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伯庸下朝的時候趁著皇帝身邊的大太監(jiān)從自己身邊路過的機(jī)會,表明自己有些話想要私下跟皇帝說。
“崔大人,您稍等片刻,老奴這就去稟告圣上。”作為皇帝身邊的大太監(jiān)李連衣自然是知道有些老臣不想在朝堂上講的話,事后便會私下跟皇上說。而他也是做慣了這傳話筒的。
“有勞李總管了。”崔伯庸道。
如今的皇帝可以說是一位勤勉為政,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對于大臣們經(jīng)常因為意見不合各抒己見的時候也絕對不會阻止的,反而認(rèn)為只有大臣們都是盡心盡力的為了江山社稷才會爭辯。
“聽李連衣說你有話要同朕說?”大魏帝道。
崔伯庸將曹智賢的書信遞交到大魏帝的面前,“這是臣的門生曹智賢寫于臣的。”
大魏帝有些納悶,這崔伯庸將他門生寫給他的書信給自己看又是何意?不過大魏帝倒是很直接的就將書信拿起來一覽。結(jié)果卻被書信里的內(nèi)容給震驚了。
“你這門生書信里面所寫的可都是真的?”十畝地就能產(chǎn)接近萬斤的糧食,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啊!隨便說一句,大魏國有一條祖訓(xùn),那就是皇室子弟每年四五月播種的時候必須都要親自下地去參與勞作。當(dāng)然作為皇室子弟必然跟普通的莊戶不一般,但至少也不能讓他們五谷不分,四肢不勤。
因此書信里面所寫的十畝地大魏帝是知道的,而且他也知道現(xiàn)如今一般的十畝地最多的產(chǎn)量也不過就是在四五千左右。這還得要風(fēng)調(diào)雨順,與百姓精心呵護(hù)才行。否則的話,能產(chǎn)個三千斤左右就已經(jīng)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
可這書信上面所說的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你這門生是在哪里任職?”不怪大魏帝起疑心了,這種事情一看就讓人懷疑是否是下面的人胡編亂造的。
“曾任臨滄縣的知縣,如今已是通判。”崔伯庸道。
“臨滄縣?”大魏帝只覺得這個地方熟悉的很,可就是一時之間又想不起來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曾經(jīng)聽說過這個地方。
“曾被圣上封為清平縣主的林舒就是出自臨滄縣的。”崔伯庸道。
大魏帝想了許久都沒有想起來自己到底是在哪里聽說過臨滄縣,如今被崔伯庸這么一提醒頓時就想了起來。樂得一拍御案,道:“對對對,就是林舒。”
“其實這紅薯也是這位清平縣主種的,我那門生也不過就是一個傳話的人罷了。”崔伯庸道。
大魏帝一愣,“這紅薯是林舒種的?”顯然是沒有想到。
“是,聽曹智賢說這紅薯是清平縣主從一位番邦人手里買下的。”大魏國本來就有紅薯,只不過因為沒有人知道這紅薯究竟應(yīng)該怎么種,再加上價錢昂貴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多少的百姓會選擇去種了。
“不錯,這紅薯的確是那些番邦人帶進(jìn)來的。”大魏帝點(diǎn)點(diǎn)頭。只是他沒有想到原本認(rèn)為毫無用處的紅薯怎么原來居然這么厲害,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大魏帝眼睛都冒著紅光,從前他們是不知道這紅薯的好處,自然覺得可有可無,可是現(xiàn)在知道了自然也就不象從前那般了。
“如今咱們國內(nèi)還有多少的番邦人?”既然這紅薯是從番邦人的手里買的,那么直接讓番邦人將所有的紅薯都上交給朝廷便是了。
“圣上,即便是將所有番邦人手里的紅薯都拿下也是杯水車薪而已。更何況咱們大魏境內(nèi)的番邦人其實并不多,如果真的是想要的話還不如直接從清平縣主那里著手。”那些番邦人遠(yuǎn)道而來,身上能帶個一兩百斤的紅薯就不錯了,那里比得上林舒的將近萬斤的紅薯?
“說的不錯,可即便我是皇帝也不能直接讓人將紅薯交出來。”大魏帝已經(jīng)知道這些紅薯的價值了,可是讓他就這么讓林舒將紅薯給交出來,他也做不到。
“自然不能直接交出來,但是咱們可以跟清平縣主買,您說是不是?”崔伯庸道。
大魏帝眼前一亮,“你說的不錯,咱們就跟林舒買。”
“不過這件事情還需的交給一個信得過的人去辦!”這可是關(guān)系到民生的大事,所以絕對不允許有一點(diǎn)疏忽的。
這朝廷上下大魏帝信得過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可都是身居要職的,真要是將人調(diào)去跟林舒買什么紅薯恐怕人家這心里也不會樂意的。
“圣上,老臣愿意毛遂自薦。”崔伯庸拱手道。
“愛卿心中可是有了合適的人選?”大魏帝苦思冥想都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正想著是不是干脆直接讓自己的大舅子去辦這件差事。卻聽見崔伯庸說他毛遂自薦。
“崔卿難不成是打算自己前去?”崔伯庸作為他得力的左膀右臂,自然是不能離開京城的。
“圣上說笑了,老臣的二子如今已經(jīng)十八了,又有舉人的頭銜在身,讓他去辦這件事情正合適。”這件事情還不宜大張旗鼓的去辦,而讓崔伯庸的二子去辦卻是很合適。
“那崔卿回去之后便跟云棲說清楚了,還有告訴他只要這件差事辦好了,朕肯定會重重的獎賞他的。”皇帝對于崔伯庸的二子崔云棲也是有一些印象的。知道是個聰明的孩子,而且辦事也還算是妥帖,所以將這件事情交給崔云棲去辦理,他也還算是放心。
“能為皇上辦事是他的福氣。”
崔伯庸同時也將林舒所寫的信交到大魏帝的手里,“這是清平縣主所寫的,特意讓曹智賢通過老臣的手交到圣上您的手里。”崔伯庸道。
大魏帝的好奇心頓時便起,也不經(jīng)人檢查了,直接變將書信給拆了。
在曹智賢的書信里面已經(jīng)將林舒的要求寫的很是清楚了,而林舒所寫的書信里面則是建議皇上將這增加的軍餉直接交到將士家人的手里。
比起被層層盤剝的軍餉,直接將增加的軍餉交到將士家人的手里其實更加能夠讓將士覺得朝廷其實是一直惦記著他們的,也記得他們的功勞,能夠讓他們的歸屬感更強(qiáng)。
“這事還須得商議,如果最后的結(jié)果真如這曹智賢信中所說的,給邊疆的將士增加軍餉也不是不可能的。”想要給將士增加軍餉,得國庫里面有才行。若是國庫空虛即便是大魏帝有這心恐怕也沒這力。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