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旭日東升之帝國霸業 第二百四十六章【永樂大帝】

作者/子玉墨染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到了正月13日,明太宗燕武親王:朱棣,在行過大祀天地從南郊歸來之時,文武群臣們開始行慶成禮,由明禮部尚書:李至剛,帶頭提出改北平行都指揮使司為北京、改應天府皇城為南京,還故意編造出理由道“自古帝王,或以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統,而于肇跡之地皆有升崇,今見北平承宣布政使司,乃陛下承運龍興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設中都留守司之制立為京都。”此奏當即就被允諾下來。

    2月初3日明太宗又設置了北京留守行后軍都督府、北京邢部、北京國子監,并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北平行太仆寺為北京行太仆寺,以及行都督府還設置了左右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等無定員。

    邢部則設置尚書二人、侍郎四人,六曹吏戶禮兵刑工,各設有郎中、員外郎、主事一人,還改明戶部尚書:郭資、明刑部尚書:雒僉,兩人為北京邢部尚書。

    2月12日因之前北元益宗烏薩哈爾汗天元帝: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被乞兒吉斯部首領兀雷帖木兒汗:烏格齊鬼力赤,殺害!而乞兒吉斯鬼并非元帝后裔,導致各部落多不服氣,又遭到北元恭宗興原帝:孛兒只斤恩克卓里克圖也速迭爾放棄大元皇帝稱號,改稱韃靼自稱大汗,明太宗得知事情后立即遣使給乞兒吉斯首領以通好,并賜與銀幣等物件。

    早在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大明帝國就在原吐蕃等處宣慰司設置了烏斯藏衛指揮使司、朵甘衛指揮使司以及宜慰使司元帥府、招討司、萬戶府、守御千戶所等行政機構。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起開始升朵甘衛指揮使司、烏斯藏衛指揮使司二衛為都指揮司等到明太宗登基稱帝后,聽說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僧人:哈立麻,精通道術善于幻化,被稱為尚師,很想往征一晤。

    隨后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2月18日,明太宗派遣了明司禮監少監:侯顯,同僧人:智先一道,帶著書幣出使陜西行都司、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以征召尚師:哈立麻,并挑選壯士健馬護行。

    到京師之后明太宗詔命明駙馬都尉:沐昕,出迎并在奉天殿內親自接見尚師,賜領天下釋教,明司禮監少監因奉使有功被擢封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奉詔出使周邊各國。

    明太宗還讓明翰林院大學士:解縉,負責編寫永樂大典總裁,以及修編明太祖實錄、列女傳等書籍。

    3月初5日因念及兀良哈三衛扶持自己登基有功,故此特意把大寧都指揮使司所轄地區全部割讓給兀良哈三衛作為回報,并調營州左屯衛、營州右屯衛、營州前屯衛、營州后屯衛、營州中屯衛和東勝左衛、東勝右衛至內地,并改北平行都指揮使司為大寧都指揮使司,還把大寧都指揮使司所轄都司府內遷至保定府境內,至此遼東都指揮使司和宣府左衛、宣府右衛、宣府前衛之間的聲援隔絕,算是間接的削弱了大明帝國北部的防御能力。

    然而在遼東都指揮使司關外的女真三大部落建州八部、海西女真部、東海女真部野人女真自從女真斡朵里部首領萬戶侯:愛新覺羅孟穆特猛哥帖木兒被明帝國天子分封為朝廷官員之外,在加上朝廷經常派遣使臣前關外四處招撫還往東海女真部宣諭,才使得不斷有女真部落首領率眾入山海衛進關來朝。

    11月12日明太宗親自接見了來朝的女真胡里改部首領:阿哈出,等人,再加上女真胡里改部首領幫助大明帝國招撫了東海女真部一些小部落首領,故此被明太宗在女真胡里改部正式設置了建州衛軍民指揮使司任命阿哈出為衛指揮使,娶其女為嬪妃,還賜老丈人漢姓李思誠。

    其余部族人則被委任為千戶、百戶、衛鎮撫、總旗、小旗、千總、把總等官職,賜給誥印、冠帶,還設置了建州衛經歷司,從此大明帝國在女真族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設置衛所機構。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19日,明太宗親自下令禁止民間海船下海,原有海船全部改為平頭船,所在地方設有備御千戶所防止其私自出海,依舊有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塘縣沿海居民私載海船出海遠行西洋貿易,因而為浪人或者賊寇,所轄地區州府縣官員如實奏報朝廷處理。

    2月有苦兀女真部首領:把刺答哈,忽剌溫兀者首領:阿剌孫,腦溫部首領:古驢,等人來朝進貢,明太宗一高興便設置了奴兒干衛管理此處,并以把刺答哈為奴兒干衛指揮使、阿剌孫為奴兒干衛指揮僉事,古驢為奴兒干衛鎮撫,并賜以誥印、冠帶、襲衣及鈔幣等,以此說明黑龍江下游地區歸入大明帝國版圖。

    之后明太宗又在斡難河、黑龍江流域的南北地區以及松花江、烏蘇里江、格林河、恒滾河等流域先后設置了120個衛、10個守御千戶所,進一步加強了對該地區的統治。

    11月因為明太宗在直沽縣為海運商船往來要地位置十分重要,故此設立衛筑城,而自己也曾是在這里起兵南下的,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明太宗賜名為天津衛意謂著此地乃是天子經由之渡口。

    故此設置天津衛碼頭巡司屯守直沽縣,由于海運只能抵達直沽縣,再用小船運至北京,故命在天津衛置露屯一千四百所,用來儲蓄物品。

    12月又設置了天津左衛碼頭巡司。

    之后又派遣使臣去陜西行都指揮使司封原駐守在哈密力的北元肅親王:孛兒只斤安克帖木兒,為大明忠順郡王,又設置哈密衛管理此地。

    在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6月15日明太宗派明司禮太監:鄭和,帶著27800人乘座62艘寶船下西洋,第一次遠航大明船隊對外宣布天子恩惠安撫邊邦諸國,而西洋諸國也都派遣使者去朝見大明皇帝。

    在途經麻喏八歇國滿者伯夷國王:維克拉馬法哈納時,因為該國有戰亂分東、西二王經常互相交戰,待明軍們經過之際西王不知情誤以為是東王幫兇,故此派人半路劫殺前隊大明寶船登岸人員,事件發生之后西王得知真相立即就派了使者前來謝罪,明司禮監太監看在西王主動請罪受罰,以及不知情的份上對該事件予以了克制和原諒。

    之后在三佛齊國時遇到了搶劫商旅的渤林邦國酋長:陳祖義,他見大明寶船上財貨眾多就打起了小算盤,計劃用詐降計攻打明軍船只在殺人奪貨。

    此等計謀自然是瞞不過身經百戰的明司禮監太監的,因為他不是宮里面只會佞言的無能太監,而是足智多謀的文人軍師,結果可想而知等他們靠近大明寶船之后,明軍不僅沒混亂反而還以布雷船用火攻打敗渤林邦海盜軍并活捉渤林邦國王獻給明太宗,當即就被朝廷下令斬首,并在渤林邦國境內設立舊港宣慰使司來管理此地。

    同時琉球山南國王:承察度、中山國王:察度、山北國王:帕尼芝,三王來朝分別被明太宗賜以冠帶、詔書與尚姓。

    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因附屬國安南輔政太師:胡季犛,謀害陳順宗:陳颙,和陳少宗:陳安,徹底滅亡安南陳朝,建立起了安南胡朝改國號為大虞自稱國祖章皇但是并不敢叫朕而是叫矛后來在陳朝舊臣們的反對下以及害怕大明才讓位給二子開天皇:胡漢蒼他有陳朝宗室血統故此得到大臣們擁戴。

    11月15日明禮部郎中:夏止善,奉詔前往安南國,賜封安南開天皇:胡查黎漢蒼為安南國王還遣使謝恩也得到明太宗的承認。

    之后安南國先攻打占城國,兩軍交戰之際占軍節節敗退,不得已上奏請求大明帝國派兵支援,而明使來調解過后安南國同意歸還占城國土,可此時又遇陳朝家奴:阮康,謊稱是陳朝后裔:陳天平,要朝見明太宗告訴實情,最后明太宗派遣明廣西都指揮僉事:黃中,帶領5千明軍護送陳天平回安南國。

    但是途中卻被安南左相國:胡元澄,斬因此明太宗大怒命明新成侯兼征夷大將軍:張輔、明平西侯兼左副將:沐晟,帶領20萬明軍南下鎮壓安南國,而安南胡朝方面派了7萬胡軍號稱百萬大軍對戰明軍。

    經過二年時間明軍徹底攻滅胡朝,明太宗在此地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并把安南左相國帶回去應天府內關押,本以為他會一輩子坐牢,卻沒想到因為會制作火器而被明太宗釋放賜封他為工部左侍郎又拜為工部尚書,負責獻上交趾神銃、木神銃、霹靂火球、引火球、毒藥煙球,等作戰使用的火器成為明軍主要軍事武器。

    使得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與剛封的大明西域哈密衛忠順郡王一起被納入大明疆域,并在緬甸宣慰使司境內增設底兀剌宣慰使司、大古刺宣慰使司、底馬撒宣慰使司。

    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明司禮監太監再次奉命出發南下西洋,訪問了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蘇門答剌國,又往天竺洋駛去,以柯枝國和古里國為目的地,大明使臣在古里國正式冊封古里王為大明帝國附屬國,并在古里國刻立石碑以紀念這一盛事。

    但到錫蘭國之時大明船隊登陸之后,就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物品,正因如此當即遭到了錫蘭國王:阿羅伽拘那羅五世:亞烈苦奈爾錫蘭西南部僧訶羅王國權臣的惦記,他先是送信交好把明司禮監太監誘騙到島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郑州市| 南昌县| 陆良县| 安达市| 安宁市| 南投市| 台州市| 花垣县| 察隅县| 永胜县| 澄城县| 乐清市| 涪陵区| 恭城| 黄浦区| 婺源县| 东至县| 满洲里市| 蒲城县| 怀来县| 集安市| 塔城市| 平塘县| 衡东县| 仪征市| 辽源市| 福泉市| 哈尔滨市| 承德县| 城口县| 阿克| 鄄城县| 林口县| 井冈山市| 韩城市| 突泉县| 濮阳县| 太仆寺旗| 南部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