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竟然是白骨精 第三章 一個微胖老菩薩(二)

作者/我乃女王大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避免誤導大家,作者菌必須申明,關于唐代“以肥胖為美”這個說法雖然相傳已久,儼然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文化常識。

    但是,在史書上卻并沒有關于這方面的確鑿記載。

    人們之所以會認為唐代是“以肥胖為美”,主要是根據楊貴妃的體態,以及一些唐人留下來的仕女畫,再加上后人的作品所得出的結論。

    但是歷史真的經不起細讀,一經推敲總會發現漏洞百出,所以許多后人的說法儼然不具有較大的說服力。

    而我們要想知道唐朝是否“以肥胖為美”,還是要看唐人的作品。

    首先,我們看看唐人的詩歌。

    因為眾所周知,唐代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我們一提起詩歌,馬上會想起唐詩,可見唐詩是唐人最受歡迎的寫作方式。

    通過閱讀唐詩,我們會發現,其實當時的詩人們還是喜歡描寫身量苗條的女子。

    就像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白居易了,白居易此人極為風流,他從刑部侍郎的位置上致仕以后,在洛陽蓋了一間別墅,頤養天年,逍遙自在。

    他在池上篇說:“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亭,有橋有船。有書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須飄然。”

    詩人風流,自然少不了佳人。白居易便有兩個侍妾,一個善歌,名叫樊素另一個善舞,名叫小蠻。

    唐孟棨本事詩事感記載:

    “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我們今天也常用“小蠻腰”來形容女子的身材苗條,腰圍纖細。

    可是別忘了,“小蠻”正是唐朝人,而且正是因為她的腰像楊柳一樣纖細,所以由于這個緣故才得到白居易的喜愛。

    如果白居易喜歡豐腴的女子,也就不會如此寫了。

    此外,我們再來看看貫休的詩,他在白雪歌里寫道:“鼎佩金章,淚眼看風枝。卻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兒。負米無遠近,所希升斗歸,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斯言如不忘,別更無光輝。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為。”

    “為人無貴賤,莫學雞狗肥”

    所說的即是強調了無論尊貴之身,還是卑賤之軀都不應該向雞狗一樣只顧吃喝,養成肥胖的軀體。

    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人喜歡纖細的審美取向。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記載,根據次柳氏舊聞、唐語林等唐代文獻材料記載,唐玄宗之子李亨,也就是后來的唐肅宗。

    他在當太子的時候,因為權相李林甫的誣陷,所以整天戰戰兢兢。

    他整天發愁,須發皆白,并且杜絕一切聲色娛樂,看起來十分清苦。

    唐玄宗看到兒子的悲慘生活以后,也頗為心酸。

    于是就派高力士讓京兆尹“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將以賜太子”。

    給太子選取佳麗當然是要美女,如果當時果真是“以肥胖為美”,這五個女子顯然是不符合標準的。

    我們需要特別注意一下,文獻n別強調“細長白者”,光細還不夠,還要長。

    這就是說明人們認為身材修長,腰圍纖細,皮膚白皙的女子才是美女,這和今天的審美標準已經很接近了。

    那么,你也許會說,不對啊,楊玉環是四大美人之一,她不是很胖嗎?

    的確,說起唐朝的胖美人,那就不得不提一提大名鼎鼎的楊貴妃了。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唐朝是以胖為美的,而楊貴妃則是這美中的典型。

    也確實不錯,歷史上的楊貴妃,有著傾國傾城之姿色,婀娜的舞姿,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和舞蹈家。

    也正是因為她對于音律的精通,才使得她與唐玄宗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更多相同的興趣愛好。

    畢竟唐玄宗也算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嘛,編寫過霓裳羽衣曲,算是唐朝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但這是前期,后期就不行了,沒有穩住發育,開始變浪了,所以導致原本蒸蒸日上的大唐王朝急轉直下,出現了安史之亂,被攆的到處跑,盛唐也由此衰落,為晚唐亂局奠定了基礎。

    而楊貴妃也正是以一曲霓裳羽衣曲驚艷四座,贏得了唐玄宗的喜愛,成為了當時聞名天下的大唐第一美人。

    而荔枝產品中的“妃子笑”,也是因為楊貴妃所以而聞名于世,有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嘛,說的就是這個典故。

    楊貴妃的貴妃醉酒也同樣是后人所熟知的故事,而貴妃醉酒在如今也被改編成戲曲,電視劇等,聞名天下。

    楊貴妃也由此最后也成為后人所說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那么唐朝真的是崇尚肥與胖,以胖為美嗎?

    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像是白居易曾在詩中寫道:“楊柳小蠻腰”,而不是水桶腰,也就說明了,唐朝的審美并不是崇尚胖。

    而事實上,關于楊貴妃的身材身材,相關文獻中是有記載的,據推測,楊貴妃的真實身高為165,體重為6,所以,她其實還是算是一個很苗條的人,因為就算以現代標準來看,這種身高和體重也絕不是一位肥又胖的人,最多只能算是豐腴。

    再加上像是開元天寶遺事說她“素有**,至夏苦熱”。

    所以說楊貴妃就算再胖也不可能胖到哪里去,頂多是微胖而已。

    如果大家不信的話,那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篇文獻,根據楊太真外傳記載,楊貴妃是“微有肌也”什么是“肌”,說文解字說:“肌,肉也。”

    而唐人詩句里出現的“肌”多指肌膚,如杜甫麗人行里云“肌理細膩骨肉勻”,杜牧阿房宮賦云“一肌一容”,李朝威柳毅傳云“肌膚之所浸漬”。

    所以“微有肌也”就是說稍微有點肌膚,可見就是微胖。

    況且我們知道,楊貴妃經常要跳霓裳羽衣舞,如果身材過于肥胖,是無論如何也跳不動的。

    至于說她體胖懼熱,更是事出有因,同樣是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熱”,她有肺熱的毛病,所以清晨經常要到花園里去吮吸露珠,滋潤喉嚨。

    另外,每到夏天,她還要在嘴里含一塊清涼的玉魚。

    這些材料都說明楊貴妃根本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胖,只是微胖而已,至于說她“體胖懼熱”,很有可能是一些人羨慕嫉妒恨的推論。

    因為微胖基本是不會太熱的,之所以體熱是因為她自身體質的原因,我們不可把二者習慣性地聯系起來。

    還有,像之前所說,現在我們今天常使用一個成語,就是“環肥燕瘦”。

    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

    經過專家考證,這種說法始于蘇軾。

    他在孫莘老求墨妙亭詩寫道“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增!”于是“環肥燕瘦”這一成語便流行開來了,這樣二者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知道蘇軾本人的體形不算高大,且非常喜歡吃肉,所以肥胖是免不了的。

    他的肥胖是出了名的,為此還多次遭到別人的調侃。

    蘇軾在這里突出“環肥燕瘦”,恐怕也是因為自己體胖,故想把楊貴妃引為“同調”吧!

    但我們知道,蘇軾是宋朝人,而楊貴妃是唐朝的,所以他無論如何是沒有見過楊貴妃的,因此他臆想杜撰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李白則是見過楊貴妃本人的,他也寫詩描寫過楊貴妃的美。

    如在清平調三首的第二首寫道“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依紅裝。”

    趙飛燕的身材是歷史上出了名的,能夠跳“掌上舞”,可見是多么的苗條。

    而李白在這里將楊貴妃比作趙飛燕,如果楊貴妃果真很胖的話,李白把她比作趙飛燕多少是有些不合適的,還有點諷刺意味。

    既然如此,楊貴妃為何不發怒呢?我們知道李白寫完詩以后,楊貴妃還是很高興的。

    所以由此可見,又有許多人推測,楊貴妃其實不胖,至少遠遠達不到胖的程度。

    至于后世之所以產生唐朝以胖為美的推論,他們給出的結論是,因為人們對于唐朝以肥與胖為美的誤解是源于唐朝的繪畫像中的女子大多都是胖的,所以大家才會產生這個錯覺。

    可世界上,雖然唐朝繪畫中的女子確實是畫得胖,但這并不是因為這些女子是真的胖。

    因為唐朝的繪畫多以寫意為主,在食物匱乏的古代,胖是生活優越的表現,越胖就越說明財大氣粗。

    所以,唐朝并不是以胖為美,而是以胖為尊。

    其實并不僅僅只是中國古代,我們如今見到的歐洲近代繪畫中的人物也是畫得胖,看起來就一副非常有錢,非常貴氣的樣子,所以,繪畫中的胖,并不代表是真的胖,而是豐腴。

    要知道在那個以胖為尊的年代,如果一位畫家把人物畫得瘦了,雇主都不樂意你把人畫這么瘦,你這意思不是說我家里沒錢,吃不起好的吃食嗎?

    而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能請得起畫家為自己畫像的,多也是手里也是不差錢的主,所以也就導致畫像中的人物普遍偏胖。

    其次,我們熟知大唐朝鼎盛時社會的風氣開放,流行豐滿的胸部,穿的也是齊胸襦裙裝,除了胸以外沒有顯示身材的地方,所以當時的女性在胸部也是下足了功夫。

    這種裙裝分兩種,但是普遍是對襟的齊胸襦裙范圍更加廣泛一些。

    再加之,關中人臉盤比較大,所以也顯得人更加肥胖,好像襦裙下藏了個大水桶腰似的,其實呢,襦裙下藏的是小蠻腰。

    另外,唐朝繪畫中的女子也并不是整個唐朝時期都是畫得胖,在初唐時期,女子就畫的不胖,而僅僅只是在盛唐時期的女子畫得較為豐腴。

    所以也就導致了人們都誤以為唐朝是一個以胖與肥為美的朝代。

    另外,盛唐時期已經開始流入胡人的東西,古時稱呼的胡人也就是如今的北方的小伙伴們,而北方胡人大多是游牧民族,身高體壯,在身高方面中原人當然不能與之相論。

    當時注重外交的皇帝,也鼓勵人們多接觸新事物,民風開化,在人們的飲食上,審美上等等各方面均也受胡人影響,胡化明顯,胡人胖,所以唐朝人就跟風了,所以畫像也多畫得胖。

    此外,如果大家認為文字記載不可靠的話,不妨看看唐人更靠譜的宮廷畫和仕女圖。

    我們以閻立本的步輦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為例。

    在步輦圖里,共有九個仕女簇擁著唐太宗前進,有抬攆的、打傘蓋的、執扇的,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這些宮女的身材都是非常纖細的,根本談不上肥胖。

    即便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圖里,一些女子體態略顯豐腴,但那不過是已婚的貴族婦女的雍容華貴罷了,況且她們都是些少婦,已經不是二妙齡的少女了。

    再退一萬步說,這些婦女盡管豐腴,但體態還是很輕盈的。

    我們也可以想見,我們常常說“盛唐”,但唐代的盛世的卻沒有多長時間,大部分還是衰落的。

    況且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即便再是盛世也不能和我們今天比,在今天尚有吃不飽飯的情況,何況唐朝呢?

    即便唐朝有過“以肥胖為美”的審美風格,也不是普遍的,僅限于貴族,且多是已婚婦女,但她們再胖,也只是微胖而已。

    至于說普通人家的女子,能夠吃飽飯已經不錯了,還怎么能奢求豐腴呢?

    這也是我們所看到的步輦圖的宮女形象和白居易筆下“楊柳小蠻腰”的小蠻為何那么纖細的原因。

    因為她們都是出于社會最底層的人,代表了一般老百姓家女子的形象。

    所以,現在許多胖胖的小伙伴都希望能穿越回唐朝,覺得自己的身材就是唐朝所追捧的那種身材,看了這篇文章以后,內心是不是有些哀嚎,覺得自己注孤生了呢。

    那么,今天晚的晚飯是不是要少吃一些了呢?

    好了,小伙伴們,你們覺得現在人們的審美是以胖為主,還是以瘦為主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水县| 龙胜| 泾阳县| 洪江市| 福泉市| 邻水| 涟源市| 临澧县| 玉溪市| 玉龙| 稻城县| 长兴县| 南城县| 通化县| 永登县| 潢川县| 四平市| 高陵县| 郸城县| 定陶县| 横山县| 邹城市| 沂源县| 大英县| 五寨县| 玉林市| 博乐市| 滨海县| 大渡口区| 比如县| 公安县| 游戏| 高台县| 彩票| 昭平县| 遂溪县| 唐海县| 囊谦县| 昌乐县| 云安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