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德明當然不會下令強行沖陣,他們又不是重甲騎兵,硬沖長矛陣,唯一的結局就是變成刺猬。
于是,他下令本分兩路,尋找明軍戰(zhàn)陣的破綻。
只要能找到一個突破口,他們就能輕易的突入陣中,以這些明軍的水平,想要及時補救根本不可能,不消一炷香的時間,這支明軍絕對虧潰散。
繞了一大圈,都沒有發(fā)現(xiàn)可以輕易突破的缺口,不過鄧德明一點都沒有氣壘,他可是有后手的。
而明軍陣中,張鏡心已經(jīng)接近絕望了。
本以為是賊寇只是強于襲擾,正面作戰(zhàn)能力不行,沒想到敵人以區(qū)區(qū)千人的兵力,直接將他麾下兩千余騎兵擊潰。
而眼下的局面,已經(jīng)糟糕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雖然逃回來的騎兵還有七八百人,但他們的膽魄已經(jīng)被打沒了,這個時候再讓他們出戰(zhàn),立馬兵變給你看,所以這些騎兵有和沒有一個樣。
敵人的騎兵在外圍肆無忌憚的攻擊,而他只能被動防御,依靠盾牌和盔甲抵擋敵人的火銃攻擊,至于火炮,對付這些機動性極高的騎兵沒多大作用,你剛剛瞄準,敵人就跑遠了,而且佛郎機和紅夷大炮也沒辦法做到指哪打哪,只是讓敵人不敢太過逼近罷了。
除此以外,別無他法,失去了陣型保護的步兵,在騎兵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而保持這防御陣型趕往廣州,簡直是天方夜譚。
此外,這一戰(zhàn)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就在萬余士兵的眼皮子底下,敵人以不到一半的兵力擊潰了兩千多精銳騎兵,很多人都已經(jīng)被嚇破了膽。
張鏡心現(xiàn)在能做的,只有龜縮防御,保持齊整而嚴密的陣型,不被敵人的騎兵沖破。
同時趁著敵人還未合攏包圍圈,派出傳令兵,向廣東西部和北部各府,以及廣西的駐軍求援,等待援軍抵達,或者依靠軍中充足的糧草,耗到敵人補給不足,自行撤退位置。
他的想法很好,但鄧德明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他可是留了后手的。
騎兵是沒辦法沖破密集的長矛陣,但對于大炮來說,這就是活靶子啊。
鄧德明將兵馬分作兩部分,分別布置在正北和正南兩個方向,一邊喝水吃干糧補充體力,一邊監(jiān)視明軍,讓他們沒有機會突圍。
另外派出一小隊兵馬向東飛馳而去,沒多久,用戰(zhàn)馬拉著二十門云飛炮,出現(xiàn)在視野當中。
云飛炮是專門打造的野戰(zhàn)炮,雖然威力和射程比起紅衣大炮有所不如,但精度卻遠超紅夷大炮,最重要的是更為輕便,兩匹馬就能拉著一門炮行動,不像紅夷大炮那樣笨重,在野外需要重兵防護。
這便是鄧德明在擊敗明軍騎兵之后,并沒有停下來修整,而是繼續(xù)圍繞明軍戰(zhàn)陣進行襲擾的原因。
原本明軍只是在正面擺出了極為密集的長矛陣,但鄧德明率領槍騎兵圍著明軍戰(zhàn)陣不斷襲擾,明軍被迫收縮城一個大大的圓形防御陣。
雖然這樣的密集陣型,讓鄧德明沒辦法強行突破,但卻把所有的士兵都集中到了一起,恰恰是火炮最為理想的攻擊目標。
當看到賊軍騎兵居然拉來了二十門大炮,張鏡心整個人都呆住了,他從沒來想到還有這樣的騎兵,不但能用火銃襲擾,還能近身搏斗,甚至還有火炮,這真的是聞所未聞。
“轟轟轟……”
二十門云飛炮架設完畢之后,隨著中隊長李科一聲令下,這些充當臨時炮兵的槍騎兵,紛紛點燃了炮膛引線。
隨著火炮的轟鳴聲不斷響起,炮彈不斷地落到了明軍的防御陣之中,然后轟然爆炸,將落點周圍的明軍掀翻在地,非死即傷。
云飛炮的精度遠比紅夷大炮和佛郎機要高,而明軍萬余人集中在一起,只要瞄準的方向沒有太大偏差,哪怕沒有打到預定的落點,依然會落在明軍防御陣之中,不會存在打偏的情況。
望著敵人的開花彈不斷的落進人群,每一輪炮擊都能殺傷數(shù)十人,張鏡心急忙下令將軍中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攻擊對方的火炮陣地。
張鏡心這次其實帶了三十多門火炮,但基本都是佛郎機,只有區(qū)區(qū)五門紅夷大炮,之前也試了幾次攻擊天策軍騎兵,但騎兵的行動太過迅速,也沒有太前,散彈夠不著,實心彈打不準,只能放棄。
“轟轟轟……”
天策軍這邊炮響了五六輪之后,明軍的火炮終于開火了。
兩里的距離,對于云飛炮來說輕輕松松,但對于明軍的佛郎機來說,這個距離都不一定能夠得著,有些士兵害怕炸膛,所以就少裝了一些火藥,炮彈只能打出去一里多遠。
不過還是有兩發(fā)炮彈,憑運氣落到了炮兵陣地之中,造成一死兩傷。
而五門紅衣大炮,倒是能輕松打到這個距離,但精度同樣堪憂,這樣的大殺器,一炮下去三四兩銀子就沒了,哪有那么多軍費給他們訓練,所以炮手的水平同樣堪憂。
無法炮彈,兩發(fā)飛過炮兵陣地頭頂,遠遠的落在了炮兵陣地后面半里的位置,剩余的三發(fā)都從兩側飛過去了,最近的一發(fā)也有三十多丈的距離。
李科的反應也很迅速,看到聽到紅夷大炮的轟鳴聲響起,果斷下令“觀察員,找出敵軍火炮陣地!”
負責觀察敵軍動向的火力觀察員手舉望遠鏡,順著炮彈飛行所留下的煙霧軌跡搜尋,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明軍炮兵陣地,向李科匯報道“敵軍火炮在西北方向,距離約兩里的位置!”
有了這個信息,李科立即下令將炮口轉向,調整射角,瞄準了明軍火炮陣地。
“轟!轟!”
先是兩門火炮開火,作為試射火力,觀察員也密切注視著這兩門火炮的落點,發(fā)現(xiàn)雖然也落進了敵陣,但偏離了差不多二十丈,落在了敵人炮兵陣地的西北側。
“偏了,落點位于敵軍火炮陣地西偏北二十丈的位置!”
根據(jù)這個落點,李科也立即給出了解決方案“向左偏轉半寸,炮口壓低一寸!”
所有的火炮都裝有標尺,雖然戰(zhàn)士們不是專業(yè)炮兵,但相關的訓練他們都經(jīng)歷了,迅速按照李科的命令進行調整。
“轟轟轟……”
調整完畢之后,二十門云飛炮再度齊射,開花彈一枚接著一枚砸向明軍火炮陣地。
望著這些炮彈略過前方長矛兵陣地,呼嘯著飛向自己所在的位置,明軍炮兵千總王覺大驚失色,連忙趴下躲避。
得益于他的感覺敏銳,在他剛剛趴下,一枚炮彈就從他的頭略過,向身后飛去,然后爆炸開來,將周圍的四五個士兵掀翻在地。
還沒等他抬起頭,又一陣呼嘯聲傳過來,然后就看到一發(fā)炮彈略過幾個士兵的頭頂,砸到了后方的牲畜群里面。
這枚炮彈爆炸的威力不足以殺死成年的公牛,但劇烈的疼痛,讓牛群掙脫繩索,發(fā)瘋似的逃竄,不斷的沖撞和踐踏那些毫無防備的士兵,甚至將一門紅夷大炮撞翻在地,旁邊的幾個炮兵當場就被砸死。
而且這門大炮剛剛裝填完畢,引線已經(jīng)被點燃。
隨著引線燃燒完畢,這門明軍自己的紅夷大炮發(fā)出怒吼,攜帶者巨大能量的實心炮彈,貼著與地面平行的軌跡飛行,在明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胡同。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炮彈落在陣地之中,但炮兵千總都僥幸沒有直接被命中,撿回一條小命。
王覺本打算借著炮擊停止的間隙,將紅衣大炮搬運到后方去,但也只能想想,一門紅衣大炮起碼要六頭公牛來搬運,如此猛烈的炮擊下,牛群都發(fā)了瘋的逃竄,根本就攔不住。
既然如此,他也懶得管這些火炮了,繼續(xù)留在這里只會被火炮打死,沒還不入退到西邊,現(xiàn)在軍中一團混亂,張鏡心就算想找他也沒那么容易。
他也看得出來,這場大戰(zhàn)他們已經(jīng)敗了,敵人的火銃和火炮都遠遠勝過他們,而且還都是騎兵,根本沒得打。
王覺一邊跑一邊盤算著,等到大軍崩潰之后怎樣逃出生天,或者干脆直接投敵得了。
張鏡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炮兵陣地,被地方幾輪炮擊就給消滅殆盡,哪怕還有一些完好的火炮,但炮兵死傷慘重,沒死的也早就逃的不見蹤影。
現(xiàn)在,只有敵人的火炮在不斷轟鳴,收割這麾下將士們的性命,而且看樣子敵人的火藥和炮彈就像是根本用不完一樣。
繼續(xù)這么挨打,軍隊遲早要崩潰,所以他決定不再被動挨打,而是主動出擊,拼死一搏。
經(jīng)過一炷香的籌備,張鏡心安排好了進攻行動。
擔任主攻的是督標營麾下的兩千步兵,以及三百騎兵,這些是此次出戰(zhàn)的精銳戰(zhàn)力,由張鏡心親自統(tǒng)帥,只撲敵人炮兵陣地。
督標營其余的兵馬,加那殘存的那些騎兵,以及用于充數(shù)的衛(wèi)所兵,將兵分兩路,去對付兩側虎視眈眈的敵軍騎兵。
張鏡心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奪取敵人的火炮,扭轉局勢。
現(xiàn)在對他們威脅最大的就是這些火炮,而火炮的移動非常不便,敵人的兵力并不多,區(qū)區(qū)兩百多人,其中還有一部分需要運送火炮,哪怕敵人再強大,他親自帶隊,三百騎兵將敵軍騎兵纏住,然后麾下這兩千督標精銳難不成還打不過區(qū)區(qū)一百多騎兵?
只要能奪下這些火炮,哪怕用于纏住敵人那兩股騎兵的兵馬損失殆盡,他也有了翻盤的機會。
佛郎機和紅夷大炮精度不行,打不了騎兵,但這些使用開花彈的大炮就不一樣了,隔著兩里多的距離能夠報廢他的炮兵營,精度相當之高,就算不能全殲敵人,也不至于被困在這被動挨打。
對于明軍的調動,鄧德明早就發(fā)現(xiàn)了,甚至猜出了明軍的意圖,但這也正是他想要的結果。
他沒有做任何安排,反倒是讓戰(zhàn)士們抓緊時間休息,補充體力,迎接下一輪的戰(zhàn)斗。
沒多久,明軍便動了起來。
先是兩側的明軍先出動,還是那密集的長矛陣,但一動起來就不行了,整個陣列不再那么的齊整,變得松松垮垮,前后不一,還有些膽小的直接退到后面,陣線出現(xiàn)了窟窿,那些被打怕了的騎兵則跟在后面,不敢率先沖鋒。
而張鏡心也是一身戎裝,指揮著兩千督標精銳,向不足兩里的炮兵陣地挺近。
這段路程并不算短,兩千步兵散開陣型,排成較為稀疏的隊列,盡可能的降低炮擊帶來傷亡。
對于逼近中的明軍,李科并沒有太在意,繼續(xù)淡定的指揮炮擊。
二十門云飛炮繼續(xù)開火,炮彈陸續(xù)落到明軍之中,雖然隊列松散了,但開花彈不是實心彈,打出來的范圍傷害而不是一條直線,效果確實弱了一點,但依舊不斷有明軍倒下。
看到戰(zhàn)友不斷倒下,有幾個明軍士兵想要逃跑,但在后面壓陣的張鏡心直接命令督戰(zhàn)隊把他們給砍了,杜絕了臨陣脫逃的情況發(fā)生。
在付出超過兩百人的傷亡之后,督標營的明軍終于靠近到了距離炮兵陣地半里的位置。
“全速沖鋒!”
隨著張鏡心一聲令下,原本齊步前進的明軍,立即奔跑起來,怒吼著奔向對面的火炮陣地,試圖一舉奪下這些火炮。
“最后一輪齊射!換散彈!”
哪怕敵人已經(jīng)近在眼前,但李科還是從容的指揮著,全然不把這些明軍放在眼里。
戰(zhàn)士們麻利的裝填火藥,然后將一個個紙筒放入炮管內,插引線。
“開火!”
李科一聲令下,二十門云飛炮同時開火。
這些紙筒內,都是密密麻麻的散彈,以前作戰(zhàn)的時候,散彈都是散著放進去的,裝填的效率不夠高,燧發(fā)槍使用紙殼彈之后,彈藥局也對散彈進行了改進,將固定量的散彈用紙筒密封起來,作戰(zhàn)的時候直接將紙筒放進去就好。
紙筒在離開炮口之后,壓力差直接撕碎紙筒,然后里面的散彈就擴散開來,形成一片彈雨,飛向沖過來明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