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需要說明,馮夢龍編纂的“三言”超越了前人匯輯話本的成就,啟發了后來數以百計的擬話本小說的創作,由此造成了明末以至清初擬話本創作極為繁盛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三言”本身以其思想性和藝術性,在所有話本、擬話本小說中處于群峰之巔的地位。
還有就是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浙江烏程人。
他在青壯年時期過著風流才士、浪蕩文人的生活,五十五歲時出任上?h丞,六十三歲升任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
在1644年正月,李自成農民軍進迫徐州,他抵抗不降,最后嘔血而死。
凌濛初所在的家族烏程凌氏是當時頗有盛名的書刻家,又與創造著名的“閔版”的出版世家烏程閔氏世代姻親。
因此凌濛初是在浸染著商業氣息的濃厚文化氛圍中成長的。
凌濛初一生也十分愛好通俗文學,他的作品除“二拍”外,還著有雜劇《虬髯翁》,編有戲曲、散曲集《南音三籟》等,共約二十多種。
“二拍”是凌濛初最好的作品,主要是根據“古今來雜碎事”加工創作而成,故事大都有來源,但在原書中僅是舊聞片段,而凌濛初則對這些素材進行生發改造,寫成富有時代氣息的生動的故事。
正如近人孫楷第先生所說的那樣,凌氏的擬話本小說“要其得力處在于選擇話題,借一事而構設意象,往往本事在原書中不過數十字,記敘舊聞,了無意趣。
在小說則清談娓娓,文逾數千,抒情寫景,如在耳目。
化神奇于臭腐,易陰慘為陽舒,其功力亦實等于造作。”
凌濛初的“二拍”產生的直接原因之一是“三言”的編纂和暢銷。
凌濛初在《拍案驚奇序》中感慨當時小說創作的“荒誕”、“褻穢”,認為“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書,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時陋習”。
凌濛初創作“二拍”的另一原因是科場的失意,《二刻拍案驚奇》自序說:“丁卯之秋,事附膚落毛,失諸正鵠,遲回白門。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聊舒胸中壘塊!
《拍案驚奇》成書于天啟七年,第二年由尚友堂坊刊行問世。
《二刻拍案驚奇》刊于崇禎五年,“二拍”各四十卷四十篇,實存小說共七十卷七十篇。
至于“二拍”的思想內容的話,怎么說呢,與“三言”相比,“二拍”同樣廣泛地反映了各階層人們的現實生活。
但所有的生活圖景都是透過凌濛初的視角反映的,濃重地染上了他個人的觀念和性格的底色。
凌濛初是帶著強烈的憤世嫉俗的不平之氣,尖銳地審視當時世界的。
因此“二拍”反映的世界與人心幾乎處處瘡痍,故事敘述充滿著深刻的憂憤和尖刻的諷喻。
像是“二拍”以肯定的態度描寫了商人無比膨脹的發財**。
《拍案驚奇》的首卷就是《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波斯胡指破鼉龍殼》,描寫命里“有巨萬之富”的文若虛,時運不到,件件生意都折本,突然時來運轉,碰著就發大財。
不值錢的“洞庭紅”桔子讓他發了一筆不小的意外之財,偶然間撿著一個好玩的破龜殼,竟然使他眨眼之間云里霧里成了巨富。
包括像是海外販賣盈利可觀,以此反映了明代海外貿易的規模。
而且從文若虛身上,我們還可以明顯看到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和發展過程中,商人們那種渴求一本萬利、橫財暴富的心理,以及為此而不惜投機冒險的性格特征。
作品對經商過程的描寫也非常生動,如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等,都能使人產生如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對當時商業活動的了解。
比較起來,“三言”中認為工農商士平等,但在講述商人故事時仍然強調道義,崇尚金榜題名。
而“二拍”中,商人不僅在物質上成為社會的主人,而且在精神上也代替了原來文人、貴人的主角地位,商人還甚至看不起讀書人。
《疊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顯靈》寫徽州商人程宰做生意折盡了本錢,無面目回鄉,只好在外幫人管賬。
后來他得到了海神的指點,采取囤積居奇的手段,四、五年間就由十幾兩銀暴發為四五十萬兩銀子的巨商。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寫海神不是給程宰現成的財富,而是給他傳遞商業信息,教他經商之道,要他“自去經營”。
在作者看來,這樣取得財富是正當的,是值得稱贊的。
而且程宰的致富之路,正是當時多數商人的理想之路。
可以說這個故事真實地表現了當時商人思想的特點,反映了商人活動的本質的東西。
如果說《轉運漢巧遇洞庭紅》若虛的發財還是天賜機緣的話,那么,《疊居奇程客得助》就是自覺地利用商業信息和囤積居奇的手段而發財致富了。
還有就是對官即“盜”的揭露。
的確,需要說明,揭露貪官污吏貪贓枉法,殘害無辜的作品寫得較好的有“二拍”中的《惡船家計賺假尸銀》、《進香客莽看金剛經》、《王漁翁舍鏡崇三寶》、《青樓市探人蹤》、《錢多處白丁橫帶》。
作者對晚明官場的**之風是痛心疾首的,因此這類的揭露也尤其深刻,令人觸目驚心。
作者在《惡船家計賺假尸銀》中譴責那些“如今為官作吏的人,貪愛的是錢財,奉承的是富貴,把那‘正直公平’四字拋卻東海大洋”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中的柳太守,就是一個貪官的典型,他有“極貪的性子”,聽說某寺珍藏的白居易手書的《金剛經》價值千金,便一心要弄到手,不惜串通劫盜,構設罪名,誣陷該寺住持,直到索到這部《金剛經》才罷手。
還有《王漁翁舍鏡崇三寶》也是寫一個身為提刑官的“大貪之人”渾耀,為了搶奪一面寶鏡,反復勒索**和尚,竟至將和尚打死。
以及《青樓市探人蹤》寫一個又貪又狠,“除了銀子再無藥醫”的楊巡道,為官時貪財納賄,被撤職回鄉后,“所為愈橫”,“終日在家設謀運局,為非作歹”,干盡傷天害理的事情。
《錢多處白丁橫帶》則揭露了官場里賣官鬻爵的現象。
郭七郎用錢買了個刺史,張多保告訴他,做官“有的錢賺,越做越高,隨你去剝削小民貪污無恥,只要有使用,有人情,便是萬年無事”。
這一切都充分暴露了封建官場的**黑暗和封建官吏魚肉百姓的本質。
包括對婚戀主題的突破。
婚戀、情愛是“二拍”反映較多的一類題材,約占全書的五分之二。
在這類小說中,作者表現出較為進步的婦女觀和婚姻觀。
一是主張婚戀自由,自主結合。
像是在《同窗友認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中,凌濛初塑造了一位文武雙全、婚姻自主的女子聞俊卿的形象。
聞俊卿從小女扮男裝入學堂,習文弄武,考取秀才,幫著父親把持內外大小家事公務。
她自幼與同學中的魏撰之和杜子中意氣相投,學業相長,便有意在他二人中選一個做丈夫。
后來她與杜子中成了夫婦,又幫助魏撰之找了一個好匹配。
因為是同學,婚后大家也仍舊朋友往來。
作者在這篇小說中流露的婦女觀和婚姻觀是超前的:“從來女子守閨房,幾見裙釵入學堂,文武習成男子業,婚姻也只自商量!
聞俊卿沖破了封建社會對婦女的羈絆,相比之下,“卓文君成都當壚,黃崇瑕相府掌記,卻又平平了!倍歉桧炚鎿、堅貞的愛情。
《趙司戶千里遺音,蘇小娟一詩正果》寫錢塘名妓蘇盼奴品性勝人,與“志誠真實”的趙不敏相愛。
蘇盼奴不嫌趙不敏窮,一心資助他讀書,趙不敏不嫌蘇盼奴是妓女,一心要為她脫籍。
但趙不敏應過科舉,授職襄陽,一時無能力為蘇盼奴脫籍。
兩下分離,兩人都相思成疾,雙雙病逝,作者對此贊嘆不已。
三是表現出婚戀中的男女平等的意識。
這有《酒下酒趙尼媼迷花,機中機賈秀才報怨》中,巫娘子受騙**,這對封建時代的女子來說是天大的恥辱。
許多小說家總要安排她們自盡,但賈秀才認為這是遭逢不幸,因而百般安慰她,與她一起報仇。
在《滿少卿饑腹飽飏,焦文姬生仇死報》中,作者議論道:“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節,玷了名,污了身子,是個行不得的事,萬口訾議。”
“及至男人家喪了妻子,卻又憑他續弦再娶,置妾買婢,作出若干的勾當,把死的丟在腦后不提起了,并沒人道他薄幸負心,做一場說話!
“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貪淫好色,宿娼養妓,無所不為,總有議論不是的,不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憐,男子愈加放肆!
明顯地表現了在婚戀問題上的男女平等思想。
綜而觀之,“二拍”中,很難找到“三言”里面蔣興哥、王三巧、杜十娘等健康美好的形象,其中人物大多數是愚人、惡人、有缺陷的人,縱然不丑惡得令人作嘔,也多是被社會、被人性之惡侵蝕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的形象。
可以說這與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創作個性不無關系。
“二拍”的世界是作者凌濛初心靈世界的反映。
至于“二拍”的藝術特征的話。
因為“二拍”繼承了“三言”“語多俚近,意存勸諷”的傳統,在藝術效果上,則追求“拍案驚奇”,翻開“二拍”,幾乎觸手都是奇事。
如《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歲朝天》中五歲的孩童南陔被拐,竟然能靠自己的智慧脫離虎口,之后又幫助官府捕獲盜賊,確實令人“拍案驚奇”,當然,有些作品由于過于追求奇巧而失去了應有的深刻內蘊,這是“二拍”不如“三言”的一個原因。
在語言藝術上,凌濛初運用了大量豐富的日?谡Z,繼承了話本敘事生動活潑的傳統,又保持了文人創作的語言簡練優美的長處,創造了通俗而不失粗陋,活潑而又典雅的小說語言。
而關于《型世言》和其他擬話本小說集的比較的話。
在“三言”、“二拍”之外,明末清初之際涌現出一大批擬話本創作。
《型世言》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部擬話本小說集,共十卷四十回,作者陸人龍,浙江錢塘人,生平不詳。
與薈萃古今故事的“三言”、“二拍”相比,《型世言》最大的特點便是完全寫明代本朝的故事。
其中不少是反映當代歷史事件的時事小說。
小說直接表現明代市井生活、風土人情,猶如一本揭示社會**黑暗的風俗冊。
《型世言》的主體可以概括為:表彰忠孝節義,批判奸兇貪淫。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題“武林濟川子清源甫纂”。
《西湖二集》寫的都是與杭州西湖有關的故事,對西湖景致、杭州風俗多有描述,小說揭露官府黑暗,關注知識分子的命運,社會性強,抨擊力度大。
正如阿英先生所評論的:“《西湖二集》在平話小說中,雖不是怎樣特號的著作,但它所具有的時代的意義、社會性是極強的。”
“諷刺的辛辣得體,文章的流利,自也是此書最大的特長。”
其缺點是觀念比較迂腐,無非忠孝節義、因果報應之類,婦女觀尤其落后。
《石點頭》十四卷,題“天然癡叟著,墨憨主人評”,其書名出自佛經典故,小說的創作意旨也無非“導愚適俗”、濟世醫國。
書中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世風的**,表現作者對世道的關注和痛恨。小說觀念比較正統,具有濃重的說教味。
思想內容上不及“三言”、“二拍”,在藝術方面,如對人物塑造的心理刻畫、外貌描寫上取得較高成就。
《鼓掌絕塵》分為風、花、雪、月四集,每集十回,共四十回。
題古吳金木散人編撰。《鼓掌絕塵》風集寫杜開先與韓玉姿的婚姻故事,雪集寫文荊卿與李若蘭的婚姻故事,都屬于才子佳人小說,可看作此后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先驅。
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結合不是以封建的門當戶對為標準,而是才貌相稱,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封建等級觀念。
《鼓掌絕塵》十回一集為一篇小說,已突破了話本小說的短篇體制,而呈現出短篇擬話本向中、長篇發展變化額趨勢。
此后出現了一系列這樣的中、長篇小說,因此,《鼓掌絕塵》在短篇小說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
……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