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延綏的何瑾,根本不知道弘治皇帝,這些時日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達延汗集三十萬控弦之士殺奔而來,如此浩大的舉動,在所有人看來,都是一副破國的架勢。頓時使得大明這里滿朝嘩然,又束手無策。
匆忙檢閱一番京營部隊,又發現然只有區區六萬人。且很多人的年紀都該含飴弄孫了,還拿著根長矛站在部隊里充數兒。
對于這等現象,弘治皇帝并不奇怪,只是震驚,極度的震驚——他當然清楚大明軍隊里吃空餉的這個貪污絕技,卻沒想到情況已嚴重到如斯地步!
至于邊關那里的缺額,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天子眼皮子底下尚且如此,邊關那等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誰知已糜爛成何等樣子!
兵丁四處逃散,老弱病殘占多數,武備松弛,軍械銹跡斑斑。
世襲的千戶和百戶們,毫無斗志,一心只想著投機鉆營。軍戶們日夜耕作,早已不知刀劍為何物
一想到這些,弘治皇帝就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畢竟延綏可是大明的邊關重鎮,那里一旦門戶洞開,野蠻兇悍的蒙古人騎著快馬、揮舞著彎刀殺入中原。
天知道,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
就在這樣攸關大明存亡的關頭,一介十六歲的少年挺身而出。向自己要了便宜行事的特權后,好像還挺悠哉悠哉的樣子,就返回了延綏。
那一刻,送別何瑾的時候,弘治皇帝是眼含熱淚的。
可想不到那挨千刀的,到了延綏后辦的第一件事兒,就差點兒讓弘治皇帝嚇尿了褲子他竟然放蒙郭勒津部入關了!
得到確實消息的那一刻,兵部尚書劉大夏直接就暈了過去,弘治皇帝也感覺天旋地轉,心中無語淚千行大明,恐怕要毀在那小兔崽子手里了!
一時間,滿朝的討伐之聲甚囂塵上,無數彈劾奏折堆滿了御案,都氣憤填膺地要弘治皇帝抄家滅了何瑾滿門。
幸好,那時候弘治皇帝也麻木了,想著邊關放都放開了,再弄死何瑾也沒啥意義。自己派出去的人,含淚也要在背后挺著。
于是他也就破罐子破摔,干脆壓著奏折留中不發,只一門心思地籌錢派援軍。希望局勢糜爛到最后的時候,好歹不至于連砍了何瑾的刀都沒有。
可誰知漸漸的,邊關那里的戰事,竟然出現了轉折。
據徐光祚傳來的軍報,蒙郭勒津部絲毫沒有異動,安安分分地替大明守著長城。雞賊的何瑾還用出了離間分化的毒計,使得聯軍內部軍心動搖,齟齬不斷。
接著就是弘治皇帝,好不容易籌了兩萬援軍過去,想著或許能幫何瑾解一點燃眉之急?可何瑾不久后就發回消息,說一大堆草原部落向大明投誠歸順了!
然后,就在弘治皇帝怎么也想不出,這到底是個怎樣騷操作的時候,徐光祚那里又傳來了消息何瑾要混入草原部落大軍營地中,跟達延汗聊一聊!
聊你大爺啊!
弘治皇帝嘴上雖沒說出來,但心里氣得七竅生煙那可是三十萬敵軍的大營,不是你家里的熱炕頭兒!
還跟人家聊一聊,有什么可聊的?達延汗連自己的女婿都當成敵人,你這女婿的女婿,又算哪根蔥、哪顆蒜啊!
可第二天,何瑾那里也傳回了消息嗯,陛下啊我跟達延汗好好聊了聊,他打算要退兵了,咱大明邊關這里沒事兒了。
接到這情報的時候,弘治皇帝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祈禱過何瑾是軍師天才,也想過御駕親征守國門。但怎么都沒料到,自己愁得茶飯不思的軍國大事兒,就在一番談話治療后解決了!
憋著皇宮里,接連收到如此跌宕起伏又毫無邏輯的消息,你說弘治皇帝的壓力大不大?
他簡直快要懷疑人生了。
于是當確認達延汗真的退兵了之后,他當即讓李承祐六百里加急,將何瑾從延綏拎回來,要清楚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到了何瑾趕回京城的日子,暖閣里早已聚滿了朝廷重臣。
除了常駐的三位內閣大學士外,還有兵部尚書劉大夏,吏部尚書馬文升,商部尚書楊一清,以及廠衛的兩大頭子外加吵著鬧著要過來的朱厚照。
風塵仆仆的何瑾進來一見這架勢,頓時也有些懵“微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過各位大人”
說完之后,他望著眾人那副殷切的目光,好像才意識到了什么,羞赧地回道“呃打擾了陛下和諸位大人議事,微臣這就告退。”
畢竟,打完仗到回來京城,都過了二十多天時間了。
而且那場仗何瑾也沒怎么放在心上,此時看到這么多人聚在一塊兒,他還以為在商議別的軍國大事兒呢。
“牟斌。”弘治皇帝的臉色就一下抽了抽,道“要是他敢走出去,就把他腿打折!”
“臣遵命!”
何瑾這才有所醒悟,指著自己道“陛下和諸位大人,原來都是在等小子?”
說著,看眾人一副又怒又氣又不否認的神色,他當時就歡樂又羞澀地搓起了手,露出局促的憨笑,道“這,這怎么好意思呢”
“小子位卑言輕,也沒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功業。哪值得陛下和諸位大人,在日理萬機之間”
一腔滿懷喜悅的等候,換來這么個貨傻乎乎的表現。
弘治皇帝止不住,眉頭就蹙了起來再怎么說,這貨也在邊關歷練了一段時日,還商貿軍事兩手抓,兩手都很硬,辦得極是漂亮。
可怎么一回到京城,半點長進的樣子都看不到,還是如此厚顏無恥?
忍無可忍的他,一把拍了御案“何瑾,非逼著朕揍上一頓,你才肯老實是不是?還不速速將邊關戰事的來龍去脈,給朕和諸位大人交代清楚!”
何瑾這下才反應過來,意識到這么多人等著自己,也只能因為邊關,那件都快老掉牙的破事兒了。
但怎么說也是一次表現的機會,當即拿出了評書講藝的角色姿態,繪聲繪色地將一系列情況,都給眾人細細講了一遍。
尤其只身入部落大營的時候,他更是聲淚俱下“陛下,臣當時其實并不是一個人,而是繼承了大明光榮的傳統,陛下和諸位大臣在那一刻靈魂附體!”
“那個時候的微臣,代表著整個大明的雄渾意志。在那一刻,臣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臣不是一個人!
隨著何瑾唾沫橫飛的演講,整個夸張的事件真相,就傳入了眾人耳中。
可就在何瑾打完收工,整個暖閣還余韻未歇的時候,人來瘋朱厚照卻又猛地一拍案幾,激動回應道“不錯,那一刻大哥不是一個人,肯定也有孤日思月想,傳遞意志和勇氣的功勞。”
“這樣才能使得大哥只憑一番話,嚇退三十萬大軍!”言罷,他還忍不住躥上了案幾,振臂道“壯哉,何員外郎!妙哉,孤大明太子!”
被嚇了一跳的弘治皇帝,惱怒不已地瞪了一眼朱厚照,卻在朱厚照嚇得趕緊下了案幾時,也沒說一句話。
一來,他已懶得搭理這個逆子,怕搭理得多了,自己先被氣死。二來,何瑾的故事很是精彩,背后的東西,更值得他深思。
毫無疑問,真正使得這場戰爭結束,并非那一番簡單的勸說,而是何瑾提前謀劃好的商道——是大明那些讓蒙古人無法拒絕的物資,撬開了各部落同達延汗的嫌隙裂縫,最終才走向決裂的地步。
與其說何瑾是靠著智慧和勇氣,打贏了這一場戰爭,不如說他真真切切用震撼的例子,演示了一番商業的威力。
想到這里的弘治皇帝,下意識向何瑾問道“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辦?”
“臣打算什么都不辦!”何瑾就回答得理直氣壯,一副‘啥我都辦了,還要你們干啥’的模樣。
簡直欠揍不,簡直不知死活。
。
手機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