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風不急不緩,看上去沒什么高深的氣質(zhì),可是卻有一種讓人怎么都捉摸不透的神秘。
李武一接著說道,“要挖誰呢?”
李易風低聲反問,咳嗽起來,“你說誰對唐陽羽最重要?咳咳,咳咳。”
沒錯,他就是個病秧子,穿上龍袍做了皇帝還是個病秧子。
李武一微微皺眉,“這個不太好說,如果從感情角度講應(yīng)該是凌雨晴,可是凌雨晴現(xiàn)在身上的潛力主要在商業(yè)領(lǐng)域。如果說誰是他的保護傘,那么肯定是王先生。易風,王先生你是無法爭取到的,這個你我都清楚。至于楚伊楚青黃碧醉貓張波這些人,最有可能的是楚青,半面青面,霸殺。”
“也許他是唐門隊伍中最厲害的一位,雖然大家都對他保持足夠的戒備,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大家又幾乎同時輕視了他,倘若我們可以爭取到楚青加盟,那么我們這組龍尊的實力就會迅速增強,唐門那邊則會瞬間被削弱。因為走了楚青唐門想要馬上再找到一個他的替代者,短時間內(nèi)根本不可能。”
“我明白了,易風你這是要釜底抽薪。”
李易風看著李武一不說話,沒有給出他自己的答案。
一般這種事情他會告訴李武一結(jié)果的,因為基本上都需要李武一去親自運作。
李武一還奇怪怎么沒了聲音,誰知大概100秒左右李易風還是重新開口了,“不,我要的不是楚青,楚青在唐門并不安穩(wěn),甚至可以說是一顆隨時都會爆炸的定時炸彈,所以我不要。叔叔你說得對,其余人基本上都是唐門的鐵桿,不好策反。可是連你也忽略了唐門隊伍中的一個人,一個中間人,可以稱之為偉大的中間人。”
李武一一愣,眼神放亮,“你說俞楠?”
“俞楠的確也是個被忽視的存在,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好像存在感不強,但是俞楠是吳暖情的心腹,雖然大家都知道其實俞楠的能力遠在吳暖情之上,可她就是對她忠誠。”
“而吳暖情是張波的母親,而且還是個可以不顧一切保護女兒的母親。她好策反么?”
“不過易風你這個思路的確獨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花費很大的精力去策反對方一個干將,不如策反對方的中間人,因為只要有了俞楠這樣的頂級中間人,那么我們需要組隊的強援就會源源不斷的到來。”
“高,高明。”
李武一最近一直跟在李易風身邊,李易風的能力他也不是第一天見識到,所以他平常很少這么高調(diào)的夸贊自家侄子的。這次忍不住高聲叫好也是發(fā)自內(nèi)心,受到了很強的刺激。
畢竟如今這種時刻自家侄子還能如此冷靜的從戰(zhàn)略上蔑視敵人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一出手就是殺招。
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上,他堅信他們已經(jīng)領(lǐng)先了一個身位。
他也相信唐陽羽那邊再聰明再有所防備也絕想不到他們要出手的對象是俞楠。
一個大家都在忽視的中間人。
李易風的嘴角突然閃過一抹神秘的微笑,“而且唐門看似已經(jīng)集合了不少實力出眾的成員,可最終真有資格組隊的又有幾個?”
李武一再次被震驚,張大嘴巴猛的一拍大腿,“對啊,這事我怎么沒想到呢?不說別人就說楚青,他是什么人?唐陽羽可以跟他講究私交,可以讓他幫些忙。但是真到了尋龍之旅組隊和出動的時候楚青這種龍族通緝要犯,全世界最大的最惡劣的叛龍一族,他怎么會有資格進入尋龍小隊?”
“哈哈,看來我是庸人自擾了,哈哈哈哈。”
李武一不得不得意,因為他們實在是占據(jù)著諸多主動,因為到時候按照大祭司的標準來要求,唐門最終組隊結(jié)束之后人數(shù)和實力一定看的讓人發(fā)笑。
“怕是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只能見到一支老的老小的小的娘子軍了,哈哈。不但叛龍一族無法加入,密門密宗跟龍族也已是千年以上的恩怨。這樣一來可以說唐陽羽的左膀右臂全都被砍掉了。”
“過癮!說白了有大祭司在,我們就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我終于徹底想清楚了王先生為什么要在這時候不顧影響的親自出面了,情況對于唐門來說已經(jīng)岌岌可危,倘若她再不親自出面替唐陽羽保住一個龍象儀的話,那么唐門龍尊簡直就沒有成立的必要了。”
李武一突然這么囂張這么自信的一個重要理由還有,那就是李易風本身比唐陽羽的武力靈力真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李易風是從小到大的北昆侖雪山護龍一族的童子功,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強大的所在,本身就是尋龍屠龍之旅之中的第一王牌。
唐陽羽則不是,盡管他的智商很高,隨機應(yīng)變能力和學(xué)習能力也很高。
但是他根本沒有童子功,無論武力和靈力到現(xiàn)在還是零。
在平常的一些對抗之中他還可以憑借突然襲擊,出其不意的方式僥幸取勝,但是當他面對的完全是另一個級別的對手,甚至要面對神靈級別的惡龍大龍的時候。
他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哪怕有一天他將黑龍刃白龍刃融為灰龍刃,也沒用。
即便他擁有了屠龍圣兵他也根本沒有能力去駕馭和使用。
最后還得落到早就為此做好準備的李易風手里。
李易風從7歲就開始修煉專門駕馭屠龍圣兵的靈龍兵氣。
這是個秘密。
很大很大的隱秘。
甚至到現(xiàn)在連李武一都蒙在骨子里,何況是別人?
李易風的優(yōu)勢太大。
無論從哪方面看。
……
表面上看俞楠最近的工作重心已經(jīng)從京金國際轉(zhuǎn)移到高金投資,她和龐初心可以看作是凌雨晴在高金總部的左膀右臂。實際上她對京金國際仍然有著一定的掌控權(quán),吳暖情仍然需要他。
表面上看她最近的行動都是在商界。
實際上她在龍族和三界之中在周旋什么,沒人知道。
唐陽羽不知道,李易風卻知道一些秘密。
此刻的俞楠正在一個茶館里見兩個人,這兩個人是兩個道士。一個年老的,一個年幼的。老的大概60歲出頭,年幼的則只有十幾歲。
俞楠親自給大小兩個倒是泡茶。
道士的道袍已經(jīng)很破舊了,都留著長發(fā),長發(fā)用一個破舊的類似于筷子似的簪子挽著。
遠處看分不清是道士還是乞丐。
反正這倆人挺落魄的。
而這兩個落魄的不起眼的道士的身世卻大的嚇人,因為他們來自龍虎山,他們還都姓張。
龍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說,《廣信府志?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歷臺山西行數(shù)十里,折而南,分兩支,環(huán)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志》載云:“山本名云錦山,第一代天師于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
龍虎山之所以聞名,一是有賴于其山水秀麗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師派祖庭所在地的影響,且有左河水詩云:“碧水丹霞踞虎龍,洞天福地隱仙庭。道陵縱使神行遠,仍讓妖魔懼逞兇。”
所以人們提起道教也往往想起“道都”之稱的龍虎山。
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鷹潭貴溪縣,仙人張巨君主之。
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于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后,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shù),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yǎng)性,世襲道統(tǒng)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華府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兩大世家。
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shù)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筑面積、規(guī)模、布局、數(shù)量、規(guī)格創(chuàng)道教建筑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余座,道院36座,道宮數(shù)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龍虎山地區(qū)在道教興盛時,先后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然而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多數(shù)宮觀早已廢圮,保存者唯有天師府。
大小道士就從天師府下來,目的很明確,就是天師府不能錯過這千年一次的尋龍之旅。
華府境內(nèi)一直關(guān)注龍脈和龍塚的可不僅有龍族,天師府也一直在密切關(guān)注。
年紀大的老道叫張出塵,小的叫張入塵。
這倆人是祖孫倆。
而且天師府帶塵字的都是張?zhí)鞄煹牡障笛H,相當于龍族之中李易風這種正統(tǒng)血統(tǒng)的核心人物。
所以人不可貌相,這一個出塵一個如塵悄然來到京城之地,他們很快就會在兩個龍尊之中做出一個選擇。而他們選擇的結(jié)果將對雙方的實力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是顛覆性的影響。
可俞楠一點緊張的樣子都沒有,大場面她見識的太多了,三界之中就沒有她搞不定的人,所以沒什么大不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