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啊,你說番邦蠻夷那里的火器,真的已那樣厲害?”戚景通憂心忡忡地說著這句話,但站在他對面的并不是何瑾,而是俞元贊。
因為敘過年齒后,戚景通發現在目前的結義四人組里,他還是二哥,俞元贊才是三弟。
其中的緣故,就是俞元贊老一臉茂盛的大胡子,粗獷豪放,怎么看都像一位不修邊幅的中年大叔,而不是才二十五歲的奶油小生。
只是,論定了二哥的位置后,他先松了一口氣,隨后又有些淡淡的哀傷:一個‘老二’的位子,有啥好搶的?再說以何瑾這樣結拜的速度,自己恐怕很快就會有一大堆的干兄弟姐妹......
“二哥,我覺得那些番邦蠻夷,不可能有那么厲害。”
俞元贊聞言就眉頭緊鎖,一副深思熟慮的模樣,最后下了結論:“這肯定是四弟在嚇唬巡撫大人。”
說到這里,他看了下左右無人,又神神秘秘地向戚景通言道:“二哥,兄弟是認你這個二哥的,才跟你說句實話......”
“什么實話?”
“我繳獲過來的三桿鳥銃,其實不是那個樣子的。”俞元贊這會兒就陷入回憶中,道:“繳獲鳥銃回來后,四弟第一個就跑了過來,好像很高興的樣子。可看過之后就失望地撇了撇嘴,嫌鳥銃一點都不先進。”
“然后呢?.......”
“然后四弟就將那三桿鳥銃全帶走了,過了三天才送了回來。而送回來的鳥銃,就跟之前有些不一樣了,成了昨日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
說完,他還得意地笑了一下,道:“恐怕四弟以為我大大咧咧,不會發現這些。實際上我粗中有細,早已看破了一切。”
聽到這里,戚景通一下明白了俞元贊的意思,驚訝道:“三弟你是說,四弟偷偷改進了鳥銃?”
“應該是這樣的。”
這話不是俞元贊開口,而是張侖不知從哪兒走了出來,道:“二叔三叔你們不知道,最早在固原打仗的時候,小叔一直就抱怨我們的火器太落后。”
“在京城的那段時日,他早就網羅了一批技藝精湛的鐵匠。還在西山開辟了一個秘密作坊,整天叮叮當當外加轟轟轟的,八成就是在琢磨著如何改進火銃。”
話音剛落,李承祐的聲音又響起來了,道:“不是八成,小叔就是在琢磨著改進火銃。這事錦衣衛已調查過了,但得出的結論是毫無成效。外加作坊就那么點規模,陛下也懶得過問。”
看著不斷冒出的人,戚景通發現這事兒原來還挺牽動人心的。
只是越聽下來,越覺得撲朔迷離,疑惑道:“那到底四弟改進了鳥銃沒有?......就算他改進了,這么偷偷摸摸的干什么?”
這時候,俞元贊就臉色凝重起來,語氣異樣低沉地說道:“這事兒我好像知道......他大概不會造反,但應該是想要挾陛下和內閣,讓他執掌咱大明的市舶司。用他的話說,要當什么清朝的和珅。”
說著,他也一頭霧水地撓了撓頭,向張侖和李承祐問道:“清朝是哪個朝,和珅又是誰?......你們兩個跟著他比我們久,知道這號人物嗎?”
“和珅是清朝最有名的貪官,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世人都以為他貪婪無度才聚斂了大量的錢財,但實際上,他是壟斷了清朝的進出口貿易,才那么富有的。”
這時候,熟悉的聲音從背后響起。
只見何瑾黑著臉也出現了,揶揄道:“行啊,沒想到你們四個臭皮匠聚在一塊兒,竟然閑聊著就把我的計劃還原了大部分......”
一看到正主兒出現,張侖和李承祐當即立正站好,一副準備乖乖挨打的模樣。俞元贊看兩人模樣,又因為自己多嘴,也有些心虛。
倒是戚景通一身正氣,蹙眉反向何瑾問道:“四弟,真是你改進了鳥銃?”
“沒錯。”事情既然快暴露了,何瑾也不藏著掖著,干脆一五一十回答道:“三哥繳獲上來的鳥銃,雖然比咱大明的神機銃高級了許多,但我沒想到鳥銃原來還是火繩槍。”
“火繩槍即便有了扳機,也要火繩始終保持悶燒著,才能點火發射,受天氣的影響極大。若在干燥的天氣里平原決戰,火繩槍無疑要比弓箭手厲害些。可在潮濕天氣里于密林決斗,反倒不如幾千年前發明的弓箭。”
四人都是帶兵打過仗的,聽了何瑾的話一想,果然是這種情況。
“至于我在西山的研究,倒是弄出了燧石點火裝置,這樣就可以受天氣影響小一些,發射速度也快許多。”說到這里,何瑾不由嘆了一口氣,道:“可惜,關鍵的燧石點發擊發裝置弄出來了,銃管那里卻出現了問題。”
“鳥銃的銃管得用精鐵制作,可那種精鐵要用十斤粗鐵才能煉出一斤,還要用鋼鉆鉆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鉆銃工藝很是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鉆進一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鉆成一支。”
說到這里,他就一屁股坐了下來,郁悶地道:“工藝咱大明是有的,就是落后的匠戶制度,無法滿足大批量生產。”
“隨后三哥繳獲了三桿現成的鳥銃,我便讓工匠將燧石點發擊發裝置,直接安到了鳥銃上。于是,全世界最先進厲害的燧發鳥銃就誕生了.......”
“全世界?”戚景通一下就把握到了關鍵詞。
“沒錯,絕對是全世界......”何瑾想了一下:歐洲那位燧發槍的發明者,跟戚繼光和俞大猷一樣,今年還沒出生。此時這三桿鳥銃不是全世界第一,那才奇了怪。
至于什么后膛槍、膛線槍的......呵呵,火器的工藝進步哪有那么快?
若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至少得三百多年后,才會出現那等真正終結冷兵器時代的東西——算算時間,正好是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
“那,那賢弟你為何要危言聳聽,恐嚇巡撫大人?”終于松了一口氣的戚景通,緊接著這個問題又冒了上來。
何瑾就一臉的沮喪,落寞言道:“因為我跟陛下還有內個大學士們,真的太過知根知底了啊。”
“我知他們的長短,他們知我的深淺......兩口子過日子還要懂得經營,更別提我想開海改變國策了,總要一點新鮮花樣兒的。”
“之前我老哄著他們,現在這招明顯不行了,自然要嚇一嚇。”
說到這里,他繼續落寞一嘆,道:“若是由我親自來嚇,他們肯定會有防備的,所以還得由忠正無私的巡撫大人來,比較有說服力。”
“這樣陛下和內閣大學士想不居安思危,開眼看世界都不可能了。再加上朝中就我這樣積極主張,他們不派我去弄,還能派誰去弄呢?”
“再然后,你就可以獨攬市舶司,壟......那什么斷進出口貿易,成為我們大明朝的和珅?”俞元贊這下明白了,全明白了:套路,原來一切都是套路,就是何瑾下的一盤大棋!
四人聞言,頓時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我們可都是生在盛世王朝,滿腦子忠君報國思想的大明好將領,你就借著結拜認侄子的關系,這樣堂而皇之地告訴我們要算計朝廷,你......你到底是想讓我們揭發你,還是不揭發啊!
但何瑾卻一點不在意,反而擺手道:“反正發財的路子已告訴你們了,缺錢的我可以借,至于干不干,就看你們的選擇了.......”
“什,什么發財的路子?”戚景通和俞元贊畢竟跟何瑾結識時間不長,關鍵時刻就沒把握到重點。
李承祐和張侖卻眼睛發亮了,張侖先是說道:“趕緊收購鐵礦啊!叔父已將一桿火銃送入宮中,不出意外陛下見識過后,肯定要明軍上下大力裝備的。然后叔父又說過,鳥銃最金貴的是統管,精鐵的需求就......”
“等收購鐵礦這事兒賺了第一桶金,叔父正好又執掌市舶司。那時出口絲綢、瓷器、茶葉什么的,我們緊跟著又能撈一筆......”李承祐隨后又補充道。
這話先后一入耳,戚景通和俞元贊當時就對視了一眼:還揭發個屁啊......趕緊回去散盡家財買鐵礦,才是正經事啊!
可就在四人心里都憋著一團火的時候,劉火兒便過來了:“老大,巡撫大人邀你們軍議,聽說是倭寇終于憋不住,殺到淮安來了.......”
“哦?......”何瑾就雙眼一亮,然后又擺手道:“也是時候,把這破事兒解決一下了。”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