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竟然是白骨精 第五十九章

作者/我乃女王大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的確,唐代社會風尚還帶動了唐詩的繁榮,崇尚詩歌的高雅社會風尚也是唐詩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唐人從君王大臣到平民庶士普遍喜歡詩歌,社會特別崇拜詩人。

    詩歌廣泛應用于科學考試,用于社會生活各個廣方面,因為唐人普遍喜愛詩歌,人生在世,各有偏愛。

    的確,有人愛錢財,有人愛吃穿,有的愛美色,有的愛江山,唐人最奇怪,普遍愛詩篇。

    從后妃宮娥到王公大臣,從青樓歌女到一般平民,從家庭婦女到和尚道人,從土匪強盜到九五至尊,三教九流皆愛詩歌,男女老少皆有斯文。

    大家只要翻閱一下全唐詩目錄就知此言不虛,全唐詩收錄五萬余首詩歌,但這只是唐詩的一小部分,其余皆失傳了。

    正如韓愈所言“流落人間者,泰山一毫芒”。

    唐代人口最盛時有五千萬,相當今天一個大省的人數,但傳世的知名詩人就有二千三百多人,可見唐詩普及之廣泛。

    唐代歷屆皇帝大多愛詩,像是唐太宗李世民雖在馬上取天下,但不乏文采,現存詩近百首。

    還有武則天不但自己能詩,還經常帶領群臣開賽詩會,多由才女上官婉兒評判發獎。

    在一次宴游龍門,聲明詩先成者得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先得錦袍,宋之問緊接著獻詩,武則天看后以為此詩最佳,又把錦袍從東方虬手中奪回獎給了宋之問,一時傳為佳話。

    以及楊玉環得寵,梅妃失寵,玄宗派人送去一斛珍珠。

    梅妃謝絕并賦詩一首“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后來梅妃死于安史之亂,玄宗晚年思念深切,讓人畫像并賦詩一首:“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

    由此可見,唐代帝王后妃不但愛詩,而且寫詩的水平不低。

    唐代的知識分子及官員全會作詩,因科舉考試要作詩,所以知識分子都能寫詩,官員是科舉出身,當然會詩。

    包括當時兒童在啟蒙教育時就學作詩,因而出現許多“神童“詩人“初唐四杰“,李白,杜甫,自居易,王維等名家均在少年時就有詩名。

    如劉宴因是“神童“詩人,十歲就被朝廷任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職。

    在天寶十年九月,玄宗在興慶宮勤政樓前設宴,招待百姓名界代表,并有各種文藝節目演出。

    其中有位雜技藝人王大娘,她頭頂一丈尺長竹竿,竿上吊座木山,木山上還有小兒往來歌唱,王大娘頂著竹竿跳舞伴唱。

    玄宗看了很高興,讓劉宴賦詩,這十歲的小詩人吟道“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竿妙入神,說到綺羅偏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

    十歲孩子即興作出這么好的詩,足見唐人詩才。

    而且在當時連太監也會作詩,如高力士的賦薺菜詩平易淺顯,但很有詩意。

    宮女在深宮寂寞,便在樹葉上題詩,放在御溝流到外面,有人拾到,后來還因此與放出的宮女喜結良緣。

    就連農民起義領袖也會作詩,黃巢的菊花詩是有名的佳篇,唐代的士卒也有會作詩的,葛雅兒在軍中,長官同他會不會作詩回答會作,軍官當場讓他給妻子寫首詩,他立刻寫出“握筆題詩易,荷戈征戍難貫從鴛被暖,怯向雁門寒瘦盡寬衣帶,啼多潰枕鸞留取青黛著,歸取畫眉看“。

    軍官又讓他替妻子回一首,他接著寫道“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似嫁時衣胡麻好種無人種,待到歸時,又是超期抵不歸“

    軍官念其情辭懇切,狀況可憐服役,立刻令其復員回家了,可見士卒尚且能詩,軍官就不必說了,許多邊塞詩都是他們所作。

    當然,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大多也是文盲,不能寫詩,但他們卻喜歡詩,其辦法是聽,唱,誦,吟。

    有些民歌就出自他們之口,竹枝詞,涼州詞,楊柳枝詞等都是民歌,而且,有的大詩人還模仿民歌。

    像是大詩人劉禹錫的“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顯然是民歌的記錄。

    包括自居易寫新樂府詩力求淺顯,能讓百姓聽懂,還經常念給老太太聽,讓其幫助修改,可見唐詩普及之廣。

    由此,唐人愛詩達到了如癡如醉,如迷如狂的程度,因而出現許多詩迷,什么詩仙,詩圣,詩佛,詩鬼,詩妖,詩囚等雅號,這都是唐代特產。

    有人甚至走向極端,達到了愛詩如命的程度,相傳劉希夷代悲白頭翁詩中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聯佳句,其舅父宋之問知道尚未公開發表,便要求外甥給他。悠悠狗尾巴草

    但劉不答應,宋便讓人把劉用土袋壓死了這種“詩歌慘案“說明唐人太愛詩了,在人類文化史上絕無僅有。

    此外唐代還特別崇拜詩人,由上所說,由于唐人特別喜歡詩歌,所以社會上特別尊敬詩人,而且形成了崇拜詩人的社會心理。

    在當時,只要是有名的詩人,走到哪里都會受到歡迎和禮遇。

    比如李白因詩寫得好,名震全國,沒有經過科舉,就被皇帝詔入京師為供奉翰林,隨便出入宮廷,經常陪皇帝游宴,倍受朝臣尊重。

    因而他也傲視王公大臣,李白還山之后,身無分文卻周游天下,一次醉后騎驢過華陰縣衙,按規定路過縣衙不下馬是犯法的,因而被縣令拘留審問。

    他寫交待材料時,根本不提姓甚名誰,只寫道“曾使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步迎,七寶床設食,御手調羹而飯之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里不許騎驢“縣令看罷,急忙叩頭而拜,并盛情款待。

    “初唐四杰“都是官職極而詩名很大,因此名重當世,杜甫稱頌為“不廢江河萬古流“。

    以及女道士魚玄機“錦心繡口,才情過人“,因詩名大振,天寶年間,被玄宗招進宮中,游玩月余而歸,得許多獎賞。

    n薛濤以詩著稱,達官貴人及名詩人多與她交往,號稱女校書。

    如元稹等名流,慕其才名,千里迢迢從長安來到成都,以求同她見一面,交流一下詩藝。

    不但朝中崇拜詩人,民間也很崇拜詩人,有個“旗亭畫壁“的故事比較典型。

    有一天,高適,王昌齡,王之渙三位詩人相約到旗亭飲酒,正巧遇到教坊伶人也在此飲酒唱歌。

    所唱歌詞都是當時的名詩三人說,我們詩名都不但沒排順序,今天就以他們所唱詩的多少為標準排個名次吧。

    于是三人靜聽,唱誰一首詩,誰就在壁上畫一道印。

    高適先畫一道,王昌齡連畫兩道,此刻三人以異樣眼神看著王之渙。

    王之渙自然是急了,便說“以前幾個伶人都是低水平的演員,我的詩他們不敢唱,便指著長得最美的姑娘說,這人要不唱我詩,我再不寫詩了,如果她唱我的詩,你二人得拜我為師”

    話音剛落,那最美的演員就唱道“黃河遠上白云間”

    果然是王之渙的涼州詞,三人鼓掌大笑。

    這些歌星們一看是三位詩人,便說“不知是三位神仙在此,請一起喝酒吧“

    于是三人盡醉而歸,可見當時歌星們都把詩人視若神明,更何況一般百姓了。

    而且社會上形成崇拜詩人的熱潮和皇帝的提倡有關皇帝帶頭崇敬詩人最數唐宣宗。

    宣宗原擬定讓白居易當宰相,辦事的人回報說白居易死了,宣宗聽了非常悲痛,便寫詩悼念白居易“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學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泫然。”

    此詩從內容到詩詞格律都很好,對自居易評價且充滿感情。

    當然,唐代不但社會上普遍崇敬詩人,詩人自己也自視頗高,許多詩人恃才傲物,言行狂放老詩人太子賓客賀之章自號“四明狂客“,在京師初遇李白,便稱李白為“謫仙人“,并以金龜換酒和李白共飲他退休時,太子和百官為之郊外送別,十分榮耀。

    而世間萬事萬物,只有它具備實用價值才能被人們所珍視,也才能被社會承認,詩歌也是這樣。

    在唐代,人們所以喜愛詩歌,詩人所以有崇高的地位,都是因為詩歌有實用價值。

    唐代詩歌用途很廣泛,凡是用語言和文字所表達的,詩歌均能表達,而且表達得更藝術,更能收到好效果。

    這可以舉幾個例子來具體說明,像是首先,詩歌是科舉必考科目,詩歌關系到廣大知識分子的前途命運,因此價值極高。

    其次,“干謁“需要用詩,何為“干謁“就是拉關系,走后門。

    要知道唐代科舉只是考卷好也不行,還必須有名人權貴的舉薦,因此學子們在考前必須拜見權貴名流,以求得到賞識和舉薦,這并不影響他們的威信和人格。

    因為這種“干謁“只需把自己創作的詩文拿給權貴們看即可,并不需要金錢物質,是很文雅的事。

    如王維就是由太平公主的舉薦而考中的,杜甫也曾“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進行干謁。通天祭靈

    朱慶余受到著名詩人張籍的賞識和舉薦,張籍當時是水部員外郎,又是名詩人,他把朱慶余的詩放在案頭,經常吟詠。

    因此,凡和他交往的人都知道朱慶余的才名。

    臨考之前,朱慶余還無把握,又寫首詩給張籍進行試探“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張籍也以詩作答“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故沉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抵萬金“。

    陳子昂則用的是自我推薦方法,他從四川鄉問到京城,舉目無親,朝中無人,想“干謁“卻不認門。

    一日,在街上見到一些貴公子圍觀賣胡琴的,價太貴,無人買。

    陳子昂當即全部收購下來,并說這個樂器很好,他會演奏,并邀觀者去聽他的胡琴音樂會。

    當人們去了很多之后,他當眾把琴摔壞,說自已從四川來京應考,不為人知,故把詩文送給大家,請代為傳揚。

    此事傳開,陳子昂成了新聞人物,一日之內名滿京都,對他科舉大有幫助。

    可見唐代社會各方面都離不開詩,生活充滿詩意,送往迎來,餞別洗塵需要詩;旅游觀光,登臨懷古更需要詩;朋友往來書信用的是詩,自已家中生活也用詩,有喜事高興要寫詩;有不順心的事,愁悶了,要寫詩;抒壯志要寫詩;發牢騷也寫詩;白天觀花要寫詩,夜間對月也寫詩。

    詩可以說是唐人社會交際,抒情言志的萬能工具。

    如果沒有詩,唐代的社會生活將不堪設想,不但一般人需要詩,連出家的和尚道士也要靠詩歌來充實自己的生活。

    據唐才子傳記載,當時京城女道士很多,而且都是有身份,有背景的女子。

    她們不但長相漂亮,穿帶華麗,還都有文化,但生活空虛,只有靠吟詠詩歌來消愁解悶。

    唐人的戀愛也常用詩歌,唐傳奇中記載不少這樣的故事如游仙窟,鶯鶯傳,霍小玉傳等。

    人面桃花的戲劇就是唐詩人崔護的真實故事。

    n生活在社會底層,在唐代她們也用詩來抬高身價,吸引顧客其中薛濤是有名的詩人,當時的顯貴名流很多人都和她有交往。

    元,自二人也在其中那些賢達名流不遠千里從長安跑到成都,為的是和她見上一面,談談詩藝,交換一下詩作。

    一些不知名的n也因詩而增價。

    像是有個軍官想買一歌妓,出平價,n討價說“我能誦得自學士的長恨歌,豈如他妓哉“看來一般n只能吟唱短詩,此人能誦長詩,故要高價。

    當然,如果男方是名詩人,也可以優惠。

    如劉禹錫由貶所返京途中受到李司空的熱情招待,宴席上有兩個歌妓陪伴,劉一時高興便吟一詩“危冠高髻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尋常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李大官人一高興便把這兩個歌妓贈給詩人了“司空見慣“也因此變成了成語典故。

    而且詩歌還可以交換衣食,據載,中唐時期關中地區鬧災荒,衣食漲價,文人可以詩換取衣食,自居易的詩最值錢,所換米面布帛較多。

    唐時鄰國契丹,高句麗國王及大臣愛詩,商人便以高價收購當時名詩回國倒賣可見詩也可以搞外貿出口。

    有時,詩還有奇特功用,王維在安史之亂時被迫當偽官吏,兩京光復后,偽官吏皆定罪,只有王維因詩免罪,其詩為“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深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此詩可證明王維對李唐王朝的忠誠,因而免罪詩人李涉在回鄉路上遇見強盜,其首領聽說,是李詩人的船,便命令手下不許動詩人錢財,只需寫首詩就放人李涉當即寫道“幕雨蕭蕭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相見不必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強盜見詩大喜,便安全放行,詩能防盜保安,這是史無前例的。

    詩滿唐朝,詩滿人間,正如聞一多所言“人說唐詩,我說詩唐,是詩的唐朝。“

    作者菌想,這樣的文化氛圍,這樣的社會風尚,既是唐詩繁榮的結果,也是造就唐詩如此繁榮的原因吧,嘻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社会| 香港 | 屏山县| 利辛县| 那坡县| 湘西| 桃源县| 大庆市| 大竹县| 镇宁| 乐昌市| 永嘉县| 巴南区| 墨江| 卫辉市| 察隅县| 深圳市| 济宁市| 屯昌县| 太仓市| 峡江县| 洛浦县| 乌拉特后旗| 习水县| 洪湖市| 庐江县| 宜良县| 西青区| 兖州市| 宣化县| 柞水县| 会泽县| 建水县| 汉川市| 崇阳县| 古丈县| 建阳市| 金沙县| 神农架林区|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