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自從之,封曹操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錄尚書事,又封趙信領雍州事,假節鉞,錄尚書事,趙、曹二人皆得封賞,大喜。
李傕、郭汜二將戰敗之后,商議道:曹操遠來,當速戰之,張濟卻道:“不可,曹操精兵將悍,不如歸降之,以求免罪。”
李傕大怒道:“你敢滅吾銳氣?”說罷就掣劍在手,要斬張濟!
郭汜忙出聲勸告,方才得面,張濟氣急,半夜回寨之中,就引兵而走,李榷得之后,懊悔不已,卻也無法。
次日一早,李榷引兵來戰,曹操叫典韋、曹仁領三千鐵騎迎戰,于陣中沖殺三遭,似那游龍落于水,驕猛異常,李傕徒然無力,高下立判。
陣破后,李榷之侄李暹、李別二將拍馬而出,還未來得及喊話,便被典韋沖來,一戟先斬了李暹!
李別吃驚勒馬,胯下之馬站立不住,摔倒在地,典韋又是一戟,亦斬之,手提李暹、李別二人之頭回陣。曹操扶典韋后背,笑道:真乃某之惡來!
李傕見二侄皆死,大怒,氣急揮手大軍沖上,曹操亦親領三軍迎之,雙方混戰廝殺,典韋、曹仁、夏侯惇等將猶蛟龍如海,手無一合之敵,片刻間,便殺李榷麾下數名良將,直奔李傕而來!
李傕驚慌,便轉馬而走,余眾軍心皆散,大敗而走。曹操親提寶劍沖陣,率眾連夜追殺,降者不計其數。
且說李傕、郭汜引敗軍往西而走,卻遇了趙信麾下之將關峻、鮮于輔引著一彪精兵趕到!李傕、郭汜如驚弓之鳥,未知關峻、鮮于輔身后有多少人馬,便只顧側首而逃。
關峻、鮮于輔白撿了個大便宜,得了降兵三千多人,便引兵馬來與趙信回合,正行著,卻與曹仁、夏侯惇碰上。
夏侯惇見了關峻驅趕在前的降卒,以為是郭汜、李榷引兵復回,引兵便來沖殺,關峻大怒,指揮兵馬與之交戰,雙方廝殺半個時辰時間,死傷數千人,幸得趙信、曹操同時趕來,方止住此戰!
關峻見了趙信,便將夏侯惇不分青紅皂白攻擊一事的前因盡數告知,曹操在側聽之,呵呵一笑,道:“你我皆為漢臣,元讓夏侯惇字殺敵心切,也屬忠國忠君也,還望子麟多擔待之。”
趙信呵呵一笑,未置可否,只轉頭看向關峻胳膊上血肉外翻的傷口,道:“此何來耶?”
關峻抬頭狠狠的盯了夏侯惇一眼,夏侯惇挺起胸膛道:“是吾所為。”
趙信呵呵一笑,看著曹操和夏侯惇那種神情,分明就是在挑釁自己啊,欲要殺了自己很是看重的關峻啊!
“莫非,元讓不知興平關峻字是吾之良將耶?竟下此毒手。”
夏侯惇哈哈大笑,道:“并不知興平是何方人物,還望趙刺史恕吾不知之罪。”
這一主一仆,雙簧戲唱的倒是不錯!
既然如此,那就陪你們好好唱唱,趙信轉頭看向曹操,道:“孟德,今日之事,我身為主公,可要為興平討回個公道。”
“未知子麟,要何公道?”曹操皮笑肉不笑,眸中滿是寒光問道。
趙信慵懶起身,摸了摸關峻胳膊上的傷口,隨后,毫無預兆的一刀寒光出現,直奔夏侯惇胳膊,夏侯惇悶哼一聲,神情大驚!
眾人回過神來,紛紛將目光死死的盯著夏侯惇的胳膊,上面竟然有著一根半尺長的短矛,奇怪的是,竟無人看清趙信究竟是如何出手的,竟然將一根長矛插在了和關峻傷口同樣的地方!
原來,方才趙信直接用了系統的獎勵金恩長矛飛擲,經過這幾年的悄悄聯系,趙信的長矛飛擲雖說做不到百分百射中,但在十步范圍內,還是能夠做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
這一矛,射的場中人頓時炸開了過,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等皆抽出腰間大刀,神情凝肅謹慎,方才趙信出手的一瞬間,夏侯惇更是條件反射的用半邊身子擋住了曹操!
關峻、鮮于輔也是紛紛取出自己武器,場中局面,一觸即發!
身為主角的趙信卻像個沒事兒人,背著手跺了兩步,道:“放心,吾正是想討回個公道,而非取元讓性命。現在,你我扯平了。”說完,趙信重復坐下,曹操雙眸緊緊盯著趙信,心中的驚駭仍為停止!
這個趙信,出手果真狠辣!若是方才他欲要取我性命,只恐我早已殞命其手也。既方才他不取,自己何不大方點兒?
“早聞子麟身手不凡,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曹操笑著道。
趙信看著曹操,若非對其有所了解,只怕還真的被他面上的這股子善意給誆騙過去。
“孟德啊,據我所知,那李傕、郭汜身周兵馬不足百余人,望西逃去,并無落足之地,只恐不久只得上山落草一路,未知日后該當如何?”
聽的這話,曹操不禁想起多年前虎牢關之戰時,他曹操還是一個忠心于大漢的校尉,發繳詔,伐董卓,聲名鵲起的趙信千里來助。然各諸侯皆心懷鬼胎,不能成事,曹操大怒,拂袖而去,當時趙信追出詢問,“未知日后該當如何”,是多么熟悉的場景啊。
只是,曾經的趙信是一副求學的姿態,而今,是一副霸王的姿態!
曹操呵呵一笑,道:“大丈夫,見其可為而為之,是為智,見其不可為而為之,是為勇。相信,子麟心中早有答案,何必多此一問?”
趙信呵呵一笑,未置可否。次日,二人皆趕到大陽城內,面見陛下。漢獻帝已與楊彪等人商議好,于明日遷往故都洛陽。
當日晚間,楊奉與韓暹商議道:“如今曹操、趙信得了大功,已得重權,如何肯容吾二人,不若同去,做個逍遙快活之人?”
韓暹一想是此道理,便稱善,當晚便與陛下奏請,只道追殺李榷、郭汜為名,天子從之,韓暹、楊奉引兵往西而去,屯兵大梁。
次日,趙信、曹操便保著皇帝,遷都洛陽,昭告天下,各多名士來進諫,朝廷多有生氣,趙信、曹操之名,又為天下之人廣為傳頌。
白日事了,曹操回到營中,有一人來求見,曹操允之,便見此人長得眉清目秀,精神充足,不禁暗暗不喜,心道:近年東都大荒,官僚軍民皆不飽食,為何此人長得豐腴非常?
因而問道:“公尊嚴風雨,莫非是以和妙方以調之?”
來者笑道:“非也,某并無他法,只每日讀三十書也,故而豐腴。”
曹操哈哈大喜,忙問姓名籍貫,官居何職。
來者道:“某舉孝廉,愿為袁紹、張揚從事,今聞天子還都,特來朝覲,官封正議郎,濟陰定陶人,姓董,單名一個昭字,字公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