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來過印渡的李彧不知道這里的生活環境是如此的惡劣,即便他曾有過預計,但情況依舊超出了他的預計。
雖然他在當地獲得了許多的幫助,但威脅依舊不曾停歇,尤其是他們劇組拍攝的地方是印渡最大的貧民窟,這里聚集了上百萬饑不裹腹的人。
人一窮就膽大,人一閑就事多,夜晚的酒店周圍經常有閑散社會人員在游蕩,報警吧,人家說等出事再說。
出于安全起見,劇組包下了這一整座酒店,而且下達了很嚴格的規定:無論拍攝到多晚,住在酒店的人人必須回酒店,不經特許不準離開,有事要外出的話,最少需要兩名安保人員跟隨,這是不可以觸碰的底線,如果有人違背,立刻開除,強行押送回國內。
安保隊伍是從國內調集的,說句不好聽的,李彧信不過印渡的所謂安保,畢竟連這里的警查部門都只會要錢而不管事。
至于自己雇傭印渡安保?別逗了,弄不好就監守自盜了,這是人以及文化的問題,所以這里的安保力量大多是從國內調集的。
這是生活中的問題,拍攝中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第一次到印渡的李彧對于任何事物都格外的小心,在整個拍攝過程中,他都處于一種學習狀態,學習印渡的文化以及關于文化的種種知識。
一個是因為他處于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取景,必須要對當地的文化有所了解,另一個是劇組中相當一部分的工作人員是印渡人,就算為了表示尊重和應有的理解他也必須要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了解道印渡與華夏的文化差異,與華夏不同,印渡文化中的”宿命論”給他很大的“震撼”,他在華夏接受的意識教育和文化中,講的是“人定勝天”,只要努力奮斗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在印渡文化中,這種天定的命運異常強大,人在命運面前就是渺小而毫無意義的,每個人都自有一方天地和自己的角色,人在命運前需要做的只是順天意而非盡人事。
印渡是個完整的國家,不是李彧一個人能夠改變的,他也不想改變,最終的他只能選擇“有限的尊重”這個國家的制度,“尊重”他們的文化與歷史。
當李彧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就明白自己沒有辦法去改變或者去主宰什么,這也是李彧覺得很難駕馭或者操控拍攝的原因。
他只能任由影片隨著情節自行發展,在印渡這塊土地上,也許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選擇,他只能放開懷抱,用寬容的心接納新事物,希望能夠產生奇妙的結果。
有不好的消息,自然有好的消息,正如李彧邀了印渡最具卓越才華的曲作家A·R·拉曼擔任主題曲的創作者。
A·R·拉曼被稱為當今世上最偉大的電影作曲家,他改變了印渡電影音樂的歷史,是他將印渡音樂帶到世界舞臺。
截至2003年,拉曼出品的電影原聲大碟累計全球已賣出超過一億張,也令他登上世界頭三十位最高銷量的音樂人之一。
例如李彧很慶幸找了一位印渡導演左右助手,作為地道的印渡人,洛芙琳幫了李彧的大忙。
甚至李彧每天都需要洛芙琳陪伴在身邊,除了夜晚。
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李彧不懂印渡語,洛芙琳的主要工作并非組織而是翻譯,生活在貧民區的很多孩童對于英語很不熟練。
洛芙琳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劇本上一段段一句句的文字翻譯成他們聽得懂的印渡語。
第二就是需要她跟印渡籍的工作人員協調,以檢查每天的工作是否有疏漏與安排次日的拍攝。
李彧在印渡忙碌的拍攝,可并沒有減弱對于國內電影行業的關注。
11月1日上映的《色戒》早已下畫,最終的票房成績是1.15億,比之原時空要少兩千萬。
這部分票房基本被《三十三天》給截留了。
同樣的《失戀三十三》天也下畫了,完顏磊信誓旦旦的三億慶功會終于還是沒有機會舉行,票房止于2.7億便算完結。
有些遺憾,但這個成績已然很是亮眼,這在華語電影票房史上是亞軍的位置,僅次于老謀子的2.91億的《大波妹》。
最遺憾的當屬徐小徐了,不過現在的她依舊是春風得意,借助這波東風,可讓她出了好一陣的風頭,各種節目上的是不亦樂乎。
其實對于這個成績,三家投資方來說并沒有絲毫的遺憾,甚至還有點慶幸。
他們可不是為了老謀子著想,他們單純的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包括李彧。
2.7億與3億僅僅相差三千萬,能夠分配到他們手里的也僅有1200w,三家再分更少了。
即便少也沒人會跟錢過不去的,原因還是他們都不想把起跑線拉的過于變態,而且三家都有各自的規劃。
在老謀子沒有新作品問世的今年,哥倆好與伯納都有心爭一爭票房冠軍的位置。
伯納先行一步,在12月12日這天推出了陳可欣的《投名狀》,集結了李連解、劉德化、金成武、徐小徐的超強陣容。
這部片很經典,講述農民起義兄弟反目,思考性很好,但太悲壯、太實驗性還有灰頭土臉的畫面,永遠不是老百姓所愛。
再加上難得的功夫巨星李連解高價加盟卻鮮少打戲,反而大多是文戲,想要成為爆款幾乎不可能。
至少截至目前為止,除了老謀子根底厚以外,還沒有人能夠借古裝史詩大片獲得豐厚的票房收益。
那么,《投名狀》這部因為不服氣而誕生史詩大片,基本可以確定即將走上老謀子、陳愷鴿等人的撲街之路的前車之鑒。
說起來,《投名狀》跟這兩位大導也是有淵源的,2005年,陳可欣的《如果愛》被《烏雞》秒殺,痛定思痛的他認為《如果愛》敗在不是大片,而且他認為當時的華夏需要大片,便投身拍攝了這部電影。
看中《英雄》票房收益的他,選擇了李連解做男一號作為海外與內地的票房號召力,華哥負責著急香江票房,金成武負責日韓方面,至于發行方面由中影與伯納共同發行。
打定主意一舉功成的他們,投入了650個膠片拷貝,377個數字拷貝,共計1027個拷貝的數量打破了華語電影的拷貝投放記錄,也是目前國內第一部拷貝過千的電影。
陳可欣這人長得不怎么樣,但想的還是挺美的,結果《投名狀》首周票房尚可,但第二周就遭遇了疑似有政服包場的《集結號》猛攻,徹底敗下陣來。
原時空這部投資近三億的大片收獲的票房是2億,即便在金馬、金像上大有斬獲,依舊改不了賠本賺吆喝的事實,而且還是賠的極慘。
而哥倆好推出的自然是他家的王牌選手馮曉的《集結號》,沒有大牌明星,投放的拷貝也僅有700多個,比原時空多了一百多個還是因為《三十三天》給予的壓力。
相對比來說,目前的媒體更加看好《投名狀》,但《集結號》依舊有信心肝死《投名狀》,因為他們有利器,他們有政服包場加成。
而且真的被它給做到了,比《投名狀》晚上映八天的《集結號》后來居上成功逆襲,原時空的《集結號》確實憑借2.5億的票房拿下了當年的華語票房冠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