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實力相當的家族的爭奪,說起來簡單,真做起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一個不小心,便會導致雙方都損失慘重,然后雙雙跌出一等家族的范疇,失去一等家族的位置。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要是真的出了什么問題,真正得到好處的可不是他們,而是那排名第三第四的存在。這個道理,荊家和東籬家會不知道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又不傻,又都是浸淫了多年的老油條,這么簡單的道理,怎么會不清楚?可誰叫他們當時都認為自己會是贏的那一方呢?再加上多少有些意氣之爭的成分夾雜在其中,如此就更加沒有人愿意放手了。
不過仔細的想想,其實也難怪荊籬兩家的家主會有此決定了,畢竟,底蘊相當,背景相當,就連家族的實力也相當,如此兩個相當的兩個家族,晚輩小輩會被拿來比較,也就在所難免了,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早不沖突,晚不沖突,非要等到新家主上任之后才沖突起來了。想必這兩位新任家主,早年都是受盡了那種被比較的荼毒,心中一直憋屈的想要一較高下,也好讓此事有個了結吧!過去是沒有那個權力,如今,有了權力,當然想要解決這一心結啰!
只是按理說,如此相當的兩個家族,就算是有心想要一較高下,也不會這么快就解決,這么迅速就有所結果的,而且還是這種差距十分巨大的結果,一個穩居一等勢力的第一,一個卻落入塵埃,跌出了一等勢力的范疇,雖然仍舊是二等勢力的龍頭老大,可一等勢力,那是二等勢力能比的嗎?甚至東籬家為此還沒付出什么代價,更沒有損耗什么資本,如此結果,要說其中沒有問題,沒有貓膩的話,鬼才相信好嘛!
好吧,事實上的確是有所貓膩,那就是荊家出了叛徒。這個叛徒,出賣了荊家的一些暗點,還是一些很是重要的暗點,為了保住這些暗點,荊家大部分主力就不得不從戰場上脫身離開,剩下的人本就不多,要自保,還要操心暗點的情況,如此,又哪有功夫專心的去對戰呢?所以,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雖然東籬家使用如此手段,有些勝之不武,可是這一切,也算是成王敗寇,愿賭服輸了,就算是心有不甘,可路到底是自己選的,沒有所謂輸不輸的起的問題,正所謂不管陰謀陽謀,只要能贏得最后的勝利,那便是最好的計策,東籬家可以如此使用,并沒有規定他們不能用!
可事實的結果卻是,東籬家成功的收買了他們荊家的族人,而且還是地位不低的族人,不然怎么可能知曉那么重要的暗點消息呢?可他們卻沒能成功,不管是壓根就沒有這樣去做,還是做了,只是失敗了,反正結果都一樣,只能說,是對方技高一籌,如此而已,換句話說,就是與其怪對方卑鄙無恥,還不如怪自己,連族人都管不好,要是他們管好了族人,又豈會出現如此被動的情況?所以,這一場戰斗的結果,只能算是一個鋪墊而已,并不是其真正的矛盾所在;蛘哒f,這一場戰斗的結果,只是讓他們結了怨而已,但卻不至于不死不休。但是因為有了這個矛盾的基礎在,那么以后不管發生什么事情,很容易便會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讓其升華成真正的針鋒相對,不死不休的沖突,那卻是顯而易見的。
而兩家真正開始針鋒相對,也就是所謂矛盾升華的原因,則是因為后面一件本來還算是好事的事件一一聯姻。之前也已經提到過了,雖然荊籬兩家,因為爭奪一等勢力老大的位置,爭的有些厲害,結果也并不算是太好,可倒也不至于翻臉無情,可不翻臉,卻并不代表能夠如從前那般和睦共處,來往頻繁不是?所以,當年荊籬兩家的子弟族人,相互看不順眼,一見面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簡直不要太正常。哪怕兩家那時候所處的位置,已經完全不同,也沒有任何的例外。荊家沒有想要巴結東籬家的意思,東籬家似乎也忘了他們如今比之荊家地位要高的事實,沒有鄙夷,沒有人身攻擊,更沒有任何想要以權壓人的意思,就是單純的各種看不順眼,各種針鋒相對。
這個時候,作為始作俑者的兩家家主,看到如此情況,就有些坐不住了,畢竟,他們當時只是想要爭一口氣而已,并沒有任何其他的意思,而且兩家曾經的關系,還算是不錯的,雖達不到所謂的生死之交,可相對于其他家族,他們兩家彼此之間還算是了解,還勉強可以信任,那卻是不爭的事實,而為了自己的意氣之爭,損失如此一個盟友,顯然是不劃算的。再加上,在這本就多紛爭的冥界,多一個朋友,肯定比多一個敵人強,尤其是如荊家這樣的,與他們實力相當,哪怕是如今有所損失,短時間內無法再與他們相爭,卻也一樣有隨時上位可能的存在,就更是如此了。
要知道,面對如荊家這樣的,與他們東籬家有所矛盾的強者,他們有且只有兩條路可以選,要么在其恢復元氣前,將其徹底的滅掉,斬草除根,以絕后患要么便盡快的修復好彼此之間的關系。
對于前者,不說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東籬一舉一動,隨時隨地都想占他們便宜的四大家族的其他三家,就是荊家的難啃程度,就足以讓他們直接便否定這個決定了?刹灰詾檫@是什么玩笑,沒看見他們機關算盡,也才逼得荊家降了一級而已嗎?機關算盡,尚且如此,更何況,哪里每每都沒有這么好的機會呢?所以,東籬家的選擇,哪怕不去多想,也知道必然是后者無疑了。再加上,他們之間的矛盾,正如之前所說的,其實并不算有多深,所以,想要修補,其實還是很簡單的。至少絕對比前者,那什么勞什子的滅族要容易的多。
然后,你有情,我有意,兩家家主便想到一起去了,而那個方法,就是之前所提到的聯姻。且為了表示他們對這次聯姻的重視,兩位家主便將這個聯姻的人選,定為各自的嫡系子女。剛好當時兩家家主的嫡系子女都只有一個,還恰好是一男一女,如此,便連商量嫁娶的問題都不必要了,然后,在沒有告知各自子女的情況下,兩位家主便快速的將此事給定了下來。雖然這種做法,看似有些霸道,可根據當時的環境來看,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然后這問題就來了,待兩位家主回家將此消息通知給各自的子女知曉之后,才從當事人的嘴里知道,不管是東籬家主的兒子,還是荊家的女兒,全都已經有了各自的心上人了,只等找尋一個合適的機會,就準備帶人上門了,所以,這聯姻,便理所當然的,遭到了雙方子女的強烈反抗。
本來,這也不算是一件大事,大不了換個人選,或是取消掉此想法,再想其他的方法不就好了,可這冥界到底還是一個封建的社會,這里的婚姻還遵循著華夏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規矩,而這兩位的做法,在兩位家主眼里看來,簡直就是在挑戰他們的權威,更何況,兩位家主也并不認為自家的孩子,在外面認識的對象,能是什么好人,畢竟,他們的閱歷放在那里在,不是嗎?再加上,你既然享受了家族的資源,就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一道理,所以,兩位家主固執己見的堅持聯姻,如此結果,也算是意料之中的答案了。
當然,那兩位當事人,也不是沒有想過反抗,可那個背景環境下的家長,本就固執的要命,更何況,這兩位,還不是普通的家長,他們同樣還是一個家族的族長,所以,可想而知,其權威的不容挑戰性了。
女孩子想要逃跑,做父親的,就將其軟禁了起來,男孩子想要拒絕,話還沒說出口,便被自己的父親,拿心上人的性命相要挾,沒有一個好的開始,父親的權威又不容挑戰,那么可想而知,這作為當事人的雙方,心中的怨恨會針對誰了。雖然這些問題,兩位家主也曾經想到過,可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小問題,待他們成婚之后,多了解了解,多接觸接觸,便什么都過去了,不是嗎?畢竟,他們自己當年不也是這么過來的嗎?如今不也過的好好的,夫妻之間相敬如賓,有什么問題?
如此一想,兩位家族便將他們心中最后的一點擔心,也拋之腦后了。然后便一心一意,如火如荼的開始準備起了婚禮來。期間,那兩位當事人的心上人,也不是沒有找來過,可高門大戶的門檻,豈是那么好進的?三言兩語,守衛便將其打發了,而其,甚至連兩家的大門,都沒有機會跨進去過。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