過,我們成侯的一句至理名言。”
成侯就是鄒忌,鐘離把齊國響當當的成侯都抬出來了,公孫衍卻不知成侯說過什么至理名言。
鐘離笑著道:“成侯說了,一個兒子孝順,不如三個兒子孝順。”
鐘離說著,還比劃了一下三,在公孫衍面前晃了晃。
公孫衍一陣語塞,兒子?
門客都不行,還把自己比作齊國的兒子?這是什么比喻?糙的很!
鐘離道:“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兒子不是越多越好,但是孝順的兒子,越多越好。”
臨危不懼,面對沙場面不改色的公孫衍,今日看著鐘離,卻越來越后怕,當真應了那么一句,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鐘離要是無賴起來,公孫衍都害怕!
別說是公孫衍了,鐘離自己都覺得害怕
公孫衍有些服軟兒,干脆也不繞彎子了,道:“齊國使者,咱們這無冤無仇的,您怎么跟我較勁呢?”
鐘離笑著拍了拍公孫衍的肩膀,道:“是了,我們這近日無怨,往日無仇的,我怎么是跟你較勁了?我這不給你找個好謀生么?”
公孫衍拱手道:“真是對不住,當真對不住,小人在秦國正好,因此只能辜負了齊國使者一片好意了。”
公孫衍不想“跳槽”,意思很明顯,饒是鐘離這么說了,他還是不想來齊國。
仔細想想,也是。
在秦國,公孫衍可是大良造,武官第一把手,而且手握重兵,再者說了,他雖是武官,但又兼具智囊的職務,秦公又剛剛即位,身邊能信任的人少之又少,公孫衍可謂是一個人兼具了趙駟的左膀右臂。
眼下混的如魚得水,公孫衍怎么舍得走?
一捧珍奇珠寶,雖然眼下痛快了,但是哪是長久之計?
公孫衍心里算的清楚著呢,因此并不打算貿然跳槽。
公孫衍毫無留戀,很快就離開了。
鐘離挑了挑眉,也沒有強求什么,也回了自己的營帳。
齊太子見他回來,也沒見到公孫衍跟著,便道:“先生,情況如何?”
鐘離擺手道:“別提了,秦國這個大良造,倔的很。”
齊太子一聽,這就是沒成。
齊太子蹙眉道:“先生可還有妙計?”
鐘離坐下來,把手支在案幾上,道:“大良造之所以猶豫,那是因為他還有退路,還有其他路可以選擇,那我們就把其他的路,和退路,干脆一口氣堵上!”
齊太子眼皮一跳,堵上?如何堵上?
鐘離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說:“反正已經夠亂了,不如再添一把柴火,燒的更旺盛一些。”
齊太子遲疑的道:“不知道這柴火是誰?”
鐘離摸了摸下巴,說:“添柴這事兒,不能讓咱們的人去做,太危險,免得燒了自己,我看魏國人就不錯,讓他們親自去添柴,這樣一來,魏國的路,還有秦國的退路,就全都被堵上了,一石二鳥,還方便。”
齊太子聽得更是糊涂了,道:“魏國人?”
魏王這次來會盟,來了很多魏國的大臣,但是重要的那幾個,其實他們都見過了,無非是龍賈老將軍、魏章、龐蔥、惠施等等。
張儀如今已經從魏國到了齊國,所以也不是魏國人了,還能有誰?
鐘離對齊太子招了招手,道:“他們魏國的隊伍中,是不是有個叫田需的?”
田需
鐘離這么一問,齊太子臉色當即不太好看了。
因為的確有個叫做田需的人。
而且一聽這名字,似乎就明了了,田氏乃是齊國的貴族姓氏。
前齊國,姜姓呂氏,稱為姜齊。
而他們現在的齊國,已經改朝換代,雖然還稱作齊國,但已經不是姜姓呂氏的舊貴族,舊貴族早就給“流放”了。
如今的齊國出于陳厲公之子陳完,陳完后改陳氏為田氏,因此現在的田齊,田氏乃正統貴族。
田齊的人因為要延續齊國正統,所以仍然以姜太公的子孫自居。
這一說起氏田,第一個想起來的,肯定是齊國貴族啊,而且是嫡親的貴族。
例如齊國的相國田嬰,就是如今齊王的親弟弟,又例如大將軍田忌,也是齊國的公族出身,純正的老齊人,地位非常高貴。
田需,本來就是齊國人,這是沒跑兒的事情。
齊太子聽到田需的名字,臉色一變,鐘離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板上定釘了。
鐘離道:“這個田需,怎么回事?”
鐘離雖然知道一些歷史,不過知道的并不全面。
他知道田需,還是因為公孫衍。韓非子里記載著,公孫衍和田需有仇,這兩個人是政敵關系。
后來公孫衍投奔了魏國,在魏國做丞相,也是風生水起,田需很敵視他,公孫衍聯合諸國抗擊秦國失敗之后,田需就在魏王面前重傷了公孫衍。
因此公孫衍離開了魏國,來到了韓國做丞相。
后來公孫衍想要回到魏國,田需懼怕自己的政敵東山再起,于是就誹謗公孫衍殺死了張壽。
張壽也是公孫衍的政敵之一,魏王深信田需,因此并沒有再啟用公孫衍,并且殺死了公孫衍。
公孫衍這個“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一代巨擘,就這樣消失隕落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