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隨著唐僧頗為無恥改編的一首美男子唱完后,沙僧也是轉眼間就破涕為笑,再也不哭不鬧了。
是信以為真的開心大笑了起來,在本骨精和八戒師兄那萬分無語的目光中,拍了拍屁股上的土后,像個智障般歡歡喜喜的從地面上站起。
是重新挑起了行禮,準備繼續上路。
不過,雖然對于唐僧剛才的吐槽頗為無語。
但,本骨精還是不得不承認他所說的也有點道理,我們的樣貌的確是異于常人。
如果真這樣大大咧咧的進城的話,肯定會引發轟動的。
所以,稍稍考慮了一下之后,為了防止引發轟動,我們也是不得不無奈聽從了他的意見,開始蒙著頭進城。
本骨精是全身籠罩在了一件寬大的黑袍內,將全身都給罩住了。
連腦袋都一樣,是隱藏在黑袍那寬大的帽沿之內。
雖然看上去扮相有些怪異,可粗看上去,倒也的確與常人無異,看不出什么古怪。
而八戒師兄的話,則是找了塊面紗,把頭給包住了,只有眼睛哪里露出來一條縫來看路。
包括沙僧師兄也一樣,雖然剛開始極不情愿蒙面。
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對于自己的樣貌有著迷一般的迷之自信。
可是,在唐僧的好說歹說之下,還是蒙了塊面紗,
因為唐僧是厚顏無恥的告訴他,雖然他的盛世美顏的確很好看,但不要那么隨便顯露出來嘛。
出家人要低調,當個蒙面和尚猜猜猜才更有意思啊,讓他將就一下。
并且是還再次極度無恥的在沙僧那兩眼放光的陶醉目光中唱道。
“你帥的太表面;”
“像沒天賦的演員;”
“施主一眼能看見;”
“……”
本骨精:“……”
豬八戒“……”
可雖然本骨精和八戒師兄相當無語,但沙僧師兄卻像個二愣子一樣,再次相信了這家伙的鬼話。
是興高采烈的答應了,同意了他所說的當個更有意思的蒙面和尚猜猜猜。
才好不容易蒙上了一塊面紗,算得上是老天保佑。
這樣,一番偽裝之后,我們也是入了這寶象國。
進入寶象國后,我們自然是再次見識了這里的繁華景象。
只見這里——
九重的高閣如殿宇,萬丈的層臺似錦標。
也有那太極殿、華蓋殿、燒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
一殿殿的玉陛金階,擺列著文冠武弁。
也有那大明宮、昭陽宮、長樂宮、華清宮、建章宮、未央宮。
一宮宮的鐘鼓管籥,撒抹了閨怨春愁。
也有禁苑的,露花勻嫩臉;也有御溝的,風柳舞纖腰。
通衢上,也有個頂冠束帶的,盛儀容,乘五馬。
幽僻中,也有個持弓挾矢的,撥云霧,貫雙雕。
花柳的巷,管弦的樓,春風不讓洛陽橋。
唐僧看到這一幕幕繁華的景象,也是一時間激動萬分,就像是再次回到了大唐一般,歡喜無比。
正所謂回首大唐肝膽裂;伴師的徒弟,息肩小驛夢魂消,看不盡寶象國的景致。
不過,我們師徒四人雖然驚奇這里的繁華優美,但也沒過多耽擱,想到還是正事要緊。
畢竟受人之托,就要忠人之事嘛。
所以只是粗略的游覽了一番之后,便是收拾行李、馬匹,安歇在了館驛中。
而唐僧則是獨自一人步行至寶象國的朝門外,準備拜見寶象國王,是對著那閣門大使恭敬的雙手合十一禮道。
“施主你好,貧僧法號亂……咳咳,失誤失誤,咔咔咔,重來一次哈。”
“1、2、3、Action!”
說著,是在那黃門官萬分無語的目光中,自己給自己打了一次板后,是再度說道。
“貧僧法號玄奘,乃是大唐陛下派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圣僧,今天特來面駕,倒換文牒,乞為轉奏轉奏。”
這次,唐僧倒總算是正經了一點,沒那么皮了,是做出了一派大德高僧的樣子道。
而那黃門奏事官聞言,雖然還是無語,畢竟有特么自己稱自己是圣僧的嗎?
但他只是個通傳奏事的小官,能說什么?
只能是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做出一副你開心就好的表情后,接著,便是轉身走至白玉階前奏道。
“啟稟萬歲,外面有個自稱唐朝派來的圣僧的家伙,很無恥,欲求見駕,倒換文牒,不知可否宣見?”
那寶象國王聞知是唐朝大國,且又說是個方上圣僧,也是心中一驚,感到稀奇,連忙說道。
“好好,快宣他進來。”
聽他這么說,那方才奏事的黃門官便也是急忙把唐僧宣至金階前,舞蹈山呼禮畢。
而寶象國眾多文武官員見到唐僧這般極好的賣相,特別是那一臉穩中帶皮,皮中帶穩,又穩又皮,又皮又穩的笑容后,也是無不贊嘆道。
“不愧是上邦人物,果然禮樂雍容啊!”
“是啊,是啊,你看他無恥的樣子,很有老夫當年的風范嘛。”
“嗯嗯嗯,是個很騷氣的和尚無疑……”
“……”
唐僧:“……”
立時,聽得眾多寶象國官員那交頭接耳的稱贊后,唐僧也是無語了,心中十萬點吐槽道。
尼瑪,腫么說話的?
你特么這到底是在夸人啊還是罵人啊?
也太特么離譜了吧!
我唐玄奘不要面子的啊?
而沒理會唐僧的無語,那國王也是驚奇道。
“你就是大唐王朝派去取經的高僧?”
唐僧聞言卻是搖了搖頭趕忙糾正道。
“錯了陛下,不是高僧,是圣僧。”
寶象國王:“……”
心中無語之下,這寶象國王也就只得是當做沒聽見唐僧這無恥的言論般,再次好奇問道。
“哦,那長老,你到我國中又究竟何事啊?”
唐僧是傲嬌一笑道。
“回陛下,是這樣的,貧僧是唐朝釋子,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經,原領有文牒,到陛下上國,理合倒換,故此不識進退,驚動龍顏還望贖罪。”
“哦,原來是這樣。”
點了點頭,想了想后,國王又道。
“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來看看。”
唐僧聞言也是趕忙雙手捧著文牒呈了上去,展開放在御案上。
國王打開文牒一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
“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
“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
“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寶印九顆)”
國王見了,便也是歡喜的點了點頭,確認無疑。
接著,便又是在唐僧大喜的目光中,取出了本國玉寶,用了花押,遞還與唐僧,算是完成了這次的通關文牒倒換了。
……
……
……
(抱歉,有點卡文,需要理理思路,想想以后怎樣寫才更精彩,同時馬上端午節了,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哦,嘻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