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爺爺!我在這呢!”第二天早上九點來鐘,蘇牧已經收了幾袋子的魚,不過他卻是根本沒怎么把心思放在那些魚身上,一直盯著這條通往村子里的唯一一條大路上,隔著老遠,看到了蘇振軍駕著牛車的身影,頓時激動地喊了起來。
“怎么樣了爺爺!那塊地拿下了沒有?”蘇振軍剛把牛車停穩,蘇牧就幾步竄到了他跟前問道。
“買下來了,整塊地,連帶所有東西都買下來了,一共花了八百塊錢,合同都簽完了,這兩天就會有人去鎮里備案去,要不是你著急要,我還能講下點來!”蘇振軍一臉的得意。
“沒事!咱們不差那百八十的,大棚能早到手一天,咱們就早賺一天錢!”蘇牧卻是毫不在意,開玩笑,要是為了那百八十的,再讓這塊地被別人買去了,那他可就連哭都沒地方哭去啊,雖然他現在的錢也夠重新蓋個大棚了,但是不說重新蓋大棚需要的時間是多少,單單是這其他東西的采購就不止那些錢了。
“爺爺!中午咱們回家,找人把大棚的高矮寬窄量一下,看看得用多少塑料,等晚上你回供銷社的時候告訴四爺一聲,讓他趕緊去市里一趟,把塑料進回來,再讓他給去新華書店買幾本大棚種植技術的書!”
“哎!好!”蘇振軍是連連點頭“我晚上回去就告訴小楊去!”
“咱們這有沒有什么人會蓋房子的啊?”
“蓋房子?干什么啊?”蘇振軍有些不解的問道。
早上蘇牧來甸子里的時候,特意繞路拐到大棚那看了一眼。這大棚的主體結構是差不多了,最主要的就差頂棚的塑料了,但是大棚旁邊的小屋卻是一個破土房,而且是最老的那種,蘇牧都怕一場雨那房子就能被沖散了。
“給大棚旁邊修個屋子,晚上得看大棚啊!要不然別再被人偷了東西!”蘇牧解釋道“修就修個好的,在大棚左右兩面一面修一個,去磚廠買紅磚去,蓋個紅磚房!”
“那好吧!”蘇振軍從昨天開始就知道自己這孫子是個花錢的主,不過雖然他花錢,但是這花的錢他也能賺回來,所以蘇振軍也就不再糾結這個“不過咱們村沒有人會蓋房子的,大石村倒是有個建筑隊,等我讓人給他們帶個信!”
蘇振軍在鎮子里的供銷社打更,雖然白天很少在那,但是供銷社每天人來人往的,只要到時候將這個信息高速楊毅,讓楊毅看到有大石村的人交代一聲就行,到時候他們自然會聯系蘇振軍。
“走吧爺爺!你先去將魚給七海鹽場送過去,然后順路先去趟供銷社,讓四爺盡早去市里把東西買回來!”蘇牧這一連串交代下來,時間也已經到了十點多,這一早上的魚獲也收了不少,蘇牧把麻袋里的魚都搬到了牛車上,叮囑了蘇振軍幾句。
“好!我這就去!”蘇振軍點了點頭,甩了個鞭花,駕馭著牛車就朝七海鹽場駛去。
三天之后,鄰村的建筑隊也受到了消息,派人來現場勘查了一番之后,就把整個建筑隊都拉了過來,幾人七手八腳的就把原來那仿佛一陣風就能刮散了的土坯房給拆了,蘇牧直接把一切都交給了他們,包工包料,怎么省事怎么來。蘇牧的老娘張燕則是有時間就過去監工,生怕這幾人干活糊弄,反正家離得也近,不用兩分鐘就能走個來回,放蘇云自己在家他也不怎么擔心。
而大鵬里面的土地,則早就被蘇振軍趕著老牛套著滑犁,深耕了幾個來回,這幾天賺的錢,蘇牧讓母親把之前欠的錢都給還了回去,每家還送了豬肉雞蛋,作為謝禮,讓不少人對蘇家都是另眼相待。
再加上蘇牧又是買大棚,又是雇人蓋房子,這一套下來,整個全村人都說老蘇家是發財了,但是怎么發財了卻是無人得知,不少人還拐彎抹角的找張燕聊天,想要打聽出一點消息來,但是張燕卻是一點也不透露,開玩笑這可都是錢,告訴了你們,整個村都去晾魚去了,我們家還上哪去賺錢啊!
張燕口風極緊,蘇牧還是個孩子,蘇云成天癱瘓在床,而蘇振軍又在鎮里打更,村里人想要找他們打探消息也找不到,再加上蘇牧之前的數次叮囑,所以一直也沒人問出來,再加上蘇家看起來這么有錢,不少人也不敢得罪了他們,也就只能是下茶余飯后的胡思亂想。
又是一個多禮拜,那兩棟只有一間的小屋子早就造好了,夏天太陽毒,早就把水氣都給曬透了,除了每天要給房頂澆水養生,其他的早就收拾妥了,大棚的塑料也是那群建筑隊幫忙安好了,蘇牧多給了他們一人十塊錢,一群人樂呵呵的把所有的東西都給收拾的是妥妥當當,還在大棚的周圍用剩余的水泥石子給蓋了四個狗窩,這下子可謂是給整個大棚提供了360度全方位的保護。
這一段時間下來蘇牧也沒閑著,每天都和蘇振軍兩人拉著兩車梭魚送到七海鹽場去,一天都得一千多的進賬,這十來天下來,蘇牧足足進賬一萬三千多塊,一個活生生的小萬元戶正式誕生,要知道鄧工改革開放已經十多年了,雖然萬元戶這個口號已經喊了好多年頭了,但是對于農村人來說,萬元戶卻還是遙遙不及。
張燕這幾天簡直是云里霧里,前幾天還在為錢發愁呢,萬萬沒想到自己兒子卻像是開竅了一般,一天都能賺一千多塊錢,這才幾天功夫,自己家居然成了整個村子第一個萬元戶了,這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
張燕這幾天是痛并快樂的,快樂的是家里錢這么多,自己活了這么多年還沒有見過這么多錢,但是錢一多就不知道該往哪藏了,藏在這里覺得不安全,藏在那里又怕被耗子咬了,最后在蘇牧的勸說下去鎮上的銀行給開了個戶頭,整了個存折。
雖然銀行由來已久,但是對于這個時代的農村人來說,很多人都不愿意把錢放到銀行里,把活生生的鈔票換成一個寫在小本本上面的幾行數字,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感到不怎么安全。存折拿回來之后,張燕也趕緊給藏了起來。對于很多農村人來說,藏錢藏存折幾乎就是本能一般的東西。
大棚已經收拾好了三天了,蘇振軍也把整個大棚里面的土地都用撒上了農家肥,漚熟的農家肥,混合著泥土,蘇振軍又買了盤水管,接在大棚旁邊井口的壓龍上,把整個土地又澆灌了一邊,一切都收拾好了之后,整個大棚都已經徹底完工,就差往地里種菜了。
第二天就有人把菜苗都給送來了,茄子,辣椒,番茄都是以種苗的形式送來的,蘇牧這村里人種茄子,辣椒,番茄,都是去鎮里買種苗,根本不像一些人想象當中播種種出來的,每年這個時候,鎮子上都會有人去賣菜苗,每一株根上都用一小坨稀泥包住,用塑料膜一包,蘇牧也不知道這些蔬菜的苗是不是用種子培養出來的,但是從小到大這么多年,附近這十里八村都是直接買苗回來種,沒看到哪家人是買種子回來種的,一般種種子的都是蕓豆,花瓜,大蔥、香菜一類的東西。
整個大棚被張燕安排的是井井有條,蕓豆,黃瓜,番茄,茄子,辣椒什么都有。又在蘇牧的提議下種了芹菜和韭菜、生菜等東西。
芹菜和韭菜是張燕直接從自己家菜園子里面挖的,這三種蔬菜只要不是連根拔起,那么可以收獲無數次,韭菜是一茬接著一茬,而生菜和芹菜這是生有一根主干,其他葉片都是依附在主干上,收這兩種蔬菜都是直接把主干上的葉片給剝下來,用不到三五天,主干上就會又長滿葉片,七海鹽場每天要的量都不是個小數目,茄子番茄什么的收個兩茬就沒了,自己總不能再給七海鹽場來個十來天的空檔期吧。
蘇牧已經花了五十大亨點兌換了蔬菜大棚的種植技術。這幾天一回到家,就會拿著楊毅給他捎來的幾本書裝相,因為兌換了技術之后,這幾本書上面寫的東西在蘇牧看來完全是小意思當中的小意思,蘇牧看了幾頁之后就沒了繼續看下去的意思了,但是現在娛樂環境太匱乏了,電視節目根本就看不下去,所以蘇牧每天就捧著本書裝相。
這幾天蘇牧每次去七海鹽場,都會被張主任拉著一頓詢問催促,原因是前幾天蘇牧故意跟他透露了一下,自己家已經買了個大棚。再有一段時間,大棚里就快有產出了。這對于張主任不亞于是雪中送炭一般啊,張主任這幾天實在是為了食堂的蔬菜問題已經是愁的就快火燒眉毛了。
本來前幾天因為發現了蘇牧這個賣魚大戶,在肉食上面省下來不少錢正得意呢,結果沒過兩天,就因為蔬菜告罄,為了挨家挨戶的買菜,這省下來的錢沒過三天就花光了,反而買回來的菜也堅持不了幾天了。
張主任這天天急的是火燒眉毛一般,嘴角都起了一圈泡了,總不能跟員工說食堂不管飯了,你們自己帶飯吧,人這東西都是由奢入簡易,有簡入奢難,之前都是管飯的,這要是突然說不管飯了,員工還不得暴動啊,而且冷不丁不管飯了還得不在工資上給人加一點么,這要是加工資那加多少,所以盡管張主任已經數次找領導反映了,但是領導就是一句話,食堂必須管飯,我不管你怎么辦,就算你是求爺爺告奶奶只要能給我弄來菜就行,要是這點事都干不好那你就可以卷鋪蓋滾蛋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