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紡集團股份制改造的談判在艱難的進行當中,燕紡集團的資產、負債都太多太復雜,而職工人數也多,這其中還有不少退休職工,以及原來的領導任人唯親招進公司或者提拔上來的人,該怎么處理都是一個問題。
因此,談判進程并不快,但是不管怎么說,這幾方之間的談判,每天都有進展,而且隨著那些難題被一個個解決,談判的進程也在加快。
蘇星暉雖然沒有直接參與談判,但是對于談判進程,他是全程保持了關注的,對于這一次的談判,他的重視程度不比任何人差。
經過了近二十天的艱苦談判,參與談判的幾方終于達成了一致,這讓燕紡集團的所有人都是欣喜若狂,停工兩年的燕紡集團,終于要重新恢復生產了。
于銳志、禇征、韓向東幾人組成的財團,將向新的燕紡集團注資三億元人民幣,他們將占新燕紡集團股份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五。
而高志勇代表的燕北國資管理公司將以燕紡集團欠他們的三億元債務入股,同樣占親燕紡集團股份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五,另外,他們還將通過協調,向燕北省的幾家國有銀行貸款一億元人民幣,用來當作新燕紡集團的流動資金。
國家紡織工業局所有的原燕紡集團的全部資產以及職工集資款加起來將占新燕紡集團的百分之五十一股份,這在名義上,新燕紡集團的國資股還是占有著控股權,不過新燕紡集團的經營權將會更多的交給于銳志他們的財團。
有了這四億人民幣資金的注入,燕紡集團的生產規模將會再次擴大,因為隨著亞洲金融風暴的肆虐,原來東南亞和東亞等國的外向型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許多制造型企業都倒閉了。
而東亞經濟沒有受到慘重損失的國家,也就只有中國了,所以現在歐美許多國家的訂單,都投向了中國。
在這種情況下,正是擴大生產規模的最好時機了。
這也是于銳志他們投資的最好時機了,這樁投資,對雙方來說都是雙贏的合作。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的合作框架,其中還有許多細節,比如職工的安置等等,都是雙方重點談判的細節。
在于銳志他們參股燕紡集團之后,自然不可能還是留用所有職工,特別是那些原來公司領導的親屬,不符合條件卻進廠擔任技術員等職務,完全不能勝任工作,天天混日子的人,肯定是都要淘汰掉的。
總之,新的燕紡集團要引進先進的管理制度,讓公司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成本,以提升公司的利潤。
當然,只要是證明自己能夠勝任工作的職工,都可以通過競聘上崗,繼續留在燕紡集團,只要努力工作,工資收入將會比原來大鍋飯時期要高上不少。
為了不引起社會動蕩,合作協議中特意加了一條,如果競聘上崗失敗的職工,還可以發三個月生活費,三個月之后可以再參加一次競聘,這一次能夠通過競聘的話,還是可以留在公司工作的。
這一條也是專門針對現在的國有企業下崗潮的,許多國有企業改革之后,為了卸掉包袱,將許多工人下崗,將大批工人推向了社會,就在這兩年間,已經有數百萬下崗工人被推向了社會。
對于企業或者投資商來說,這樣做當然是卸掉了包袱,可是這對這些下崗工人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他們為企業奉獻了一生,卻被一腳蹬開了。
他們下崗之后,只有微薄的買斷工齡收入,然后就跟企業完全脫鉤了,他們在企業培養的技能十分單一,又與社會上的競爭長期脫鉤,陡然間被推向社會,他們的生存能力十分有限。
這也讓大批下崗工人陷入了困境之中,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了。
蘇星暉不希望在燕紡集團也出現這種事情,所以,這個條件是他跟于銳志親自說過的,而于銳志也是爽快的答應了。
對于于銳志來說,他并不是那種貪婪的人,他當然不會以犧牲普通工人的利益來獲取自己的利益。
這個條件是讓燕紡集團方非常感念的,燕中市現在下崗工人也不少,他們看多了下崗工人的慘狀,這一年多來,燕紡集團的工人實際上是等于下崗了,像于銳志他們這么厚道的投資商,真的是太少了。
這幾方的合作協議簽訂之后,便是辦理相關手續的時候了,對于這個合作項目,燕中市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各種相關手續都辦得相當順利。
當初希望燕紡集團破產的,只是少數領導,如果燕紡集團果真破產的話,會讓燕中市乃至燕北省都相當頭疼,因為破產之后,又將有三萬工人被推向社會,會產生相當多的社會問題。
燕紡集團雖然是部屬企業,可是燕紡集團畢竟地處燕中市,破產之后的各種社會問題都將由燕中市來承擔,燕中市肯定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
所以,燕中市的不少領導都是不希望燕紡集團破產的,現在燕紡集團能夠順利的進行股份制改造,他們當然會在辦理手續上一路綠燈了。
這次股份制改造,還不光是救活一家國有企業的問題,更是還有四億的資金將投入到燕紡集團,這等于也是投入到了燕中市,這也算是一筆巨額投資了,燕中市對此當然是熱烈歡迎了。
新燕紡集團的各項手續正在辦理當中,而對全公司職工干部的競聘上崗工作也已經緊鑼密鼓的開始了。
對于工人的競聘,那是非常簡單的,只要工人的勞動技能達到公司的要求,就可以了,公司絕大部分工人都有原來廠里發的技術等級證書,所以可以直接上崗,只有那些沒有等級證書的,或者想要申報更高等級的證書的,就需要重新考核一下技能。
但是對于干部的競聘,就沒那么簡單了,想要擔任干部,就必須要有學歷、能力,在通過初步考核之后,還要通過職工的考評,以及公司相關領導進行的面試,總之,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行。
這么幾道程序,就基本上杜絕了那些想混日子的人的上進之路,能夠當上干部的,個個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在工人當中,也都算是很有威望的人。
也只有這樣的干部,才能讓燕紡集團發展得越來越壯大,欣欣向榮。
全公司職工干部的競聘上崗工作,將會在春節之前全部完成,所有干部都要全部到位,這樣的話,才能在春節之后就馬上恢復生產。
當然,現在的新燕紡集團就不需要那么多脫產干部了,原來的脫產干部比例實在是太高了,職工總數三萬人,就有五千多名脫產干部,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實在是太荒唐了。
這一次的競聘,脫產干部的數量至少要砍掉百分之九十以上,至于這些被砍下來的干部,如果還有技術能力的話,就讓他們上崗做工人,如果沒有技術能力,那么要么另謀高就,要么就等三個月之后的第二次競聘機會。
如果第二次競聘機會都沒抓住的話,那就對不起,只能是請他離開公司了。
競聘上崗工作進行得熱火朝天,而燕紡集團也趁著這個機會,開展了一次全公司技能比武大賽,在技能比武大賽里獲得好名次的工人,能獲得不錯的獎品,可以加工資,還可以當上班組長,因此,那些對自己的技術有自信的工人,都是踴躍報名參加。
這一次的技能比武,新當選的公司領導,包括于銳志、禇征、韓向東、高志勇等人在內的公司股東,還有殷德山、谷志林等公司的老領導,以及蘇星暉等工作組的成員,都在現場進行了參觀。
這些參加比武的工人們各顯其能,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他們顯得自信飛揚,而他們表演的各種絕活也讓觀眾們嘆為觀止,喝彩聲不斷。
這次技能比武,對于燕紡集團工人們的士氣是一次極大的鼓舞,以前的國有企業,是經常舉行這樣的技能比武的,這是一種增強職工歸屬感和凝聚力的非常好的方式。
但是近幾年以來,燕紡集團已經一直沒有舉行這種技能比武了,特別是停產之后,就更加不可能舉辦這種活動了,這讓整個廠子都是死氣沉沉的,沒有一點氣氛。
而這一次技能比武,讓整個廠子都活了過來,特別是看到精彩場面的時候,參觀的工人們的喝彩聲,簡直十里路外都聽得見,這樣的喝彩聲、喊聲,讓人聽了就覺得心里暖洋洋的。
雖然現在燕中市的天氣非常冷,積雪都有一尺多厚了,可是在燕紡集團,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樣的景象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久違了。
燕紡集團真的是活過來了啊,現在燕紡集團的工人們臉上再也不會有愁眉苦臉了,他們的臉上,時刻都帶著歡快的笑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