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朝的話,關于結婚方面的利益,也很有趣,因為宋代女子的小日子整體還是過得比較滋潤和舒適,也是較有地位的。
雖然大家覺得宋代創建了理學,肯定十分封建保守,但是其實的話,作為始作俑者,宋代本身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是一直到了明朝后,朱元璋全面繼承朱程理學,婦女才被嚴酷摧殘,所以在宋朝當時,男方對女方并無過分的要求。
要知道唐朝的時候,婚禮一般的都有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步。
但在宋朝的時候,只保留了納采、納吉、納征、親迎四個程序。
這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禮儀已經過時了,不過結婚的禮儀卻并沒有變的簡單,而是更加繁瑣了。
因為宋朝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習俗,由于商品經濟比較發達,在議婚時,開始出現了相媳婦和通資財的做法。
所謂的相媳婦就是相親,由男女雙方約定一個日期,雙方見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發髻上插上金釵,成稱為“插釵”。
如果不中意,則要送上彩緞,稱為“壓驚”。
通資財是在通婚書上除寫明男女雙方的姓名、生辰外,還要寫明家中財產狀況,嫁娶論彩的表現十分明顯。
在親迎之前,南方要送花粉一類的東西“催婚”,女家要用帳幔,被褥之類的裝點新房,稱為“鋪房”。
迎親時,新郎領著花車或花轎來到女家,花轎迎親由此開始。
新娘上轎后還有討吉利錢要喜酒吃的習俗。
來到男方的家門口,新娘下來,有“撒谷豆”求吉利的做法。新娘入堂后又有“拜堂”活動。
新婚夫婦手牽“同心結”,宋代稱為“牽巾”。新人牽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進入洞房,夫妻交拜。
交拜后新人坐于床上,行“撒帳”、“合髻”之儀。
合髻就是新婚夫婦各剪一縷頭發,結成同心結的樣子,作為婚禮的信物。
此后還有除花、卻扇的儀式,直到滅燭為止。
在滅燭的這一段時間里,前來的賓客無論老幼都可以惡作劇,刁難新人,這就是我們現在“鬧洞房”的前身。
第二天早上,新婚夫婦拜過公婆,婚禮才算結束。
而且在宋朝結婚,最花錢的不是男方,而是女方,嫁妝賊嚇人,真的,這么說可能太籠統,大家不太了解,這樣,作者菌可以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小栗子。
像是,宋孝宗淳熙七年110年,有兩個書生去杭州趕考。一個書生是福州人,姓黃另一個書生是徽州人,姓王。
王生年長,黃生年少,二人在杭州相遇,聊得非常投機,結為忘年之交。
熟識之后,王生便對黃生說:“君若登科,當以息女奉箕帚。”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黃老弟啊,你這次要是能考上進士的話,我就把我閨女嫁給你。
黃生聽了以后,自然是大喜啊,因為這意味著一旦考中就雙喜臨門,于是他忙不迭的就抖擻精神去應考了。
而且在這件事的下,他是在考場上超常發揮,成績優異,來年開春放榜,竟然真的高中了。
王生成績差,不幸落榜,但他不失前言,果真把女兒嫁給了黃生,并且陪送“奩具五百萬”,讓女兒帶到黃家的嫁妝極其豐厚,價值五百萬文。
大家可能要問,五百萬文到底是多少錢呢?
作者菌查了一下宋孝宗淳熙七年的物價,戶部在江浙、淮南、福建等地采購大米,每斗n四百文。
照此估算,五百萬文能買一萬兩千五百斗大米。
而南宋官斗為七千毫升,也就是一斗能盛米十斤,一萬兩千五百斗即十二萬五千斤,按當前普通大米價格估算,相當于人民幣三四十萬元。
花三四十萬元為女兒置辦嫁妝,可見這位黃生真是有錢人啊,出手大方,但其實這還不算嚇人的,真正嚇人的,是蘇轍嫁女兒。
蘇轍真的算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這不僅是指他在作品方面,也表現在生孩子方面,因為他的孩子特別多,足足生了三個兒子和七個女兒。
而他的大女兒嫁給了那位擅長畫竹子的畫家文與可的兒子文務光,二女兒嫁給了濮陽市長知濮州王正路的兒子王適。
三女兒則由黃庭堅的舅舅李常做媒,嫁給光州市長知光州曹九章的的曹渙。
至于其他幾個女兒的婚嫁情形,暫時不得而知,姑且留待方家查考。
蘇轍還有一個孫子,名叫蘇籀,著有欒城先生遺言一書。
據該s載,宋徽宗即位那年,蘇轍某個女兒出嫁,為了置辦嫁妝,蘇轍賣掉了早年在開封購置的莊園,售價九千四百貫,全部作為陪嫁。
九千四百貫啊,真的是太嚇人了,大家知道這到底是多少錢嗎?
根據一本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書曾有專章考證北宋物價,在宋徽宗即位之時,一貫銅錢的購買力大約相當于如今人民幣六百元,九千四百貫即五六百萬元。
所以我的天呢!僅僅嫁一個女兒,蘇轍就花了五六百萬,他七個女兒總共得花多少錢?
雖說他當過大官,俸祿優厚,但再厚的家底也架不住這么花。
因此蘇轍晚年有首買宅詩,開頭就抱怨說:“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
意思就是我都已經是七老十的人了,竟然還沒有房子,搞得幾個兒子一直抱怨。
可事實上,蘇轍早年是有房子的,而且有很多,只是為了嫁女兒,把這些房子都給賣掉了。
為了嫁閨女,竟然賣房子,咱們現代人聽了可能會感到稀奇,因為我們都是反過來的,為了去徐服務,必須買房子,但這在宋朝其實一點兒也不稀奇。
宋朝家訓經典世范寫道:“當早為儲蓄衣衾、妝奩之具,及至遣嫁,乃不費力。若置而不問,但稱臨時,此有何術?不過臨時鬻田廬!
也就是你生了女兒,就要早早地準備嫁妝,假如等到出嫁時才去準備,怎么來得及呢?恐怕只能賣房子賣地了。
作者菌收集到了一張宋朝的嫁妝單子,說是在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一個名叫慶一娘的姑娘跟一個名叫萬郎的小伙訂婚,姑娘家里送給小伙的訂親禮如下:
開合銷金纈一匹,開書利市彩一匹,籍用玉紅文虎紗。
官綠公服羅一匹,畫眉褐織一匹,籍用玉紅條紗。
轉官球媭掠一副,迭金篋帕女紅五事,籍用官綠紗條。
迭迭喜媭掠一副,盛線篋帕女紅十事,籍用金褐擇絲。
勸酒孩兒一盒,籍用紫紗。
茶花三十枝,籍用紅纈。
果四色,酒二壺,媒氏生金條紗四匹,官楮二百千省。
包括兩匹綢、四匹紗、兩副首飾、一副酒具、三十枝茶花、四樣水果、兩壺酒、兩百貫紙幣。
三年后,慶一娘與萬郎正式成親,帶過去的嫁妝如下:
奩租五百畝。
奩具一十萬貫,十七界。
締姻五千貫,十七界。
包括土地五百畝、紙幣十萬零五千貫。
宋理宗時期,南宋發行的紙幣已經貶值得不像話了,一貫購買力大約相當于人民幣五十元左右,十萬五千貫即五十多萬元。
訂親時送給男方那么多東西,成親時再陪送五百畝土地和五十萬塊錢,真的是瘋了,瘋到大家可能要問,這女方到底是怎么了?傻嗎?
畢竟好端端的干嘛要當這樣的冤大頭啊?難不成是因為姑娘太丑,怕不給錢就嫁不出去嗎?
還是因為小伙太帥,帥到真正的萬人迷,貌比潘安的那種,把姑娘迷的的,即使倒貼錢也要嫁過去?抑或是男方有錢有勢,女方意圖高攀呢?
其實大家都猜錯了,這些理由都不對,之所以如此,僅僅是因為宋朝流行厚嫁而已。
這還不算什么,因為宋會要輯稿帝系收錄了一張更為闊氣的嫁妝單子,這是宋朝皇帝嫁公主時,送給駙馬的例行賞賜。
因為這張單子實在是太長了,不便完全抄錄,怕大家說有水文的嫌疑,所以作者菌在這就只挑重點了:
銀萬兩、紅綾絹三百匹、胭脂粉二百盒、銀果六百枝。
銀錢二十千,重二千兩。
金釵釧十雙。
金器一千三百兩。
銀器一萬四千兩。
就連貴為皇帝,富有四海的宋神宗都忍不住抱怨過。
“嫁一公主,至費七十萬緡!”
也就是嫁一個公主,竟然要花費七十萬貫!
那可是皇帝嫁閨女,用不著高攀吧?用不著巴結男方吧?但是,照樣要花很多很多的錢。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就是根據宋史禮志記載,宋朝的皇子娶妻,平均花銷一萬兩而公主下嫁,平均花銷十萬兩。
也就是說,皇帝為兒子娶媳婦花的錢少,為女兒辦嫁妝花的錢多。
娶妻省錢,嫁女費錢,正是宋朝最為獨特的一項風俗。
比如北宋名臣范仲淹俸祿優厚,一個人把叔叔大爺堂叔堂伯哥哥兄弟堂兄堂弟整個家族全養了起來,家族里不管誰家辦紅白喜事,都是范仲淹出錢資助。
為了做到不偏不向,范仲淹定了個規矩:凡是族里男孩娶親,按照二十貫的標準送彩禮凡是族里女孩出嫁,按照三十貫的標準辦嫁妝。
從這就很明顯的可以,女孩辦嫁妝要比男孩送彩禮費錢。
此外南宋名臣呂祖謙也定下家規:“嫁一百貫文省,婚五十貫文省!
也就是呂氏大家族的姑娘出嫁,嫁妝按一百貫的標準操辦小伙結婚,彩禮按五十貫的標準操辦,嫁妝還是比彩禮費錢。
而且宋朝男女成婚之前,雙方家庭必須互送文書,稱為“換帖”。
換帖要換兩次,訂親時換一次草帖,嫁娶時換一次定帖。
男方的草帖一般這樣寫:某州某縣某家庭,曾祖某某,祖父某某,父親某某,本宅排行第幾郎,某年某月生,母親某氏,某月某日草帖。
女方的草帖卻要這樣寫:
某州某縣某家庭,曾祖某某,祖父某某,父親某某,本宅排行第幾小娘子,某年某月生,母親某氏,奩田若干,房臥若干,某月某日草帖。
男方草帖上不需要寫彩禮,女方草帖上必須寫嫁妝。
再看男方的定帖:
具位姓某,右某伏承,親家某人,謹以第某小娘子,某男議親,言念蠲豆籩之聿,修宗事之嚴,躬井臼之旁,尚賴素風之舊。
既令龜而葉吉,將典雁以告虔敬。致微誠,愿聞嘉命。伏惟某某宅,合臺慈特賜鑒察,某年某月某日,具位姓某,定帖。
一大堆文辭古雅的好詞兒,完全不提彩禮。
而女方的定帖則必須委婉地提到嫁妝菲薄,不成敬意:
具位姓某,右某伏承,親家某人,以第幾令郎與某女締親,言念立冰既兆,適諧鳳吉之占種玉未成,先拜魚箋之籠。
雖若太簡,不替初心。自愧家貧,莫辦帳幄之具敢祈終惠,少加筐篚之資。諒惟臺慈,特賜鑒察。
除此之外,女方在送定帖給男方時,定帖里還要另附一張詳細的嫁妝清單,將陪送的物品、首飾、土地、房產、丫鬟、老媽子統統寫上去,以及折價多少多少錢之類。
前文抄錄的慶一娘嫁妝單子,就是附在定帖里的。
看到這,大家可能就要問了,宋朝到底是為什么會刮起這么一股厚嫁之風呢?
作者菌再講一個故事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遙想當年,金兵攻宋,秦檜和他老婆一起被金兵綁走,在金國住了一段時間,又跟隨金軍將領完顏昌返回大宋。
回去的路上,秦檜跟老婆吵了一架,老婆很生氣,指著他的鼻子說:“我家翁父使我嫁汝時,有貲貨二十萬貫,欲使我與汝同甘苦,盡此平生。今大金國以汝為任用,而乃棄我于途中耶?”三朝北盟會編卷142
稍微翻譯一下,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我嫁到你們秦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光嫁妝就值二十萬貫,有什么對不起你的?
現在金國人派你做一個小小參謀,你竟然把我丟在半道上,快摸摸你的良心,是不是讓狗吃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