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又請示孫承宗,要求給自己提供兩千斤火藥,孫承宗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兩千斤火藥送到李老二的軍營中,李老二開始制作兩種火藥包,一種名曰毒火包,是在火藥內添加了雄黃,再裹上一層油紙,包裹嚴實,只留下一個可以穿過導火索的小孔,再以浸泡過桐油的棉花包裹上去,外面再包上牛皮,以繩子捆扎緊了,即成為毒火包,這種火藥包丟出去之后,爆炸威力并不大,但是浸泡過桐油的棉花燃燒,點燃外層皮毛,放出濃密的黑煙,雄黃加熱之后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砒霜,能產生有毒的嗆人煙霧。
其實毒火包,是李老二根據《天工開物》萬人敵經過簡化制造的一種武器,萬人敵是一種守城武器,是木框內裝入泥殼黑[火]藥炸彈,外面裹上浸泡了桐油的棉被,火藥內也有各自可以產生毒霧的添加劑。可是萬人敵重量太重,只能從城頭投擲下去。而李老二的毒火包,可以拴上繩索,像流星錘一樣丟出去,適合野戰中使用。
另外一種火藥包,其實是一種人員殺傷炸彈,制作方法是以厚牛皮紙包裹火藥,只留下一個小孔可以插入導火索,以繩子扎得嚴嚴實實的,外面放上一層鐵砂、鐵釘,再以厚牛皮紙包裹住,最外層以牛皮包扎,以繩子捆得嚴嚴實實的。
經過多層密封的火藥,導火索燃盡后就會發生爆炸,最內層的火藥爆炸,把鐵砂和鐵釘拋射出去,可以殺傷敵人。
這種殺傷火藥包和毒火包一樣,也能以繩索栓了,像流星錘一樣轉圈,拋出,拋入敵群之中,爆炸之后可以大量殺傷敵軍。
每一個毒火包消耗火藥一斤,每一枚殺傷火藥包消耗火藥五斤。兩種火藥包的重量皆為十斤重,像流星錘一樣拋射出去,可以投出三十步遠,力大之人甚至可以拋出五十步遠。
后世十五斤重的鏈球,運動員都能拋出六,七十米遠,世界冠軍可以拋出龍,后金根本不敢入寇劫掠,或許大明還能多支撐幾十年。
既然遵化已經失守,接下來后金軍若是抵達通州附近,發現駐守通州的是孫承宗,以皇太極的性格,肯定不會攻打通州,而是繞道直接前往京城。
為了讓后金軍來通州碰釘子,孫承宗根據李老二獻的計,派遣騎兵主動出擊。
孫承宗派了尤岱率領三千騎兵,配合李老二共同出擊,專門負責襲擾后金大軍,把后金軍往通州城下吸引。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要獲勝,必須熟悉敵情。建奴以斥候哨騎屏蔽我軍戰場情報,只有我們夜不收哨騎戰能取勝,方可獲知建奴情報。下官這有一百精銳夜不收,可以為將軍獲取敵情。”李老二對尤岱說道。
尤岱道:“老哥這也有五十夜不收哨探,雖比不上兄弟的夜不收精銳,但也是跟隨尤某征戰多年,遇上建奴,尚可一戰。”
作為一名武將,尤岱沒有文官那樣的花花腸子,見李老二作戰勇敢,斬殺建奴眾多,由給督師獻上妙計,自然是把他當成了兄弟一般看待。
“好!小弟我出一百夜不收,大哥您出五十人馬,我們共同刺探建奴軍情。”聽尤岱的說話口氣,李老二也改口,稱呼他為大哥,自稱為小弟。
明軍一百五十名夜不收出了通州城,由李老二親自帶隊,前往遵化方向刺探敵情。
李老二帶著一百五十名夜不收剛剛離開通州城大約五十余里,有人來報,前面一隊大約百余人的后金騎兵。李老二立即下令,所有人隱藏入樹林中。明軍藏身樹林中,觀察外面的后金騎兵,只見金兵皆身披皮甲,頭戴棉帽或皮帽。
“是蒙古韃子!”李老二道。
若是面對面,硬碰硬,一百余科爾沁蒙古騎兵肯定不是一百五十明軍夜不收的對手。可是蒙古人是輕騎,從來不會和任何重騎兵硬碰硬,都是圍繞著對手射箭,射出一輪箭雨,立即利用自己機動性好,速度快的優點離開。若是對手沒有追上來,蒙古人再折回去射箭;若是對手追趕上來,蒙古人就以曼古歹戰術拖垮對手。倘若是遭遇大隊明軍,科爾沁蒙古人還能召來后金軍發起攻擊。
要如何全殲這股來去如風的蒙古騎兵呢?李老二想著對策,憑借身上一套后金八旗鎧甲接近科爾沁人?這一招用老了,估計是沒效果了,還沒到跟前,蒙古人必然會問口令。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